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薩世相2
西藏圖書館
1996年11月,我來到拉薩,那時候還不知道有西藏圖書館。後來,有一次拉薩市文教單位在布達拉宮廣場舉辦什麼活動。我去湊熱鬧,看見有西藏圖書館的牌子,十分高興,便上前和工作人員聊起來。第二天,我便如約去西藏圖書館辦理借書證和閱覽證。
圖書館位於羅布林卡東側、西藏博物館對面,1991年動工興建,1995年交付使用,雖然在全國省級圖書館中建成較晚,但也有優勢。比如在硬件方面,主樓二層、局部三層、書庫七層、少兒、聲像、港台外文、報刊、藏文、綜合、開架外借7個閱覽室,加上微機控制室、多功能廳等一座現代化圖書館應有的,西藏圖書館都有。
因為去得次數多,圖書館的報刊、綜合和開架外借三個閱覽室的工作人員都和我我很熟。因此,當我第一個借書證用完後(借書欄目全部佔滿),需要更換新證,按規定舊證要收回,我提出能否留在手中做個紀念,工作人員很痛快地答應了。至今,印有漢-藏兩種文字的西藏圖書館借書證我還保留著。
後來,在西藏圖書館的兩歲生日之際,我應邀參加了該館舉行的讀者座談會。讀者代表們最大的意見集中在館藏新書太少,對此,館方也是有苦難言。據該館館長介紹,館內圖書主要是1990年至1994年全國500家出版社向西藏捐贈的,4年之後,這些圖書當然顯得陳舊。但是,圖書館每年的購書經費僅為10萬元,數量之少,在全國省級圖書館名列最後。而這10萬元,僅館內100多種期刊和500多種報紙的訂購就要用去5萬元。剩下的5萬元,在書價猛漲的圖書市場,最多能買到4、5千冊藏、漢圖書。讀者代表們對此也是紛紛表示理解。畢竟,聊勝於無嘛。
然而,給我的印象,是西藏圖書館的讀者太少,館方的統計數字是,兩年來共接待讀者近5萬人次,借閱圖書12萬餘冊,辦理借書證3500個。我說的太少,不是指內地讀者,而是指藏族讀者。每次去圖書館,我經過空蕩蕩的藏文閱讀室時,總忍不住輕輕歎息。
相對拉薩市內遍佈大街小巷的歌舞廳、茶園中人滿為患的情景而言,西藏圖書館實在是過於冷清了。
羅布林卡
羅布林卡位於拉薩市西郊,始建於18世紀40年代。這麼說也許你會印象深一點,布達拉宮是達賴喇嘛的冬宮,羅布林卡是達賴喇嘛的夏宮。夏宮的意思就是,每年三月中旬到十月初,歷代達賴喇嘛均生活在此地,比如誦經拜佛、批閱文件、商議政事,包括遊玩娛樂等。
羅布林卡就是「寶貝園林」的意思。在西藏,我多次去過羅布林卡,第一次去的印象最深。
時間我記不清了,是我一個人。進了羅布林卡,先看建築、古木、花草,七饒八饒,便走到了園裡的動物園,動物廖廖無幾,據說是經費不夠,餵養不起,還有的說是因為管理人員有工資可掙,就鬆懈了飼養,於是有人提議,不如承包給個人算了。
為了紀念第一次遊園,我特意在園內一書店內買了約400元的書籍,蓋完書店公章,要發票,賣書的小伙子卻說,沒有發票。當時我翻了翻書的價格,均沒有找到,不知印在哪裡。
賣書的是個藏族小伙子,據他自己說,他的英文比漢文說得好,他還想去北京專門學習漢語。
小伙子給我講了這麼一件事。前一陣子羅布林卡被盜,丟失了幾個國寶級的佛像。這件事你知道嗎?報紙上都登了。可你知道這件案子是怎麼破的嗎?原來,在被盜現場,警察撿到了小偷落下的一個膠卷膠卷衝出來後,恰好又有小偷本人的留影,此案可以說破得輕而易舉。
真是一個倒楣的小偷。這個故事簡直就像杜撰出來的,但它卻是事實,而且就發生在羅布林卡裡。
這時,湧進來一批外國旅遊者,藏族小伙子連忙用英語去招攬生意,見狀我便告辭出來。然而,這個小伙子講的故事使我一想起羅布林卡,便不由自主地想起那個小偷,那個倒楣的小偷。
拉薩回民
在拉薩,經常可以看見有人推著長長的木板車在大街小巷中穿行,車上是日用小百貨以及針頭錢腦之類,他們從不叫賣,但有人一招手,他們便停下來,等待生意。他們就是拉薩回民。
拉薩回民有1700多人,大多居住在八廓街東面的清真大寺周圍,拉薩回民有多久的歷史了,這個問題我一直沒有弄清楚,我所接觸的幾個回民,從飲食、穿戴、住房,甚至語言等方面均和藏族沒什麼兩樣。但是,拉薩回民信仰伊斯蘭教。
這是一個奇特的現象。在藏傳佛教的中心、在「聖地」拉薩,有著一座彎月塔樓,蒼松翠柏,漢式大門柵的建築,門柵上端有用阿拉伯文、藏文、漢文寫的「清真大寺」字樣,拉薩回民在周圍一片六字真言聲中虔誠地信仰著自己的宗教,去麥加朝聖仍是每一個信教的拉薩回民的最大心願和榮耀。
也許是因為共同的信仰,拉薩回民的群體意識非常強烈,他們有約定俗成的內部救濟習慣,因此,在拉薩的乞丐中,沒有一個是回民。他們寧可去做任何艱辛而且薄利的生意,也恥於等待外人施捨,這是拉薩回民令人敬仰之處。
然而,更令我敬佩的是全民信教的藏民族,他們有容人的雅量,他們允許在自己宗教的聖地,另一個宗教的存在,這種大氣、大度並不是任何一個民族、任何一種宗教都具備的。
薩噶達瓦節
拉薩有三條轉經路。圍繞大昭寺裡的一條佈滿了晝夜不熄的長明燈的回廓轉叫「囊廓」(廓即圓圈之意,囊廓即內部的圓圈);圍繞大昭寺轉叫「八廓」(即中間的圓圈,亦是八廓街之名之由來,八廓街即八角街);圍繞拉薩老城區轉叫「林廓」(即世界的外圍,至今拉薩仍有林廊路)。在「囊廓」和「八廓」,每天都有數不清的信徒,在用他們的腳步積累著功德。在「林廓」轉經,則於薩噶達瓦節達到高潮。那一天,拉薩幾乎成為了一個流動的城市。所有人都在轉經。
那一天是藏歷四月十五,佛祖釋加牟尼出生、成佛、涅 之日。我在拉薩過了兩個薩噶達瓦節,第一個,人生地不熟,我和同事坐著豐田越野車將轉經路大致走了一遍。第二個,我走在了人群,空氣中瀰漫著桑煙的濃濃香味,每個人都是歡樂的,歡樂的情緒相互傳染,但最快樂的,莫過於僧尼和乞丐,他們坐在轉經路邊,充滿笑意地等待著施捨。
銀行的零錢幾乎在幾天前就被換走了,那一天的人們格外地樂善好施,見一個給一個,以致不斷傳出許多內地打工者受不了誘惑,冒充乞丐而發了一筆小財的故事。「林廊」轉一圈要兩、三個小時,走在半道上。我的一個藏族朋友追上來,不知何時,他的手中多了一個紅艷艷的汽球。那個薩噶達瓦節,大人手裡轉動著轉經筒,孩子手裡拿著紅艷艷的汽球,滿目皆是。那個薩噶達瓦節,寬大的藏袍和匆忙的腳步掀起的塵瀰漫了每個人的眼睛,「 嘛呢叭咪哞」六字真言和「春去春再來,花謝花會再開」的流行歌曲瀰漫了每個人的耳朵,善良和快樂的情緒則瀰漫了每個人的心靈。
藏族朋友是跑來告訴我,他看見一個老太太,給每個僧尼的錢都是10元一張的。哈,藏族朋友說,轉一圈下來,她不怕要撒去幾萬元錢?這個老太太是什麼來頭呢?藏族朋友一個勁地纏著我:我們去探個究竟好不好?
那一天是陽曆5月22日,從5月21日24時至5月22日24時,薩噶達瓦節成了一個流動的節日、一個歡樂的節日,和一個窮人的節日。
青藏、川藏公路紀念碑
那是一部可歌可泣的史詩。
1950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十八軍奉命「一面進軍,一面修路」,數萬軍民發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跨怒江、越崑崙、穿越重重死亡地帶,衝破個個生命禁區,歷時5個寒暑,以平均每公里犧牲一名人民解放軍戰士的代價,修築了青藏、川藏兩條舉世聞名的公路。至今,90%以上的物資仍由這兩條公路進藏,兩條公路成為雪域高原上名符其實的生命線。
1984年12月25日,為紀念兩路通車30週年,於青藏、川藏公路在拉薩的終點交匯處,建川藏、青藏公路紀念碑。碑名由當時的總書記胡耀幫題寫,上有藏、漢銘文紀事。銘文如下:
「世界屋脊地域遼闊,高寒缺氧,雪山阻隔。川藏、青藏兩路跨怒江,攀橫斷,截崑崙,江河湍急,峰岳險峻,十一萬藏漢軍民築路員工含辛茹苦,餐風臥雪,齊心協力征服重重天險,挖填土石三千多萬立方,造橋四百餘座,五易寒暑,艱苦卓絕,三千志士英勇捐軀,一代偉績永垂青史。三十年來國家投以巨資,兩路幾經改建。青藏公路建成瀝青路面,高原公路亙古奇跡,四海聞名,五洲讚歎。」
這才是真正的「激揚文字」-因為在它背後,是中華兒女的英雄氣概,是令人熱血沸騰的一個火紅年代。
1996年11月,我來到拉薩,那時候還不知道有西藏圖書館。後來,有一次拉薩市文教單位在布達拉宮廣場舉辦什麼活動。我去湊熱鬧,看見有西藏圖書館的牌子,十分高興,便上前和工作人員聊起來。第二天,我便如約去西藏圖書館辦理借書證和閱覽證。
圖書館位於羅布林卡東側、西藏博物館對面,1991年動工興建,1995年交付使用,雖然在全國省級圖書館中建成較晚,但也有優勢。比如在硬件方面,主樓二層、局部三層、書庫七層、少兒、聲像、港台外文、報刊、藏文、綜合、開架外借7個閱覽室,加上微機控制室、多功能廳等一座現代化圖書館應有的,西藏圖書館都有。
因為去得次數多,圖書館的報刊、綜合和開架外借三個閱覽室的工作人員都和我我很熟。因此,當我第一個借書證用完後(借書欄目全部佔滿),需要更換新證,按規定舊證要收回,我提出能否留在手中做個紀念,工作人員很痛快地答應了。至今,印有漢-藏兩種文字的西藏圖書館借書證我還保留著。
後來,在西藏圖書館的兩歲生日之際,我應邀參加了該館舉行的讀者座談會。讀者代表們最大的意見集中在館藏新書太少,對此,館方也是有苦難言。據該館館長介紹,館內圖書主要是1990年至1994年全國500家出版社向西藏捐贈的,4年之後,這些圖書當然顯得陳舊。但是,圖書館每年的購書經費僅為10萬元,數量之少,在全國省級圖書館名列最後。而這10萬元,僅館內100多種期刊和500多種報紙的訂購就要用去5萬元。剩下的5萬元,在書價猛漲的圖書市場,最多能買到4、5千冊藏、漢圖書。讀者代表們對此也是紛紛表示理解。畢竟,聊勝於無嘛。
然而,給我的印象,是西藏圖書館的讀者太少,館方的統計數字是,兩年來共接待讀者近5萬人次,借閱圖書12萬餘冊,辦理借書證3500個。我說的太少,不是指內地讀者,而是指藏族讀者。每次去圖書館,我經過空蕩蕩的藏文閱讀室時,總忍不住輕輕歎息。
相對拉薩市內遍佈大街小巷的歌舞廳、茶園中人滿為患的情景而言,西藏圖書館實在是過於冷清了。
羅布林卡
羅布林卡位於拉薩市西郊,始建於18世紀40年代。這麼說也許你會印象深一點,布達拉宮是達賴喇嘛的冬宮,羅布林卡是達賴喇嘛的夏宮。夏宮的意思就是,每年三月中旬到十月初,歷代達賴喇嘛均生活在此地,比如誦經拜佛、批閱文件、商議政事,包括遊玩娛樂等。
羅布林卡就是「寶貝園林」的意思。在西藏,我多次去過羅布林卡,第一次去的印象最深。
時間我記不清了,是我一個人。進了羅布林卡,先看建築、古木、花草,七饒八饒,便走到了園裡的動物園,動物廖廖無幾,據說是經費不夠,餵養不起,還有的說是因為管理人員有工資可掙,就鬆懈了飼養,於是有人提議,不如承包給個人算了。
為了紀念第一次遊園,我特意在園內一書店內買了約400元的書籍,蓋完書店公章,要發票,賣書的小伙子卻說,沒有發票。當時我翻了翻書的價格,均沒有找到,不知印在哪裡。
賣書的是個藏族小伙子,據他自己說,他的英文比漢文說得好,他還想去北京專門學習漢語。
小伙子給我講了這麼一件事。前一陣子羅布林卡被盜,丟失了幾個國寶級的佛像。這件事你知道嗎?報紙上都登了。可你知道這件案子是怎麼破的嗎?原來,在被盜現場,警察撿到了小偷落下的一個膠卷膠卷衝出來後,恰好又有小偷本人的留影,此案可以說破得輕而易舉。
真是一個倒楣的小偷。這個故事簡直就像杜撰出來的,但它卻是事實,而且就發生在羅布林卡裡。
這時,湧進來一批外國旅遊者,藏族小伙子連忙用英語去招攬生意,見狀我便告辭出來。然而,這個小伙子講的故事使我一想起羅布林卡,便不由自主地想起那個小偷,那個倒楣的小偷。
拉薩回民
在拉薩,經常可以看見有人推著長長的木板車在大街小巷中穿行,車上是日用小百貨以及針頭錢腦之類,他們從不叫賣,但有人一招手,他們便停下來,等待生意。他們就是拉薩回民。
拉薩回民有1700多人,大多居住在八廓街東面的清真大寺周圍,拉薩回民有多久的歷史了,這個問題我一直沒有弄清楚,我所接觸的幾個回民,從飲食、穿戴、住房,甚至語言等方面均和藏族沒什麼兩樣。但是,拉薩回民信仰伊斯蘭教。
這是一個奇特的現象。在藏傳佛教的中心、在「聖地」拉薩,有著一座彎月塔樓,蒼松翠柏,漢式大門柵的建築,門柵上端有用阿拉伯文、藏文、漢文寫的「清真大寺」字樣,拉薩回民在周圍一片六字真言聲中虔誠地信仰著自己的宗教,去麥加朝聖仍是每一個信教的拉薩回民的最大心願和榮耀。
也許是因為共同的信仰,拉薩回民的群體意識非常強烈,他們有約定俗成的內部救濟習慣,因此,在拉薩的乞丐中,沒有一個是回民。他們寧可去做任何艱辛而且薄利的生意,也恥於等待外人施捨,這是拉薩回民令人敬仰之處。
然而,更令我敬佩的是全民信教的藏民族,他們有容人的雅量,他們允許在自己宗教的聖地,另一個宗教的存在,這種大氣、大度並不是任何一個民族、任何一種宗教都具備的。
薩噶達瓦節
拉薩有三條轉經路。圍繞大昭寺裡的一條佈滿了晝夜不熄的長明燈的回廓轉叫「囊廓」(廓即圓圈之意,囊廓即內部的圓圈);圍繞大昭寺轉叫「八廓」(即中間的圓圈,亦是八廓街之名之由來,八廓街即八角街);圍繞拉薩老城區轉叫「林廓」(即世界的外圍,至今拉薩仍有林廊路)。在「囊廓」和「八廓」,每天都有數不清的信徒,在用他們的腳步積累著功德。在「林廓」轉經,則於薩噶達瓦節達到高潮。那一天,拉薩幾乎成為了一個流動的城市。所有人都在轉經。
那一天是藏歷四月十五,佛祖釋加牟尼出生、成佛、涅 之日。我在拉薩過了兩個薩噶達瓦節,第一個,人生地不熟,我和同事坐著豐田越野車將轉經路大致走了一遍。第二個,我走在了人群,空氣中瀰漫著桑煙的濃濃香味,每個人都是歡樂的,歡樂的情緒相互傳染,但最快樂的,莫過於僧尼和乞丐,他們坐在轉經路邊,充滿笑意地等待著施捨。
銀行的零錢幾乎在幾天前就被換走了,那一天的人們格外地樂善好施,見一個給一個,以致不斷傳出許多內地打工者受不了誘惑,冒充乞丐而發了一筆小財的故事。「林廊」轉一圈要兩、三個小時,走在半道上。我的一個藏族朋友追上來,不知何時,他的手中多了一個紅艷艷的汽球。那個薩噶達瓦節,大人手裡轉動著轉經筒,孩子手裡拿著紅艷艷的汽球,滿目皆是。那個薩噶達瓦節,寬大的藏袍和匆忙的腳步掀起的塵瀰漫了每個人的眼睛,「 嘛呢叭咪哞」六字真言和「春去春再來,花謝花會再開」的流行歌曲瀰漫了每個人的耳朵,善良和快樂的情緒則瀰漫了每個人的心靈。
藏族朋友是跑來告訴我,他看見一個老太太,給每個僧尼的錢都是10元一張的。哈,藏族朋友說,轉一圈下來,她不怕要撒去幾萬元錢?這個老太太是什麼來頭呢?藏族朋友一個勁地纏著我:我們去探個究竟好不好?
那一天是陽曆5月22日,從5月21日24時至5月22日24時,薩噶達瓦節成了一個流動的節日、一個歡樂的節日,和一個窮人的節日。
青藏、川藏公路紀念碑
那是一部可歌可泣的史詩。
1950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十八軍奉命「一面進軍,一面修路」,數萬軍民發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跨怒江、越崑崙、穿越重重死亡地帶,衝破個個生命禁區,歷時5個寒暑,以平均每公里犧牲一名人民解放軍戰士的代價,修築了青藏、川藏兩條舉世聞名的公路。至今,90%以上的物資仍由這兩條公路進藏,兩條公路成為雪域高原上名符其實的生命線。
1984年12月25日,為紀念兩路通車30週年,於青藏、川藏公路在拉薩的終點交匯處,建川藏、青藏公路紀念碑。碑名由當時的總書記胡耀幫題寫,上有藏、漢銘文紀事。銘文如下:
「世界屋脊地域遼闊,高寒缺氧,雪山阻隔。川藏、青藏兩路跨怒江,攀橫斷,截崑崙,江河湍急,峰岳險峻,十一萬藏漢軍民築路員工含辛茹苦,餐風臥雪,齊心協力征服重重天險,挖填土石三千多萬立方,造橋四百餘座,五易寒暑,艱苦卓絕,三千志士英勇捐軀,一代偉績永垂青史。三十年來國家投以巨資,兩路幾經改建。青藏公路建成瀝青路面,高原公路亙古奇跡,四海聞名,五洲讚歎。」
這才是真正的「激揚文字」-因為在它背後,是中華兒女的英雄氣概,是令人熱血沸騰的一個火紅年代。
MITS 美景國際旅行社
MEIJING INTERNATIONAL TRAVEL SERVICE LTD
專門為台灣/香港/澳門等世界各地華人、外國人(外籍遊客)提供特色西藏、青海、
尼泊爾、四川等地度假觀光旅行服務,為您量身定制個性旅行計劃(獨立成團、小
包團、自由行、團體旅遊、散客拼團,另提供各類朝聖、徒步登山探險等特種旅遊)
外籍遊客進藏旅行須知:辦理台灣遊客入藏批准函.旅行證件.外國人去西藏旅行手續
MEIJING INTERNATIONAL TRAVEL SERVICE LTD
專門為台灣/香港/澳門等世界各地華人、外國人(外籍遊客)提供特色西藏、青海、
尼泊爾、四川等地度假觀光旅行服務,為您量身定制個性旅行計劃(獨立成團、小
包團、自由行、團體旅遊、散客拼團,另提供各類朝聖、徒步登山探險等特種旅遊)
外籍遊客進藏旅行須知:辦理台灣遊客入藏批准函.旅行證件.外國人去西藏旅行手續
Sponsored Links
特別聲明:
A:關於美景旅遊網獨立原創文章圖片等內容
1、美景旅遊網原創文章、圖片版權由我們全部保留;
2、美景旅遊網原創文章、圖片任何網站及媒體均可以免費使用,如轉載我們的文章或圖片,
請註明來自美景旅遊網 並鏈接到 www.mjjq.com,商業用途請先聯繫我們;
3、免責:我們在我們能知悉的範圍內努力保證所有采寫文章的真實性和正確性,但不對真實性和正確性做任何保證。本站采寫文章圖片如果和事實有所出入,美景旅遊網不承擔連帶責任;
B:關於美景旅遊網採用非原創文章圖片等內容
1、頁面的文章、圖片等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
2、免責:由於採集的圖片、文章內容來源於互聯網,內容頁面標注的作者、出處和原版權者一致性無法確認,如果您是文章、圖片等資料的版權所有人,請與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加上版權信息,如果您反對我們的使用,本著對版權人尊重的原則,我們會立即刪除有版權問題的文章或圖片內容。
3、本頁面發表、轉載的文章及圖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
A:關於美景旅遊網獨立原創文章圖片等內容
1、美景旅遊網原創文章、圖片版權由我們全部保留;
2、美景旅遊網原創文章、圖片任何網站及媒體均可以免費使用,如轉載我們的文章或圖片,
請註明來自美景旅遊網 並鏈接到 www.mjjq.com,商業用途請先聯繫我們;
3、免責:我們在我們能知悉的範圍內努力保證所有采寫文章的真實性和正確性,但不對真實性和正確性做任何保證。本站采寫文章圖片如果和事實有所出入,美景旅遊網不承擔連帶責任;
B:關於美景旅遊網採用非原創文章圖片等內容
1、頁面的文章、圖片等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
2、免責:由於採集的圖片、文章內容來源於互聯網,內容頁面標注的作者、出處和原版權者一致性無法確認,如果您是文章、圖片等資料的版權所有人,請與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加上版權信息,如果您反對我們的使用,本著對版權人尊重的原則,我們會立即刪除有版權問題的文章或圖片內容。
3、本頁面發表、轉載的文章及圖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
西藏旅遊
Tibet Travel
西藏旅遊目的地
走進神秘西藏
西藏風光圖庫
熱門點擊
最新旅遊報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