西藏寺廟介紹:桑耶寺
桑耶寺—西藏第一座佛法僧俱全的寺院 桑耶寺,在西藏山南地區之扎囊縣境內,位於縣駐地東北、雅魯藏布江北岸桑耶鄉的哈布山下,即扎瑪山麓。為8世紀中葉墀松德贊時始建的吐蕃第一座佛法僧三寶俱全的典型佛教寺院,是吐蕃及後來西藏地區的重要佛教活動中心。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桑耶寺,亦稱“鄔策欽莫寺”或“大法輪寺”等。它是藏族文物古跡中歷史最悠久的著名寺院,也是吐蕃時期最宏偉、最壯麗的建築。寺內珍藏和保存著自吐蕃王朝以來各個時期的歷史、宗教、建築、壁畫、雕塑等遺跡,是藏族古代文化寶庫之一。
寺院建築;8世紀中葉,吐蕃贊普墀松德贊(755~797年在位)大興佛法,迎請寂擴和蓮花生入藏,仿古印度歐丹達普黎寺(即飛行寺)格局,融漢藏建築風格於一體興建而成。工程歷時四年,殿堂總計108間,佔地面積達25000平方米,以“烏孜”大殿(烏孜仁松拉康)為主體,組成一座龐大、完整的建築群,規模宏大,殿塔林立,金碧輝煌。
烏孜大殿:即“祖拉康”是桑耶寺的中心主殿,建築面積達六千多平方米,坐西朝東,高三層。在殿的建築吸取了西藏、內地和印度的構造風格;底層採用藏式建築形式;中層採用漢族建築形式;上層採用印度建築形式。各層的壁畫和塑像內容豐富,藝術精美。這種藏、漢、印合璧的建築格調在西藏建築史上是非常罕見的,所以人稱“三樣寺”。
烏孜大殿有兩重圍牆。外圍牆範圍最為壯觀,四面各開一門。牆內有兩層建築:下層是寬敞的迴廊,每邊各有列柱二排,每排有八稜形柱22根,在四門廊處增柱一排:東、西門廊為6柱,南、北門廊為4柱。皆有石柱礎,多呈覆盆形,石礎上雕有蓮瓣、升雲紋、桃心、方框等。迴廊的牆壁上滿繪壁畫,尤以東大門內左側的壁畫最為珍貴,有雜技、舞蹈、體育等內容;上層是僧捨,僧捨前有一排方柱的迴廊。內圍牆規模較小,亦有兩層建築:上下層皆有一排方柱的迴廊,只是下層西、南、北三面各有3間密室,上層三面還各有一間5柱的庫房地產。迴廊滿繪壁畫,內容豐富,題材廣泛,技法高超,是西藏歷史發展的形象寫照。
烏孜大殿底層分為兩部分:前為經堂,後為佛殿。經堂面闊7間進深4間,其左側供有松贊干布(617?~650、墀松德贊(730~797)、湯東傑布(1385~1464)和四尊祖師塑像;右側為七尊祖師塑像。經堂內懸掛著大小幡幢,多姿多彩。經堂與佛殿之間有三道殿門,門上有龍和升雲紋等雕飾。圍繞佛殿有一周迴廊,迴廊兩壁遍繪壁畫。佛殿地基抬高,殿內有明柱10根,呈八稜形,皆有石柱礎,柱頭沒有雕飾;天花板上依據時輪金剛、極樂世界繪成團花圖案;殿內壁畫遍繪千佛像。佛殿後部及左右築有厚達4.3米的隔牆,直通三層,反映了早期建築堅固古樸的特點。佛殿內主供一尊高大的釋迦牟尼像(系用整塊巨石雕刻而成,像高3.9米,肩寬1.8米)頭戴高冠,內著僧祗支,外著右袒式大衣,手結觸地印,結跏趺坐。在釋迦像前方左右兩邊各有5尊菩薩(高4.2米)和1尊護法神尼塑像,屬早期作品。佛殿後列置經架,滿置經卷。
烏孜大殿中層有明廊、佛殿等建築。明廊有柱8根,呈八稜形,兩壁繪滿壁畫:南壁繪有蓮花生的傳記畫;北壁繪的是早期桑耶寺全景圖。大門兩側為厚約1.3米的板壁夾牆,門上即是同樣寬度的門樓。據說當時第一個來到桑耶寺的洛扎瓦大譯師就住在此門樓上。佛殿主供三尊合金銅佛像,中間為無量壽佛。殿內壁畫均為“藏傳佛教故事”。
大殿上層是五頂相峙,按印度法式建造。殿中主供大日如來(五方佛之主尊)佛像,兩邊塑有阿閦佛、寶生佛、不空佛、阿彌陀佛和文殊、彌勒、觀音、普賢、大勢至、虛空藏、地藏、除蓋障等八大菩薩,四角塑歡喜佛。
大殿東大門前有一座高達九層(“文革”時拆毀六層,現存三層)的格古康,意為“展佛殿”。每年藏歷1月5日和5月16日,將巨幅釋迦牟尼繡像掛在格古康的高牆上,讓人們頂禮,是謂“展佛”。
十二洲:桑耶寺以象徵須彌山的烏孜大殿為中心,在東、南、西、北四面分別建造江白林、阿雅巴律林、強巴林、桑結林4座神殿,代表佛經上所說的四大洲(即:東勝身洲、南澹部洲、西牛貨洲、北俱盧洲);在四大洲的附近又建有參康(瑪)林、頓窮拉巴林、達角倉瑪林、甲珠甲卡林、隆丹白薩林、桑丹林、那措扎扎林、白哈貢則林八座小神殿,代表所謂的八中洲(即:南贍部洲所屬的遮未羅洲和筏羅遮末羅洲;東勝身洲所屬的提訶洲和毗提訶洲;西牛貨屬的提訶洲和毗提訶洲;西牛貨洲所屬的捨諦洲和納怛羅漫怛裡嗢洲;北俱盧洲所屬的矩拉婆洲和驕拉婆洲),還有日、月兩洲。據藏文史集《賢者喜宴》記載:“關於建造其他諸佛殿情況,《巴協》記載道:‘那有與論藏相符合的十二洲及日、月(洲)等’。首先建造了以東勝身洲為模式的半圓形(佛堂)。在中間,將清淨法院洲中的五尊能仁佛等主要塑像改為新月圖畫,並交由螺王頂髻者(管理護衛)。總之,在十二洲中,其中心各有一門,在轉經路上各有二門。而在左右的兩座附屬洲中的智慧妙吉祥洲中,有七尊由皮革製成的妙吉祥等佛眷屬像。還有門神閻王之兩尊大威德像,以及妙吉祥莊嚴佛像及《華嚴經》畫圖。這些均交火輪閻王(管理護衛)。在釋名多室洲(即:眾多證驗洲)中有七尊能仁佛主要眷屬畫像及多種珍寶。其外部是僧侶餐室灶廚之地,這些均交予穿皮袍之龍王(管理護衛)。在南部諸佛殿中為三角形建築,其中有伏魔密咒洲,內有能仁能伏魔狀之四塑像,中央部分為《十地經》圖;而轉經巡禮道上有《大摩尼寶髻經》圖,此外交予鄔魔天女(管理護衛)。再者,如前棕之阿雅波羅洲,在該洲突出於牆壁的屋中塑有王者像一尊,該像以旃檀為骨架,以安息香為塑像之肌膚,其外以銀皮敷之。此外,該洲還有大本尊佛母神像,頗羅彌佛塔,《寶篋經》圖,由漆布製成一千零二尊天女像。在轉經巡禮道上畫有《十地經》圖。上述這些交以予達摩熱咱仙人八部眷屬(管理護衛)。在印度洲中,有釋迦尊者等印度風格的五尊主要眷屬像、無量光佛像及集清淨之畫圖。又在其前有譯師之譯場,每個門均可觀察。這些均交予夜叉羅睺羅(管理護衛)。在西面之三座圓形寺院(洲)中,其有毗盧遮那洲,內有銅製之毗盧遮那佛像。另有佛眷屬四明妃畫圖、毗盧現證佛。這些均交予牛夜叉(管理護衛)。 在兜率仁慈洲中,有以彌勒佛為主之七佛眷屬,另有兩位大威德之畫圖。因行惡業,致使佛教衰落,自人壽十歲起,彌勒佛使之實行善事,由是人壽始增。此外,還有二十一位頂禮度母(畫像)。再者,還畫有以舅臣傑擦拉囊為工頭所製作的桑耶寺圖,還有悔罪之諸天眾圖,這些均交予穿有豹(紋)衣服的空行母(管理護衛)。在虛空靜虛洲中,有毗盧父王之五種本尊加持者圖,十六位佛眷屬聞思圖,《金光明經》及三義之道等圖,這些均交予銀首王(管理護衛)。在北方的三個四方形洲中的諸葛亮室外洲內,有能仁佛諸眷屬,其間有如下畫圖:在兜率天為佛母講經圖、《報恩經》圖等。這些均交予以籐圖為飾物的猞獅孫王(管理護衛)。在發心菩提洲中,在其間的金剛年宮聖須彌山頂處,畫有如下畫圖:以金剛年、金剛橛及甘露旋明王三者解救災難圖,無礙蓮花佛往遊虛空,而有大乘心之偕眾人向其請求消除障礙。並請具有十地慈心、金剛本性等等之四十二位佛為之發菩提心。又,上述礙圖之間,有十方佛(即:東方寶生佛,南方無憂吉祥佛,西方焰熾佛,北方帝釋佛,東南方蓮花妙吉祥佛,西南方日現妙吉祥佛,西北方凶妙佛,東北方禪定象妙吉祥佛,上方喜吉祥佛,下方蓮花吉祥佛)為彼等加持祝福。以上所畫諸圖,以及《寶雲徑》圖,這些可往轉經巡禮道上尋得,並能瞻觀了知。上述諸圖畫均交予斯柯王及具有玫瑰步態的空行母所護衛。在寶庫貝哈爾洲中,有以能仁佛為主之佛眷屬圖像及《父子相會經》畫圖。在突出於牆外的房屋之內,在其間的極為精緻的倉庫之中,有保護(寺院經濟)收入之賬目文冊的護法神。這些均交予貝嘎爾王管理護衛。在雅克廈前天神滿賢房屋之中,有五位能仁佛主要眷屬畫圖,另有千佛畫圖等,這些均交予天神滿賢(管理護衛)。在雅克廈之下方,有天神善財之房室,其間之塑像與圖畫相同,彼等均交予天神善財(管理護衛),此即是日月洞。東面諸洲(寺院),其色呈白水晶色;南面諸洲為藍琉璃色;西面諸洲為紅瑪瑙色;北面諸洲色黃,如天然之黃金。諸洲(建築之)牆面均飾有水紋樣之波紋。在裝飾方面,在潔淨的(牆)外表面上又繪製出大海。再者,在西面倉芝格如洲(神殿)之上屋,有阿闍黎菩提薩埵之寢室、象牙神殿、白色下殿及灶房,這些均交予手持珊瑚的夜叉管理。南面有水浴室,內部裝以旃檀,下鋪燒磚。其旁,為使人產生厭離之心,遂伏‘洞伏骷髏諸像’之所云畫以圖畫,這些均交予持杖夜叉管理護衛。在北方之威力洲中,有八根樹枝,這些均為一堆刺糜樹經過火祭之後形成,繼之將八根樹枝製成八條世龍。在中間部位,建有白色金剛手做息靜調伏之塑像,此外尚畫有魚、龜、水怪等畫圖。”桑耶寺烏孜大殿周圍這大小十二洲(即:東方慧文殊殿,其左右為篤實法庭殿和達覺爾倉芒殿;南方馬頭明王殿,其左右為降魔密咒殿和譯經殿;西方彌勒殿,其左右為勇夫白啥爾殿和不動淨虛殿:北方菩提發心殿,其左右為班雜鐵網殿和白書寺庫殿)大多保存至今,只是由於年代久遠,幾次失火,加之“文革”破壞,殿內主供佛像、壁畫等多被毀壞或已改頭換面,失去昔日面目。
四塔;即白、紅、黑、綠塔。四塔分別在烏孜大殿四角成直線的地方,塔與殿角相距數十米。據《賢者喜宴》記載:在“十二洲”完工後,“又建白塔即大菩提塔,此塔以獅裝飾,遂建成聲聞之風格。(此工程)以許甫彌傑多日為工頭,但其因瘟熱病死去。於是許甫墀珍更贊復任工匠首領。此塔交予星面夜叉(管理護衛)。又,紅塔采長壽菩薩之風格,其上飾以蓮花。此塔乃那囊傑擦拉囊所建,並交予熒惑星神(管理護衛)。再者,黑塔以如來佛之遺骨為飾物,其形制系獨覺佛風格。此塔乃恩蘭·達扎路恭所建,交予鐵嘴夜叉(管理護衛)。再者,綠塔乃法輪如來風格,以十六門為飾物,此塔乃林氏多吉芒瓊所建,交以予日面夜叉(管理護衛)”。
白塔建在大殿東南角,皆用石塊,石板砌成,因塔體全為白色故名。在塔基的方形圍牆上,立有108座小塔,塔身方形,在腰部以上逐層收分如階梯,上有覆缽形塔腹。但覆缽扁平而寬大,沒有龕門,寶剎上置十七環相輪。在轉經道旁有十六羅漢石刻像,分別雕刻在邊長為0.74米的方形石板上,極為精緻。紅塔建在大殿的西南角,造型極為特殊,塔身用磚石砌成,形方而實圓,狀如覆鐘,腰部以上呈環狀紋,上部為覆缽形塔腹,寶剎之上置兩段相輪,上為七環,下為九環,塔身為土紅色並泛之光澤。黑塔建在大殿的西北角,塔形亦很特殊,塔身如三疊覆缽,剎盤上托寶劍。第二級相輪七環,上為瓶蓋和寶珠。塔身為條磚砌成,全為黑色。綠塔建在大殿的東北角,平面呈四方多角形。塔基很高,沿階數級而達第一層,四面各有龕室3間,內置塑像,每面都有明梯通往二層。二層每面只有龕室一間,內有塑像。第三層為覆缽形的塔身,上置相輪寶剎,剎身很長。相輪分為三級,每一級自方形托盤上置相輪九環;中間一段為第二級,有相輪七環;第三級有相輪五環。傘蓋上承寶瓶和寶珠。塔身為綠色琉璃磚砌成。磚為土加粗沙燒製,質地堅硬,釉色蒼鬱而富光澤,極其精美。四塔不僅形制奇特,而且風格古雅,是西藏稀有的文物古跡。
圍牆;桑耶寺圍牆呈橢圓形,周長1200米,牆上原有塔剎1008座,現不存。從“桑耶寺全景”圖壁畫中可看出,早期的圍牆呈四方多角形。據《賢者喜宴》記載:“在多角圍牆金剛步外,以一千零八座佛塔一一圍繞之,每一圈上放置佛舍利一顆。”現在的橢圓形圍牆是後來重修的。
壁畫;桑耶寺的壁畫以題材廣泛、內容豐富、技藝精湛著稱於世。幾乎在寺內所有大小殿堂、迴廊的壁面上都遍繪壁畫,其題材有“西藏史畫”、“桑耶史畫”、“蓮花生傳”、“舞蹈雜技”、“舉重柔道”、“田徑賽馬”等,其內容洋洋灑灑,蔚為大觀。
西藏史畫:繪於烏孜大殿內圍牆中層廊道壁面。從遠古傳說的羅剎女與神猴成婚,繁衍了西藏這片土地上最早的人類開始畫起,接著描述了雅隆部落的興起;自上天迎請第一痊吐蕃贊普聶赤贊普、佛教始傳西藏、松贊干布統一西藏、迎請墀尊公主和文成公主、興建大昭寺、金城公主進藏、蓮花生入藏、朗達瑪滅佛、阿底峽入藏、佛教在西藏的弘揚、薩迦王朝、嘎瑪王朝、帕竹王朝的興衰、宗喀巴創建格魯派,直至每九世達賴喇嘛業績,畫面長達92米,被譽為西藏的“史記”。
桑耶史畫;在烏孜大殿分佈較廣,第一二層均有,尤以大門左側迴廊的為精。它詳細地描述了桑耶寺的興建、寺名來歷的傳說、蓮花生建寺的情形、建寺中的降妖伏魔、寺院佈局的象徵意義、寺院建成後的宏偉規模、“七覺士”出家、主要塑像及各部壁畫的內容,還以眾多的畫面渲染了寺建成後墀松德贊主持開光典禮的盛大場面。畫史後面的幾幅描繪了桑耶寺在明代遭受的一場大火,以及火災後重建的情景。此外,還有噶丹寺、哲蚌寺、色拉寺、扎什倫布寺四大寺和布達拉宮修建的壁畫。桑耶史畫完全是將“寺史志”形象化、生動化、大眾化的一部連環畫。
圖片:桑耶寺壁畫(2)
蓮花生傳:繪於大殿中層的明廊南壁。蓮花生是把佛教密宗傳入西藏做出過重大貢獻的歷史人物。所以,壁畫淋漓盡致地描繪了蓮花生進藏羊的情況、進藏途中征服群魔的情景、西藏修行傳教過程、主持興建桑耶寺等。畫面中,蓮花生的形象除具有明顯的異域人物特徵外,還畫成瞠目張口的忿怒形,以示其“法力無邊”。
宴前認舅圖:繪於烏孜大殿內圍牆中層廊道。壁畫中生動地記述了藏、漢民族聯姻結親的歷史事件:唐金城公主嫁給吐蕃贊普墀德祖贊(704~755年在位)一年後,腹腔中妊有了太子。這使正宮妃子朗廊妃心生嫉妒嫉妒,她偽言聲稱自己已有身孕。當金城公主生出太子後,朗廊妃竟用計謀將太子奪走。金城公主十分悲傷,諸大臣也疑惑不解,於是將此事告訴了墀德祖贊。太子滿週歲時,贊普設筵慶祝。筵會上,贊普居中,朗廊妃居右,金城公主和唐朝使臣居左。這時,墀德祖贊用金盃盛滿酒交給小王子說道:“金盃盛此佳釀,我兒敬於舅舅手中,誰是你的生母由你決定。”小王子舉步而行,朗廊妃與親屬拿出衣物、花蔓等物向他呼喚,但小王子未予理會,竟越過她們把金盃遞到唐朝來的親友手中,說道:“我是中原唐皇的外甥。”
文成公主堪輿圖:壁畫中,文成公主挽高髻,著長衫,單膝跪地,右手指著面前的堪輿圖表,雙目凝神注視。公主為藏族事業專心致志、忠貞盡瘁的美好形象已顯現眼前,然而畫師還在她的上方再現遠山浮雲,前方又添兩朵含苞待放的蓮花,這就更點染出了高原景色,更渲染了文成公主是度母化身的內涵。
舞蹈圖;有三人舞和犛牛舞。三人舞:有3位舞女同站一排,中間一人面向後,左右兩人面向前,正在翩翩起舞,步調一致,一腿微屈,一腿上抬;全裸上身,下著短裙,赤足;寶繒束髮,肩披飄帶,有耳環、手鐲、瓔珞、臂釧為飾;一手執金剛,一手持人頭蓋骨。犛牛舞:有兩位白髮長鬚的老人,一前一後地逗引兩頭犛牛,前面老人手拿青草,後面老人追趕;兩頭犛牛昂首張口,氣勢洶洶地往前奔馳,形象逼真。在旁邊還有6位舞女擊鼓助興以及眾多圍觀者。
雜技圖;有爬杜高空倒立、高空展翅、覆臥鋼刀等。參加人數眾多。高桿上人物姿態各異:有倒立者、有做弓箭步的、有似猴爬桿的,有雙人倒立相蓮的等等,可謂八仙過海各顯其能,生動自然,栩栩如生。
舉重圖:舉重即抱石頭。有4人參加,石頭很大,動作各異:一人正準備從地上抱起石頭,兩人已將石頭抱至朐部,另一人已將石頭扛上肩部。4人皆禿頭,上穿長袍,下著緊腿褲,腳穿長筒靴。還有兩名裁判,戴盔帽,著長袍,在旁指手畫腳,真實感極強。
柔道圖:共有12人參加,兩兩相對,均穿短褲,一方紅色,一方白色,跣足。都在緊張地搏鬥:有的剛交手,有的已打得不可開交,有的已摔倒在地,有的已受傷停戰。兩位身穿長袍的裁判:一人站於方桌上拿寫有藏文“1”的木板,另一人手拿寫有藏文“2”的木板,正在裁決。另外,還有兩人手捧“哈達”欲獻給獲得勝者。觀戰者手舞足蹈,好像正在議論紛紛,還有的用長筒望遠鏡在觀看。
賽跑圖:有14人參加,皆頭戴胡帽,跣足,穿紅、白、綠三色短褲,似三方參加比賽。畫面呈一線分佈,形象各異;有的邊跑邊喊,有的正加顧同伴,有的因搶道而爭吵,栩栩如生。
賽馬圖:有馬19匹,比賽已正式開始,人人揚鞭策馬俯胸奔馳;馬四蹄奔騰,昂首引頸。騎手頭戴胡帽,身穿長袍,腳穿長靴。一名裁判手拿短鞭指揮,好像在喊“加油”哪!這些壁畫是研究我國舞蹈、雜技、體育運動的珍貴實物資料。
文物 桑耶寺的文物眾多,珍貴的有磚瓦、石刻、銅鐘等。
磚瓦:是桑耶寺現存數量最多、時代最早的文物之一。根據史書記載:磚瓦主要用於紅、黑綠塔和王妃拉康,大多燒製於吐蕃時期。現存的磚有紅、黑、綠三種顏色(綠磚施釉)。磚的形制有正方形、長方形、梯形、子母口形四種,磚面一般都有文字(古藏文),系燒前模印而成,其內容都是表示該磚所在的方位,如“內”、“外”等。瓦的形制有板瓦、筒瓦兩種,有不同型號,皆施綠釉,瓦面有藏文火印,瓦內有很細的布紋。有些板瓦和筒瓦帶滴水或瓦當,滴水上飾乳釘紋、三蓮瓣波浪紋;瓦當上裝飾靈塔、大乳釘和蓮珠紋等圖案,非常精緻。
石刻:桑耶寺的石刻種類繁多,刻技精湛,是西藏地區其他寺廟不多見的。
石佛像:佛殿主供的釋迦牟尼像是用一塊哈布山的巨石雕刻而成,像高3.9米,頭戴高冠,外著右袒式大衣,手結觸地印,結跏趺坐,屬早期浮雕藝術珍品;千佛像九百餘尊,均刻在0.4~0.5米的長方形石板上,個個高挽髮髻,身著袈裟,結跏趺坐於仰蓮座上,手勢有指地、論辯、施捨、轉法輪等多種姿勢,這是其他寺廟沒有的;觀音菩薩像2尊,為高浮雕,系四臂、八臂觀音,形象逼真;四面大天王像4尊,系半浮雕,線條明晰流暢,造型生動;金剛護法像2尊,頭戴塔式寶冠,身著長裙,上身袒露,右手置於腰際,左手下垂持蓮花,豐乳細腰,造型優美,動感極強;羅漢像6尊,為高浮雕,形態各異;綠度母像,頭戴五花寶冠,袒露上身,下著裙子,飾有耳環、項鏈、瓔珞、臂釧、手鐲、腳釧,遊戲坐於蓮花座上,蓮座下有山,山間有護法神像;蓮花生像,頭戴類頂帽,手抱骷髏杖,右手持金剛杵,左手端骷髏杖,右手持金剛杵,左手端骷碗,結跏趺坐於蓮花座上;米拉日巴像,上身袒露,披著長髮,右手支在耳旁,似在苦苦思索教理。
石獅:在大殿門前左右兩旁,是被作為護衛大殿的護法神而雕塑的。高1.23米,長0.76米,嘴、鼻突出。高1.23米,長0.76米,嘴、鼻突出,額部後縮,雙目有神,項系寶鈴,長尾長卷,兩耳下耷,儼然一尊不可缺少的大殿護法神角色;
石像:有2尊,立於大殿前廊。大石像高1.1米,長1.3米,小石像高,長均為0.5米,用漢白玉石製作,長鼻觸地,身佩金鞍,雕刻得惟妙惟肖,是西藏不可多得的石刻佳品。
石刻酥汕燈:燈上刻有蓮瓣等花飾,油滿燈亮,別具風格。
石佛塔:為高浮雕,刻在一塊高0.79米,寬0.45米,厚0.07米的石板上。佛塔高0.72米,頂端有屋簷,上蓋半圓形筒瓦;塔由塔座、塔身、相輪、太陽、月亮組成。塔身共15層,第4、8、15層為覆蓮形,而整個塔身又呈瓶形,寶瓶正面中部有一小佛龕,內有佛像1尊,頭戴塔式寶冠,袒露上身,下著裙,雙後置於胸前結轉法輪印,結跏趺坐於仰蓮上。
銅鐘:高1.1米,直徑0.55米,重約三四百公斤。鐘面鑄有古藏文,記述著墀松德讚的第三妃甲茂贊母子為供“十方三寶”而鑄造此鐘。這口鍾是甲茂贊特邀請內地漢僧大寶(仁欽)監造的。據《賢者喜宴》記載:“墀松德贊第三妃甲茂贊,自修一般,殿上又獻銅鐘一口。”即是指的這口銅鐘,也是西藏所鑄的第一口銅鐘。
石碑:在烏孜大殿正門口,高3.8米,座高0.8米,以古藏文刻記了桑耶封建造情況。這是吐蕃時期的珍貴文物。
匾額:大殿正門的門楣上原掛有皇帝所題“格魯伽藍”的匾額,可惜今已不存。尚能見到的是大殿二門上懸掛的“大千普佑”清代匾額,長2.92米,寬1.38米,四周金龍框邊,藍地金字,圖章和落款均被毀掉,不知系哪位皇帝的手筆。
金剛神舞:桑耶寺的宗教節日和宗教舞蹈非常古老。每年藏歷1月10日跳金剛神舞,11日跳經藏會供金剛神舞。藏歷5月15~16日又跳金剛神舞,17日再跳經藏會供金剛神舞。藏歷1月10日黎明,桑耶寺僧人和周圍群眾使登上屋頂向東凝望,傳說這天蓮花生大師要騎著太陽的第一道金光重返西藏。接著跳金神舞,一千二百多年前桑耶寺的首建者藏王墀松德贊、大堪布菩提薩埵、密法師蓮花生的形象都要出現於舞台,主角還有蓮花身的8個化身。經藏會供金剛神舞是當年墀松德讚的王位繼承人牟尼贊普在桑耶寺設立的四大供養之一,從遙遠的古代一直延續到了今天。“堆頓曲巴”節也是由僧人扮演神舞的表演者,屆時桑耶寺兩位最兇猛的護法神白哈爾神王和贊瑪熱贊王都要出場。白哈爾和贊瑪熱贊王都要出場。白哈爾和贊瑪熱出場時,後邊緊跟著100位咒師、100位比丘、100位魔女、100位武士組成的方隊,猙獰威猛,令人驚心動魄。
桑耶寺在朗達寺瑪禁佛時遭到破壞。後弘期,魯梅等衛藏10人從多康返回衛藏後,分居於桑耶寺各殿,築牆為界,傳法授徒,該寺逐漸成為寧瑪派道場。後因僧團內江,三王妃殿毀於兵燹。薩迦派統治時期,薩迦本欽曾對該寺進行修葺,並有薩迦派僧人住寺,遂又成為薩迦派道場。寧瑪、薩迦同剎迦同剎共處。據藏文史書記載:清初桑耶寺又遭回祿之災,現有建築多為第六世達賴時重建。熱振呼圖克圖攝政時期,曾予以修繕。近年來,國家撥巨款進行重點維修,恢復了原貌。
桑耶寺旅遊指南:
聲明:以下內容僅供參考
可乘澤當汽車站到扎囊的客運班車10元/人(每天都有發車)途中路經桑耶渡口,可以在桑耶渡口乘船過雅魯藏布江,乘船約90分鐘10元/人,過江後可以座中巴或拖拉機到桑耶5元/人,也可從澤當包車前往100—150元/輛或者乘澤當汽車站到桑耶的客運班車10元/人,桑耶寺專車從拉薩大昭寺前發車澤當遊客可在澤當月光賓館前乘坐此車。
門票:40元/人 開放時間7:00—18:00
到桑耶旅遊一般需要兩天,住宿可在桑耶招待所15—40元/人,也可在當地藏家樂住宿體驗當地民風(價格不等),自助行遊客可在此宿營。
交通
桑耶寺居於雅魯藏布江北岸海布日神山腳下,前往頗要費些周折。首先要從拉薩或者澤當乘車在桑耶渡口下車(拉薩至桑耶渡口的班車車費:24元/人 車程為二~三個小時;澤當至桑耶渡口的班車車費:7元/人 車程為一小時),然後下車從一個寫著“桑耶風光區”的門下進入雅江渡口登舟,有時會有人在門下賣“桑耶風光區門票”,10元/人。不過一般只要是乘坐大客車或中巴抵達,穿著上也隨意—點兒,再和那些去桑耶朝佛的老鄉一起進去,賣票的也多半不會找上你。
過去需在桑耶渡口乘平底渡船過江,大概要花一個小時,票價根據船上乘客的多少來收取,3~10元/人,試著私下和船工商量一下或許可以少收點。外賓收費一般更高些。如果急著趕過江去的話,包船的價格仍是幾年一貫的價:單程380元/船。所謂渡船,其實只是機動木殼無蓬船,每船可乘60人左右,船隻破陋但仍結實。
近來去桑耶寺可走近旁的過江大橋,取其安全快捷,但似乎遠離了那種坐船過江的感覺,而更加接近現代城市。如何選擇,視自身情況而定吧。
坐船過江的,棄舟登岸,有桑耶寺的車在岸邊接人到寺裡,票價5元/人。早幾年的東風大卡車現在已換成了中巴車,雖然路仍很爛,風沙仍極大,但比起以前在東風車廂滿嘴沙子要好了許多,據說人來得多的時候,還是要用東風車開出來接人的。
餐飲
桑耶寺餐廳和桑耶寺招待所在一起,飯菜味道一般。炒麵6 元,炒飯6 元,咖哩飯8 元,炒菜一般 10-15元/份。量很實在。啤酒6 元,酥油茶1元/杯(啤酒杯),三磅水瓶裝 4元/瓶,五磅水瓶裝 6元/瓶。
出桑耶寺東門外有幾間藏味餐廳和四川飯館,其中一家用英文書寫的“友誼雪域餐廳”還算不錯。藏面4元/碗,甜茶2 元/杯,酥油茶5 元/壺,咖啡5 元/杯。
桑耶寺餐廳一般人不多,原本獨自一人或兩三人在此看書、寫旅行日記倒是蠻愜意。只是雨季時這裡的蒼蠅同樣著名。高原的蒼蠅個頭奇大,桑耶寺的蒼蠅奇多,不過作為背包客的你完全可以把這次用餐當作一種原始的體驗。
住宿
桑耶寺招待所就在“鐵圍山”裡,一個較為簡陋的三層樓招待所,卻是眾多朝聖老鄉和四方遊客的匯聚處。
進門左手第一間房是住宿登記處,住宿的價格隨意性較大,三人間25-30元/床,四人間20-25元/床,五人間15元/床。寺院內住宿一層最便宜,但衛生很差,若能準備睡袋那要好許多,也有些圖
省勁又希望乾淨的背包族則是隨身準備一個睡袋內膽或床單之類,也是一種解決方法。
每層有一公共廁所,三樓的廁所沒有屋頂,具有西藏“觀天如廁”的特色。沒有洗漱間,所有洗漱工作,都要到樓下院子裡一口壓水井旁完成,有時人多還得排位,可以相互幫忙。
除了桑耶招待所可以住宿,從寺廟東門出去的桑耶鄉里也有鄉招待所,桑耶鄉派出所裡也有一個招待所。不過最好還是住在寺招待所裡,晚上遊客散盡的時候,月色下你盡可以漫步在佛經中的“大千世界”裡,感覺可以完全融入整個寺廟之中,這可是在別處寺廟無法享有的感覺。
西藏著名藏傳佛教寺廟介紹: ( 更新中..... )
拉薩楚布寺 拉薩甘丹寺 拉薩哲蚌寺 拉薩色拉寺 拉薩大昭寺 拉薩小昭寺 拉薩熱振寺
拉薩乃瓊寺 拉薩直貢梯寺
山南桑耶寺 山南敏珠林寺 山南昌珠寺 山南桑丁寺
日喀則薩迦寺 江孜白居寺
A:關於美景旅遊網獨立原創文章圖片等內容
1、美景旅遊網原創文章、圖片版權由我們全部保留;
2、美景旅遊網原創文章、圖片任何網站及媒體均可以免費使用,如轉載我們的文章或圖片,
請註明來自美景旅遊網 並鏈接到 www.mjjq.com,商業用途請先聯繫我們;
3、免責:我們在我們能知悉的範圍內努力保證所有采寫文章的真實性和正確性,但不對真實性和正確性做任何保證。本站采寫文章圖片如果和事實有所出入,美景旅遊網不承擔連帶責任;
B:關於美景旅遊網採用非原創文章圖片等內容
1、頁面的文章、圖片等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
2、免責:由於採集的圖片、文章內容來源於互聯網,內容頁面標注的作者、出處和原版權者一致性無法確認,如果您是文章、圖片等資料的版權所有人,請與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加上版權信息,如果您反對我們的使用,本著對版權人尊重的原則,我們會立即刪除有版權問題的文章或圖片內容。
3、本頁面發表、轉載的文章及圖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
欄目導覽
特色主題旅遊
Ask 美景在線服務支持
快速索引
最新資訊更新 |
熱門資訊導讀 |
旅遊文檔索引 |
旅遊圖片.地圖 |
旅遊目的地索引 |
旅遊部落格索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