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服務·咨詢預訂電話: 86-28-86080300   86082022  給我們寫信咨詢和預訂
公共場所細節忌諱150例

1、 在火車站、公共汽車站、地鐵車站、民航等的等候廳(室)內,大聲說話或交談、接聽移動電話、嬉戲等;無庸諱言,在公共場所不影響他人是起碼的道德規範和基本的行為準則,是小學生都應該知道的。可是,諸如此類的行為就是屢屢出現,這樣的情景就是屢見不鮮,為什麼呢?

2、在火車、汽車、輪船、地鐵等公共交通工具上或電梯、郵局、銀行裡,大聲說話或交談或接聽移動電話等;無論你說什麼,也無論你的國語或外語多麼地道、多麼標準,你都是不受歡迎的人,都是缺乏教養的人。

3、在火車、輪船、汽車等公共交通工具上、電梯或餐廳裡、挖鼻孔、耳朵等;這一點比上述一點有過之而無不及。

4、在公共走道或電梯口裡,當別人為你把住彈簧門或電梯門,沒有任何表示(說聲「謝謝」或點頭微笑以示感謝),即揚長而去;即使在《現代美國口語》這樣的語言教材裡,傲慢的美國人也告誡讀者說,當別人為你做了什麼後,應該說「謝謝!」

5、在辦公室裡接待來客(朋友、到訪者或客戶等)時,接聽電話不跟來客打招呼;即使你不喜歡這個客人(客戶),也應該對其顯示尊重,因為這時候顯示的也是你的風度和氣量。對任何人都顯示尊重不是博愛,而是教養的體現。

6、在別人的辦公室或家裡,不徵得主人同意用主人的電話機撥打電話;雖說「賓至如歸」,但畢竟不是在自己家裡,內外有別,這個「別」就是「在這裡你畢竟不是主人」。

7、和別人一起出去吃飯,別人在自己就座前為你拉出椅子,而你沒有任何反應或表示;這樣的情形多發生在女性身上,因為很少有男人為同性拉椅子,除非他是VIP或自己的頂頭上司。

8、不預約而造訪別人;不速之客一般是十萬火急或不禮貌的代名詞。

9、急不可耐地擠地鐵、公共汽車、火車、輪船、電梯等公共交通工具;這是上個世紀,交通工具擁擠的遺風,那時候,「急不可耐」是必須,因為,紳士和淑女是永遠也乘不上公共交通工具的。可是,這樣的供不應求過去很多年了,為什麼這個「習慣」還不改呢?

10、乘電梯時站在內側,先別人下去時不打招呼卻直往外擠;我常說國人有很多時候該說話卻不說,不該說話的時候卻狠狠地說。「乘電梯時站在內側,先別人下去時不打招呼卻直往外擠」屬於前者。後者呢,很多人在影劇院欣賞音樂會、戲劇或電影時,交頭接耳、竊竊私語個不停,有的甚至嚴重妨礙別人欣賞。

11、把住電梯、汽車、火車、地鐵等的門,自己不能上就不讓關閉;這種狀況是自私的典型表現。前不久就發生過乘客把住輕軌車門不讓發車的事情,簡直不可思議--怕上班遲到?發洩自己內心的怒氣?抑或另有圖謀?

12、在餐廳或茶館裡,吃飯或喝茶時,發出很明顯的聲音;倘若是小孩子,大人應該告訴他們,即使茶或湯的味道再好,自己享受就行了,不必讓別人也來聆聽你享受的聲音。假如是大人,那它應該趕緊買這本書去看,就是這一條,第12條。

13、在餐廳裡用餐時,餐具的碰擊聲很響;這種聲音給人的感覺是野蠻和粗魯,或者是無知,起碼是不拘小節。

14、在影院、劇院和其他演出場所裡遲到後大搖大擺入場,影響別人觀看和欣賞;或入場時腳底發出明顯的聲響;已經影響他人欣賞了,為什麼還要加重這個錯誤呢?!

15、在影院、劇院和其他演出場所吃食物、水果等;除非萬不得已,被人指責沒有教養,你難道自己沒感覺這樣做不對嗎?

16、在博物館、展覽館裡參觀時,隨手撫摸或搖晃文物或展品;如果是小孩子,尚且可以理解,但倘若是成年人,就不可饒恕了。喜歡展品可以理解,但為什麼要去撫摸呢?難道喜歡某些東西一定要有肌膚之親嗎?

17、在報告廳、會議室裡開會或看電影、演出時交頭接耳;再重要的生意也不要這個時候談啊!或者,生意比看演出重要的話,談完了生意再來看演出啊。如果是情侶,那就選錯了地方,竊竊私語去茶館之類的場所或花前月下豈不更好嗎?

18、在等候公交車、地鐵或輪船等交通工具時,隨手丟棄廢物、果殼(皮)等;這句話的意思並不是說在行走時可以隨手丟棄廢物、果殼(皮、核)等。沒有良好的衛生習慣和沒有教養是劃等號的。

19、在地鐵、公交車或輪渡、火車上,躺下或將把鞋子脫掉、或把腳架在對面的座位上;歷史是不能割斷的,很多事情帶有歷史的印記。譬如,這種情形,以前在火車(尤其是長途火車)上就很常見。因為以前乘客多而火車少,臥鋪票極其難買,更何況,軟臥票是要憑級別購買的。因此,很多人即使去很遠的目的地出差,也只能坐著去。因為路途太遠,時間坐久了腳會浮腫,人們便把腳架起來--在自己或對方的座位上。那個時候,大家都是諒解的。

可是,時過境遷,今天,火車運輸遠遠沒有十幾二十年前那麼緊張了,很多人卻還是保留了往日的習慣,這就不好了。去粗取精,我們應該和不好的習慣告別。

20、在地鐵或賓館大堂裡溜冰、玩滑板等;假如是忘了體育館的地址,那麼,很簡單,打個電話就能查出來啊。再說了,在這樣的公共場所場所溜冰、玩滑板,自己和他人的安全都沒有保障啊!還是不要這樣的酷吧!

21、在辦公室,不徵得同事同意,擅自關閉或打開空調等;不管時代怎麼變遷,場所怎麼變化,尊重別人是永遠不變的法則,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22、在酒吧、影院、劇場等公共場所用過廁所不抽水;中國駐世界貿易組織首席代表龍永圖曾經說過,這是國人的陋習之一,這種狀況外國人很少發生。他曾經在巴黎的一個公共廁所裡見一個小男孩在使勁夠一根繩子,他不知道小男孩要幹什麼。一問才知道,小男孩是要拉那根繩子抽水沖馬桶。龍先生說,外國一個只有10歲的小男孩尚且知道用過廁所要沖洗,我們的很多同胞為什麼就常常或總是忽略這一點呢?

23、不隨手關門;「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已為之」,三國時諸葛亮先生的告誡到今天仍然起作用。舉手之勞,何樂不為呢!?

24、使用手機時,有較響的按鍵音;在這裡之所以給按鍵音加上了定語「較響的」三個字,是因為我尊重別人自己的選擇,它喜歡按鍵音,我們無可厚非,但不要到讓人聽見的程度,那樣的話就純粹是你的個人愛好。但倘若讓別人聽見了,就不是你的個人愛好而影響別人了。不是嗎?

25、在公共交通工具(如地鐵、公交車、火車等)上佔座位;這種情形上個世紀太多了,由於公共交通緊張,車輛少,乘客多,供需矛盾極其尖銳,所以屢見不鮮。經過20多年的發展,交通設施大大改善,車輛大量增加,線路急劇拓展,這種現象現在已不多見,但也絕非銷聲匿跡。這跟生病一樣--來時如跑馬,去時如抽絲。

26、在公共交通工具(如地鐵、公共汽車等)上側向走廊坐,伸出的腿影響了走廊的通行;我知道您買了票,但您買的是座位票,而不是走廊票啊。不要侵犯他人通行的權力和自由,走廊是公共交通工具上公共空間,切記!

27、在演講、講座或會議上,硬拉嘉賓合影或索要簽名;可以說,在很長的一段時期內,尊重人都是國人的必修課。

28、在公共場所很響地咳嗽或打噴嚏;如果不是別出心裁的「另類」比賽,這樣的狀況還是少出現為好。

29、在餐桌上打噴嚏,甚至直接衝著餐桌打;你以為菜餚裡的佐料還不夠嗎?你以為你的噴嚏可以佐味嗎?不行,那你對著菜餚打什麼噴嚏?

30、在餐桌上就餐時,在菜碗裡翻找;

31、在公共場所(如候車室、賓館大堂等)剪指甲、掰腳丫;哎喲,這種情形太不雅觀了,還是不說了吧。

32、喝湯時發出響聲;這是屢屢被外國人詬病的,是國人的一種陋習,但很多國人對此的態度是「吾不以為病」,什麼時候國人喝湯沒有聲音了,並「以此為病」了,國人的素養就上了一個不小的台階了。

33、將茶葉、泡過的菊花等傾入公共水池內;

34、在公共場所的牆壁上、景點的景物等上塗鴉--畫畫、寫字等;不會是行為藝術吧?!

35、不按照交通管理部門規定的地點停放車輛;

36、在郵局等公共場所橫衝直撞,如入無人之境;你有什麼要緊事,居然要那麼急呢?

37、在公園或公共綠地裡,坐在椅背上;這種行為很不雅觀,還損壞公物。一舉而兩惡,損人不利己,何苦來哉?!

38、向公共場所(如公園、遊覽勝地)的水池中拋擲錢幣、食物等雜物;很多景點的水池中都有數不勝數的錢幣,很多公園的魚池內都有遊客在拋擲食物餵魚。毫無疑問,前者是迷信,後者是陋習。上海人民廣場的廣場鴿很多就是被遊客拋擲的食物「喂」死的。上海動物園的長頸鹿也是被遊客拋擲的塑料袋「喂」死的,這樣教訓難道還不夠深刻,還不夠發人深省、促人改正陋習嗎?

39、將吃過油膩食物的手指擦抹在公共設施(如牆壁、欄杆、門柱、門把手等)上;經常在上海、廣州、北京等城市,尤其是杭州、蘇州這樣的旅遊城市看到牆壁、欄杆等上面的指畫,以為是原始人的壁畫殘留呢?

40、撕下公共場所的招貼畫用作包裹或擦拭皮鞋等;這種順手牽羊的做法並不少見,既毀壞了招貼畫,也毀壞了自身的形象,一舉而兩失,何苦呢?!

41、隨意搬動公園、候車室等裡面的公共設施或改變其原先的設置位置、方向;可能是當設計師的理想不能實現吧,或者家裡的傢俱容易搬動?其動機不可捉摸。

42、踐踏公園裡的草地、草甸等;這種行為經常有一個經典的解釋--我只是拍個照什麼的,不會毀壞草坪(甸)的!可是,它沒有想到,一個人踩一腳,很多人踩很多腳,草就沒有活路啦。

43、長時間盯住百貨公司的營業員看;可能是近視眼,也可能營業員特別好看。但不管是前者還是後者,都不那麼禮貌,也不應該。

44、堵住公共場所或遊覽勝地的走道拍照,不讓其他人通過;或在景物上拍照;這種行為除了用「惡劣」來描述外,還可以有另外一個詞,即「霸道!」

45、逮住動物園裡的動物或公共場所的廣場鴿嬉戲;遊戲是人的天性,可是,動物園裡的動物和廣場鴿不是玩具啊。

46、在別人排隊等候--買票、就餐、入場等的時候,強行或通過關係夾楔;這樣做的人都有或多或少的理由--有急事要辦、來不及排隊;我原先就排在前面的,臨時上廁所去了--等等,可是,再充足的理由,夾楔總是不禮貌的,沒有教養的。何以見得別人就沒有急事要辦呢?

47、一邊吃冰激泠一邊滴落在走道上或公共場所的地板上;雖然是過失,但畢竟也是過失啊!過失殺人和有意殺人的動機不一樣,但結果一樣--人被殺了。在這裡,雖然不是萬物之靈的人被殺這麼嚴重,但是地板被弄髒了,那一樣殺風景吧。

48、長時間佔據公用電話,不顧及他人的使用;這種行為只能用兩個字評價,曰:自私!

49、在無人售票車上,不主動購買車票或以外形類似硬幣的物品冒充錢幣;這種行為往往是進城的農民所為,但也不盡然。不管是何人所為,都是極不應該而應當遭受譴責的。

50、弄髒或撕壞公共圖書館或閱覽室的圖書、雜誌、電話號碼簿等;沒有公德!

51、把食物帶進辦公室或圖書館、閱覽室等處咀嚼,以至於影響他人等;看來,在加強公德方面的教育外,還要加強圖書館、閱覽室等公共場所的管理。

52、惡意捶打、踢、搖、晃動、塗抹公共設施(如電話亭、郵筒、自動提款機、路牌指示電腦)等;這種人多半是帶有強烈的不滿情緒的,他們總以為是其使用的產品質量有問題,但很多時候是使用者操作不當造成的。

53、在百貨店或飯店等強行要求服務員打折或提供優惠等;是顯示自己的身份還是哭窮呢?

54、在紙幣或債券、股票等有價證券上記賬、計算、塗寫等;倘若不是存心毀損這些物品,就是找不著紙張。而這樣的不拘小節也太……?!

55、穿著拖鞋參加酒會、宴會、舞會、報告會等較正式的聚會、講座;如果不是嬉皮士聚會,這樣的裝束還是不要出現為好。

56、在超市裡隨意翻找物品,將貨品弄得亂七八糟;與其說這種行為是心急,還不如說它是沒教養。

57、在機動車道上步行;「,草木歸其澤」各行其道,

58、騎坐在交通欄杆或景點的護欄上;如果是練雜技,還是去專業的場地好。在這裡練習,自己倒沒什麼,旁人可是戰戰兢兢、心驚肉跳。拜託!拜託!!

59、在自助餐上,拚命取拿,卻吃不了;如果不是心理不平衡,就是故意浪費糧食,無論何種動機(目的),都是應該受到譴責的。

60、沖有丈夫陪伴在身旁的女性叫「小姐」;女性雖然喜歡別人說她們年輕,尤其是結了婚的女性,衝她們說年輕比給她們送禮物還讓她們開心。曾經看過一則笑話,說是法國巴黎某歌劇院演出時發現,女士都戴了較高的帽子,影響了後排的觀眾觀賞台上的演出。這可急壞了劇院經理。他站在台上,勸說了數次,眾女士就是我行我素,不肯取下帽子。正在無計可施之際,一個工作人員靈機一動,「搶」過經理的話筒,說:「這樣吧,為了照顧大家的戴帽飾的習慣,我宣佈,年齡稍大的女士可以不除下帽子。」瞬時,所有的女士均爭先恐後地除下了帽子。

不過,任何言語、行為都有個度的問題。假如部分場合地一味地讚美女性,就會適得其反了。倘若其丈夫在場,稱呼其小姐多少顯得有些諂媚。

61、在辦公室裡,在別人使用電腦時察看其屏幕,或在別人書寫時,察看其書寫的內容;這不僅僅是一般工作人員的「愛好」,很多高級知識分子也「樂此不疲」呢!

62、有別人在場的狀況下,吃飯時嘴裡發出「巴咂、巴咂」的聲音;這是西方人經常提起的國人的惡習之一,我實在不明白他們為什麼發出這樣的聲音--是以這樣的方式讚賞廚師、說他燒的菜餚鮮香可口嗎?還是炫耀「我有美味佳餚品嚐,你連家常便飯都吃不上」?

63、在公共場所使勁搔頭,尤其是搔有頭屑的頭皮;是有棘手的事困擾還是不勝頭皮之癢呢?假如是後者,趕緊去洗頭啊;倘若是前者,趕緊想轍解決問題啊。

64、一邊說話,一邊拍打或點戳別人的身體;這種舉動--在我看來--是引車賣漿者流所為,在諸如上海、北京這樣的大都市,是不大容易看到的,遑論碰到。即使碰到,也只在小菜場或小弄堂裡。可是,在很多場合(譬如作家協會和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等),我都驚訝地目睹了,真是不可思議!

65、在公共場所拍打剛認識的人的肩膀或背部;人和人之間當然不能相隔太遠,那樣的話,由於身體距離相隔,心理距離也會拉開,從而造成感情疏遠。然而,也不能太近了,太進了,同樣會令人不舒服。在這裡,最好奉行老祖宗的中庸之道。

66、說話時嘴角有白沫或鼻子口有鼻涕;這種情形多見於老年人或有生理疾病者。

67、胡茬上粘有紙屑或飯粒、殘羹;這明顯是粗心的表現,但給人的感覺是沒有教養,或對別人不尊重。

68、口紅有明顯的淡濃;這是很多女性不注意的,尤其是午飯過後。與其不能保持色澤的一致性,不如全部擦去或原先就不搽口紅。不管是上唇還是下唇濃淡不一,還是同一片嘴唇濃淡不一,都是不好的。這給人的感覺是「不拘小節」,在有些人看來,「不拘小節」是男人的優點(因為,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只有不拘小節的男人才能幹大事),而女人「不拘小節」不光男人不能接受,女人也不能接受。

69、頭髮蓬亂;沒有任何理由在公共場所以這樣的形象出現,除非你認為這樣很酷。

70、公開揭人之短或提及別人的不痛快、或炫耀自己的「光輝業績」;不是別有用心,就是實在無知。

71、在圖書館、閱覽室等處,用手指沾著唾沫翻書;這是我們在關於農村題材的電影裡經常看到的場面,但那是編劇諷刺農民的經典畫面。這樣做既不雅觀,也有損於圖書的衛生(唾沫傳播病菌,造成疾病)和保存。而且,在圖書館裡,這也與斯文不符。

72、在銀行或證券交易所等場合,沾著唾沫數錢;這和用手指沾唾沫翻書如出一轍。

73、給來訪的客人泡茶時,用手指抓茶葉;茶葉是極其嬌嫩的飲品,容易吸收一切氣味。考究的人泡茶撮茶葉用的多半是長度在三五寸以上的竹製的勺子。從另一方面說,用手抓茶葉也不夠衛生。

74、初次見面,接受對方的名片後,隨便一放;或者看也不看,直接放入口袋或名片盒;不會那麼忙吧?連看一眼的時間也沒有?!

75、見面或分別時,使勁握住對方的手,甚至搖晃,尤其是抓住女性的手這樣做;如果是為了顯示熱情,那麼熱情過度了;倘若是相見恨晚,可以繼續交談啊,為什麼這樣做呢?

76、和對方的一群人見面時,只跟對方的領導或重要人物握手;這種抓住一點,不及其餘的做法,實在是太勢利眼了!

77、在宴會或酒席上,逼迫他人喝酒或吃菜;甚至用威脅的言語相要挾;這樣的情形很多,這是國人熱情的絕佳體現。然而,這種熱情一旦過了頭,結果就適得其反。

我就曾經被浙江省文聯的一位姓王的女性要挾過。那位王領導見我不喝酒,且誰勸也沒用,立即便起了征服的心氣。拿了杯紅酒就來「逼」我,說:「你今天一定得喝,不然就是看不起我。」我見了這陣勢,聽了這番話,立即站了起來,離席揚長而去。

還有一次是在江西龍虎山採訪,龍虎山管理處的一個女領導勸我喝酒,我再三說不勝酒力,實難從命。不料,這位女領導紅顏大怒,說:「不能喝酒,不能喝酒你來這兒幹嗎?」聽了這話,我方才知道我不該來這兒。於是,立即起身離席,以免有礙觀瞻。

78、穿很短的裙子,坐在很低的沙發上;這種現象,流行的說法叫「漏光」。當然,此處的「光」是「春光」的「光」,而這個「春光」當然也不是春天的光芒、明媚的春光的意思,而是羞處見光了,即「春」的光芒洩漏了。

79、穿短褲會見客戶或參加較正式的會議;

80、戴著手套與別人握手;顯而易見,這是對人的不尊重。是嫌對方手髒呢,還是懷疑對方有皮膚病、傳染病?

81、單手遞給對方名片或接受對方的名片;正確的做法是,雙手接下名片,然後雙手把自己的名片遞給對方,而且是名片上的文字順著對方的方向。然後把對方的名片放在最容易看見的地方,譬如餐桌的左前方或右前方,或茶几的正中央等位置,這樣既是對對方的尊重,也可以讓自己容易看見,以至於不會弄錯對方的姓氏、頭銜等內容,避免尷尬。尤其在對方人比較多的時候,這樣做顯得更為重要和必要。

82、盯著名片上的內容,反覆打量對方的臉龐;找尋名片和本人的契合處,作「核實」工作,彷彿「驗明正身」。不是警察,就是紀委或監察的幹部來抓人。

83、已經拿了對方的名片,但瞬間就忘了,在接下來的交談中,叫不出或叫錯對方的姓氏、官銜、職稱等;尤其是後者,叫錯了還渾然不覺,讓對方很尷尬,使自己顯得很沒教養;

84、在初次交往時,反覆索要別人的住宅電話;儘管改革開放進行了很多年,但國人的隱私權概念基本沒有建立起來,或者基本處於初步階段。因此,衡量朋友之間關係遠近的標尺每每是知道對方的住宅電話號碼、家庭地址、家庭狀況等等純屬私人範疇的因素。所以,經常在社交場合見到這樣的情景--跟對方索要電話號碼,以示親近、鐵哥們。說起跟某人關係的遠近時,也經常聽到這樣的豪言壯語:「他(她)啊,我跟它最熟了,我告訴你他它家裡的電話號碼!」殊不知,人家不把住宅電話印在名片上,不把家庭地址印在名片上,就是不想讓別人知道,打電話來惹煩惱、上門來拜訪添麻煩。可是,你這樣一說,豈不是大大有違它的初衷嗎?

85、沒有得到當事人的許可,將其辦公室以外的聯繫方式告訴別人;這是和上一個禁忌大同小異的,這種行為看似熱情,實質上是不會尊重別人,是素質差的表現。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隱私,希望有自己的私人空間外,還希望有自己的私人時間。在私人時間內被打攪,那是很不愉快的。國人常常是過分熱情,而缺少尊重,這是比較典型的案例。其他的案例譬如:堅執要上門拜訪別人,強拉硬扯請別人吃飯、喝茶或給年輕人介紹男(女)朋友等等;

我在上海近20年了,在這麼長的時間內,我只有一次被別人問起,是否可以把我的除辦公室電話以外的聯繫方式告訴別人,這個人就是鐘錶收藏家王劍先生!我堅定不移地認為,王先生是不折不扣的紳士。

86、在較正式的場合,男人戴著很粗的玉鐲子或項鏈;男人戴什麼飾品、或什麼時候戴飾品、或在哪些部位戴飾品一直是個爭議不休的話題。可是,我知道,男人不戴飾品一直都不是爭議的話題。一直以來,飾品似乎都是女人的專利。

87、男人腰上別著手機、尋呼機或掛著鑰匙串等;腰中掛一串鑰匙的形象給人的感覺只有一個,即:舊時大宅院裡的大管家。而手機、尋呼機呢,只不過是鑰匙的翻版和異化而已。

88、穿著打扮與所參加的聚會風格不協調;這雖然不錯,但畢竟不好。就跟下圍棋似的,下在哪裡都不錯,但好壞差別可是太大了。圍棋跟象棋的最大區別就是它沒有對錯,而只有好壞。象棋的很多規則限制了某些子的走法,譬如別馬腿、塞象眼等,它所說的是「不能」的問題,即「禁止」的問題。但圍棋不是討論「不能」的問題,它更注重的是「不好」或者說「更好」的問題。

89、就餐時,先把用作裝飾的菜邊或菜底給吃了;在有些規模或檔次的餐館,主菜會圍以裙邊或加上蔬菜做的菜底,用作菜底的菜通常有生菜、油炸粉絲等,用作菜邊的蔬菜通常有胡蘿蔔、白蘿蔔、薺菜、香菜等,這樣雖沒什麼,但給人的感覺是很沒禮貌或很沒教養。

90、就餐時,在有筷擱的狀況下,把筷子放在桌子上;這種狀況發生的幾率很高,這是很多人不注意的。

91、就餐時,用桌布擦嘴;這種大大咧咧的舉動在農村裡或許是細枝末節,一點沒什麼,但在比較正式的餐館裡,這毫無疑問是有傷大雅的。正像圍巾和領帶不是用來繫褲子的一樣,桌布也不是用來擦嘴的。

92、就餐完畢,把筷子擱在碗口上;按照某些地方的習俗,這是沒有吃飽的表示,是對主人吝嗇(不讓客人盡情享用)的抗議。

93、就餐時,把魚刺、骨頭等丟棄在餐桌上而不是骨碟裡;這樣做雖然無傷大雅,甚至不值一提,但畢竟不是「正道」。既然可以放在餐桌(桌布)上,為何要給骨碟呢?

94、就餐時,使用鄰座的餐巾或手巾;這種大大咧咧的行為據說粗獷豪放的北方人多寫,但據我觀察,號稱「全國細膩第一」的大上海,這種現象也並不鮮見。從某種程度上說,相對於彬彬有禮,不禮貌就是一種禮儀病態,既然是病,那麼,凡是吃五穀雜糧的人都會生,而不僅限於粗獷豪放的北方人。

95、就餐完畢,打著飽嗝離開;這是生活富足的標誌,「吃飽,穿暖」,曾經是中國農民幾千年的夢想,可實現的歲月不多。於是,它就成了農民兄弟的憧憬和奢望。20世紀80年代以後,對全國絕大多數農民兄弟來說,這兩個願望已經不是奢望,他們完全擺脫了飢寒交迫,過上了衣食無虞的生活。可是,一旦表現方式用錯了地方,還是比較尷尬的。

96、就餐時,放鬆褲帶(皮帶);與上一條類似,這種只有在田間地頭才能目睹的場面,怎麼竟「跑」到城市的餐廳、甚至是高級餐廳裡了呢?是城裡人跟農民學來的呢?還是鄉民跑到城裡來用餐了呢?

97、請女性跳舞時摟得過緊;這樣做只有三個理由(解釋):一是你表達熱情的程度;另一就是你心懷叵測;其三就是你不懂規矩。不會有第四種解釋。

98、就餐時,腳在桌子底下踢到別人;雖然這是無意的,但也應該盡量避免,畢竟這是不好的。而且,踢(碰)了之後,應該跟人道歉。

99、就餐時,強行給別人夾菜;我曾經在不止一次在文章和BBS裡說過,國人的一個很大的特點是「熱情有餘,尊重不足」。要說中國特色,這是典型的中國特色。在國人看來(尤其是農村裡的國人看來),對客人不熱情簡直是不可饒恕的。比較民俗學著作上有過一個經典的例子,說是一個外國人到中國來,在一家人家家裡做客,按照當地的習俗,給客人做的飯菜一定要讓客人吃飽,而且要有所剩餘。可按照客人的習俗,主人做的飯菜一定要吃完,否則,就是嫌主人的飯菜不可口。這一來,問題就來了--主人見客人吃完了,趕緊做;客人見主人做了那麼多,趕緊吃。於是,一個吃得撐破肚皮,一個做得筋疲力盡、無計可施。

當然,這是習俗差異造成的文化衝突,可是,國人還真是像這個例子裡所說的,對客人熱情得讓客人受不了。何況,你給客人夾的菜不一定合其口味。這些主人不知道,尊重客人比熱情更讓客人如沐春風,感覺溫馨。

100、觀賞電影、戲劇或音樂時,把腳架在前面的座椅椅背上;這種現象很是多見,比較普遍,尤其在層次不是很高的影劇院裡。我就見過因為腳架得過於前面,而與前排的觀眾發生爭吵的情形。

101、跟人說話時,唾沫噴到對方的臉上;這是極端的沒有教養的行為。

102、指甲縫裡有較明顯的指甲垢;這種狀況女性不多見,都市男性雖然不是很多,但也不是絕無僅有。這種現象說明什麼呢?只能說明不講衛生,個人清潔意識較差。

103、襯衫領口可以看到油膩或隆起的皺褶;雖然形式(包裝)很好,西裝革履,但襯衫領口起縐或油膩泛出是多麼的殺風景啊!我在市「文聯」工作的時候,就不止一次見過這樣的狀況,襯衫是白色的,可領口卻不乾淨,且有明顯的皺褶。追求有缺陷的形式,還不如沒有形式更徹底。不用這樣的西裝革履,不也很自然嗎?!

104、褲子的拉鏈沒有拉上或沒有拉嚴;男人總是不拘小節,但這裡可不是小節問題,而是高度機密洩露問題,不是嗎?

105、西裝的袖口上綴著商標;曾幾何時,中國從貧窮走向富裕,「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政策,使那部分素質不怎麼好的人先富了起來。他們最早跟國際接軌的標記就是買了名貴的西裝(洋裝),裝點自己,以樹立自己的公眾形象。也正因為要樹立自己的形象,他們不願意把衣服袖口的商標撕掉(拆掉),而讓它們隨衣服一起招搖過市。於是,這些人就成了人們嘲笑的對象。又因為這樣的人中,鄉鎮企業家居多,諸如此類的人就被人嘲諷為「鄉鎮企業家。」上個世紀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這些袖口綴著商標的西裝成了鄉鎮企業家的名片。與此行為異曲同工的就是故意留著高級眼鏡片上的標籤,即使它有礙視線。

106、衣服上印著英文,但這些文字是不雅的;這樣的事現在少多了(但也不是絕無僅有,不然也不會作為問題在這兒提出),但在上個世紀末期,是很普遍的。文字的內容很噁心的也有,譬如「我是同性戀」啦、「我喜歡口交」啦、「我愛天下所有的美女」啦,等等。很顯然,穿這種汗衫的很多人是不懂英文的,他們純粹是為了炫耀、為了甩派而已。汗衫上的英文字所表達的內容絕不是他們所要說的話,絕不是!

107、將口香糖吐在公共場所;之所以將這一條特別列出,而沒有列隨地吐痰、隨意穿馬路等所謂的「七不規範」,是因為絕大多數的人都知道,「隨地吐痰」和「隨意穿馬路」等都是基本的行為規範,不應該違反,偶爾違反,也是不經意的。而在「新人類」看來,隨地吐口香糖可不像前兩者,這種行為是「酷」的象徵呢!

108、叫別人的綽號;綽號又叫「外號」,是中國的土特產之一。早在讀大學時,我們班的男生就給所有的女生取了綽號,有「馬口鐵」「氧化鈣」「那拉氏」「十五的月亮」,還有根據英文的ugly音譯的「有個拉哀」等,五花八門。當然,高中也有這種現象,而且也比較普遍。就像現在的少年玩網絡遊戲一樣,那時候的少年玩「取外號」。那是一種時尚,一種「酷」的表現。可是,他們忘了,帶有侮辱性質的綽號對別人的打擊太大了。尤其是那些根據其生理缺陷取的綽號,嚴重傷害了別人的自尊心,給其打擊是毀滅性的。因此,毫無疑問,也是應該圈入禁忌之列的。

109、在公共場所拍別人的肩膀;這是地地道道的、中國鄉村式的表示友好的方式(跟美國熟人見面時直往對方肩胛處搗一拳相似,那是表示關係很鐵、很親密),可惜,用錯了場合。

110、長驅直入別人的辦公室;這個問題--作為一個問題--在這裡列出真是讓我感到萬分的無奈和十萬分的無助。這和「七不規範」裡的「不隨地吐痰」「不亂穿馬路」有什麼兩樣呢?!可是,進入別人的辦公室不敲門的大有人在,這樣的行為每天都在發生。難道這些人不知道他們進入的是別人的辦公室而以為是自己的家嗎?難道他們不懂得對別人起碼的尊重就是尊重自己嗎?

111、在有空調的辦公室裡抽煙;我理解癮君子的苦衷,但我們更應該捍衛不吸煙的讀者的權力,他們應該享受清新自然的空氣,而不是受到傷害。更何況,有空調的辦公室裡,煙霧不容易散去。

112、在圖書館裡瀏覽書籍、報紙時,在書刊上塗抹;這是不可容忍的!不管是眉批、腳注還是胡亂塗鴉,都是很不文明的。

113、在圖書館裡,瀏覽書刊後不放回原處;這雖然不是什麼大不了的缺點,但畢竟是白璧微瑕,沒有更好。因為,放回原處後,有利於別人使用或管理員的管理。

114、在公園的設施上、景點裡的景物上或博物館裡的展品上刻畫、留言等;這種行為除了損害設施外,還影響別人觀賞。一舉而兩害,何必呢?

115、在圖書館、閱覽室等類似的場所,擊節叫好或拍案叫絕或大罵文章中的人物;這種狀況不很多見,但也的確存在,所以有提出來一說的必要。誰都有讀到好文章的時候,擊節讚賞可以理解,但盡量不要弄出很大的聲音,畢竟是在公共場所。假如在你自己的家裡,那麼,隨便你怎麼擊節,即使擊癱了桌子,也是無可厚非的。

116、在餐廳用餐、在圖書館瀏覽報刊或在報告廳聽報告、講座時,盤腿坐在椅子上;這種現象是很不雅觀的,尤其是在聽報告時,這是需要避免的。或許,我在做這個禮儀報告(講座)時,下面的聽眾中就有人這樣坐著,我沒看見而已。

117、在教室、圖書館、閱覽室、禮堂等處的桌子上刻畫、留言等;在上海、北京、江蘇、安徽、浙江、重慶、四川等的大學課桌上,我都發現過或因荷爾蒙過剩噴薄而出的宣洩、或因失戀而書寫的痛苦和追悔、或詩興大發而留的即興之作,林林總總,不一而足。我不知道這些作者為什麼不通過正常途徑合理宣洩,失戀的痛苦除了課桌外無處傾訴嗎?詩興不能訴諸報刊嗎?那樣還可以拿到稿費呢?我納悶。我理解他們的想法,但不能原諒他們的行為。由於他們的所作所為,一平如鏡的課桌變得傷痕纍纍、滿目瘡痍了!

118、在公共廁所的隔板上刻畫、塗寫;這樣的作品體裁很多,,有詩歌(含打油詩)、漫畫、素描等等。可謂五花八門,豐富多樣。而且,這樣的作品有兩個特點,一是其範圍極其廣泛,在北京、江蘇、浙江、湖北、上海、安徽、陝西等省市,我都親眼目睹其「蹤影」;其二是內容高度一致,即幾乎全部是荷爾蒙的宣洩,「黃」到那種程度,成色絕對不止24K呢!明代作家馮夢龍先生在蘇浙一帶輯錄的民間歌謠《山歌》,曾經被譏諷為黃色著作,但《山歌》跟這些「廁所文學」相比,簡直是小狗見大巫--一點巫氣也沒有了!有些作品雖然也不乏文學性,但與其內容相比較,實在是瑕不掩瑜,不值一提。

119、就餐完畢,用茶漱口;這種現象可是屢見不鮮,而且,漱口時,茶水在口腔裡含了很多,漱得很響,嚥下去時,聲音也很響。據說,這是跟滿人學的,滿人的習俗就是飯後以茶漱口的。我研究生時學的是民俗學,但沒接觸過這方面的材料,在此請教於大方之家。

120、就餐時,不停地轉動載菜的轉盤;儘管設置轉盤就是供客人(就餐者)轉動的,那樣方便不同角度的人吃到相同的菜餚。然而,過猶不及,不停地轉動、挑菜吃,就顯得輕薄和自私、沒教養了。

121、強行將飲料、食物帶入圖書館、閱覽室、報告廳等場所;這個時候、這樣的場合,任何理由都是強詞奪理、無理取鬧!

122、叫別人小名;取小名是漢民族的一項習俗,在北方尤其普遍。這樣做的心理趨向是趨吉避凶,也就是說,給小孩取個最賤的名字,以利於養活,使其順利成長。如「狗子」、「石蛋」等。

我中學的一個同學叫程新華,他的小名就叫「背袋」,我很納悶,怎麼叫這麼個名字呢?他給我解釋說,他們有四個叔伯兄弟,其小名是連在一起的,分別叫「丐食、背袋、打棒、討飯」。我聽了,差點噴飯。以前只聽說同族兄弟取名字排行,可取小名居然也講究排行,真是讓人忍俊不禁。到了中學後,因為叫慣了,我仍舊叫他「背袋」而不是程新華,他有點生氣,悄悄把我拉到一邊,聲色俱厲地對我說:「以後不准叫我的小名了,知道嗎?」

讀大學時,安徽肥西縣一個同學的母親到學校看望兒子,不自禁還叫出了兒子的小名「狗子」,還帶著濃重的家鄉口音,惹得全宿舍的同學哄堂大笑。

和小名相對的是大名,即學名。因此,我們剛跟人接觸時,往往會問「請教尊姓大名。」這裡的大名就是學名,即人的正式名字。有的地方,也叫正式名字為官名,小名叫乳名。

123、在比較安靜的場所--譬如閱覽室、圖書館、報告廳、會議室等--肆無忌憚地咳嗽、打噴嚏;咳嗽和打噴嚏雖然是生理現象,是不由自主的,但要盡量克制,或去室外、或盡量遠離別人,這樣可以不影響別人。

124、說話時夾雜帶「色」的「標點」;在上海話中,這個標點是「拆那」(相當於國語的「操」),在北京話中,這個標點是國罵--他媽的!在四川話中,這個標點是「格老子」。這是一種標點,即葷標點;還有一些標點諸如「這個」,「嗯」等等,我們暫且稱它們為素標點吧。後者雖無傷大雅,但假如沒有,無疑則更佳。

125、說話時手舞足蹈;這是常見的場景,我們的老祖宗就喜歡這樣做,他們也「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而且,說話時伴隨的動作也比較誇張。現在,很多人喜歡在說話時也喜歡佐以動作以加強效果,而不管這些動作是否符合現場的氣氛或風格。這樣的動作只會給人以粗糙或粗魯的感覺,而不是加強說話的效果。

126、跟張三說話時,眼睛看著李四或王五或其他的地方,反正不是傾聽者;這種行為,說輕點是不懂禮貌,說重點是對人極大的不尊重。可是,很多人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而是我行我素,一如既往。

127、在酒會或宴會、舞會等場合,和一群人在說話時,切忌突然和其中的一個「咬」耳朵;這樣做給人的感覺無疑是你在議論或誹謗其中的某一個或若干人。更糟糕的結果是,其餘的人認為你在與跟你說悄悄話的人合謀算計他們。

128、正在和某個人握手,卻又同時去拉另一個人的手;這種場景在報告會、同學聚會、招商會上比較多見。倘若都是很熟悉的同學,倒也不是很大的問題。假如是不怎麼熟悉或跟你打招呼的雙方根本就不認識,這樣做給前面的那個人的感覺無疑就是不尊重,而給被拉手的那個人的感覺就是不慎重。

130、在沒帶名片時或名片用完後,隨手拿張香煙紙或諸如此類的紙片給人留聯繫方式;這給人的感覺是「這人做事不鄭重」,讓人對跟你合作失去安全感。儘管有人會以為你這樣做是不拘小節,但畢竟是認為你不夠鄭重的人多。

131、帶著與自己關係不是很明確的女性參加比較正式的聚會、宴會等;這樣做給人的感覺不是你自己期望中的「甩派」,而是輕浮和不莊重。雖然現在人們的寬容度很高,對諸如此類的事情也能理解,但對你的公眾形象並不利。都說女人喜歡打扮、裝飾,其實,男人又何嘗不是呢!瞧,把女人也作為裝飾品了麼。可是,就像皮膚黑的女人卻喜歡穿紅色上衣一樣,這樣的裝飾效果適得其反--別人穿紅色上衣的那種熱烈效果沒有得到,反而使自己的皮膚顯得更黑。

記住這一點!

132、一見如故;我們常常說某人跟某人有緣分,初次見面就一見如故。然而,在正式的社交場合,一見如故並不是好事。譬如,和某人剛見面,別人還沒介紹完畢,你就緊緊抓住對方的手,一幅分離後幾十年沒有見面的樣子。這是很不合適的。這樣做給人的感覺除了輕薄外還會有什麼呢?!

133、在人面前稱大(充老);這是中國的特產和傳統。外國人總是希望別人說自己年齡小,尤其是日本人和西方人。但國人恰恰相反,喜歡往大裡說。因為,在中國,「大」意味著「福氣」,36歲牽著孫子溜躂被當作「齊天洪福」。這種習慣沿襲下來,國人在社交場合也喜歡作人家的大哥(大嫂)、叔叔(阿姨)等。將社會關係家庭化,這是以往的習慣,是失傳的傳統。之所以說是失傳的傳統,是因為現在人們普遍不喜歡這樣的稱呼了。

現在,與國際接軌成為潮流,國際通行的「先生」、「小姐」、「女士」等就擯棄了輩分的困惑和不便,在交際中也便於「操作」。

134、隨手借用或擅自取拿鄰桌的餐具--諸如餐巾、筷子等;這雖然是小事一樁,但畢竟不是正途,就像不是下圍棋的「本著」,「本著」應該是向服務員請求幫助。

135、住宿賓館或在餐廳吃飯時,隨意呼喚服務員;有一種行為叫「甩派頭」(上海人叫「扎台型」)。有些人區分不了在家裡用餐與在賓館和餐廳的區別,把服務員當自己家裡的丫鬟或僕人使喚,實在不大妥當。

136、住宿賓館時,把洗好的衣服晾得滿房間都是;這樣做既不雅觀,也不整齊,和賓館的整潔有序的基調格格不入。

137、光著膀子上街或在馬路上行走;北京人管這種人叫「膀兒爺」,這種現象曾經被北京人視為亟需加以改正的惡習之一。即使是史泰龍或施瓦辛格那樣健美的肌肉,又何必在此免費展示呢!慈善義演嗎?還是買不起衣服呢??不會是暴露狂吧???

138、在堵車時使勁、連續鳴喇叭;駕車上班、會友、約會、開會、趕場子等等,心情迫切,可以理解,但鳴喇叭於事無補啊!反而造成噪聲,污染環境。

139、乘無人售票車時,從下客門上車;雖然不是為了逃票,但這樣做的結果客觀上有這樣的嫌疑。而且,不遵守規矩不是有教養者所為。不依規矩,不成方圓麼。倘若大家都視規矩為兒戲,規矩還有什麼用?社會豈不亂了套!?

140、在自動扶梯上逆行;假如是雜技表演,選擇的地方不對;假如是譁眾取寵,那無異於拿自己的安全、甚至生命開玩笑!而坐在扶手上下滑就更不應該!

141、坐在博物館、圖書館、展覽館、餐廳、舞廳、車站等的台階上等人;毫無疑問,這是農村習俗城市化的體現。

142、將衣物晾曬在公共設施上;南方有曬霉的習俗,有一些地方由於居民密度很高,空間極其逼仄、狹小,居民這樣晾曬可以理解。但很多地方不是沒地方晾曬,而一些居民就是喜歡晾曬在公共設施上,真是匪夷所思。

143、在餐廳吃飯時,唱卡拉OK,聲音很響;我們在任何時候都不要忘了,縱情恣肆的前提是不要犧牲他人的利益。歌聲響得整個餐廳都聽得見,不是你喝醉了就是你太自私或炫耀你的歌聲。

144、在車子(轎車、卡車、公共汽車、火車等)裡朝外扔東西;仙女散花嗎?曾經乘在火車上聽車上的廣播說,幾年前有個案例,一個乘客朝窗外扔啤酒瓶,結果把鐵路沿線的一個工人砸中了,這個工人在送醫院急救途中失血過多死亡。諸如此類的慘劇在火車沿線發生了多起,其危害遠遠超過了煙火和鞭炮!

145、打斷別人的談話;除非萬不得已,盡量不要這樣做。我曾告誡我的女兒,她很快學會了,不再在別人講話時打斷;而為數不少的成年人卻沒有接受我的勸告,我行我素。為什麼呢?

146、在會議、報告等進行期間找人;是總統要接見你正在找的人嗎?還是天要塌下來了,要這個大個子去頂住呢?

147、沒有得到別人的請求或允許,輕易或主動地去幫助別人;這一條和我們一貫倡導並以之為傳統美德的「助人為樂」似乎相去甚遠,而與西方的習俗(慣)、觀念幾乎一致。是的,隨著社會的發展,觀念的嬗變和進步,人們需要得更多的是尊重而不是強加的幫助。以往,我們對西方的can I help you ? 也不是很理解,幫助別人還要得到他(她)的允許嗎?是的,在西方人看來,你主動去幫助他(她),說明你覺得他(她)不行,而「不行」是西方人很忌諱的。

148、當眾剔牙;這樣的舉動顯然不雅,但這樣的舉動實在太多。是訴說你牙不好呢?還是顯示你菜餚精緻呢?

149、用餐之後,嘴邊留有殘羹冷炙;彷彿生怕別人不知道自己吃了什麼似的,一定要留下「標本」。

150、在咖啡館、餐館,位子不在其位,影響他人通行;很多人為了自己坐著舒服,常常把椅子拉得很開,佔據過道(走道),影響他人通行。

2006-01-12 01:01:02  By: 中國黃金周旅遊  返回頂部返回頂部
旅遊服務·咨詢預訂電話: 86-28-86080300   86082022  給我們寫信咨詢和預訂
今天是
欄目導覽 :: Calendar
熱門線路 :: Top Ten
最新發佈 :: Comments
相關鏈接 :: Links
九寨溝旅遊 :: Jiuzhaigou
四川旅遊 :: Sichuan
西藏旅遊 :: Tibet
風光圖片 :: Photos
中國旅遊
關於我們:
MITS·美景旅遊
四川美景國際旅行社
Map:點擊查看旅行社地圖

美景旅遊網是美景國旅和東景網絡旗下的專業旅遊預訂網站,我們全力打造旅遊服務品牌,由觀光旅遊服務商發展為集觀光旅遊、休閒旅遊、VIP商務旅遊、會獎旅遊為一體,集旅遊批發商、零售商為一身,具有較高品質服務和競爭力的專業旅遊運營商。 美景旅遊網客服電話-86-28-86080300
欄目導覽 四川旅遊  -  九寨溝  -  九寨天堂  -  西藏旅遊  -  國內遊  -   出境遊  -  稻城旅遊  -  機票預訂  -  酒店預訂  -  簽證  -  旅遊服務  -  旅遊咨詢
China Meijin Travel Web Copyright © 2002-2018 Mjjq.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About  Contact
美景旅遊網 . Powered By Dongjin Net
通過 W3C XHTML 1.0 Transitional 校驗 通過 W3C CSS 校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