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訪談:美麗的西藏發展的西藏
【中國網】:大家好,這裡是《中國訪談》。1日是我國西藏自治區成立40週年大慶的日子,我們非常高興地請到了三位嘉賓,和我們一起來聊一聊西藏這40年來發生的巨大變化。
首先我向大家介紹一下,坐在我身邊的這位嘉賓是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導師降邊嘉措老師,降邊嘉措老師,您好!中間這位是中國西藏信息中心總編諾布博士,諾布老師,您好!最邊上那位是現在就讀於中央民族大學藏學研究院的學生丹增。丹增,你好!
我們知道,為慶祝西藏自治區成立40週年,中央專門派出代表團參加在西藏舉行的一系列慶祝活動,中國網和中國西藏網合作製作了大型專題,向世界各國的網民朋友介紹西藏發生的變化,也祝福西藏人民生活幸福。在這個大喜的日子,我們首先請降邊嘉措老師概括地介紹一下,西藏自治區這40年來發生的巨大變化。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導師降邊嘉措
【降邊嘉措】:新中國成立以來,西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新中國成立以後,我國各民族都發生了巨大的發展和進步,但是就進步和發展的廣度和深度來講,藏族地區發生的變化更加深刻和廣泛。這是為什麼呢?就是因為過去藏族社會在封建農奴制度下,在政教合一的農奴制度下長期處於停滯狀態,所以嚴重阻礙了社會的發展和進步。
新中國成立以後,在共產黨的領導下,在全國各族人民的幫助下,經過藏族人民共同的努力,西藏社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從黑暗走向光明,從落後走向進步,和全國各族人民一起建設社會主義的新西藏,建設我們親愛的祖國,所以西藏的局勢、西藏的面貌發生了深刻的變化。
【中國網】:謝謝降邊嘉措老師。剛才降邊嘉措老師講的是一些概括的變化,現在我們從老百姓的生活,說說西藏的變化。咱們先來說說老百姓的居住條件有些什麼變化。這個問題可能丹增比較熟悉一些,丹增能不能說一說,比如你小時候家裡的居住條件,現在是什麼樣?
【丹增】:我就從我記事兒的時候講起吧。我小時候,農村應該說還是比較落後的,可能比以前有很大的進步,但是還是比較落後一點。因為那時候住的雖然不是很破舊,但是是木房,不是純木的,兩層,上面是人住,下面是牲畜住。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觀念轉變了,牲畜有專門的房子,就是說人和牲畜已經分開了。
【中國網】:感覺怎麼樣?
【丹增】:感覺很好。
【諾布】:衛生條件也好了,原來藏族的房子是兩層樓,頂層是住人,下面是住牲口,現在都分開了。
【降邊嘉措】:現在堆著糧食了。
【中國網】:這是居住的條件,那吃的方面呢?我記得以前說牧民吃的基本上就是牛羊肉,現在怎樣?外來的食品多不多?
【丹增】:以前藏族的飯很簡單,比較傳統的藏族食物。現在中午我們那邊是煮米飯,做菜,一般是兩個以上的菜。
【中國網】:餐館多嗎?
【丹增】:農村不是很多,拉薩特別多。
【諾布】:和內地的大城市沒有什麼區別。
中國西藏信息中心總編諾布博士
【中國網】:我記得有位朋友說,他在拉薩,他說北京現在有的,咱們拉薩也有,但是北京沒有的可能拉薩也有。就說明現在確實是非常的豐富了,食品方面或者在生活方面,有了非常大的改善,是嗎?
【諾布】:沒錯。因為藏族的飲食,現在的飲食結構既有過去傳統的藏族的飲食習慣,同時又引進了很多咱們內地的習慣,由於大量的蔬菜,海鮮都進來了,另外像八大菜系,包括川菜、粵菜、魯菜等都進來了,整個對藏族傳統的飲食衝擊非常大。另外一個,藏族本身的飲食結構是千百年來跟高原的氣侯相吻合的,這些菜系傳到西藏以後就西藏化了,並不是說原來川菜,純粹的川菜可能有一些改良,如果你到過拉薩就知道,川菜不一定是純粹的川菜。
【中國網】:就像川菜進北京一樣,必須適應當地的情況。剛才諾布老師說了蔬菜的問題,我記得以前看過一部小說,說在西藏的邊防戰士,他們的食品主要是罐裝的干蔬菜,現在咱們西藏老百姓的在這方面有沒有什麼改善?
【降邊嘉措】:發展變化很大。以前我們在西藏的時候,主要吃三大片,蘿蔔片、白菜片、土豆片,食品比較單一,就這三種菜,基本的菜就是蘿蔔、土豆、白菜。綠葉蔬菜有,但很少。改革開放以來發展變化很大,從溫飽開始到小康,從單一到多種,多元化,從解決溫飽,到現在講究營養,北京有的拉薩都有,北京沒有的拉薩還有,主要有綠色產品,有藏民族的特殊食品,有天然食品。
【中國網】:非常的有特色。剛才我們說了吃和住這方面。再談談行這方面,我覺得一說到西藏就是藍天、白雲、草原,牧民們騎著馬,揮著羊鞭在草原上放牧,非常漂亮。以前牧民的主要交通工具就是馬,是嗎?
【諾布】:是這樣的。西藏第一輛汽車可能是達賴喇嘛用的,是30年代從英國進來的,這個汽車現在還在,作為文物展覽用的。但是我覺得40年來西藏最主要的變化首先在交通方面。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我最近在一個媒體上看到,西藏40年來的發展曾經出現了五次大的高潮,第一次高潮發生在50年代,51年、59年和65年,51年西藏和平解放,59年民主改革,65年是西藏自治區政府成立,這期間西藏的重點建設主要在於交通。川藏公路,青藏公路都是那時候開始建的。
【降邊嘉措】:從我自己來說,我是54年從拉薩到內地來學習的,就是第一批解放以後到內地學習的藏族幹部,當時我們從拉薩走到成都,整整走了56天,翻了18座大雪山,在成都才有汽車,我們高興的不得了。現在,從拉薩到成都,等一下丹增同學可以講,他四個小時就從拉薩走到北京了。
【諾布】:我是82年上的大學,在北京民族大學。當時我們的同學從拉薩到北京,先從拉薩坐車到成都,花了12天的時間。降邊嘉措老師用了56天,80年代縮短到了12天。
中央民族大學藏學研究院學生丹增
【丹增】:今年暑假是坐火車回去的,從這兒到西寧,再到格爾木,再從格爾木坐臥鋪車到拉薩,總共走了4天左右。
這次回北京我是坐飛機過來的,從貢嘎機場到成都2個多小時,從成都轉機到北京也是2個多小時,一共4個多小時。
【中國網】:從走路到汽車,到火車,到飛機,時間縮短非常快。現在咱們那邊的交通情況,比如說現在有飛機,青藏鐵路也即將要開通了,還有汽車,那咱們拉薩交通工具有沒有什麼改變?
【降邊嘉措】:一方面西藏土地遼闊,人口少,再一個是中央對西藏的照顧,我們在北京坐不上的汽車,在西藏坐得上,各式各樣的車子西藏都有,各種豪華的車子在北京坐不上在西藏可以坐得上。
【諾布】:西藏的交通工具比以前改善多了,剛才降邊嘉措老師講了,按人口比例所擁有的車子來講,從質量來講西藏都是最好的,國家投入了大量的資金,用來解決交通問題。在西藏,一般的車可能一兩個月就毀了,所以西藏基本上都是進口車。
【丹增】:對,進口車比較多。現在拉薩好多家庭都有自己的私家車。
【中國網】:說到交通,我記得有一個數據說,咱們西藏的航空開通了這麼多年以來,40多年了,從來沒有出過事故,這也是非常值得西藏人民驕傲的。
【降邊嘉措】:56年通航以後到現在為止,沒有出過一次事故,這是在全國各個航線裡沒有的,在全世界也是很少有的。中央也好,當地的航空人員也好,都非常關心和重視這條航線的維護。剛剛說到汽車的問題,西藏解放前沒有一條一公里的公路,剛才諾布講了,英國人在30年代送了達賴喇嘛一部車,後來那個車用犛牛翻過喜馬拉雅山運到拉薩,因為達賴喇嘛是至高無上的佛爺,所以別人不能在他前面,司機也不能在他前面,兩邊是用綵帶拉著,達賴喇嘛坐在中間,兩邊的人在大概只有兩三公里的馬路上拉著車子走。現在西藏很多縣鄉已經通了公路,公路已經四通八達了。
【中國網】:我聽說降邊嘉措老師以前好像還參與過修路,是嗎?
【降邊嘉措】:那是54年以前的事情了。51年我剛參軍不久,我在達木喇修路,那是最高的雪山,5千多米,我們的部隊就在那兒修路。
【中國網】:那時候西藏有正規的通往外界的公路嗎?
【降邊嘉措】:沒有。我們當時是分段修的,毛主席指示進藏部隊「背著公路前進」。當時修路還是非常艱苦的。當時是用最原始的工具,鋤頭、鐵錘砸岩石,從整個挖的土方來說,等於修3個萬里長城。我親眼看見一些解放軍戰士因為塌方被壓死了。當時解放軍指戰員和漢族技術人員都有獻出寶貴生命的,公路每向前進一步,就有一個戰士倒下去,所以說這路是解放軍和各民族工程技術人員用血肉之軀鋪築成的。所以公路建成以後,西藏人民就建了烈士紀念碑,永遠懷念這些用自己最寶貴的生命來修築的路。
【諾布】:現在進拉薩的三叉路口有一個紀念碑,就是專門為他們建立的。
【降邊嘉措】:而且沿途也有。
【中國網】:交通的發展的確給西藏帶來了發展的機會。我有一個朋友,他在兩年前說要到西藏開一個廣告公司,我沒有想到西藏在商業方面發展如此迅速,現在請你們介紹一下這方面的情況?
【降邊嘉措】:西藏的商業發展也很大,剛才說了汽車,現在像你們這些年輕人,很多人自駕車到那旅遊,還有汽車拉力賽。西藏有幾千家私人企業,有些企業辦得很好,藏醫藥已經走向全世界了。還有西藏的特色食品,民間工藝,發展都是很快的。
【丹增】:廣告公司比較多。比如說現在通訊發達了,手機之類的,要廣告。然後是土特產,比如說食品加工廠,現在西藏生產出新的飲料紅景天,銷售量特別大,總的來說,銷售也需要大量的廣告。
【諾布】:拉薩的商業區在過去來說都很傳統,僅僅局限在大昭寺周圍。過去商品的種類比較單一,可能就是有一些農牧民的日常生活用品和一些宗教用品,現在從地域上,現在拉薩有一個老城區和一個新城區,兩個城區,商店覆蓋整個城區的各個角落,而且不光有傳統的商業區,還有一些新建的現代意義上的大商場、超市,還有電子城等等。
【中國網】:我們瞭解到在瑞士舉辦的第二屆2005中歐旅遊論壇上,拉薩被評為「歐洲遊客最喜愛的城市」,布達拉宮被評為「歐洲遊客最喜愛的景點」,三位嘉賓現在可不可以在這裡給我們當一下旅遊大使,給網友們介紹一下自己美麗的家鄉。
【降邊嘉措】:剛才講了,現在世界上有一個說法,預測西藏是21世紀十大旅遊熱點之一,是全球的十大旅遊景區之一。過去說「不到長城非好漢」,現在有一句新話,「不到西藏也遺憾」,所以西藏是很多人嚮往的地方。前幾年我到歐洲的時候,歐洲有一個說法,如果你不知道珠穆朗瑪,是你沒有學問的表現,所以很多人都嚮往這個地方。
【諾布】:說到旅遊,不得不說到西藏的人文資源,還有一個就是自然資源。不論從哪方面看,西藏都很獨特,不但在拉薩周圍,而且分佈在西藏七個專區,都有悠久歷史的人文景觀,有世界上罕見的一些自然資源。比如說藏北無人區,包括阿里——世界屋脊中的屋脊之稱的阿里,一是海拔最高,另外,這個地方是一個在中世紀亞洲或者是中亞文明的交匯點。這個地方有一個岡底斯山,到現在為止沒有人登過,我是2003年去過,美國國家地理雜誌電視頻道,他們請我跟他們做節目。這個地方的自然風貌非常有意思,最早的香格里拉的發源地是在那個地區,因為是佛教的用語,印度人認為,世界的中心就是在岡底斯山,周圍帶火焰的,而且中間是山,周圍還有海,把這塊地區作為一個世界的中心,我們現在去看,感覺到驚訝,岡底斯山既有印度教的教徒在這兒轉山,還有原來拜火教,原來阿富汗這塊地區的教徒,也把這個山作為他們的一個神山,藏族地區的藏人也把這個地區作為佛教的聖地,藏族還有其他的一些教派,也把它作為一個神山。
總的來說這是一個古代文明的交匯點,很多學者認為,如果我們現在進一步考察的話,會發現很多沒有被發現的東西,包括我們現在古格,古格壁畫,古格王朝,古格的文明,就是誕生在這個地區。所以,不談其他地區,拉薩或者是山南,它是西藏文明的發源地,但是光說阿里這個地區,就足可以領略到它的獨特的人文資源和風貌。
【中國網】:丹增為我們介紹一下自己的家鄉?
【丹增】:我就介紹林芝吧。現在林芝俗稱是西藏的小江南,旅遊業非常發達,每年7月是杜鵑花盛開的季節,我們那裡海拔四千米以上,那裡有罕見的杜鵑花,據不完全統計,有21種杜鵑花,每年的7月份有很多人會在那裡觀賞杜鵑花,同時也會舉行杜鵑花旅遊節。還有大峽谷,雅魯藏布江大峽谷,超過美國的可羅拉多大峽谷。
【降邊嘉措】:剛才丹增同學講了,內地的杜娟花都是木本的,而西藏的很壯觀,遠處看來一片白,非常壯觀。
【諾布】:林芝每年都有杜鵑節。
【降邊嘉措】:像美國的櫻花節,咱們洛陽有牡丹節,現在在西藏的林芝,每年7月有杜鵑節。現在很多人都來看,品種非常豐富,樹很高,很大。
【中國網】:其實說到西藏,我覺得給遊客的感覺最吸引我們的除了它美麗、壯觀的自然景觀之外,還有很濃郁的宗教氛圍和鮮明的民族特色,那麼我們想請幾位老師給我們介紹一下,咱們藏族同胞的日常信仰,有哪些重大的活動、節日。
【降邊嘉措】:藏族的節日比較多,過起節來的話,從1月份到12月,每個月都有節,而且大家知道,比如說我們在漢族普遍過的一個是陽曆年,而在西藏他們還有工布年,工布年是10月份,不是藏歷年,和當地的生產、生態聯繫在一起,等一下再具體介紹。然後12月份整個藏歷年是這樣,這種節氣剛才也介紹了,各地的溫差、風貌都有很大的變化,所以也是適合當地的情況。10月份,在阿里一些地方已經很冷了,但是林芝那個地方為什麼過年呢?正是景觀非常秀美的時節,地裡的莊稼也成熟了,這樣老百姓才開始過年,有吃的,有喝的,有看的,然後跳舞,過年,和其他地區不一樣。剛才講到,藏族的傳統節日和生態環境的保護有關係,祭神,剛才說了把它當做神山,是萬山之父,世界上所有的山都是從它這兒派生出來的,所以到現在為止,登山也好,不讓他去破壞這個山,還有一個湖,這是萬水之源,不要說是其他污染,一個小孩子要在水裡吐一口水都不行。大人們會跟孩子講,如果在湖裡吐水的話嘴裡會長瘡,會說不出話,從小就對孩子灌輸一種愛山、愛水、愛湖的思想。
藏族有很大的特點,就是開春的時候,全世界包括漢族人也好,都要踏春,藏族恰恰不是,叫禁春,這裡有一個說法,就是經過一冬天以後,草剛剛開始長,萬物復甦,冬草蟲冬眠了一冬以後開始蠕動,如果你這時候出去就把草踐踏了,所以那時候要在家裡唸經,不要出去。不光是人的生命,就是一山、一水都有生命,所以要愛惜生命,要和它和諧相處,這有利於西藏的生態環境的保護。現在西藏保護得這麼好,草那麼綠,天那麼藍,這和藏民的觀念,和大自然和諧相處都是很重要的。
【諾布】:說到宗教信仰,我有一個感觸。西藏的宗教信仰從傳統一直到後來由於文革十年的挫折,後來到改革開放以後的恢復,到現在各種宗教政策的出台和保護寺廟,保護文化遺跡,我有一個感受。因為藏族可以說是全民信教的,但是76年—78年,正是剛剛開始恢復的時候,政策還不是很寬鬆,當時我初三,學校要組成一個優秀的尖子班,當時我們每個人除了學習以外,還要接觸一些信仰的東西。我們想,怎麼樣實現這個願望。我和另外兩個同學,(一個現在在中國藏語系學院當老師,一個是青海師範大學的老師),我們三個人去抄了經文。現在你到拉薩周圍山頭都有很多的經幡。那時不能讓別人知道,老師根本不能發現。我們在布上面寫經文,當時我也比較調皮,把胳膊給弄骨折了,我把手用繩子套起來,帶著傷,下午兩點鐘就走,走到當地的一個山頭,到那個山頭去抄經文。然後把我們抄錄的經文插上,想讓神靈來保佑我們,實現這個願望,結果我們三個人都考上了。
但是現在的情況大不一樣了,現在西藏的學生如果要考上內地的學校,或者考上了大學,都是要到寺廟去慶祝,現在不需要遮遮掩掩的了。我們那時候就不允許,現在真的是非常自由,由此,我覺得宗教的信仰這方面確實有大的變化。
【丹增】:每年的這時候學生考上大學了,寺廟裡都是學生在點油燈。
【中國網】:實際上就是我們內地的還願是嗎?
【丹增】:對。
【中國網】:剛才說到寺廟,我覺得寺廟文化對宗教文化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比如說大昭寺,所有人去了西藏都必須去大昭寺,寺廟文化這方面給人們的生活方面有什麼聯繫,或者說給你們帶來什麼影響嗎?
【降邊嘉措】:藏族主要有兩個教,一個是原始宗教,本波教,已經有兩三千年的歷史了,這是本土文化的。再有就是佛教,是通過兩個渠道,就是唐朝吐蕃王朝時代,公元七世紀,從尼泊爾過來的,再一個是從內地過來的,供奉在大昭寺裡面最主要的就是釋伽牟尼佛像,當年文成公主從長安帶到西藏的,是陪嫁的。現在看來大藏經有三種,一個是梵文已經失傳了。一個是阿里文,主要是緬甸和咱們國家的傣族,他們用巴利文。再一個是藏文,大藏經是全世界最完整的大藏經,是佛教文化的經典。現在西藏大概有幾千所寺院,文化大革命遭到破壞,但是改革開放以來,都已經修復了。信教群眾到那兒去信教,還願也好,有很多到寺院,也成了一個很重要的旅遊景點,比如大昭寺更重要的是布達拉宮,已經作為世界文化遺產了,這是第一批納入世界文化遺產的,現在布達拉宮正在維修,得到很好的保護。
【中國網】:現在好像布達拉宮還有宗教習俗的表演,是不是定期有啊?
【諾布】:每年7月底到8月初,佛教講就是展佛節,就是展示藏族的唐卡的一種節日,它是由非常貴重的礦物質,礦物顏料製成的,在任何一個寺廟都可以看到。在大昭寺的畫非常大,西藏的唐卡不能見陽光,因為一旦見到陽光就褪色了,所以每年的展佛節都是一大早太陽沒出來之前,就把佛扛到山上,一出太陽就收起來了,一年就這一次。配合這樣的活動,西藏有一個雪頓節,就是演出西藏的一些節目,西藏有八種大的劇目,傳統的劇目,就在這個期間演出。
【中國網】:我們三位嘉賓都是受過高等教育的,說到教育,西藏的教育事業真的是發展得非常迅速,在自治區成立以前,西藏沒有一所正規的學校,不包括寺院教育,現在有1010所,發展是非常迅速的。降邊嘉措老師,就親歷了西藏第一所小學的建立和第一所大學的建立,所以說西藏的教育,降邊嘉措老師最有發言權。
【降邊嘉措】:藏族文化有悠久的歷史,由於特殊原因教育主要是在寺院裡進行。再就是私塾,貴族家庭的教育。解放前西藏沒有一所現代意義上的小學,解放以後中央政府對發展西藏教育事業非常重視,我剛才講了,我是人民解放軍第一批,1951年10月26號解放軍到拉薩,第二年5月份就建立了西藏小學,當時叫拉薩小學,這是零的突破。當時我們作為解放軍去參加演出,我是在西藏軍區文工團,我去演出祝賀,這是第一所。然後就在那同時,2月10號是西藏軍區成立,2月11號西藏軍隊幹部學校成立,就在拉薩大橋旁邊。20年前,西藏大學在那個基礎上成立。說起西藏教育的發展,還是很有感觸的,當時我們作為第一批建小學,後來成為建立幹部學校,現在西藏有幾個學院,農牧學院,醫學院,西藏大學等等,大概一千多所小學,各個鄉基本上都有,所以現在基本上實現了六普和九普,當然學校水平還要進一步提高,入學率比較高,但是其他的還需要進步,但總的來說發展還是很大的。我們這三代都是西藏教育的受益者,也是見證人。
【中國網】:那諾布老師呢?是在西藏讀的什麼樣的學校?
【諾布】:我是讀的是藏文中學,民族中學,讀民族師範,然後到北京來上大學,後來在社科院研究生院讀研究生。降邊嘉措老師剛才還有點客氣,其實他的前半生還處在解放以前,所以他的後半生可能也是現在教育的受益者,但對我來講我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受益者。我是76、78年開始上中學,到現在,因為當時我們的學費都是全免的,中學,包括民族師範的時候,不但學費全免,而且吃飯都免費,而且我們還每年發一套服裝,是藏裝、鞋,包括洗漱用品,包括毛巾、肥皂,到大學以後,因為我們是民族大學,另外來自民族地區,國家有特殊的政策,當時可能其他漢族同學還交一些學費,我們當時不收學費,還有助學金,當時我們的生活費一個月11.5元,國家每個月給我們補貼幾塊錢,這幾塊錢可以夠半個月的生活費。
後來上了研究生、博士,這段時間也是從來沒有交過一分錢的學費,實際上就是說我長這麼大,可能對於國家付出不知道有多少,但是從國家索取的很多,確實是這樣。
【諾布】:降邊嘉措老師是一個藏族人,他是我們國家第一位藏族的博士生導師,已經培養了七八個藏族的博士了。所以就是說現在西藏的教育從小學到中學、高中,到大學、研究生到博士,這樣一個體系,完整的結構體系已經形成了。
【中國網】:丹增是去年考入北京的是嗎?你能不能談一談你的教育經歷?
【丹增】:我上小學的時候是91年,我7歲上小學,我上小學的時候村上沒有固定的教室,但是上學的小孩比較多,整個一年級、二年級只有一個老師。後來家裡把我送到寄宿學校,小學二年級開始我就離開家了。然後初中在我們縣上上的,也是很正規的初中了。高中特別好,是林芝地區第一中學,我們接受的是雙語教育,就是漢語和藏語。但條件也特別好,教室裡面有電視,電腦等設備都有,那時候還有語音室。政策好嘛,學費也不是很貴,高中畢業以後我就到北京了就更好了。
【中國網】:藏族學生考入內地高等學府的比例多不多?
【丹增】:重點不多,本科挺多的。去年我們考的時候,我們學校的升學率是88.7%,重點本科的不多,20%多,本科的就50%。
【降邊嘉措】:這幾年北大、清華、人大都還有一些藏族學生。
【丹增】:北師大、廈大、復旦、中山大學、然後是中國政法大學。
【降邊嘉措】:在北京基本上每年都有大概20多所大學都有藏族的學生,有多有少。
【中國網】:內地還有一些藏族班,這個是什麼情況?
【丹增】:從小學考起,那時候我們考的時候是有分數線的,每年都會制定不同的分數線,現在沒有分數線,但考試以後每個縣給名額,比如說各縣支持的援藏的城市就不一樣,比如說我們是廣東援藏的,廣東佛山有一個學校,每年給固定的名額,一個縣給20個名額的話,那個縣小學考生前20名都可以進去。
【中國網】:政府對於援藏教育支持的力度大嗎?
【降邊嘉措】:包括兩個方面。剛才講了80年第一次西藏會議以後,考慮到文化大革命剛剛結束,一個是設備有困難,更重要的是師資力量不行,為了加快西藏的發展,在西藏辦了兩三所西藏中學,20幾個西藏班,北京、成都、重慶有西藏中學,其他的都是辦西藏班,校舍是現成的,老師教學質量的提高是一方面,現在已經培養了一萬多個藏族的學生,他們從中學畢業以後從內地上大學,或者是回到西藏去,成為各方面的骨幹了。
再一個就是對口支援,現在中央指定了20幾個省市、自治區,比如北京對口支援拉薩,北京和南京支援拉薩,林芝是廣東和福建支援的,山東支援日喀則。對口支援幫助建學校,培養老師,而且當地的老師也到對口省份去培訓。
【中國網】:謝謝幾位嘉賓。我們剛才說了那麼多,我覺得說到西藏的發展,環保的話題也是一個很熱的話題。因為去西藏旅遊的人越來越多,會不會對西藏的環境有破壞呢,自治區政府在環境保護方面又是怎麼做的呢?
【降邊嘉措】: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這幾年政府採取了大量的措施,建立了很多自然保護區,保護野生動物,保護森林,像林芝地區的生態保護等方面都做了很多的工作。反過來說,比如說登山,現在珠穆朗瑪峰的垃圾很多,很令人擔憂。現在從北京到拉薩組織了很多的志願者,到珠穆朗瑪峰清理垃圾,我們希望登山也好,旅遊也好,到那兒的話注意保護這片世界上最後的一片淨土。
【諾布】:西藏的自然保護、環境保護,跟全國的環境保護步伐是同步的。1992年西藏自治區頒布了《西藏自治區野生動物保護法》實施辦法,同年7月又頒布了《環境保護條例》,這兩個實施辦法頒布以後,西藏的生態保護也好,野生動物的保護也好,已經走入法制化的軌道了。
西藏的環保措施分兩個部分,一個是政府的角度,法制化這是一個方面。另外一個是從民間組織,比如說現在藏羚羊的保護。在幾年之前,盜獵現象非常嚴重,藏羚羊在國際市場上賣得比黃金的價格還要貴,所以盜獵行為屢禁不止。在這樣的情況下,除了政府加大打擊力度外,出現了一些民間的保護組織,包括蘇南達傑犛牛保護隊,他是一個牧民,自發組織牧民去制止獵殺藏羚羊,結果他犧牲了。此後,還有一些民間組織慢慢興起了。
上午我看了一下資料,西藏建立的生態保護區和野生生態保護區,現在已經發展到15個了。
【中國網】:還有一個特別有意思的,青藏鐵路修建的過程中架了好多高架橋,看來為了保護野生動物的居住環境,國家在這方面也下了不少工夫。
【諾布】:是的,西藏算西部的一個省份,西部大開發最重要的任務是要保護生態環境,從這個角度講,西藏的鐵路修建是帶有戰略意義的。國家在建青藏鐵路的時候首先要考慮不能破壞原生態的完整性,自然生態的原貌。因為鐵路經過的沿線大部分都是荒山野嶺,是一些野生動物出沒的地方,如果不保證對野生動物的正常生活秩序,那可能會影響到它以後的生存。考慮到這個,國家在青藏鐵路的建設過程中,很多地方看著是平平的草地,但是加了一個高架橋,做好多橋洞,為什麼?就是專門給野生動物出沒,為了它行走方便。
【中國網】:西藏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人的觀念有沒有什麼樣的改變呢?比如說消費觀念。
【降邊嘉措】:應該說消費觀念變化還是比較大的。過去是自給自足,自然經濟。現在一方面已經和市場接軌,已經從開始的解決溫飽走向了小康,消費觀念也有很大的改變。消費觀念,年輕人可能發展變化更大一些。
【丹增】:我覺得最大的變化是教育觀念的變化。因為我們上學的時候,大部分是在農村,我們有一個習慣,比如家裡有兩個男孩,一個是必須留下的,為了那個家的子孫後代。現在就不一樣了,現在農民都知道受教育的重要性了,接受教育的意識也慢慢增強了。現在不管是賣牛還是賣馬,都要供小孩讀書。
【降邊嘉措】:教育觀念強了。過去一個男孩要去當喇嘛,三個要去一個,現在當喇嘛的少了,上學的多了。哪怕自己家裡困難一點,他也還是要供孩子上學。
【丹增】:其實現在的政策特別好,上初中的話,我們現在縣上的初中,學費只要50多塊錢就行了,包吃包住的。
【中國網】:在與外界溝通這方面,思想觀念上會不會很主動接受外來的一些事物,比如說像年輕人很接受網絡,電子商品這方面的。
【諾布】:這個太普及了,在城裡非常普及。這方面我有點感觸,因為我本身從事網絡工作,我們現在西藏信息中心又是專門介紹西藏的一個網站,瀏覽的人群當中30%來自藏族地區,這裡面大部分都是年輕人,學生、中學生、高中生還有大學生。我們每年藏歷年的時候有一個寄語,都是藏族人寫的寄語,比如給自己的親人,或者是給外國朋友,在通訊和交流方面,我感覺變化非常大。另外西藏多少年來,雖然處在封閉的狀態下,但是自古以來她的思想並沒有閉塞,因為藏族是善於接受外來文化的民族。西藏的佛教,包括物質方面的很多東西,筷子之類的,都是漢人傳過來的,實際上也是文化交流形成的,原來拿手吃糌粑的習慣也在慢慢改。現在在農村每家每戶,除了偏遠的農牧區,稍微靠近城鎮的這部分農村都有電話,電視就更不用說了,還有摩托車。
【降邊嘉措】:林芝就有電話村,每家都有電話。
【丹增】:我們鄉99年發生了水災,交通特別不便,但現在也有衛星電話了。
【中國網】:在節目的最後,我們想請每位嘉賓用一句話來表示自己對家鄉的祝福,先用藏語說一遍,然後再翻譯成漢語好嗎?
【降邊嘉措】:我祝福民族更加團結,人民生活更加富裕。
【中國網】:謝謝。
【諾布】:祝各位網民朋友們,身體健康,扎西德勒。
【丹增】:我希望西藏的將來越來越發達,人民的生活越來越富裕。
【中國網】:謝謝三位嘉賓光臨我們的《中國訪談》,在西藏自治區成立40週年之際,我們中國網也在這裡獻上我們最衷心的祝福,祝西藏永遠美麗,祝西藏人民生活美滿!
感謝收看,再見。
MEIJING INTERNATIONAL TRAVEL SERVICE LTD
專門為台灣/香港/澳門等世界各地華人、外國人(外籍遊客)提供特色西藏、青海、
尼泊爾、四川等地度假觀光旅行服務,為您量身定制個性旅行計劃(獨立成團、小
包團、自由行、團體旅遊、散客拼團,另提供各類朝聖、徒步登山探險等特種旅遊)
外籍遊客進藏旅行須知:辦理台灣遊客入藏批准函.旅行證件.外國人去西藏旅行手續
A:關於美景旅遊網獨立原創文章圖片等內容
1、美景旅遊網原創文章、圖片版權由我們全部保留;
2、美景旅遊網原創文章、圖片任何網站及媒體均可以免費使用,如轉載我們的文章或圖片,
請註明來自美景旅遊網 並鏈接到 www.mjjq.com,商業用途請先聯繫我們;
3、免責:我們在我們能知悉的範圍內努力保證所有采寫文章的真實性和正確性,但不對真實性和正確性做任何保證。本站采寫文章圖片如果和事實有所出入,美景旅遊網不承擔連帶責任;
B:關於美景旅遊網採用非原創文章圖片等內容
1、頁面的文章、圖片等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
2、免責:由於採集的圖片、文章內容來源於互聯網,內容頁面標注的作者、出處和原版權者一致性無法確認,如果您是文章、圖片等資料的版權所有人,請與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加上版權信息,如果您反對我們的使用,本著對版權人尊重的原則,我們會立即刪除有版權問題的文章或圖片內容。
3、本頁面發表、轉載的文章及圖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