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搜尋    FEEDS RSS訂閱本站最新旅遊資訊 RSS訂閱

圖片:珠峰阿里之旅-瑪尼石

圖片

圖片:象泉河邊的瑪尼石

圖片作者:老揚作品 (深圳)

關於瑪尼石介紹 >>

當我們進入廣大藏區以後,瑪尼石就像五彩飄飛的經幡、桑煙裊裊的香爐、金光閃閃的瑪尼轉筒一樣引起我們的關注。瑪尼石以其獨特的形式成為藏傳佛教的一大景觀。走過青藏高原也許在我們的心中產生同樣一個印象;那就是世界屋脊是石頭王國。那裡石頭無處不在。高原虔誠的佛教徒想把那裡所有的石頭都變成有靈氣的東西,便一代接著一代在石頭上不知疲倦地或刻寫佛言,或刻畫佛像,實在不會刻畫,乾脆把石頭撿起來堆成一個個人工山,就這樣瑪尼石出現了,它漸漸地在藏傳佛教繽紛世界中象佛堂、象佛塔、象佛像、象佛經,像……一樣有了自己的地位,成為同等重要的一部分。

世代生活在高原上的人們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創造物質財富的同時把自己內心精神世界活動用一種物質形式記錄下來存留於天地之間,成為後人有目共睹的珍貴精神財富,我想瑪尼石的產生和發展也不例外。瑪尼石是高原人精神生活的宣洩,是信仰驅動的產物。

迄今我所見到的瑪尼石就其形式來說可以大致分為兩大類。一類是高約三四米的金字塔形石子堆。石堆上的石子普普通通,沒有刻寫任何圖案文字,藏語中把它稱作“奪崩”外界常常把它說成瑪尼堆。另一類則是在塊石或卵石石面上刻寫文字、圖像,把那些刻好的石塊堆積起來成為一道長長的牆體,這種形式的瑪尼牆在藏語中稱為“綿檔”通常瑪尼堆是千百萬顆小石子堆成的小山包,而山包上的每顆石子凝結著信徒們發自內心的祈願。漫漫轉經路上善男信女們週而復始地旋轉著,走到瑪尼堆跟前彎腰從路邊上拾起一顆小石子,神聖地把它貼在額頭上默誦祈禱詞。經過祈禱以後的小石子丟向石堆。轉經路上信徒不斷,小小石子日積月累,一復一日。年復一年,轉經路上一座座小山包拔地而起,我們常見的瑪石堆就這樣形成了,於是瑪尼堆與轉經路成了魚水關係。而瑪尼牆就有些不同了。瑪尼牆不是瑪尼堆那樣在所有信徒的共同參與下完成,瑪尼牆是專門人員製作的,一塊塊精心刻寫文字圖案的石塊是出自訓練有素的工匠之手,把它們整齊地堆砌起來成為一道牆。牆體高約兩米,寬約三米,長度不限,根據實際空間來確定,或十幾米,或幾十米,甚至上百米。就這樣建造成為一條石刻藝術作品長廊,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瑪尼牆。我在藏區發現的瑪尼牆大多數都在寺廟附近,它與金頂、金幢裝點的寺廟主體建築和體現高難度建築藝術的佛塔建築,還有那古樸粗曠而色彩斑斕的經桿一起成為早期寺廟整體建築的一部分。瑪尼牆為什麼說是早期寺廟建築的一部分,讓我們還是先看看區內外一些寺廟瑪尼牆的情形吧!

我們在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幾古多鎮附近可以看到一座規模宏大的瑪尼牆,據當地的人介紹這座瑪尼牆在十年浩劫當中遭到破壞,儘管如此我看到這道瑪尼牆的時候其規模還是很可觀,從瑪尼石石面上刻寫的字體看來,這座瑪尼牆形成的年代不會太晚。與瑪尼牆相隔不遠的地方有座小寺廟,可惜我記不清這座寺廟的名字。

位於堆龍德慶縣境內的楚布寺是噶瑪噶舉教派的祖寺,楚布寺附近也可以看到瑪尼牆,楚布寺的瑪尼牆規模不算很大,可是瑪尼石上刻寫的藏文字體很工整,線條也很流暢。大的瑪尼石甚至一人很難抱得動,在眾多瑪尼石中還有不少是陽線刻制而就的。

一九九七年夏天我來到了扎達盆地,那一年正是大旱之年。矯陽把象泉河兩岸的土林曬得滾燙,一種焦灼、煩悶的氣氛籠罩著扎達盆地,人們久久地盼望著有一場大雨把燥熱驅逐掉,可老天爺偏偏與你作對,整個夏天沒有下過一場透雨。據當地人講,一九九六年冬天沒有下過一片雪,不下雪的冬天在阿里少見。遠處高高聳立的依畢崗曼雪峰也顯得比平常矮小了。

雪山下的那片草地還是那麼干黃,還沒有絲毫返青的意思,就像一個久病不愈的病人臉色一樣。草地上稀稀疏疏的草葉乾癟枯黃,偶而一陣風過來,像火舌舔地一般乾草被風捲走,牛羊耷拉著腦袋艱難地覓尋著草葉。悶熱的夏天裡,扎達盆地顯得死氣沉沉,唯有縣城路邊的兩排綠樹在微風中沙沙作響,帶來一點生氣。托林寺的考古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當中,我們擠出時間到古格都城遺址進行個別調查。夕陽落入厚厚的雲層中,像泉河兩岸連綿不斷的土林上空晚霞映照,我們信步走出古格遺址,走過一條溝壑,來到魯定寺古遺址。古寺坐落在一道山樑上,規模很小,僅存一座佛堂面積不到三十平米,佛堂屋頂被掀,四堵紅色的殘牆矗立著,旁邊有個殘缺不全的古塔,穿過殘牆斷垣,便可看到一道一道橫臥在山樑上的瑪尼牆。來到瑪尼牆中,那眼花燎亂、目不暇接的石刻藝術作品總是讓人看不夠。在卵石光華的石面上刻畫的一尊尊佛像、一尊尊菩薩、一行行經文,其刻畫線條清晰,筆鋒稜角分明,石塊完整無損。石刻畫像內容十分豐富,有佛像、菩薩像、金剛像、天王像、度母像、佛母像、高僧像、法王像、供養人像、還有各式佛塔形象。如果這些石刻形象與古格都城遺址紅殿與白殿牆壁上五彩繽紛的畫像作個比較,我們會驚奇地發現:壁畫作品與石刻作品塑造的形象,只是有無顏色的區別,也只是石面與牆面在畫面材料上的不同而已,除此之外,在構圖筆調上,在人物神態上,在畫面風格上簡直可以說是如出一轍,而且上百個石刻作品好像出自一人之手,可見刻畫技藝嫻熟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冬去春來,一九九八年的初夏裡,我在《西藏民俗》一九九八年第二期上看到了一篇文章,它的題目是“古格遺址下的瑪尼牆”作者署名為楊年華。我把這篇文章一口氣讀下去了,掩卷凝思,古格遺址下的那些無與倫比的石刻藝術作品一件一件掠過我的眼前,看來被那些石刻藝術作品吸引的人不只我一個,作者楊年華也曾經親履這塊藝術寶地,在那道山樑上不知來回走過多少次了。楊先生在文章中認為的古格遺址下的瑪尼牆,我想就是魯定寺瑪尼牆。文章對魯定寺瑪尼石作了認真細緻的分析研究,不妨在這裡引幾段。楊先生認為魯定寺瑪尼牆“種類繁多,數量之大,可以說是整個藏區瑪尼石集中數量之最”“瑪尼石其刻制方法可分為陽線刻制和陰線刻制兩種。陽線刻就是在石頭平面上把表示形體的線留出、空出畫面的肌理紋路,這種數量較少。陰線刻則是石面上單線凹刻出圖案和文字線條,形式多樣。陰刻在瑪尼牆中佔絕大多數。”楊先生把魯定寺瑪尼牆雕刻題材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各種造像和佛塔,另一類為文字。並且列為十一類範例說明。可以說他歸納和分類是合乎魯定寺瑪尼牆實際,是對魯定寺瑪尼牆很好的囊括。楊先生的這些研究成果不僅對瞭解魯定寺瑪尼石雕文化現象大有裨益,而且對研究整個藏區的瑪尼石雕刻藝術也有參考價值。

我們再瞭解幾個古寺廟遺址的瑪尼牆對探討這個問題會有幫助的。

有關文獻記載,位於象泉河上遊的著名古遺址瓊龍韋噶王宮是古像雄國的重要王宮之一。揭開瓊龍韋噶王宮的面紗,親眼看看它的神秘姿容是我踏上阿里路途以來的一樁心願,這個心願終於實現了。去年夏天,一個燥熱的早晨我們乘坐一輛沙漠王越野車走出令人窒息的扎達盆地直奔瓊龍韋噶王宮古遺址所在地。走出盆地就到開闊的草地,迎面吹來一股涼爽的風使人精神振奮,汽車在草地上以每小時一百公里的速度在飛馳,跑過草灘,跑過湖岸,汽車隨後鑽入了一道山溝中,到了溝底眼前豁然開朗起來,像泉河就在我們的眼皮底下。夕陽快要落山的時候我們進人了瓊龍村,一派美麗如畫的田園風景把我們吸引住了,我們忘卻了旅途疲勞,拿出相機扣動快門把眼前的美景留在膠片上。瓊龍村處在河谷地帶,村前開闢了寬廣的麥田,綠油油的麥苗翻滾著波浪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溪從村前流過,村中居住著十來戶人家,熱情的村民為我們接風,村中只有老人和幼兒,年輕力壯的人都上山放羊去了。這裡寂靜,寂靜得連牲畜脖子上的晃動的鈴聲遠遠都能聽得清清楚楚,這裡人丁稀少,那麼大的河谷地帶竟然不足一百人,真難以想像一千多年以前這裡是象雄國的著名王宮所在地。瓊龍韋噶王宮離村子還有一段距離,第二天一大早我們離開村子往西走去,走完綠浪翻滾的田野,便出現黃裡透白的巖溶地貌,田野盡頭有幾處瑪尼牆,規模不大但卵石上刻下的造像、經文仍可與魯定寺瑪尼石相媲美。進入巖溶地帶中央可以看到幾座殘破的紅色佛塔,佛塔下面是蜂窩般的洞窟,據村裡人介紹這裡以前居住著村民,是瓊龍西村。從西村往北走就到象泉河邊,河上架著一架木結構的懸臂式古橋,過了橋再往北爬上一座銀灰的山,山腰上就有瓊龍韋噶王宮遺址。王宮所在的山勢十分奇特,它像一隻展翅欲飛的鵬鳥,王宮的建築就是山體上開鑿的洞窟,山上洞窟密密麻麻。在洞窟群落中出現佛教古寺遺跡。據瓊龍村裡的老喇嘛曲珠師傅介紹,瓊龍寺建立在鵬的心窩上,我問他為什麼建在鵬的心窩上,他答不出來,不過我暗暗在想藏傳佛教後宏期上路宏法是在阿里地區,那時候阿底峽大師大力弘揚佛法,徹底摧毀了包括苯教在內的其他邪教。為了瓊龍地區佛法興盛催毀苯教,把象徵苯教的鵬鳥山勢的心窩上建立佛寺以示威鎮,當然這僅僅是我的猜想,沒有任何依據。我在著名意大利藏學家杜齊先生撰寫的《西藏考古》一書中見到過杜齊先生一九三三年拍下來的瓊龍韋噶王宮遺址外景。在那張圖片裡瓊龍寺是完整的,屋頂沒有掀掉,除此以外王宮概貌與我們所看到的差不多。瓊龍韋噶王宮遺址如同古格都城遺址、達巴宗遺址一樣,一座土山上集洞窟,佛寺、佛塔、瑪尼牆於一身,成為阿里地區獨特的古遺址風貌。

與瓊龍韋噶王宮遺址不太遠的地方有一處佛教聖地,它叫芝達布日。人們把這個聖地稱作神山崗仁波且的大門。誰要想轉神山,必須先朝拜芝達布日聖地,就像進屋先進門一樣,可見芝達布日聖地在人們心目中有何等重要地位。芝達布日聖地處在一塊方圓不大的台地上,當我爬上台地看上去的時候,我覺得芝達布日聖地與其他佛教還有一些區別。這裡的主寺佛堂不是很大,離佛堂很近的佛塔群的規模和寺前的瑪尼牆的規模不相上下,於是佛寺、塔群、瑪尼牆三聖鼎立,各領風騷的景觀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然而在這塊台地上三大建築佈局又十分和諧統一,構成芝達布日聖地景觀的完美,尤其高大的瑪尼牆既整潔又有氣勢,牆上堆放的瑪尼石不多,但雕鑿藝術還屬古格魯定寺風格。

離開芝達布日聖地來到神山崗仁波且腳下。神山的確很神,凡到神山下的人不一定都能輕而易舉地見到神山的美容,有的等了好幾天見不到神山一面而掃興而歸的人有的是。我們來到神山跟前時晴空萬里。在藍天的陪襯下神山的姿容顯得格外美麗。轉一遍神山是十分有趣的事。神山的轉路上無奇不有,有的信徒順時針方向轉,有的信徒逆時針方向轉,有的信徒磕著長頭轉,有的信徒坐在犛牛背上轉,有的連一圈也轉不下去而返回去,有的轉了一百零八圈,有的千里迢迢來到神山跟前,因為高山反映太大而只好躺在神山腳下的旅店裡等著同伴回來。我在神山的轉山路上沒有發現規模很大的瑪尼牆,但是瑪尼堆還能見到幾座。神山轉山路上的瑪尼堆裡有無字的瑪尼石,也有有字有造像圖案的瑪尼石,有文字的瑪尼石,字跡雖不算模糊、但長期的風吹日曬字體的稜角不是很鮮明,顯得有些圓鈍了,不過這些瑪尼石給人一種歷史久遠感。還有一些瑪尼石刻線十分清楚,甚至還塗了顏色。一看便知道是當代人所為,這些瑪尼石幾乎全是陰線刻。我們在轉山路上見到一位雕鑿瑪尼石的信徒,他刻寫的瑪尼石都是經文,在他的周圍有一大片刻寫好的瑪尼石。看得出他是受信仰力量的驅使才到這個環境十分艱苦的地方來刻寫經文的。他偶爾得到一些轉山人員的施捨,這是他唯一的生活來源。

我們回過頭來看看拉薩有沒有瑪尼石。據我的上輩人講,拉薩八廓街上過去也有一道瑪尼牆,人們稱它“綿檔色波”這道瑪尼牆在八廓北街,與千年古寺大昭寺相映成趣。不知什麼時候它從這條街上消逝了,也許是在文化大革命中,也許比它更早一些,反正在我的記憶中沒有任何印象。不過“綿檔色波”這個名詞時常還能從老人們的嘴中聽得到。除了這個有名無實的瑪尼牆外,拉薩轉經路上還能看到瑪尼石。拉薩“架日普東”山跟前有幾位雕鑿瑪尼石經文的人,聽他們介紹,他們是在石板上刻寫佛經甘珠兒。天那!這是一個雕鑿上千萬字的大工程啊!我見到他們的時候是去年夏天,過了一年不知他們的進度如何,也許大工程已經竣工了,從那以後我再也沒有到過那地方。

值得驚奇的是拉薩附近的三大寺周圍我沒有看到瑪尼牆,這是讓人深思的一個問題,是教派不同的原因,還是別的原因,我一時弄不懂,不過哲蚌寺和色拉寺山上的巨石上,雕鑿高僧造像和大塊咒文,這是有目共睹的,這與瑪尼石不能說沒有任何關係,也不敢說有直接關係,究竟二者之間有什麼瓜葛,有待今後研究。

大凡藏族歷史上做出巨大貢獻的優秀文藝家他們給後人只留業跡,不留芳名。就說瑪尼石,青藏高原這塊石頭王國裡瑪尼石隨處可見,在這些數不清的瑪尼石中古格魯定寺的瑪尼石真可稱為絕代精品,可這些精品究竟何人所為、何時所成至今無人知曉。馳名中外的古格壁畫、布達拉宮壁畫、以及夏魯壁畫等等等等,迄今為止我們無法知道這些精品出自哪位高師之手。這就是作者不留芳名所致,它給當今研究工作造成了無法逾越的障礙。每當我們發挖文物的時候,我們多麼希望發現一些與作者、與年代有關的線索,這種心情是考古工作者共同的心願。當然我們漫步在古格遺址山前的那道山樑上,在魯定寺瑪尼牆中來來回回欣賞那些瑪尼石的時候,除了飽享魯定寺瑪尼石給我們帶來的無限藝術樂趣外,不外乎是找到幾個答案。古格魯定寺瑪尼牆總算沒有讓我失望。在古格魯定寺眾多的瑪尼石中我發現三塊刻有密密麻麻藏文的瑪尼石與眾不同。從形式上可以馬上斷定它們不是一般的、常見的那種刻有咒文的瑪尼石,是刻寫了一篇完整文章的瑪尼石。我仔細閱讀了卵石石面上模糊不清的文字以後越來越覺得它們對研究古格魯定寺瑪尼牆有幫助,於是把那三塊瑪尼石背到我們臨時設立的古格遺址山下工作室中進行拓片,然後把瑪尼石放回原處。為了工作需要我把拓片文字抄寫下來,並譯成漢文存入檔案。現在我把三塊刻有文章的瑪尼石中把那篇最完整的文章譯文用在我的文章後面公諸同好,為進一步研究藏族瑪尼石文化現象提供一個可靠的資料。

1嗡薩迪班雜底。承蒙聖尊大悲善業力,依靠依牯護法2×××,指明超脫三界之聖法,聖雄能仁王前致敬禮。佛陀聖言無數×××,取自佛教聖地×××,譯成藏文並創藏文字,學者譯師功高應跪拜。蕃地偏遠無知黑暗界,佛法明燈普照除通癡,觀世音佛幻化吐蕃王,大興佛法尊前吾稽首。遍知如來化身益西沃、宏揚正法佛人阿鍍峽,佛經翻譯大師仁欽桑,眾生導師面前深鞠躬。黃帽教派之祖宗喀巴,手持白蓮羅桑嘉措王,身著僧衣洛桑益希尊,三尊牯主致以叩首禮。×××××××蕃地,帝斯神山瑪旁聖湖西,福運昌盛象雄國中央,引金聖江恆河左側方,眾人之主×××官員,統轄扎讓二法×××,出資施主××頓珠的,恩情深重父母和親戚,還有齊天般的眾生靈,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裡,絕離惡途升至天之趣,身體康健器官皆健全,祈願來世生在天神界。洛布閔宗次仁貢宗和,女兒嘎瓊白宗諸施主,剷除危及生命之因素,來世獲得善業菩提果,請人刻寫兩千瑪尼石,此項善業×××××,吾等福澤智慧雙圓滿,常念重人輕己菩提心,毫無吝惜施捨報其果,祈求××蓮花瓣中生。福盛之地聚集有寂財,所有福德×××××。

註釋:1文章開頭語,梵語藏文音譯。

2記號為石面上的文字模糊不清。根據的韻字數固定規律來確定不清楚部分加以×記號。整篇文章根據內容大致可以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歷史時間順序羅列了幾位致敬對象,他們是宏揚藏傳佛教中功勳赫赫的高僧大師。第二部分敘述了扎讓宗所在地理位置及特點,對統轄扎讓地區的官員獻上幾句讚美之詞。第三部分中寫了施主的名字,施主出資請人刻寫了二千塊瑪尼石,以及刻寫這些瑪尼石的功利目的。綜觀這三大內容我們得到了一些什麼信息呢?我們仔細研讀文章第一部分便可確定古格魯定寺瑪尼牆中很多瑪尼石,而不是全部形成的時間上限可以確定為第五世達賴喇嘛阿旺羅桑嘉措時期,也就是公元十七世紀。文章的第三部分很重要。從這裡我們可以知道瑪尼石是怎樣產生的,根據文章提供的信息,瑪尼石是施主出資專門請人刻寫的,而且施主請的這些人是職業石刻人員。另外我們還可以瞭解到施主請人刻寫瑪尼石是有功利目的的,並不是一種盲目行為。我們從這篇文章中明白了這些道理以後回過頭去再認識瑪尼石的時候也許不會如從前那麼陌生、那麼神秘了。也許有人會覺得為什麼瑪尼石偏偏刻在石頭上而不用其它材料。這個問題的解答在石刻文章中找不到任何依據,不過我認為這是一個信徒出於對佛教的虔誠表現出來的行為。作為一個信徒總是希望佛教不僅從內心世界,而且從外在世界,從形式上創造出一個濃濃的宗教氛圍,於是利一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材料,用寫、印、雕、刻、塑等多種手段塑造像征佛的身、語、意的形象,作為達到利己利他棄惡行善的目的,因此,寺院、佛塔、壁畫、塑像、佛經、經幡、瑪尼石、風馬旗、經桿以及宗教活動中出現的音樂、舞蹈等佛教藝術作品應運而生,表現在藏族生活的各方面,哦!我的議論已經有些離題了,我們還是言歸正傳。關於探討西藏瑪尼石是很多人感興趣的課題,有關論述瑪尼石的文章發表的也不少了,這些對促進研究瑪尼石文化現象無疑起到良好作用。筆者撰寫這篇文章希望瑪尼石文化現象的研究推向深入,取得更加重大的成果。

作 者:次多

美景旅遊微信號二維碼: to8848           美景旅遊微信號二維碼: to8848-dong
掃一掃上面的二維碼圖案,加我們的微信 Wechat
Add to Google Reader or Homepage   Update Time:2006-07-27 18:52:38 By: MJJQ TRAVEL  返回頂部 返回頂部
相關資訊鏈接 欄目首頁>>
最熱門點擊TOP10
旅遊咨詢預訂·服務電話: 86-28-86082622 ·  86082022  給我們寫信咨詢和預訂
特別聲明:
A:關於美景旅遊網獨立原創文章圖片等內容
1、美景旅遊網原創文章、圖片版權由我們全部保留;
2、美景旅遊網原創文章、圖片任何網站及媒體均可以免費使用,如轉載我們的文章或圖片,
請註明來自美景旅遊網 並鏈接到 www.mjjq.com,商業用途請先聯繫我們;
3、免責:我們在我們能知悉的範圍內努力保證所有采寫文章的真實性和正確性,但不對真實性和正確性做任何保證。本站采寫文章圖片如果和事實有所出入,美景旅遊網不承擔連帶責任;

B:關於美景旅遊網採用非原創文章圖片等內容
1、頁面的文章、圖片等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
2、免責:由於採集的圖片、文章內容來源於互聯網,內容頁面標注的作者、出處和原版權者一致性無法確認,如果您是文章、圖片等資料的版權所有人,請與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加上版權信息,如果您反對我們的使用,本著對版權人尊重的原則,我們會立即刪除有版權問題的文章或圖片內容。
3、本頁面發表、轉載的文章及圖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
九寨溝,在人間天堂享受不一樣的假期
MJJQ Site Index

欄目導覽

特色主題旅遊

最美九寨溝,在人間天堂享受不一樣的假期
聖域.西藏.全景經典-拉薩,日喀則,珠峰,納木錯,林芝,山南,阿里
九寨天堂VIP自由行,九寨溝神仙池3日遊
尋找香格里拉秘境-稻城亞丁旅遊
魅力珠峰旅遊

Ask 美景在線服務支持

請輸入你的聯繫信息及需要咨詢的問題,我們的客服人員會盡快回復你。
姓名:*
郵件:*
電話:
主題: 內容:

快速索引

特價酒店預訂

城市
酒店
-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免責聲明- 隱私權政策- 商業合作- 廣告托播- 網站導航- 友情鏈接- 加入收藏-
MJJQ美景旅遊網專業旅遊服務商.品質保證 - 全年無休節假日照常服務
提供西藏旅遊.青海旅遊.四川旅遊.九寨溝.稻城亞丁專業旅遊服務
Tel:86-28-86082622 - 86082022  Fax:86-28-86080300
版權所有: 美景旅遊網 保留所有權利
©2002-2018 Copyright  MJJQ.COM China Meijin Travel Web.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M-Trav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