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種武器之:西藏旅行指南(2001版)
《七種武器之:西藏旅遊指南》寫了已經有差不多1年半了,這期間我出版了專門的西藏旅遊指南《走西藏》,算是《七種武器》的囉嗦版。寫了個囉嗦版的原因主要是想找件開心的事情。但是,後來我發現,很多關於西藏的話題還是放在網上說比較的開心。所以,我現在決定要做一個《七種武器》的升級版。
由於工作和生計的原因,我最近要頻繁的在各地奔波,不會有很多的時間。為了防止這個升級版永遠見不了天日,我決定寫一部分發一部分,大家慢慢的湊合看吧。
七種武器之:西藏旅行指南(2001版)
七種武器之一:相機
《走西藏》裡面講攝影的部分非常的少,很多兄弟們抱怨不過癮(哦,當然,也有很多人在底下喊「垃圾,會拍照片嗎?下去卜!!!!」,就假裝沒聽見了)。但是由於時間的緣故,確實也沒有機會系統的做這個工作。這裡的攝影和原來的攝影部分如果有衝突,以這裡為準。
攝影沒有一定之規,我知道有些旅行者雖然走過了西藏的很多地方,但卻無意留下任何圖片的記錄,而更多的旅行者喜歡用相機把自己旅途中的點點滴滴記錄下來作為永久的紀念。當然,還有很多人來西藏就是為了專門謀殺掉大量膠片的。
西藏的攝影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雖然已經有很多職業攝影師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深入西藏拍攝,但是還有很多普通的遊客認為他們眼中所見的高原景像要遠遠超過之前所見到的任何西藏圖片。另一方面,幾乎每個遊客都可以在西藏拍到一生中最值得誇耀的照片。甚至我經常會聽到當朋友不屑於某位專業攝影師的作品的時候,他會說:「嘿,當年我在西藏,就算閉著眼睛胡亂拍出來的東西也要比它好若干倍」云云。
可見,在西藏攝影絕對是無上的享受。
這裡首先是針對一般旅行者攝影的幾點建議:
1、盡量多帶膠片,按照經驗通常是帶多一倍的膠卷;
2、最好避免在西藏買膠卷,特別在偏遠的地區,除非你對可能買到的假貨事先有充分的心理準備;
3、換膠卷的時候一定要在背光處;
4、多帶一些備用的電池,因為西藏的低溫會大大的減少電池的壽命;
5、保護好你的相機,不要讓它長時間的在西藏的陽光下暴曬;小心西藏的風沙,不要在不清潔或有雨的環境下使用相機;
6、在拍照時尊重而且盡量避免驚動你的被攝者,如果真的需要可以送他一些小禮物,這比付錢給他要好得多;
7、在拉薩,可能有些別有用心的人在公共場合企圖在你拍攝照片的時候索取錢財,對此,你一定要予以堅決的拒絕;
8、最好給你的鏡頭配上UV鏡,可以保護鏡頭同時使拍到的天空更藍一點;
9、如果可能的話,帶上一個小的台式三腳架和閃光燈會給你的拍照帶來得很多樂趣;
10、在寺廟的殿堂裡拍照前一定要徵得僧侶的允許。
以上的建議是針對一般的旅遊者的,而下面的內容是針對對攝影有格外嚴肅精神的攝影愛好者和攝影師的一些建議,要先聲明,並不適合以觀光為主的旅遊者。
由於我原來在西藏期間作了很多與攝影有關的工作,所以我可以有比較多的教訓和經驗與這一行中的攝影師們分享,而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雖然有很高的攝影水準,但是並不是像我這樣有機會長時間的遊歷西藏。前面已經說過,攝影沒有一定之規,所以下面的內容只是建立在我自己的經驗基礎上的觀點。
關於攝影,好像還是應該從器材談起。
如果是一般的旅遊,肯定,輕裝是你首先要考慮的,除非有特殊的要求,定焦頭一定要讓位於變焦頭,用不上的東西一定不要帶。
而對於以攝影為目的的攝影者來說,考慮問題的出發點則完全不一樣。首先要考慮的就是拍攝計劃包括什麼,所攜帶的器材應該完全從要拍攝的題材來決定,該帶的東西都應該帶上。方便攜帶的,一定要帶上;不方便帶的,克服困難也要帶上。
我不太好舉別人的例子,就說自己吧,可能比較有代表性。我上下西藏有很多趟了,最多的時候有同時使用6、7套單反相機,十幾支鏡頭,另有閃燈,三腳架無數的時候;也有時連續幾個月,就只用一部HEXAR袖珍機拍畫冊。
下面是我今年(2001年)春天在西藏用的攝影器材清單:
135旁軸機 G2+21/2.8、35/2、90/2.8頭
120旁軸機 機身+47/5.6,
135單反機2部:NIKON F3和F5。鏡頭:17-35/2.8AFS、28-70/2.8AFS、80-200/2.8AFS、500/8折反
120單反 PENTAX 645N+45/2.8、75/2.8、150/2.8、400/4
袖珍機1:HEXAR 35/2.0
寬幅機:哈蘇XPAN
(原計劃帶立拍得一部,後因為行李太多,放棄)
我用了四部旁軸機,主要原因是我的圖片以拍攝當地人的記實片為主。用旁軸機要方便的多。畢竟旁軸機的個頭和聲音都要比單反機小的多。在西藏這樣的地方,當地老百姓對相機是相當有抗拒的。所以盡量要用不起眼的相機。
單反機我帶了兩部,主要是拍資料片,比如說野驢什麼的,畢竟旁軸機有些限制,特別是微距和長焦頭。
這次用的單反都是NIKON的專業頂級機,所有的鏡頭也是NIKON現在最好的專業變焦頭。熟悉我的兄弟們都知道我已經很多年不用NIKON了,這次是用它來拍資料用的。F3和F5的機身的可靠性和方便程度都無可挑剔,這是大家公認的,我就不多說了。F3唯一麻煩的就是在顛簸的車上換膠卷不太方便,不過,畢竟是老機器。另外,F3和F5都夠沉的!加上那4頭,苦!
說道NIKON和西藏,還要提到一個老問題,就是90X。90X的確是很好的相機,但是,由於不太清楚的原因,我碰上它在西藏的故障率非常之高。原來我們跟一個攝影團在西藏的時候就經常聽到關於90X發生故障的抱怨,上上上次,和咱們的網友們去西藏的那次,姍姍的90X機器也出現了好幾次莫名其妙的不肯工作的情況。不過這還不是最可怕的,據說有一小日本跑到NIKON公司去反映,說自己的90X在西藏一開開關就立刻自己契哧喀嚓的一張張拍,「就像瘋了一樣」。所以他只好先取景,然後猛的一開開關,喀嚓拍完,立刻關上!酷吧。
哦,記得新浪旅遊論壇裡有人討論過NIKON在西藏的問題,由於我只見過90X的故障,不能說所有的NIKON都有問題。
出於和旁軸機同樣的理由,我一般都會攜帶一些袖珍機,現在的袖珍機的質量已經達到相當高的境界,特別是HEXAR。由於原來的幾部巧思都不在身邊了,這次用的是我珍藏的金巧思。在拉薩拍完了大昭寺大殿以後,等開路去阿里的時候就留在拉薩了,捨不得。反正帶的機器也夠多的了。HEXAR屬於有特殊用途的機器,其實還不算真正意義上的袖珍機。
關於135相機的變焦和定焦鏡頭的問題。我的確覺得變焦鏡頭在西藏要方便的多。因為在西藏有不少時候換鏡頭是不太方便的。
關鍵就看你覺得對圖像質量的要求和拍到圖像哪個重要了。在十幾年前,變焦頭和定焦頭的成像質量還有比較大的區別。但是,不得不承認一些新出的變焦頭的成像質量用鏡頭廠商的話來講已經「非常接近定焦頭」了。我自己原來也是不用變焦的,但是最近的想法正在有一些變化。變焦頭主要的缺點在於廣角端的歧變和眩光比定焦嚴重些,另外,當然變焦頭的封閉性也要差一點。雖然在理論上變焦頭不可能在各個焦段上都有非常好的光學表現,但是在實用中的變焦頭之所以可以取代定焦頭,關鍵也是看你的片子要放制或印刷到什麼樣的尺寸,畢竟,如果你的片子只是用來有限度的放大或是用在雜誌上,即便是做跨頁,變焦頭的質量也足以和定焦頭媲美了。而且,如果用的是反轉片,考慮到不太方便剪裁,變焦頭就更能發揮其優勢。當然,如果放的再大,比如說需要做畫冊,或要展覽或做展板等對影像要求很高的情況,應該就當之別論了。
但是如果你完全選擇定焦頭,雖然可能在拍攝中你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辛勞,但一定會在最終看到圖片時得到更滿意的效果。我個人還在堅持完全使用定焦頭,除了追求盡可能好的影像質量以外,我也格外需要定焦頭的大光圈。我在使用中覺得比較好的鏡頭組合是:35毫米旁軸機+21,35,75(或90)頭,再加上35毫米單反機和24/1.4,85/1.2,300/4和1.4X這幾隻鏡頭基本上就夠了。
另外說一句,在西藏寬幅相機的確是很有幫助,尤其是在拍風光的時候。
雖然很多攝影者對於長途旅行攝影已經有很豐富的經驗,在這裡我還是想提醒你在上路之前檢查一下你的攝影包裡是不是已經準備了以下器材:遮光罩,備用電池,鏡頭紙,氣吹,刷子,閃光燈及長連線,快門線,防塵防雨塑料袋,清潔劑, 維修工具, 攝影背心,黑口袋,近攝皮腔,偏振鏡,引片器,膠片,三腳架,腳架袋,攝影箱,攝影包,攝影腰包等等。
關於在西藏使用什麼樣的相機並沒有一定的限制,主要還是要看你拍攝的出發點是什麼。和其他地方一樣,越大畫幅的照相機對你體力和財力的要求越大,而在西藏,前者的困難尤甚。由於一些當地人對攝影有一些牴觸情緒,所以如果你以拍攝以人為主的題材,我個人非常推崇35毫米的旁軸相機,體積和聲音都比較小,比較容易令被攝者接受。當然,旁軸機不能滿足長焦頭愛好者的需要。對於長鏡頭,通常如果你不是為了拍藏羚羊之類的,300毫米已經足夠了。
我同時還使用120的自動對焦相機,因為比35毫米的專業相機體積和重量大不很多,但影像的質量要好很多。對於使用120相機的攝影師並沒有什麼特殊的建議,我只建議你:
1. 準備一個大一點的雙肩背的攝影背包,否則太辛苦了,當然,使用RF120相機的攝影師除外;
2. 多準備至少一個後背(或膠片支架),因為在多塵的環境下換膠片比較麻煩;
3. 220膠片比120膠片用起來更輕鬆;
我今年在西藏攝影的時候使用PENTAX 645N拍攝了很多的東西,原因是為了明年一個重要的專題做準備。我現在還在反省這樣做的得失。使用中幅的原因是出版商的要求,他們當然認為67是最好的,而我成功的說服了他們,認為現在市場上的67相機沒有適合我的題材和風格的,它們都不夠快。而且我認為66的畫幅也很難用,所以就只好用645的,畢竟有AF,光圈也大。但是看來PENTAX的鏡頭在最大光圈時像質很均勻,然而分辨率和反差都不是很好。我現在在考慮是不是在明年多花3倍的錢去使用CONTAX 645或是使用同樣昂貴的祿徠6008。成本是一個很可怕的東西,尤其一個完整的攝影體系的壓力。很顯然在收小光圈以後PENTAX和ZEISS差別不大,但是,但是,我要不要大光圈呢?畫冊的出版商肯不肯接受現在的影像呢?
不知道,或許下一年版的《七種武器》裡會有結果吧。
對於大畫幅攝影者來說,除了比較大的體力支出以外,在高原攝影的主要困難將是來自於困難的自然條件,最主要的可能就是風沙。盡量避免把昂貴和沉重的單軌影室機搬上高原,一個可以折疊的平床式外景相機可能要方便許多。
還要多說一句廢話,我從來沒有見過國內的攝影師用4X5拍的好的西藏的片子,而他們用小一點的畫幅拍的片子有很多都不錯,估計還是體力和精力適應不了高原。
經過了將近10年的高原攝影經歷,我認為在解決好寒冷和沙塵損害的前提下,沒有別的什麼證據表明自動對焦相機不如手動相機更適合於西藏的攝影。而且現在的專業AF相機的質量已經完全可以擔負諸如珠穆朗瑪峰登頂這樣的任務,沒有什麼理由再堅持非手動相機不可了。大多數的攝影作品是瞬間影像的展示,畢竟自動相機要方便很多。
在西藏的很多地方,風沙比較嚴重,尤其在在寒冷的旱季和早晚。而且沙子幾乎是無孔不入的往你相機和鏡頭的縫隙裡鑽。
建議你採取以下方式保養你的相機:
1.用防塵性盡可能好的攝影包或攝影箱,不用相機的時候要把包封好;
2.每天晚上一定要徹底的把所有器材清潔一遍,把膠卷從機器裡取出來,仔細掃清機身內部以及鏡頭的各個縫隙,尤其是自動相機;
3.沒事總把相機掛在脖子上,有些攝影師為了抓拍方便從不蓋鏡頭蓋,那樣一定會增加你清潔相機的麻煩(但是,為了能夠拍到我想要的畫面,我本人從來都是這麼做的);
4.內部變焦的變焦頭風箱效應要小一些,不容易把東西吸進鏡頭裡,這一點在有浮沙的天氣以及寺廟內充滿香煙的地方格外重要;
5.要使用質量好的吹氣球,帶單向濾塵裝置的那種,否則你會發現你永遠吹不乾淨鏡頭,如果相同的情況發生在機身裡面,你可能要面臨劃傷膠片的危險。當然,最好的辦法是使用專用的高壓氣罐;
6.如果沒有油漬,最好不要擦鏡頭(或UV鏡),尤其是使用麂皮,如果鏡頭上有哪怕一點點灰塵,都可以造成類似砂紙的效果;
同時強烈的建議你,如果有可能,在長時間的運輸器材的過程中使用硬質的攝影箱以保護你的器材;
關於器材還有以下建議:
高原的紫外線強烈,一定要在鏡頭前加裝上一塊紫外線濾鏡(UV),這樣可以使用照片裡的遠景更加清晰,並且還能避免彩色照片偏藍紫色,當然更重要的是可以保護鏡頭。在強烈的陽光直射鏡頭的時候,防止眩光干擾的遮光罩也是不可缺少的。
高原的晝夜溫差大,如果不是在夏季,或者在高海拔的地區,早晚非常的冷,一般的5號酸性、鹼性和鎳隔電池都不耐低溫,普通鈕扣電池也不耐低溫;使用這類電池要有備用,並放於貼身的襯衣口袋裡保溫。如使用鋰電池就好多了,鋰電池的電容量大,又耐低溫,性能比較可靠。因此,最好避免使用普通型號的紐扣電池,特別在冬季或高山地帶,如果快門按不下去,把相機放在衣服裡邊暖一下再拍或許是一個解決的辦法。當然最好是使用外置的電池盒,或者換新的鋰電池。
如果你真的有計劃在超過雪線的高海拔或者非常寒冷的地區拍照片,一般的來講,晚上讓你的攝影器材在帳篷外面過夜是保護它的有效方法,讓它們時冷時熱的比較容易損壞。同時,在上述地區避免使用高速的自動過片也是重要的,否則馬達不僅很費電而且容易拉斷因寒冷變得脆弱的膠片,或者在上面留下靜電的痕跡。
大多數單鏡頭反光相機的鏡頭在光圈片之間使用的的潤滑油都不耐低溫,由於是採取全開光圈的測光方式,在長時間寒冷的地方拍攝的時候很可能導致潤滑油的凝結,使得光圈無法正常的收縮。這裡面最要注意的就是NIKON,它有一批很大一批鏡頭是潤滑油巨多的。我自己原來有一隻50/1.4MF的頭就有這毛病,一到冷的時候就凍,光圈不收縮什麼的。後來到北京把所有鏡頭的光圈都擦了一遍。有幾家專業的鏡頭廠家可以為你提供專門的服務去掉這樣的潤滑油,我知道的有NIKON、CONTAX和LEICA,但是似乎只有NIKON可以在國內解決,因為在北京有一個比較大的維修站。不過我現在不用NIKON了,也不知道還做不做了。如果你沒有機會這樣做,至少你要在拍攝的時候注意一下,否則你的照片很可能大量的暴光過度。唉,NIKON啊,真的是……
CANON的機器好像沒有這樣的問題。我知道最近幾年小日本登頂珠峰的好像大多是用EOS-1N的。去年CANON-1V的設計師來北京和我們聊天的時候還特別說了這事,其得意之情溢於言表,看樣子新產品的設計和工藝是好一點。
無論你的相機多麼專業和高級,不要只帶一部相機上高原,至少多帶一部備用機身。在西藏的時候我通常會考慮多帶一部比較簡單的手動單反機器,目的一是給當地人拍些負片,然後在當地沖洗,再送給他們;二來是可以在一些極端惡劣或危險的環境下使用。但是這次主要的時間都在路上,不用長時間的交流,就省了。
很多在西藏工作過的攝影師提到了要特別提防當地的小孩子,他們中的有些人對鏡頭的前片有一種特殊的感情,以至養成了愛好撫摩鏡頭的習慣,也有些害群之馬甚至發展到了往你鏡頭上惡作劇吐口水的問題,而且下手又快又準,總在你不備的時候,每每得手。我最慘痛的經歷是不慎被一個小鬼在600/4.0的長炮鏡片上抹了一把酥油(NIKON600/4.0的遮光罩大概有40公分長呢!),600長炮跟一臉盆差不多粗,後來用了我半瓶專門去油的鏡頭液和一整袋脫脂棉才擦乾淨。
在西藏拍攝「人」是最經常,但據反映也是最困難的。我自己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尤其我特別喜歡用廣角鏡頭拍人(我喜歡拍人的時候帶更多的環境背景),如果希望拍到自然的圖片,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交流」。下面我說一些關於在西藏拍攝和人有關題材的體會:
1. 的確在有些地區,當地人對攝影瞭解很少,風俗認為被拍攝是不好,如果被攝者堅持這樣認為,而你又無力改變他們的想法,最好不要堅持拍攝,以免激怒他們;
2. 再強調一下,拍到最自然的圖片的方法是「交流」。不一定需要語言,一個微笑、眼神都可以。如果你從事的不是突發新聞攝影工作,那麼使用「非偷既搶」的方法來拍西藏只能拍到一些膚淺的影像。最好的辦法是混進當地人中間,讓他們接受你,然後拍攝。我堅持認為光明正大的拍照片效果會比較的好。
3. 可以帶一個一次成像相機,在拍攝的時候也給你的被攝者留下些紀念。西藏,尤其在牧區,很多老百姓還沒見過自己的照片,這樣你很容易得到他們的歡心;
在遊客常到的寺院裡,在露天的地方拍照片不會有任何的限制,一般寺廟大殿內均不能拍照,特別是奉供的神像千萬不能拍攝。有些寺廟在攝影者提出請求後,必須另外付費才能允許拍照。一般從5元到幾十元不等,名氣越大的地方需要的費用就越高。
關於膠片:
雖然各個膠卷廠商都舉出了令人信服的證據,表明自己的產品是最出色的,我個人還是想向你推薦:民用彩色負片中柯達和樂凱是表現西藏非常理想的膠片。你最好從你的個人喜好及預算方面選擇其中的一種。我個人通常是用樂凱的。
至於反轉片,我按類把我在西藏經常用的膠片總結一下:
低速片:
1.Kodakchrome KM25和KR64:是使用K-14工藝的反轉片,雖然在國內沖不了,但是,的確,它的效果是其它任何反轉片都比不了的。特別是,它的保存時間要比用E6工藝的反轉片長的多,無論是明褪還是暗褪都要小很多。大家想想,你們10年前拍的EPP或EPR現在已經是什麼樣了?畢竟,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照片可以長時間的保持沒有變化。
2.FUJI的VELVIA:
高反差高色彩飽和度高清晰度的膠片,曾經是我的標準膠片,用了很多年了,比較熟悉了。的確E-6的沖洗工藝比較方便。VELVIA在拍攝風光時的優勢是顯而易見的,而且多年來已經獲得世界上無數職業攝影師的認可。在拍攝人像方面,它也表現藏族人膚色的質感著稱。RVP在西藏要注意的特性有兩點,都是和低色溫有關的,一個是RVP在低色溫的時候表現純白會有一點困難,比如說清晨太陽升起前的雪山,很有可能被變成淺粉色的;還有一個問題是在低色溫而且暴光不足的時候,RVP有嚴重偏暖的趨向,這一點在寺廟內拍攝時要格外注意。
中速片:
PROVIA100F:RDPⅢ是現在世界上顆粒最細的E-6工藝的反轉片,雖然在反差上沒有RVP那麼大,但是一方面感光度要高一點,另外,RDPⅢ的膠片增感起來(比如說EI400)也比較容易。同時,RVP在表現有些需要準確還原的東西上是有困難的。所以,RDPⅢ是更全面的膠片。
高速片:PROVIA400F,我原來一直是用MS100-1000的,但是現在我發現PROVIA400F是最好的。
燈光片:FUJICHROME 64T(RTP),目的是在佛殿裡利用現場的鎢絲燈拍攝壁畫和佛像。雖然RTP很慢(ISO64),但的確非常的細。相比起來KODAK的320T(ISO320)在表現暖調的時候真是非常出色,但是,RTP能保留更多的暗部細節,這兩種膠片真的很難取捨!
和很多在西藏拍黑白圖片的攝影師一樣,我也喜歡柯達的Tri-x。之所以用Tri-X,主要是因為它的反差很柔和,而且顆粒很細,而且畢竟是老膠片了,性能非常穩定。當然,黑白膠片也有很多可選擇的,如果你要求更細的顆粒,TECKPAN和T-MAX都更好些。
我在高原上一直在使用戶外活動專用的防水袋來保存膠片,防水倒在其次,主要是為了防塵。當然,我沒有理由不把未拍的和已拍的膠片分別放在不同顏色的防水袋裡,這樣在找膠片的時候要方便很多。防水袋最好有大大小小各種尺寸的,必要的時候也可以放置其他攝影器材,甚至包括照相機。
在西藏,由於光照強烈,高反差一直是困擾許多攝影師的大問題。解決的方法,一個是膠片;另外,恰當的使用閃光設備和閃光技術也是個好辦法,當然,如果運用好了暴光,好多問題要容易解決的多。
我覺得三角架在西藏屬於必須的攝影器材。不過在西藏搬太重的三腳架的確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即便有車,在西藏的攝影也還是會有一些需要徒步的時候,而且一般的來講,三腳架的重量和穩定性又不可能得兼,所以我極力推薦,在財力允許的情況下使用碳纖維的三腳架。如果你的機器不算太大的話,一個捷信2系列那樣的輕型碳纖維架子應該是最好的選擇。如果在風很大的地方拍攝,把你的攝影包掛在架子下面,也足夠保證要求很高的穩定性了。如果你攜帶的是重型的120相機或者大畫幅的器材,捷信還有3系列或者5系列的碳纖維三腳架供選擇。要提醒的是,碳纖維的三腳架不能抵抗過大的橫向切力,在運輸途中不要在它上面壓太重的東西。如果你使用的是球型雲台,一定要注意經常清潔。
我帶了很多種攝影包,使我在拍攝時可以具有最大的靈活性;同時,我強烈的建議你
如果有可能,在長時間的運輸器材的過程中使用硬質的攝影箱以保護你的器材;
西藏本地不能沖洗E-6工藝的反轉片。拉薩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圖片社可以沖印普通的C-41工藝的負片,但是我的確無法確定哪家的質量足夠穩定和安全,希望在這本書出來的時候當地已經出現能夠達到你所期望水準的圖片社,否則,還是把你的膠片帶回你熟悉的圖片社去沖洗吧。當然,我更不推薦大家在下面其他城鎮沖洗你的膠片,除非有特殊的原因。
有很多攝影師著迷於西藏的清晨和黃昏,要注意的是,由於時差的原因,西藏的清晨和黃昏都要比東部地區晚1到2個小時。
關於最佳的攝影季節,我想還是要看你攝影的出發點,如果你關心的是藏族節日的民俗活動,請參看《走西藏》裡面的有關資料;如果你對風光攝影格外熱衷,則要專心具體地區的氣候情況,有些經驗是很重要的,比如林芝最美是在春秋兩季,而如果在雨季去拍珠穆朗瑪峰你多半要空手而回等等。
附件:
最後,我想汲取原來的教訓,多說幾句話。在《七種武器》第一次出現到現在的差不多3、4年裡,我除了很多肯定和善意的批評外,也聽到了一些針對它的明顯惡意的攻擊。很可惜的是這些攻擊都不是針對我寫作的努力或者我的垃圾圖片,而多是針對我對攝影器材的看法的,而且口氣都很具攻擊性和煽動性。通常聽到它後我的反應是選擇性失聰,也就是假裝沒聽見,且讓小鬼跳過家門。不過,現在我希望能分化一下這批人的努力,所以,我想做一個低預算的西藏拍攝器材指南,不過,前提是,我堅持認為,作為一個職業攝影師,只有在器材上的投入多一點,收入才會多起來 :)
假使有一天,我丟失了全部的攝影器材,而我正面臨著一次重要的西藏拍攝活動,需要從新購置器材,我的選擇是這樣的:
5000元以下:C/Y口鳳凰相機一台,二手carl zeiss 25/2.8、50/1.4鏡頭各一隻,還有一個選擇是機身和二手的24/2.8、90微距頭。改裝一個防水攝影包,管朋友借他們的三腳架和閃光燈,不論質量好壞,總比沒有強,另外,帶豆袋;
5000-10000元:這個價位是最困難的,我可能會選擇一台EOS的便宜機身和一隻好的鏡頭,比如說二手的17-35/2.8,另外好的選擇是一套二手的G2和3只頭;
10000-30000:我會配齊一些基本35毫米的鏡頭,2台二手的專業機身和一些配件;
3萬-15萬:我會給《大眾攝影》的陳仲元老師打電話詢問他的意見,因為關於器材他比我明白一萬多倍;
15萬以上:我先去買一鍍金阿爾帕,再買一鍍金巧思,再整一鍍金M6,然後對擠兌我的人格外寬厚的一笑:「你也整一金捷信吧,叔叔帶你去西藏拍大鯨魚……」
:)
MITS 美景國際旅行社
MEIJING INTERNATIONAL TRAVEL SERVICE LTD
專門為台灣/香港/澳門等世界各地華人、外國人(外籍遊客)提供特色西藏、青海、
尼泊爾、四川等地度假觀光旅行服務,為您量身定制個性旅行計劃(獨立成團、小
包團、自由行、團體旅遊、散客拼團,另提供各類朝聖、徒步登山探險等特種旅遊)
外籍遊客進藏旅行須知:辦理台灣遊客入藏批准函.旅行證件.外國人去西藏旅行手續
MEIJING INTERNATIONAL TRAVEL SERVICE LTD
專門為台灣/香港/澳門等世界各地華人、外國人(外籍遊客)提供特色西藏、青海、
尼泊爾、四川等地度假觀光旅行服務,為您量身定制個性旅行計劃(獨立成團、小
包團、自由行、團體旅遊、散客拼團,另提供各類朝聖、徒步登山探險等特種旅遊)
外籍遊客進藏旅行須知:辦理台灣遊客入藏批准函.旅行證件.外國人去西藏旅行手續
Sponsored Links
特別聲明:
A:關於美景旅遊網獨立原創文章圖片等內容
1、美景旅遊網原創文章、圖片版權由我們全部保留;
2、美景旅遊網原創文章、圖片任何網站及媒體均可以免費使用,如轉載我們的文章或圖片,
請註明來自美景旅遊網 並鏈接到 www.mjjq.com,商業用途請先聯繫我們;
3、免責:我們在我們能知悉的範圍內努力保證所有采寫文章的真實性和正確性,但不對真實性和正確性做任何保證。本站采寫文章圖片如果和事實有所出入,美景旅遊網不承擔連帶責任;
B:關於美景旅遊網採用非原創文章圖片等內容
1、頁面的文章、圖片等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
2、免責:由於採集的圖片、文章內容來源於互聯網,內容頁面標注的作者、出處和原版權者一致性無法確認,如果您是文章、圖片等資料的版權所有人,請與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加上版權信息,如果您反對我們的使用,本著對版權人尊重的原則,我們會立即刪除有版權問題的文章或圖片內容。
3、本頁面發表、轉載的文章及圖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
A:關於美景旅遊網獨立原創文章圖片等內容
1、美景旅遊網原創文章、圖片版權由我們全部保留;
2、美景旅遊網原創文章、圖片任何網站及媒體均可以免費使用,如轉載我們的文章或圖片,
請註明來自美景旅遊網 並鏈接到 www.mjjq.com,商業用途請先聯繫我們;
3、免責:我們在我們能知悉的範圍內努力保證所有采寫文章的真實性和正確性,但不對真實性和正確性做任何保證。本站采寫文章圖片如果和事實有所出入,美景旅遊網不承擔連帶責任;
B:關於美景旅遊網採用非原創文章圖片等內容
1、頁面的文章、圖片等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
2、免責:由於採集的圖片、文章內容來源於互聯網,內容頁面標注的作者、出處和原版權者一致性無法確認,如果您是文章、圖片等資料的版權所有人,請與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加上版權信息,如果您反對我們的使用,本著對版權人尊重的原則,我們會立即刪除有版權問題的文章或圖片內容。
3、本頁面發表、轉載的文章及圖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
西藏旅遊
Tibet Travel
西藏旅遊目的地
走進神秘西藏
西藏風光圖庫
熱門點擊
最新旅遊報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