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旅遊搜索

西藏自治區國土資源廳召開新聞發佈會

  12月8日,西藏自治區國土資源廳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了西藏自治區的地質環境情況。

  西藏位於歐亞板塊青藏亞板塊的中西部,在南北大陸之間的阿爾卑斯山—喜馬拉雅山巨型山系的東段,是著名的特堤斯構造區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雄踞「世界屋脊」的地勢以及巨深的地殼厚度,大地構造的特殊性,為中外地學界所矚目。許多地質學家認為,打開地殼動力學的金鑰匙就在西藏高原。第三次新聞發佈會。

  西藏自治區地質環境概況

  西藏自治區國土面積120多萬平方公里,約佔全國總面積的八分之一,人口270多萬。是中國的西南屏障,戰略位置十分重要。

  西藏作為青藏高原的主體組成部分,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地形複雜多樣,素有「世界屋脊」之稱。在漫長的隆起過程中發生了多次構造運動,形成了一系列巨大山系,奠定了高原的地貌基礎。這些山系的走向大多近東西,著名的山系有喜馬拉雅山脈、岡底斯—念青唐古拉山脈、喀喇崑崙—唐古拉山脈及崑崙山脈等。呈南北走向的山脈為橫斷山脈。由於地質高亢和山脈阻隔,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地質環境,藏東高山峽谷、藏南山原湖盆谷地和藏北高原湖盆三種主要地貌類型,反映了內、外營力作用和地貌發育的區域差異。特殊的地理位置,複雜的自然條件,獨特的大地構造背景,塑造出西藏特殊的地質環境。

  (一)地質環境複雜

  西藏高原各個時代地層發育齊全,沉積類型繁多,大地構造格局由北向南可分為:南崑崙—巴顏喀喇板片、若拉崗日—金沙江縫合帶、羌塘—三江複合板片、班公錯—怒江縫合帶、岡底斯—念青唐古拉板片、雅魯藏布江縫合帶、喜馬拉雅板片、西藏南部邊緣的西瓦裡克A型俯衝帶,此外,還分佈有多條近南北向、東西向展佈的活動構造帶。

  在構成高原基礎地貌形態上,有切割數千米的深切峽谷,也有起伏不大的高原夷平面,有湖盆谷地、河谷平原,也有連綿的巨大山脈。垂直分帶性十分明顯,上部為寒凍風化強烈、冰緣現象發育的冰川冰緣帶,中部為坡度陡峻、河谷深切的流水侵蝕帶,下部為各類第四紀堆積發育的麓堆積帶。

  (二)地質環境(地質地貌景觀)資源豐富

  西藏分佈有非常豐富、珍貴的不可再生的地質環境(地質遺跡)資源,是國內外科學界十分關注的地方,也是旅遊觀光和探險的熱線地區之一。其中地質地貌景觀資源可謂全國之冠。

  境內海拔7000米以上的山峰有70多座,其中喜馬拉雅山脈是世界上最年輕、最雄偉的山脈,主峰珠穆朗瑪峰海拔8844.43米,為世界最高峰,素有「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極」之稱。巨大的山嶺普遍發育著現代冰川,各類冰川地貌在西藏基本都有所見。藏北發育有兩極以外罕見的冰原(面積400多平方公里),在藏東南的高山區發育著我國少見的海洋型冰川,其它地區則多發育的是大陸型冰川。峽谷、瀑布眾多,大江大河縱橫,湖泊星羅棋布。

  雅魯藏布大峽谷為世界第一大峽谷,全長506.4公里,極值深度6009米,最窄江面35米;位於阿里地區的札達縣,還分佈有國內獨特的土林地貌,面積5600平方公里。

  西藏還發育有多條板塊構造縫合帶。比較典型的蛇綠巖剖面有雅江縫合帶大竹卡蛇綠巖剖面、年楚河白崗蛇綠巖剖面;班公錯一怒江縫合帶東巧水邦屋裡蛇綠巖剖面等。

  西藏是全國地熱活動最強烈、地熱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區內已知有各類地熱顯示區600多處,主要地熱顯示類型有溫泉、熱泉、沸泉、沸噴泉、間歇噴泉、水熱爆炸、熱水塘、泉華、冒氣地面、水熱蝕變等。

  天然飲用礦泉水、醫療熱礦水在西藏也廣有分佈,有些已得到一定規模的開發利用。

  (三)生態環境脆弱

  西藏的生態環境具有多樣性、複雜性和脆弱性的特點。全區以高寒乾旱的土地類型佔優勢,31.8%的土地面積幾乎沒有自然生產力,大多為裸巖礫地、沙地、鹽鹼地、高寒荒漠稀疏植被及荒草地。降水時空分佈極不均勻,水域分佈差異明顯,地表淡水資源由東南向西北遞減,藏東和藏南水量豐富,藏西北廣闊的區域內水量十分匱乏。隨著全球氣候的變暖,西藏氣候也發生了明顯變化。青藏高原季風氣候特徵更加顯著,降水集中,大雨、暴雨頻率增大,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問題益突出;氣溫升高,使雪線和凍土線上升,原先凍結狀態的地表轉變為疏鬆的沙礫地,加速了沙漠化的發生和發展速度。

  (四)地質災害嚴重

  受地質環境條件和人類工程經濟活動的控制與影響,地質災害分佈廣泛、類型較多、危害甚大,是全國地質災害最嚴重的地區之一,地質災害易發區的面積40多萬平方公里,超過了許多內地省的總面積。

  主要地質災害類型有泥石流(含冰湖潰決泥石流)、崩塌、滑坡、凍土凍融等。其中泥石流為主要地質災害,除火山泥石流外,各種類型的泥石流一應俱全。在地域上,岡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以南及藏東「三江」地區以泥石流、崩塌滑坡等為主;藏北高原及喜馬拉雅山北坡高海拔地區以凍土凍融為主;喜馬拉雅山北坡斜坡地帶和深切割地區以泥石流、崩塌、滑坡為主。據《西藏自治區地質災害防治規劃》,目前已發現危害較為嚴重的地質災害點2221處。根據全區已開展的部分縣(市)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資料,結合遙感解譯推測,全區地質災害危害點在5000—7000處。

  由於西藏人口比較稀少,地質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較其他省、區偏少,但造成的經濟損失卻較大。在危害方式上與我國其它地區不完全相同,主要表現在災害形成區與危害區往往有較長的距離。地質災害不僅直接贊成危害,還常常堵塞河道形成災害鏈威脅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對公路、城鎮村莊、水利水電工程,通信設施及農牧業生產等危害極大,同時也對生態環境構成生命線,受地質災害的危害也最為嚴重。特別是作為西藏兩大交通命脈之一的川藏公路南線(國產318線),自二十世紀五十年代通車以來,一直受到地質災害的困擾,特別是八十年代以來,幾乎每年 地質災害阻斷交通的時間都長達半年之久。

  2000年4月9日,波密縣易貢發生巨型山體崩塌滑坡,規模達3億立方米,潰決湖水下洩時最大洪峰流量達12.4萬m3/s,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地質災害鏈,由此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3億元,間接經濟損失達10億元。如此超高速運動,遠距離運移,巨大的堆積方量,滑坡後留下的一些獨特現象以及所形成的災害鏈,在中國乃至世界都是罕見的。此次災害的全過程未曾造成一人傷亡,也堪稱世界奇跡。

  2002年9月18日,洛扎縣境內因冰湖潰決引發泥石流,造成9人死亡,直接經濟損失達3000萬元以上。

  據有關資料統計,1993年—2004年全區發生地毯災害1399起,死亡130人,受傷141人,所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6.3億元。2000年以來,地質災害所造成的損失有明顯增加的趨勢。

  我區的昌都鎮、樟木鎮等城鎮、村莊也存在著嚴重的地質災害隱患。

  發生地質災害及其危害嚴重的主要原因有:地質環境條件複雜,生態環境脆弱;地質災害防治管理工作起步晚、基礎差;經濟欠發達、承災能力弱;防治工作經費投入不足,人們對地質災害防治的重要性認識不夠;應急反應鉿足,使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常常處於被動局面。

  二、西藏自治區地質環境工作概況

  多年來,自治區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我區的地質災害防治及地質環境保護工作,在國家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通過自治區有關部門的共同努力,地質災害防治及地質環境保護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基礎調查工作

  完成了全區地質環境資源的調查工作;開展了全區地熱資源開發利用及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完成了全區1:50萬環境地質調查工作;組織開展了8個小城鎮的環境地質綜合調查評價;開展了全區地下水資源調查與評價;開展了乃東、桑日、堆龍德慶縣等乾旱縣地下水資源調查工作,開展了重點區域礦泉水資源調查評價工作。

  (二)地質災害防治

  地質災害防治是地質環境管理的主要內容。

  1、加強地質災害基礎調查及規劃工作

  按照「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積極組織開展縣(市)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工作,目前已安排26個縣(市),其中,2002年國土資源廳貸款200萬元安排了10個縣(市)的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工作。通過對各縣(市)境內地質災害及隱患點的調查、研究和評價,劃分地質災害易發區,建立地質災害群測群防網絡,建立地質災害信息系統,對於最大限度地減少地質災害所造成的生命、財產和經濟損失,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防災減災意識,為有計劃地開展地質災害防治提供了依據。根據已完成22個縣(市)的調查成果統計,完成調查面積21萬多平方公里,調查出地質災害點2179個,威脅人口55279人,潛在經濟損失達41億元。

  依據基礎調查資料,組織編制《西藏自治區地質災害防治規劃》,目前已通過國土資源部的審查,進一步修改完善後,將報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實施。

  2、自治區及各地、市相繼成立了地質災害應急指揮系統,編製了自治區及各地、市年度地質災害防災預案(防治方案)。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地質災害汛期值班制度、災情速報制度、月報制度、險情巡查及應急調查制度。積極開展群測群防體系建設工作。

  1998年至2004年,國土資源廳組織汛期地質災害應急調查及巡查70餘次,參加人員400多人次,選種約10萬公里。2004年,全區各級國土資源部門參加地質災害巡查及應急調查人員1953人次,檢查地質災害隱患點285點(次),應急調查214起(次),為預防、避災及搶險救災工作提供了科學依據。

  3、認真貫徹執行《地質災害防治條例》、《西藏自治區地質環境管理條例》,有效防止人為引發地質災害的因素,積極推進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工作。對地質災害易發區內的工程建設項目,要求開展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工作。截止2005年9月底,全區開展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的建設項目118個。評估工作涉及青藏鐵路、林芝機場、城市規劃、建設用地、交通、礦山及水電工程領域。為建設工程避免遭受地質災害的危害和地質災害防治奠定了基礎。

  我區對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報告實行專家審查和備案登記制度。

  4、實施了一批重點地質災害治理工程

  為了最大限度地減少地質災害對人民生命財產所造成的損失,積極與有關部門協調,組織開展了樟木滑坡一期、二期治理工程,拉薩流沙河泥石流治理工程、波密縣城泥石流災害治理工程一期、八一鎮八一電廠溝地質災害治理工程、昌都鎮昌都西路滑坡災害治理工程、昌都夏通街滑坡災害治理、墨竹工卡縣中學滑坡等重點地質災害的治理工作。特別是在公路建設中,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明顯加強。通過對一些重點地質災害的治理,有效地控制了地質災害的發生,達到了防災減災的目的,取得了良好的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5、2004年6月與自治區氣象局簽定了工作協議,從2004年開始,開展汛期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工作。於2004年7月1日起正式發佈了全區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2005年5月1日開始向社會發佈汛期地質災害預測預報信息。

  6、先後與自治區發改委、交通、安全生產監督、旅遊、支鐵辦、教育等有關部門就加強建設項目、公路沿線、鐵路沿線、旅遊景區、中小學校校區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下發了通知,提出了要求。

  7、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程資質管理,目前,全區有9愛單位取得了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各類資質15個。

  8、舉辦了多期以地質災害防治為主要內容的地質環境管理培訓班。2005年7月,專門為地質災害較為嚴重的昌都地區舉辦了地質災害防治培訓班。

  9、積極探索,將地質災害防治與土地資源的開發利用結合起來,廣開地質災害防治資金籌措渠道。

  (三)地質遺跡保護和地質公園建設

  以易貢巨型山體崩塌滑坡災害遺跡、海洋型冰川為主要保護目標的我區第一個國家級地質公園一易貢國家地質公園已於2005年6月揭碑開園。2003年底,批准了西藏第一自治區級地質公園一日多溫泉地質公園。

  札達土林已於今年8月被批准為國家級地質公園。建立了札達土林、昂仁塔格架地熱間歇噴泉、日喀則群讓枕狀熔岩三個地質遺跡類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開展了西藏易貢國家級地質公園地質遺跡保護及拉薩市一易國家級地質公園沿線地質遺跡保護工作。

  就古生物化石的管理,目前正積極與自治區文物局、拉薩海關等有關部門協商,制定管理制度。

  (四)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管理

  截止到2004年底,全區礦山數205個,礦區面積703.17平方公里。

  1、加強礦山地質環境保護工作,嚴格執行包括地質環境影響評價在內的環境影響評價制度,開展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

  2、根據藏政辦發[2003]44號文件精神,開展了黃金生產秩序整頓工作,實行黃金礦山地質環境恢復保證金製度。自2003年10月至2005年8月,已預繳黃金礦山地質環境恢復保證金2335萬元。黃金礦山地質環境恢復保證金由自治區國土資源廳監督採礦權人繳納,在銀行設專戶,歸採礦權人所有。

  3、開展西藏自治區礦山地質環境調查工作,實施了部分礦山地質環境治理項目,包括曲松縣羅布莎鉻鐵礦香嘎山段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改則縣確格茹砂金礦山地質環境治理等。

  (五)地熱、礦泉水管理

  對符合條件、經專家鑒定審查通過的飲用天然礦泉水開展註冊登記、年檢工作。目前,經鑒定評價的礦泉水水源地有17處,註冊登記的有6處,政黨開發利用的有4處。

  西藏地熱資源豐富,目前發現各類地熱顯示區(點)600多處,鑽孔揭露最高溫度為羊八井地熱田,達329.8℃,地表出露最高溫度為波密縣通麥長青溫泉,溫度為96℃。但開發利用的程度 比較底,有不同程度開發利用的地熱顯示區(點)還不到50處,絕大多數僅限於直接利用基天然流量。其中作為能源開發的有羊八井地熱田等。經鑒定評價,作為醫療礦泉水的有2處,已形成一定的開發利用規模。

  (六)地質環境監測

  開展拉薩市、日喀則市的地下水動態監測。同時也積極開展地質災害監測工作,在樟木口岸等地設立了滑坡災害監測點。

  (七)法規建設及科普宣傳

  1、《西藏自治區地質災害防治管理暫行辦法》,以自治區人民政府令發佈,於2001年1月1日起施行。

  2、《西藏自治區地質環境管理條例》,由自治區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次會方於2003年3月28日通過,自2003年5月1日起施行。共七章三十條,對地質環境影響評價和監測、礦山地質環境保護、地質災害防治、地質遺跡保護、法律責任等內容作了規定。

  3、充分利用「世界地球日」、「科普一條街」等活動,開展了各種形式的地質災害防治、地質環境保護等科普宣傳活動,大力宣傳相關法律法規及地質環境保護的基本知識,2003年開始印發《西藏自治區地質環境公報》。將2004年《西藏自治區地質環境公報》作為2005年我區兩會期間人口、資源、環境專題會議的材料。

  三、西藏自治區地質環境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地質環境管理機構不健全,專業技術人員配置不足,嚴重影響我區地質環境管理工作。

  我區地質環境保護及地質災害防治管理工作起步晚、基礎差。目前各地(市)國土資源部門雖已組建,但地質環境管理機構和人員編制不到位,加之專業技術人員缺乏,地質環境保護及地質災害防治的職能在基層最為薄弱,無論大小災害險情都上報,要求國土資源廳派人調查,「分級管理」的制度沒有落實到位。許多具體的、基礎性的工作都集中到了自治區這一級地質環境管理部門,面對全區120多萬平方公里的國土面積,地質環境工作時常處於被動應急的狀態。

  (二)西藏自治區地質環境信息網尚未建立,地質環境信息社會共享程度較低。

  由於經費、人員的缺乏,目前西藏尚未建立地質環境信息網,對西藏豐富多彩的地質遺跡資源宣傳不夠,地質環境信息社會共享程度低。

  (三)尚未設立地質環境工作專項經費,多項地質環境工作未能政黨開展

  西藏無地質環境保護和地質災害防治專項資金,地質環境保護和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難度極大,一些重大地質災害隱患點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理,對人民生命財產贊成嚴重威脅。

美景旅遊微信號二維碼: to8848           美景旅遊微信號二維碼: to8848-dong
掃一掃上面的二維碼圖案,加我們的微信 Wechat
2006-01-06 15:18:25  By: 西藏旅遊  返回頂部 返回頂部
MITS 美景國際旅行社
MEIJING INTERNATIONAL TRAVEL SERVICE LTD
專門為台灣/香港/澳門等世界各地華人、外國人(外籍遊客)提供特色西藏、青海、
尼泊爾、四川等地度假觀光旅行服務,為您量身定制個性旅行計劃(獨立成團、小
包團、自由行、團體旅遊、散客拼團,另提供各類朝聖、徒步登山探險等特種旅遊)

外籍遊客進藏旅行須知:辦理台灣遊客入藏批准函.旅行證件.外國人去西藏旅行手續
西藏旅遊咨詢預訂服務: 0086-28- 86082622   86082022  給我們寫信咨詢和預訂
Sponsored Links
    
特別聲明:
A:關於美景旅遊網獨立原創文章圖片等內容
1、美景旅遊網原創文章、圖片版權由我們全部保留;
2、美景旅遊網原創文章、圖片任何網站及媒體均可以免費使用,如轉載我們的文章或圖片,
請註明來自美景旅遊網 並鏈接到 www.mjjq.com,商業用途請先聯繫我們;
3、免責:我們在我們能知悉的範圍內努力保證所有采寫文章的真實性和正確性,但不對真實性和正確性做任何保證。本站采寫文章圖片如果和事實有所出入,美景旅遊網不承擔連帶責任;

B:關於美景旅遊網採用非原創文章圖片等內容
1、頁面的文章、圖片等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
2、免責:由於採集的圖片、文章內容來源於互聯網,內容頁面標注的作者、出處和原版權者一致性無法確認,如果您是文章、圖片等資料的版權所有人,請與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加上版權信息,如果您反對我們的使用,本著對版權人尊重的原則,我們會立即刪除有版權問題的文章或圖片內容。
3、本頁面發表、轉載的文章及圖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
西藏旅遊
Tibet Travel
西藏旅遊目的地 new
西藏聖地之旅-魅力珠峰+天湖納木措之旅九日遊
走進神秘西藏
西藏風光圖庫
熱門點擊
最新旅遊報價
文檔索引
-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免責聲明- 隱私權政策- 商業合作- 廣告托播- 網站導航- 友情鏈接- 加入收藏-
MJJQ美景旅遊網專業旅遊服務商.品質保證 - 全年無休節假日照常服務
提供西藏旅遊.青海旅遊.四川旅遊.九寨溝.稻城亞丁專業旅遊服務
Tel:86-28-86082622 - 86082022  Fax:86-28-86080300
版權所有: 美景旅遊網 保留所有權利
©2002-2018 Copyright  MJJQ.COM China Meijin Travel Web.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M-Trav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