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其實這是人體隨季節氣候變化自然的一種反應。但是這對於駕駛員來說,春困會使其處理緊急情況的應變力和反應力下降,從而給行車帶來安全隱患。
醫學界人士表示,春困是人體生理機能隨著自然氣候變化而發生的一種現象。
在冬天,皮膚血管受到寒冷刺激,血流量減少,大腦和內臟的血流量增加。而進入春天,隨著溫度的升高,皮膚毛孔舒展、血液供應增多,而供應大腦的氧氣相應減少,於是出現了懶洋洋、昏昏欲睡等現象,也就是春困。
調整飲食結構
進入春天,駕駛員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從飲食上加以注意,減少春困發生。實驗證明,鉀、咖啡因、鹼性食品、維生素等都有助於消除疲勞、保持清醒。具體到我們日常食物中,有胡蘿蔔、大白菜、茶葉、巧克力、蘋果、海帶、黃豆、土豆等,這些都是防止疲倦的食物。
保證充足睡眠
春季白天時間增長,夜晚時間縮短,人體對睡眠時間縮短還沒有完全適應,因此春季要注意保證充足的睡眠,切忌疲勞駕駛。工作之餘可多參加一些體育運動,增強體質,舒展身體。事實證明,體質較差的人更容易產生春困,一些慢性疾病患者更是嗜睡。
行車時調整節奏
在開車過程中,駕駛員不妨嚼嚼口香糖、聽聽激烈一點的音樂、與乘坐者說說話,還可以不時地打開窗戶通通風透透氣,車內的溫度有變化,也有利於消除困乏的感覺。在停車的間歇,可以下車讓身體動起來,如果不方便下車,可以不失時機地就在車上扭扭脖子、抖抖肩膀,在車上做一些搏擊動作,更有益於振奮精神。另外駕駛員還可以在車內放一個具有醒腦作用的香水瓶。
除了這些外界刺激外,駕駛員在行車當中,可以有意識地變換車速,改變行車節奏。因為單調的車速及單調的風景是困乏的誘因。在行車道路選擇上,不妨找一些沿途景色多變、花紅柳綠的道路來行駛。這樣心情也好,而視覺上的變換刺激也讓駕駛員不易疲勞。塗梅
《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