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藏族地區最古老最具特色的交通工具——犛牛
交通運輸是人類經濟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交通線路、運輸工具等構成。它隨著人類經濟活動的產生而產生,隨著人類經濟活動的發展而發展。
人類的交通運輸活動,早在遠古時代原始人的狩獵活動中就已經存在,先是肩扛與背負,隨即逐漸學會使用畜力。用作交通運輸的牲畜中,在中國主要有馬、騾、驢、牛、羊、狗、駱駝、大象、馴鹿等。它們一方面直接作為馱載工具,供人乘騎和馱物;一方面充作牽引的動力,拉車或橇。這些作為運輸工具的牲畜中古老而頗具特色的,如駱駝,它以其能忍饑耐渴、能負重至遠、善於在沙漠中行走而被稱譽為「沙漠之舟」;再如藏區的犛牛,它以其在群山聳峙、峽谷縱橫、鳥道羊腸、千回百轉、氣候寒冷多變的惡劣環境中能負重、馳聘而被譽為「高原之舟」。本文將就犛牛這一藏區最古老、最具特色、曾經發揮過重要的不可替代作用的交通運輸工具,作一論述,以就教於讀者。
一、犛牛的分佈特點及其變遷
1。犛牛的分佈特點
從古至今,世界上的犛牛分佈幾乎都在高海拔、低氣壓、冷季長、暖季短、嚴寒缺氧、飼草並不豐茂、生態環境極其嚴酷的高寒高山草原地帶。
被稱為世界屋脊的中國青藏高原及其周圍的廣大地帶,就是 世界犛牛的發源地和主要產區。
該地域的四周環繞大山。沿著西部的崑崙山脈、帕米爾高原、 天山山脈,西北部的阿爾泰山山脈,西南部的喜馬拉雅山山脈的高原地區周圍,向外向內的高大山體地區發展。其地域的範圍包括今日中國的西藏、新疆、青海等省區的全部和內蒙、甘肅、四川、雲南等省區的部分,蒙古共和國、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塔吉克、阿富汗、印度、巴基斯坦等國的部分以及尼泊爾、不丹、錫金的大部,總面積達500萬平方公里以上。犛牛分佈的這些地區都在低緯度海拔3000米以上,高緯度海拔2000米以上的阿爾秦山、天山、崑崙山、阿爾金山、祁連山、喜馬拉雅山等幾座著名大山山系及其周圍的高原高山地區。在海拔2000米以下的山區,犛牛幾乎絕跡。
犛牛分佈地區除高山高原特點外,還有低溫嚴寒的特點。據竇耀宗等人研究,犛牛最適宜的氣候生態條件為:暖季,月平氣溫5—13℃,極端最高氣溫<27℃,年降水量>250mm,濕潤係數>1.0;冷季,最冷月平均氣溫>12℃,極端最低氣溫>一36℃。可適應的氣候生態條件為:暖季,月平均氣溫19℃左右,極端最高氣溫<32℃,年降水平>150mm,溫潤係數0.71(這裡所引用的資料及氣候條件表,均見:《中國犛牛學》一書,四川科技出版社1989年出版),詳見下表:
2。世界犛牛分佈的現狀
中國的藏、蒙古地區,是世界犛牛分佈的中心地帶,分佈遼闊,數量最多。全世界 1400萬頭犛牛,有 90%即 1300萬頭分佈在我國青藏高原和內蒙古西部18億畝的高山草原之上。這就是說,離開了中國的犛牛,那麼就很難有什麼世界犛牛業的存在和發展了。我國的西藏自治區是全國犛牛數量最多的地區,犛牛數量佔全區牛類總數的90%以上,如果離開了犛牛,就很難說西藏的畜牧業能生存下去了。除西藏外,青海、四川兩省的犛牛數量也很多。另外,甘肅、雲南、內蒙西部亦出產犛牛。
世界犛牛除中國分佈最廣最多以外,其餘100餘萬頭,則分佈在與我國毗鄰的蒙古、原蘇聯中亞地區(今俄羅斯的布裡亞特蒙古族共和國,以及哈薩克、吉爾吉斯、塔吉克等國)以及印度、不丹、錫金、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國家。
蒙古共和國是世界上第二個產犛牛較多的國家,有犛牛70餘萬頭,占世界犛牛總數的5%,主要分佈於與我國接壤的阿爾泰山山脈及其支脈杭愛山脈地區。以巴彥洪戈省為最多,達8萬頭,其次為後杭愛省、前杭愛省等,共9個省飼養犛牛,佔全國總面積的一半,佔全國牛類總數的三分之一。
原蘇聯的中亞一帶飼養犛牛13萬餘頭,占世界犛牛總數的l%左右,主要分佈在與我國接壤的帕米爾高原東部、天山山脈、阿爾泰山山脈周圍地區,如俄羅斯的布裡亞特蒙古族共和國以及塔吉克、哈薩克、吉爾吉斯等國家。1971年以來,原蘇聯政府還將帕米爾犛牛引入高加索山區的草原地帶飼養,以生產廉價的牛肉和奶產品。
尼泊爾有犛牛9萬餘頭,占世界犛牛總數的0.6%,主要分佈在與我國接壤的喜馬拉雅山南麓,即該國北部高山地區。
印度有犛牛2.5萬餘頭,占世界犛牛總數的0.2%左右,主要分佈於與我國接壤的喜馬拉雅山南坡山區。犛牛數量雖然佔該國牛總數的比重很小,但在印度人民生活中卻佔有重要地位。由於現代印度人83.5%是印度佛教徒,敬黃牛如神,不殺不食,只食犛牛和水牛。因此,犛牛便成了人們肉乳食品的主要來源。印度政府近年來很重視發展犛牛,成立了中央一級的犛牛科學研究中心,專事犛牛的選育、雜交、改良工作。
至於尼泊爾、不丹、錫金、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等國家,也都飼養少量的犛牛,主要分佈在與我國接壤的喜馬拉雅山南麓和帕米爾高原的西部。
3。中國犛牛古今分佈的變遷
據古文獻記載,在我國古代,犛牛分佈的地區較之近代要廣泛得多。在殷周以前(距今4000年以上),今西藏、青海、新疆、甘肅、四川乃至陝西、寧夏等廣大地區,居住著眾多的古羌人(即一些來源不同的分散的部落,一些學者們認為他們是今日藏族、羌族、彝族、納西族的先民)。他們在與大自然的博鬥中馴養成功了犛牛。在《穆天子傳》一書裡有一段古老的傳說:穆天子曾到過西方的文山之下去拜見西王母,文山之人獻給他不少的良馬、「?芭!保?「壬寅天子飲於文山之下……,獻良馬十駟,用牛三百,守狗九十,?芭6?百。……」其中的「?芭!本褪頃笈#?至於文山在什麼地方,有人認為即崑崙山,有人認為在今新疆西南。不管怎樣,古羌人住地的青藏高原自古就是犛牛活動和分佈的區域則應該是無疑的。
同樣,在殷周時期,在今日的四川西北和青海、甘肅南部以及川西南(雅礱江下遊),乃至大巴山和荊楚地區,也都有飼養犛牛的活動。
川西北和青海、甘南廣大地區本是古羌人居住區。建國後,在康定地區就挖掘出古代犛牛化石,據考證,是屬於新石器時期的犛牛遺骸,足見該地區飼養犛牛歷史之久遠。在羌族史詩《羌戈大戰》中,敘述了古羌人從北往南的一次大遷徙,也有「牛群、羊群多興旺」的記載。再從由甘肅往川西北南遷的古羌人,在漢代時已明確記載收養犛牛的史實來推斷,川西北的古羌人馴養犛牛的歷史也不會比甘青地區晚多久。
至於川西南的少數民族(史稱「西南夷」),在漢史文獻中早就記載著「旄牛羌」、「旄牛夷」、「旄牛種」、「旄牛部」等部落。他們以飼養犛牛而著稱,其居住地名叫「旄牛道」、「旄牛國」,所設縣治的地方稱「旄牛縣」,放牧犛牛的高山叫「旄牛山」,河流叫「犛牛河」等等,舉不勝舉。據《國語?楚語》記載,白公子張諫周靈三曰:巴浦之犀、?印1釹螅?其可盡乎」。有人考證「巴浦」即古巴國北部的大巴山,「?印保?即犛牛。說明春秋周靈王時(公元前五世紀),在大巴山地區還能見到許多犛牛,以至於白公子張還主觀地認為那裡的犛牛資源是取之不盡的。《山海經?中山條》也記載:「東北百里日荊山(大巴山尾段),其陰多鐵,其陽多赤金,其中多?優!薄S腥巳銜?,大巴山段可包括今湖北省神農架。該地區海拔高達3000米,森林密佈,草場豐美,氣溫較低,為古代犛牛可生存之地。
古代犛牛分佈區域較之近代要廣泛,那麼為什麼後來會縮小呢?大巴山一帶乃至荊楚地區和川西南雅礱江下遊(除木裡尚保存外)的犛牛為何逐漸消失了呢?專家們經過分析研究認為主要原因有二,即:第一,古今地域氣候生態環境發生了較大的變異。在古代,大巴山和川西南廣大地域,大都是原始森林密佈,地表蓄水和空氣含水量大,氣溫較低,適合於犛牛生存。近代以來,人口驟增,原始森林砍伐殆盡,氣溫由低變高,草場受到嚴重破壞,這些地方早已沒有犛牛生長繁衍的自然生態條件了。第二,部族或民族械鬥和戰爭頻繁等人為因素。大巴山區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三國時魏蜀長期拉鋸之戰就足見一斑。戰爭中擄掠屠殺犛牛,戰敗者趕走犛牛長途遷徒,包括古羌人從北往南的一次大的長途遷徙,致使犛牛從一些原來生存的地域逐漸減少以至絕跡。
二、犛牛的起源和藏族先民對馴養犛牛的卓越貢獻
1。犛牛的起源
動物學家研究認為,家犛牛是人類獵捕獲到的野犛牛,經過長期馴養而成。野犛牛又是由原始犛牛發展而來的。如果說原始,犛牛是野犛牛的祖先,那麼,野犛牛就是家犛牛的始祖了。
中國是犛牛的發源國,確切的說,中國的藏族先民(史稱古羌人)是馴養犛牛最早成功的民族。
犛牛的馴養和起源的具體時期,專家們的意見是很難一致的。有的認為,它的馴養時間與普通牛種的馴養時間是基本一致的,距今約一萬年左右。有的則認為,犛牛的馴養時間,大約距今4000——5O00年左右,比黃牛馴養為家牛的時間(距今約8000年),要晚上二、三千年。但不管怎樣,有一點看法則是一致的,即,野生動物馴化為家畜,總是與人類的進化、民族的形成的歷史年代有著密切的關聯。
現在我們就來看藏區的古人類發展和馴養犛牛的歷程吧。考古資料證明,我國青藏高原早在舊石器就有了原始人類居住2(童恩正、冷鍵:《西藏昌都卡若新石器時代遺址的發掘及其相關問題》,載《民族研究》1983年第1期; 江道元:《西藏卡若文化的居住建築初探》,載《西藏研究》1982年第3期)。1958年,在青海南部托托河沿岸發現了許多舊石器,同年,在西藏林芝發現了古代人類頭骨。從1966年起,相繼在西藏地區的定日、聶拉木、那曲、阿里北部、墨脫、青海湟水流域及黃河沿岸、青海海南等,都發現了各種石器、骨器、陶器等。特別是卡若遺址的發現,為我們形象地再現了古人類的生活輪廓:青藏高原的古人類已脫離動盪遊獵採摘生活,從舊石器時代後期逐步進入定居的原始公社時期;生產活動已從單純的漁獵遊牧擴及兼營農業和飼養家畜等等3(邱中郎《青藏高原舊石器的發現》,載《古脊椎動物學報》1958年2.3期合刊; 《「無人區」裡考古記》,載《化石》1979年第2期)。
據敦煌文獻和藏文文獻記載,吐蕃聶赤贊普就是活躍在西藏雅魯藏布江流域河谷地帶的雅隆悉補野部這個部落的王,同時也是吐蕃「六犛牛部」的王。可見,早在公元前五世紀以前,犛牛的名字已經成為部落的名稱4(《吐蕃文獻選集》P。T。1286)。發展到達布聶塞贊普時,西藏社會已出現了「猵牛、騾子等雜交牲畜」和「儲存山地草類」的習慣。牲畜雜交品種的出現,反映了畜牧業技術的進步和水平。
上述考古和文獻資料說明,大約在距今4000—10000年前,居住在我國的青藏高原地區的藏族先民,已經在飼養犛牛了。
藏族先民向來以發達的畜牧業著稱於世。他們在將野生動物馴養成家畜方面,其時間之早、成就之巨大,均為世人矚目。尤其是馴養羊、牛、犬等方面,遠遠超過世界其他許多民族(當然,養馬和養驢等不如塞北的胡人)。試舉例簡述之:
藏羊,是藏族最早馴養成功的家畜。早在殷周以前,藏族就已把古代「盤羊」馴養、改良成為綿羊。他們用石英製成的玉刀,把柔軟的羊毛割下,搓擰成毛線,用以織毯子,並輸入華夏,被華人稱之為「褐」。我國最早創造的羊字,就是畫的盤羊角、大眼的西藏綿羊的頭像。如甲骨文中的羊字,就有等。說明當時中原養的羊,即是藏族祖先育成的綿羊種,而不是後來從北方引入的「鹹羊」(小頭無角的綿羊)。
藏犬,本是青藏高原上的一種猛獸,與狼相似,經過比野牛更難十倍的長期馴養,成為非常得力的一種家畜,取名為「?m」,就是今日的藏犬。它是藏民守家、御盜、保護人畜的好助手。藏犬馴養成功的時間,距今至少已有4000千年左右,即殷商時代。這較之華夏養犬成功要早。因為在創製象形會意文字時,犬字是人字加一上根棍,即當時的犬還未馴順,所以用棍防犬傷主人5(關於古羌人馴養羊、犬的貢獻,見任乃強:《羌族源流探索》一書,重慶出版社1984年版)。
犛牛,藏語叫「雅牛」(音ggag),本是西藏羌塘地區出產的一種野犛牛,經藏族先民長期馴養而成家畜,才成後來的犛牛。關於犛牛的馴養,下面即作專門的論述。
2.藏族先民對馴養犛牛的卓越貢獻
將犛牛馴養成為家畜,是一個極為漫長極為困難的過程。前已講到,犛牛的馴養和其它動物如羊、犬、馬、豬的馴養一樣,是與人類進化、民族形成相關聯的。任乃強先生認為,犛牛馴養為家畜,是與古羌人的部落形成的時間相一致。眾多的古文獻和考古發掘資料說明,古羌人在殷周以前即廣泛分佈於青藏高原一帶,那麼,藏族先民對犛牛的馴養也應在同一時期了。關於這一論斷,已被考古、文獻資料所證明。
1959年,在我國青海省都蘭諾木洪塔裡遺址出土的文物,就有用犛牛毛織制的毛繩、毛布,犛牛皮製作的革履及陶制犛牛等物品,說明早在殷周前,藏族先民就在青海西部、南部地區馴養成功了犛牛,並且很早就以犛牛產品為原料,製作了許多生活日用品和工藝美術品。馴養犛牛成功的時間,當然應該比出土文物的年代要早得多。
再從犛牛的古文字的形成來看,它之被藏族先民馴養為家畜也在殷商以前。我國最早的甲骨文中的象形文字,就有牛和犛牛的記載。把普通家牛寫成,而把犛牛寫成,以表示普通家牛是牽引作耕畜的,而體大毛長的犛牛則是不用繩系的放牧家畜。
藏族的先民們為馴養野生的犛牛為家畜,不知道經歷了多長時間的千辛萬苦才獲得成功,同時在這歷程中,也湧現了許許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野犛牛在被馴養之前,是十分兇猛狂暴的野生動物,它們成群結隊地東奔西突,馳聘縱橫於青藏高原之上。誰激怒了它們,整群皆不顧死活地衝來,不僅豺狼狐狸等奸凶小動物不是敵手,就連熊、羆、虎、豹等凶殘猛獸也要畏懼三分。要將這些凶暴的野獸馴養為家畜,像現在這樣在牧民的牧鞭和口哨聲中,指揮自如,不知要經過多少代人持續不斷的努力,才獲得了成功。有人估計至少得以萬年計。
在將野犛牛馴養成家畜這一偉大壯舉中,青藏高原地區至今流傳著許許多多馴服野犛牛的動人傳說和故事。
傳說在西藏高原,距今2000多年以前,就居住著以畜養犛牛為主的六大部落—「犛牛部」。當西羌部落由古雍州地區(今陝西一帶)西遷至西藏草原時,當地已有為數眾多的「郊原牧人」馴養著大批犛牛。吐蕃第一代藏王聶赤贊普,就是六大犛牛部的首領。在《五部遺教》和《嘛尼嘎繃》等古藏文文獻中,都記載著:「馴服兇猛的野犛牛,曾是古代藏王從事的活動之一。」在宗教傳說中則有:藏傳佛教寧瑪派(紅教)始祖蓮花生,從印度來到西藏的途中經歷千辛萬苦,一路降妖除魔,曾遇到一頭兇猛異常的白色犛牛,與之搏鬥,取得了重大的勝利。
馳名世界的藏族英雄史詩《格薩爾王傳》中,記述犛牛、崇敬犛牛的故事就更多了。其中關於阿里叔叔殺死黑色野犛牛獻給天神,求得天神之子下凡來到嶺國做國王的故事,最能說明藏族與馴服野犛牛的關係。故事說:「一天,一隻白色?優W園咨階叱觶?一隻黑色?優W院諫階叱觥D侵話咨??優1糾湊季葑龐攀疲?在中午時分它們的爭鬥還不相上下,可是到了晚上,黑色?優H椿竦昧聳?。巴裡叔叔認定黑色?優1厥茄?魔,便決心用投石筒將它殺死」,並敬獻給天神。剝去神話的的外衣,倒是生動形象地反映了兩頭公犛牛為了爭奪發情的母犛牛而進行殊死搏鬥的情景,反映了藏族先民為馴服野犛牛所進行的苦鬥。《格薩爾王傳》還記述說:「英雄格薩爾曾設計用陷並征服、殺掉凶殘無比的列齒?優#?剝取列齒?優5鈉?獻給仙女、未婚妻珠牡。傳說反映了野犛牛的兇猛,要把它馴養成為家畜是何等的艱辛,以至於吐蕃贊普(王)和部落首領們不得不一代一代地親自參與馴服野犛牛的工作。
藏族先民如何捕獲、馴善野犛牛?歷史記載和傳說都不盡詳細。但是,我們可以從近代青海藏民捕獵野犛牛的狀況來推斷。由於野生犛牛性情凶悍,而且成群結隊,捕獵時,獵者必須集體行動,從左右側後伏擊。如果從正面堵截,易遭其害。所獲獵物只能是幼犢才能馴養,然而幼犢亦很難捕獲,因為初生野犛牛體大而健壯,出生後數小時或最多一天即可隨大群奔跑。有經驗的藏族牧手便攜帶著成群的家犛牛隨行,在打死或射死帶犢的成年的野母犛牛之後,即以家犛牛群誘裹其幼犢,然後將這些誘捕得來的野犛牛犢從小加以馴養。由於這些牛犢野性十足,極難馴養,放牧時總是遠離大群採食,見人即逃,常逃到數里外的雪山中,非以大群家犛牛誘裹是不會返回的,管理相當不易。
藏族先民不但早在中原文化誕生之前就已馴養成功了犛牛,而且在殷周之際,就以犛牛黃牛雜交,創造出了猵牛這樣一個新型的優良的家畜,其貢獻為世人所歎服。
犛牛、黃牛、水牛,雖然都叫牛,卻是不同種的三個反芻偶蹄動物。它們之間是不易交配傳種的。進行人工交配所產的小牛,有兼備父畜、母畜之長的上品;也有徒具父畜、母畜之短的劣品;還有偏得父畜或母畜若干優缺點的變種。只有在雜交的技術上,精於選擇父畜母畜,歷時若干年,才會創造出生產乳、肉、毛、役都優勝於父、母畜的猵牛來。正如馬和驢雜交可以產生騾子一樣,騾子只能一代不能傳種。猵牛雖能產小犢,但皆纖弱而劣性,通常產下即被殺掉。唯有猵牛這一代特具優勢,其性格之溫順,產乳量之高,肉味之美,毛之軟長,特別是馱運、耕犁、適應能力之強,皆遠勝於犛牛、黃牛。例如,犛牛在氣溫高的地方即不能勞動,否則易發狂而死。猵牛則較為耐勞耐熱,所以凡是高原的長途運輸,須逾越溫暖河谷者,即只能用猵牛而不能用犛牛,藏族人民在長期的實踐中懂得,多繁殖猵牛,經濟效益甚佳。於是他們普遍利用公猵牛身大作役用,利用母猵牛產奶供生活之用。猵牛之育種成功,大大地促進了古代藏區經濟社會的發展。當今,人們用異種雜交方法培育農牧優良品種已十分盛行,但是藏族先民能在4000年前就首創了雜交良種的猵牛,這不能不算是一件了不起的貢獻。
三、犛牛作為重要交通工具的作用和其它經濟價值
1。高原之舟
在近代機動車輛產生以前,人類的交通運輸活動中,其動力除了人自身以外,就要算畜力了。用作交通運輸的牲畜,在中國主要有馬、騾、驢、牛、羊、狗、大象、駱駝、馴鹿等、牲畜在交通運輸中,一方面充作牽引的動力,一方面直接作為馱載工具,供人乘騎、馱物。在藏族地區,由於山大坡陡,氣候寒冷,空氣稀薄,一些動物難於生存,因而犛牛就起到了廣泛而特別重要的作用。
在遠古時代,藏族先民中的交通運輸活動,在狩獵採摘時就已經存在。那時的交通線路都是原始小道,以各個原始人群體的居住點為中心,向四周幅射。運送的物體主要是採集、獵取物,與之相適應的運輸方式便是肩扛與背負。隨著藏區生產的發展,人們活動的範圍擴大了,負運量也增加了,特別是逐漸馴養了犛牛、馬、羊等動物並用作馱運工具,從而大大減輕了藏族先民在運輸中的體力耗費。隨後,藏區又逐漸引進、改良了牛車這樣的交通工具。於是,用犛牛牽引的運輸工具推動了藏區道路向更遠、更廣泛的範圍發展,使藏族人民之間和藏漢各族之間的聯繫交往更廣泛、更密切,極大地促進了藏區和內地社會經濟的發展。
藏族人民世代居住的青藏高原,其自然地理環境是獨特的。被稱為世界屋脊的地方都是群山聳峙,海拔高達3000—5000米之間,溝谷縱橫,空氣稀薄,氣候嚴寒多變,沼澤又多,歷來行路異常困難。民諺有,「正二三,雪封山;四五六,泥沒足;七八九,稍好走;十冬臘,學狗爬」之說7(正二三,指一年正月二月和三月,以下類推)。這決非誇張之詞。就是近代,只要身臨其境,人們都會有切身體驗。在其它交通運輸工具都難以在藏區發揮作用的時候(尤其在古代),犛牛以其特有的生理條件成了難於替代的重要交通工具,從而被稱為「高原之舟」的美譽就當之無愧了。這是由於犛牛具有獨特的生態特點和生物學特性所決定的:
犛牛是具有獨特種質特性的特種家畜。這是高原高寒氣候條件下自然選擇的結果。犛牛皮膚厚、面積小,全身披毛又長又密又粗,泌汗少,採食量大而不擇食,所以能耐寒耐饑,能睡臥冰雪而不覺寒冷。犛牛體格矮健,四肢短、蹄寬大、質堅實,所以善行山路沼澤,且負載量大。犛牛的氣管短而粗大,胸腔發達,呼吸快而變幅大,血液中紅細胞和血紅蛋白含量都很高,決定了它在空氣稀薄的高山峻嶺間也能負重。正因為犛牛具有別的牲畜無可相比的生理特性,所以它能在高寒山區長途負重,晝夜連續行走可達20—30天。史書上讚譽犛牛:「行冰天雪窖中不畏冷,雖數日無水草,猶馱二百餘外,行走不衰,真邊地之寶畜也。」8(民國:《松潘縣志》)
直到近代,雖然有了汽車、火車、飛機這樣的現代交通運輸工具,然而在廣闊的藏區,在雪山草地,在登山運動員攀登珠穆朗瑪峰的許多活動中,犛牛在馱運物資、代步等方面,仍然發揮著重要作用。人們讚譽犛牛說:
贊犛牛,皮肉可餐味可口,
頌犛牛,它是軍糧之泰斗,
不喘氣來不抬頭,長征生活留記憶,
馱運物資勝鐵牛,誰不深深愛犛牛。
犛牛之作為交通工具,行家們分析歸納了它的四大優點:(1)它善於行走沼澤地。在藏區草原上,有一種,望無際的沼澤地,它是由於夏季降雨,積水無處排泄而形成。該沼澤地的表面綠草如茵,底下卻是稀泥漿,人一踏上就往下陷。加上草地行走沒有一定的路線,這就給行路造成極大困難。犛牛足蹄寬大,如履平川,並能擇地而行。(2)它善涉水渡河。高原的河水寒冷刺骨,有的又很深很湍急,而犛牛能泅渡。每當渡河時,先縱一牛過河,拴在河對岸,然後吆群眾入水,不待驅趕,紛紛遊向對岸,並自動聚集,聽候指揮。(3)它能在高海拔空氣稀薄的缺氧地帶負重馱物,行走自如。(4)它不畏嚴寒。犛牛能睡臥冰雪仍泰然自若,在大雪封山後,其它交通運輸斷絕的情況下,它能用自己的頭角拔雪前進並尋食枯草。
正是由於犛牛及其與黃牛雜交而生的猵公牛有上述優點和特性,所以長期以來,藏族人民內部的交往和藏族與其他民族之間的交換、交往,主要是靠犛牛進行的。犛牛運輸成群集隊而行。一群犛牛中,有領頭的牛走在前面帶路。頭牛的頸項上掛著經活佛念過經的珠子,意在祈求神靈保佑平安。有的還要披搭以紅色的毯子,以示牛的勇敢和勞績。牛群出發前,趕牛的藏民要默誦藏傳佛教(俗稱喇嘛教)的經文,有的還取下頭上的紅綢打結以卜吉凶。如果打結解不開,說明不吉利,當天就不走了,另擇吉日再行。
犛牛結隊運輸,趕牛人一般騎馬,手持鞭子,一左一右地吆喝牛群。趕牛人揮動鞭子時能發出清脆的聲音,要牛往哪裡走,就把鞭子往那裡揮。如果牛群不聽吆喝亂走,就將鞭內的石子準確地擊向頭牛,以示警告。途中休息時,給牛喂點鹽巴、糌粑,休息後,趕牛人吹聲口哨,牛群又整齊地起步行走。趕牛人的行裝很簡單,一頂帳篷,一枝槍,外加一袋乾糧,一座護身佛像。每日行走20公里左右宿營,在宿營地將牛群四散,尋食水草。黃昏來臨,趕牛人一聲呼哨,牛群自覺歸來。地上釘一木樁,將牛繩繫於樁上,有的趕牛人沒帶帳篷,晚上就睡臥在犛牛腹下,借牛的體溫取暖、避風雨、御寒。
隨著藏區社會經濟的發展,交通運輸的需求增大。藏區的運輸也由人背肩扛和簡單零星的犛牛騎乘、馱運,而變成有組織、規模由小到大的犛牛運輸幫了。
明清以來,藏區以犛牛組成的牛幫運輸形式大體有三種不同性質的形式:
一種稱「烏拉差」運輸,即被差遣的牧民以牛馬等無償地為農奴主和官府應支差役、馱運貨物。第二種是農牧民之間以物易物,即各自攜帶自己的產品,彙集到一定地點,進行交換,或者與漢族商人交換生產和生活必需品,藏民稱之為「日尕」運輸。第三種為商業性運輸,藏民稱之為「從窪」運輸。經營這種商業活動的大都是土司、頭人和寺廟的上層喇嘛。他們設有專門做生意的管家,主持牛幫運輸和貿易,一些藏民就受雇於他們專事運貨。
在藏區交往和貿易關係的歷史長河中,犛牛運輸的作用也越來越大。它們擔當了運輸的主力,在年復一年的歲月裡硬是靠腿腳踏出了長長的固定的交通運輸線路,其中有的已成為近代公路鐵路幹線的基礎。例如,以原西康藏區(今四川甘孜和西藏昌都)為中心向四周藏區幅射的犛牛幫運輸線路就頗具代表性。該犛牛幫運輸網絡以巴塘、昌都為起點,向南,經雲南中甸、麗江等地可達雲南省各地;向西,經江卡(今芒康)、察雅或經林芝可抵拉薩、日喀則;向東,經康定、雅安直達成都和內地。往北,可經玉樹到西寧或甘肅、寧夏等地。
自古以來,犛牛運輸為溝通藏漢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起了重要的作用。史稱,「每日途間往來,運貨馱牛不下萬千」。從藏區輸出的物品主要是各類畜產品及藥材;從內地輸入藏區的主要是茶葉、布匹、絲綢等生活用品。以1933年的康區為例,據不完全統計,全年輸入茶葉12527包,衣物14600件,綢緞4100包,絲棉4600件,布匹19000匹,廣藥1000斤;輸出麝香15200斤,蟲草50520斤,知母343061斤,貝母13260斤,鹿茸13211斤,鹿角684313斤,藏藥1300斤,羊毛185736斤,羊皮12000千張,豹皮70張,狐皮8536張,雜皮36000張,毛尾5000萬斤。實際運量當遠遠大於此數。
藏區的犛牛運輸,還有大幫小幫之分。大幫馱隊多為地方上的大商人所經營,他們自貨自運,在四川草地的稱為「達竹巴」,意思是「草地客」。小幫馱隊多系漢、回兩族人經營,藏民稱漢族馱幫為「西客巴」,往往受雇於客商,為其馱運貨物。小幫馱隊,一般只有百十來頭犛牛。大幫馱隊,則有上千頭犛牛,有的商人還聯合組成超過萬頭的大馱幫。大幫馱隊的調度指揮,由參加結幫的商戶推選熟悉情況和有經驗的人為正副總幫頭,並按每戶為一個帳篷進行編隊,以防止互相搶道。大牛幫進行時,前哨有乘馬開道,各帳篷依秩序而進。由於牛行緩慢,往往走在最前面的頭幫馱牛已經歇息,而尾幫還在原地未動,通常要走兩三天,尾幫才能起步跟進。舊時,由甘肅南部的夏河至四川松潘的大幫馱牛,要走20多天才能到達,而由四川康定,經由巴塘、昌都去拉薩的大幫馱牛,一年中只能往返兩趟,成千上萬的馱牛浩浩蕩蕩,蔚為壯觀。
2。犛牛皮船及犛牛產品在古代藏區的重要作用
犛牛不僅是青藏高原的重要運輸,騎乘的牲畜,用犛牛皮製作的牛皮船,曾經在相當長歷史時期內,還是藏區內部和藏漢往來的水路交通工具。
牛皮船起源很早,有史記載則見於唐代。當時居住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境內的「西山八國」之一的東女國,東與茂州黨項接界,東南與雅州相連。該東女國與漢唐的水路交通就是用的牛皮船。《唐會要》和《舊唐書》均載:「王所居名康延川,中有弱水南流,用牛皮為船以渡」。據任乃強考證,王都康延川即今昌都。所謂「弱水」,即瀾滄江,自青海流經昌都再入雲南。足見唐宋時水流湍急的瀾滄江也已有牛皮船之記載。至於古代康藏廣大地區,如傍水而建的道孚、甘孜、鄧柯、昌都、拉薩、日喀則等許多城鎮,均有「用牛皮船渡者」。9(任乃強:《隋唐之女國》,載《任乃強民族研究文集》,民族出版社1990年北京第1版)
犛牛除作為馱運乘騎的重要交通工具所起的歷史作用以外,對繁榮古代民族地區的經濟也有積極意義。《史記》、《漢書》都說,「巴蜀沃野……西近郊笮、笮馬、犛牛」。「漢興……開蜀故激,蜀民或竊出商賈,取其笮馬、?k僮、?優#?以此巴蜀殷富。」這裡所描述的是距今兩干年前藏族先民(古羌人)趕著成群的犛牛、猵牛、馬、羊等牲畜,經過邛崍山脈進入巴蜀與漢人進行交易的動人情況。長期以來川邊一帶的茶馬互市,當然也包括犛牛、猵牛及其製品的交易。延至明代,著名醫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也說:「犛牛出西南徼外……人多畜養之。」足見從漢代至明清,青藏高原東部邊緣的犛牛交易是經久不衰的。以致交易之盛,經營者獲利頗多,地方財稅收入亦增,其繁榮景象被史學家評議為「巴蜀以此殷富」。 1
至於犛牛的肉、乳製品以及皮毛,則是藏民的主要食品和生活用品。犛牛尾還是內地士大夫珍愛的裝飾品。
犛牛肉之味美,早在東周時代就聞名於關內外。《呂氏春秋》載;「味之美者,犛象之肉也。」犛牛的乳製品也享有盛名。《征類本草》記述:「酥出外國(這裡說的外國,是指古代的犛牛國,即今之甘孜藏區——筆者注),亦從益州來。……乳成酪,酪成酥,酥成醍醐,醍醐色黃白,作餅甚甘肥,亦時至江南」。「酥有牛酥、羊酥,而牛酥勝羊酥,其?優S龐詡遺R病!薄啊侗靜莞倌俊泛汀度?農記》等典籍也有「酥,?撐!??優H檎呱稀保?「犛牛酥油,乃品之上者」等等的稱譽。
關於犛牛作裝飾品,《新唐書?吐蕃傳》》說:「其獸,?優!⒚?馬、犬、羊、彘、天鼠之皮,可為裘」;犛牛尾則可作塵拂及其它生活飾品,最初還很名貴,只有統治者才能使用。如三國時,劉備守江南新野,曹操大軍南侵,形勢危急,有人送?優N倉粒?劉備取尾親自結帽,藉以消除煩惱。東晉時,士大夫崇尚清談,經常手執拂塵,以示高雅。以致後來古典戲劇中的「淨」角,總是手執拂塵。這些拂塵,大多是犛牛尾也。
本文來源,除作者在藏區直接調查外,主要引自:
1、中國犛牛學編寫委員會編:《中國犛牛學》,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1989年6月成都第1版。
2、任乃強著:《羌族源流探索》,重慶出版社1984年第1版。
3、《藏放簡史》,西藏人民出版社1985年拉薩第1版。
4、黃紅軍著:《車馬、溜索、滑竿》,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成都第1版。謹向以上著作的著者和出版者致謝!
更多西藏地圖 Tibet Map索引
- 布達拉宮導遊圖
- 西藏旅遊線路圖
- 昌都地區旅遊地圖
- 普蘭縣旅遊地圖
- 瑪旁雍錯旅遊地圖
- 岡仁波齊轉山示意圖
- 岡仁波齊旅遊地圖
- 阿里地區旅遊地圖
- 西藏自治區政區示意圖
- 西藏旅遊交通地圖
- 西藏地形示意圖
- 西藏公路交通地圖
- 拉薩市區地圖
- 日喀則市區地圖
- 日喀則地圖
- 山南地區政區示意圖
- 林芝地區政區示意圖
- 昌都地區政區示意圖
- 那曲地區政區示意圖
- 阿里地區政區示意圖
- 澤當鎮區圖
- 西藏行政地圖
- 西藏地圖
- 拉薩地圖
- 西藏旅遊交通全程指南
- 西藏主要航空線路機場佈局
- 青康公路——高原西北部的重要公路
- 如何在拉薩租車
- 西藏部分地名中英文對照
- 拉薩出租車
- 西藏主要鐵路幹線佈局
- 西藏鐵路運輸與管理
- 論藏族地區最古老最具特色的交通工具——犛牛
- 西藏民用航空業發展歷程
- 羅布林卡導遊圖
- 大昭寺導遊圖
- 納木錯旅遊地圖
- 西藏博物館導遊圖
- 林芝地區旅遊地圖
- 雅魯藏布江大拐彎及墨脫地圖
- 珠穆朗瑪峰示意圖
- 西藏旅遊地圖
- 雅魯藏布江雅礱河谷古跡分佈圖
- 申扎自然保護區旅遊地圖
專門為台灣/香港/澳門等世界各地華人、外國人(外籍遊客)提供特色西藏、青海、
尼泊爾、四川等地度假觀光旅行服務,為您量身定制個性旅行計劃(獨立成團、小
包團、自由行、團體旅遊、散客拼團,另提供各類朝聖、徒步登山探險等特種旅遊)
外籍遊客進藏旅行須知:辦理台灣遊客入藏批准函.旅行證件.外國人去西藏旅行手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