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失語症
書稿《極端體驗:世界最高大河雅魯藏布江漂流磨難親歷記》 尾聲(代後記)
我們的失語症
(一)
一年多以後,在飛往昆明的班機上,我總還恍然覺得這不過是在重複往日的一次旅行。
我一直疑心這是虎年「雅漂」在西藏衝撞的神靈仍然還在和我開玩笑。事實上,這是我第一次從空中進入雲南。憑窗俯瞰,腦海一片茫然卻又似塞滿了東西,片片漸漸遠去的蒼茫山脈和細線般的河流總是勾起太多傷感或幸福的回憶。很長時間了,我一直對自己生活在回憶裡深懷恐懼但無能為力。
田野、村莊、集市、人流依次出現在我的視野,空中客車降落在巫家壩機場,我才強迫自己回到現實。
依我有限的遊歷經驗來看,除了西藏,最好玩的就是雲南了。雲南我排在其次,所以這幾年是一有縫就往西藏鑽。 古人云:物極必反……那次艱苦卓絕橫穿西藏漂流雅魯藏布江,在世界第一大峽谷快走斷了腿,終於看了兩處新「發現」的,被叫嚷是要改寫地理教科書的「世紀地理大發現」的雅江干流大瀑布以後,回到城市,我就患了「失語症」。
那是一段恐怖的日子,浮躁、茫然、無所適從之類的種種難言滋味籠罩著我,還有一種莫名其妙地寒冷時不時會突然從骨頭裡浸遍全身,冷到雙臂發抖,讓我懷疑是不是真的在大峽谷中了門巴人的那神秘的「換命之毒」……在城市的喧囂紛雜中,我前所未有地感到彷彿置身黑洞般無邊無際沒有著落,而時光卻在匆匆飛逝。那些日子糟透了,整個人萎靡不振,頹廢不堪,很多以前認為不得了的東西崩潰了,沒有了愛情、沒有了一些朋友……也沒有了金錢,大半年只寫了一篇只有我們自己人能看的《反思雅漂》……這種不知所措讓我惱火到了甚至自己都很瞧不起自己的地步,但沒辦法,它就像一團陰雲,壓在我的心頭……總歸耐不住寂寞,流竄到成都,攝影家羅浩嘲笑我效率低下:「你小子是畫不出畫了寫文章,寫不出文章了拍照片,拍不出照片了寫詩,我看你現在已經是詩人啦!再這樣下去你小子就要成哲學家啦,一年寫幾百個字就行啦!……」羅浩這廝以字數多少來劃分藝文品種。——對此我有點麻木,不打算戒煙也不打算戒酒,心說老子怎樣老子自己知道。我們都滿腹話兒卻不知從何說起,也懶得說給不相干的人聽,不會明白的。羅浩你小子喝點酒不也說有時真的想自殺,打算改行拍紀錄片了嗎?黎文這小子給自己雜誌完稿頂缸後感覺不也是終於吐出幾隻蒼蠅,同樣懶的動筆嗎?……所幸,我們都還沒有喪失幽默。
這時候我已經號稱要自由撰稿養活自己,從西藏回來就弄了電腦,但一「坐家」,對著破電腦總還是繼續做網民,整天昏天黑地在網上逛來逛去聊來聊去忙到後半夜,夜深人靜人去樓空卻每每發現工作效率低到還是在寫「詩」,弄得酒錢都成問題,恨不得殺了自己。
羅浩這廝還有下文:詩也寫不出來怎麼辦?那就只有當哲學家了。我知道這廝話中有話。一年多了,我一直托辭在「思考」。
其實,不光我,這「失語症」幾乎成了我們「雅漂隊」全體的通病。
這一年,我分別去過重慶、廣州、雲南、成都找過雅漂隊友喝酒(雅漂隊在西藏窮得差點抗斷了我的酒癮,和兄弟們一直沒能好好痛飲是我的「雅漂」十大遺憾之一),我欣慰地發現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在不同程度上患有我的這種「都市失語症」,心中才去了一些塊壘。——我們「雅漂隊」的幾個所謂文人,回來以後都沒怎麼寫幾個字……現在,即使我們這些「雅漂」舊友自己聚在一起,也很難得再提起雅魯藏布江。
別的朋友要問起來,也只是說:挺好玩的,好耍,有點刺激,風光挺美的……
為什麼懶得說?
很久的事情了?即使對於我們自己,也很遙遠了……
說了誰會相信。我們不想、也不指望讓誰理解。理解又怎樣不理解又怎樣。
不親歷那些你就根本無法體會更談不上理解。
不會明白的。也沒所謂的。
我自己問自己:如果重來一次會怎樣?
還會去嗎?
還 能 堅 持 下 來 嗎?
能不能再堅持下來我不知道。別人會不會去我也不知道。但我可以肯定地說,如果可以預知還是那麼艱苦的狀況,我肯定不會去的。
我不是自虐狂。我不願意自討苦吃,不願意自己找罪受。
然而,當時,在雅魯藏布江上,一切就那麼發生了,一切就那麼來到了,就只有承受並走過去,別無選擇。哪怕僅僅因為我們是男人。
艱難困苦就是那麼一步一步發生的,層層遞進,我們也就是那麼一步一步挺過來的。我們是男人,我們別無選擇,一切,其實就那麼簡單。
事實上,每當酒酣時,我們也總會談起我們自己的雅漂,也總是非常熱烈。也只有這種時候才會談起——我越來越明白那只能是我們的故事。那只有我們能夠體味的一切,只屬於我們自己。那種極端別人是很難進入的。那將是我們每個人內心最柔軟也最堅硬的東西,足夠咀嚼一生。那也是我們內心最易碎的一塊水晶。我們對此其實都非常珍惜。我們不容其蒙上哪怕一丁點灰塵。我們寧願把它塵封起來。對於我們來講,那東西無可替代。
那樣的東西也只能存在於雅魯藏布江,也只能發生在那時的我們身上。回到城市,我們又回復成城市的我們,只不過內心多了這既柔軟又堅硬的一團。僅此而已。
(二)
真是時光如電啊,一轉眼到了公元二00一年,已經是沒有什麼爭議的新世紀了。
年初,《深圳週刊》要做個「200期新聞人物大回訪」,因為該刊1998年97期的「雅漂報道」是我做的,來電還要由我回訪,我當時整理的文字如下: 一轉眼,夢幻般的「雅漂」已經過去兩年了。一幫兄弟們都很平和地回到日常生活,繼續做著原來的事情,基本都沒有什麼變化。當然,也還有一點「雅漂」後遺症:一些人結了婚,一些人下了崗失了業,一些人如我等徹底做了自由人……媒體陸陸續續有了一些報道,公眾知道了在世紀末的青藏高原上還發生過這樣一件事。但「媒體的雅漂」和「我們的雅漂」總是有著難以逾越的距離,總是有些莫名其妙的「敏感」東西在作怪。另一方面,媒體更需要的是傳奇故事、稀奇探險滿足來讀者的需要。而我們越來越清楚地認為,雅漂更是一個精神事件。
兩年間,兩本關於「雅漂」的書或者因為出版社或者因為我們自己的原因,沒有出版。拍攝的電視資料,也在開漂整整兩年以後才真正進入編輯……這之中我們自身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我們似乎集體患了「失語症」……我自己漸漸認識到:「雅漂」能使做了多年記者的我「失語」,是因為它不同於此前我所經歷的徒步長江、徒步漢江、神農架找「野人」、雅礱江考察等等以及種種其他名目的野外活動:先是由「官辦」到「民間」,「組委會」莫名其妙消失,再是商人中途撤退雪上加霜,終於到了大峽谷,原本以為是同志的「國家隊」又使一些高山仰止的東西瞬間崩潰……現在,我基本想通了,我覺得沒有必要掩飾自己:作為記者,我視「雅漂」為一個奇跡;做為隊員,我為我們自己感動和自豪。
雅漂能漂下來,是創造了奇跡還是民族性的一種必然?我不知道。
奇跡我看到並經歷了:先「官辦」後「民間」,結果是這支探險隊的物質條件之差在世界探險史上可能也絕無僅有。陰差陽錯還是時運不濟?荒唐無比又似乎必然。為什麼會這樣?這些現在我還沒想透就沒什麼好說的。另一面,這種物質條件下的探險使我認識到了人的無限潛能和探險的必要。同時,使我稱奇也讓我感動的是:在世界最高大河上,兄弟們能團結的如同一人,能夠義無返顧地堅持到底。這讓我看到了我們這個飽經苦難的民族的堅韌,使我對我們中華民族充滿信心。使我深信,假如還有再次抗日,我們還是打不跨的。雖然還是會有漢奸,雖然別人還是可以說「一個中國人是條龍,三個中國人是條蟲。」……我們越來越清楚的認識到:這種「雅漂」精神,這種在我們大家融合在一起時顯現的「集體榮譽感」,是最值得我們自豪和深深感動的。
平靜下來的我們看到,我們的雅漂,我們偉大祖國很多象雅魯藏布江那樣的地方現在能熱起來,歸根結底首先應該說是因為國力強勝了,國力強勝目前當然應該歸功於搞活經濟……商業化是不可避免的,商業化促進了經濟發展的同時,另一面也帶來了精神飢渴,青藏高原在某種意義上鬼使神差有了點「精神家園」的味道,就很自然的熱起來了……商業想炒作雅漂,這是正常的,不正常的方式中卻炒作出了種種純精神的東西,這有點戲劇性。如此而已。如此而已。
商業化的操作使雅漂人為地「悲壯」,但這不是商業化本身的罪過。
從我們有點「悲壯」的雅漂中,我樂觀地看到:中國人的探險會更快更成熟的發展。這兩年的眾多事實也說明了這一點。人的好奇心是永存的。探險精神是人類最寶貴的精神之一。正是這種精神,推動歷史不斷進步。同時,在問題的另一面,從上一個虎年的「長漂」到這個虎年的我們的「雅漂」以及又過去的這兩年,中國探險真正意義上的進步有多少?熱鬧了。商業進入了。不那麼單純了。但即使令人作嘔的「作秀」也是好的。下一個虎年,也許會出現商業與探險良性結合的局面,能有一些真正順氣提勁的事。
我們希望,不管怎樣,還是少一些「做秀」,別把探險也弄成「快樂大本營」……
事實基本就是這樣,我們不是「瘋子」也不是「英雄」,一群普普通通的好老百姓,還有點夢而已。
其實在城市裡,有些人如魚得水,有些人像我等這樣的,往往還顯得很低能。
…… ……
時光的偉大力量使像我這樣偏激的人也越來越平和,但有時候心靜下來回過頭再看,總還是有一種彷彿置身夢中的感覺……1999年6月,我急急忙忙坐了20多個小時的火車趕到成都人民商場,在商場北大門門廳的「雅漂」《關注自然與生態》展覽上與一幫隊友相聚,賣了幾天明信片。雅漂歸來半年以後,那時尚有10多萬的租車費等債務。這些明信片是還債的最大希望。6月,有世界環境日,和植樹節一樣,一年比一年熱鬧。對我們賣明信片很好。
我算外地隊員中到的較晚的一個,廣州《黃金時代》記者黎文早到兩天,電台請去做節目,這廝忍不住在節目中對成都媒體半年前有關「雅漂」的冷漠與曖昧大放了一番厥詞。他對我說:「本來已經回復平靜,以為早拋開雅漂了,一來,看到照片,這不由自主的重又激動連自己也感到奇怪……」。這小子還腹誹:「雅漂傳統沒變,來了這幾天,還是饑一頓飽一頓,感覺總在餓著……」我的體會也是深以為然。但我看出,這廝的非議不含抱怨。我一直固執地認為:我們「雅漂隊」能夠支撐下來,其中精神力量的巨大作用和令人驚訝人體潛能表現都是值得研究的奇跡。……半年後在繁華物慾的大都市中,雅漂兄弟們仍能一如既往地團結和任勞任怨讓我倍感溫暖……2001年,黎文這小子又給我來信說:……唉,時光如電呀!看到文章裡才依稀想起俺們的壯舉,比忘掉個夢更容易。對了,你現在會做夢夢見雅漂嗎?我是從來沒有。老了老了,慘慘慘!!!……我回答說:「雅漂」弄得我煩死了,可是必須寫完。我沒有夢見過雅漂。我現在基本不做夢……當時,我和黎文、張濤是最後一批離開拉薩的隊員。我們的錢到的晚,但還算比較舒服,飛回去的。
雅漂的結局很是有點淒涼。最後走出大峽谷時,資金窘迫到甚至付不起民工費,回內地是各自向親友求援。一幫大老爺們再擠在大卡車的後廂裡搖回去?違章,內地的警察也肯定不讓。錢一到,便或汽車或飛機各自急急歸家。隊長楊勇等四人和我們同一天最後離開拉薩,他們從青藏公路開回那兩台飽經風霜的後勤車。
走到格爾木,哥馮春一個月前在大峽谷的腳傷發作,膝蓋以下腫得發黑。住了兩天醫院絲毫不見好轉, 「搞不好要截肢。」楊勇在電話中說。
我急了:「那不成瘸子了?!……」馮春是老長漂隊員,以前我「徒步長江」時就結下過深情厚誼,喊了多年「哥」了。
接著便奇怪:當時沒事,到拉薩都沒事,怎麼一個多月了卻出事了?
那天晚上,我縮在楊勇辦公室地板上的睡袋裡抖動著獨自哭了,睡不著,終於很不像話的出去弄了瓶白酒催眠……我和哥都喜歡喝酒。我想起快到派區那天,要上岸了,酒癮也快抗斷了,我倆忍不住花五元錢買了一瓶最便宜的白酒,打算好好對飲。一喝,卻是假酒。每人還是灌了好幾口才扔掉。
一切都是自找的。什麼也不能讓我們後退。我們什麼都能承受。可是,「哥」怎能沒有腿?我難過而且很想不通:奇怪!「哥」腿傷後走出了無人區,走到墨脫,翻越了多雄拉,走出大峽谷,一直到拉薩都沒事,怎麼一個多月後卻出事了?
隊友警察李宏分析道:我們在高原就跟那些街頭流浪漢一樣,精神處於非正常狀態,你看他們吃髒東西睡垃圾堆卻不見生病。我們也一樣,一樣的道理,話糙理不糙。我們當時全憑一股精神。這一下來,稍一鬆懈,毛病就全出來了。這話有理,整個雅漂我視為奇跡之一的就是:每天兩頓半飽的飯在那麼高的海拔,那麼惡劣的環境,竟能支撐那麼強烈得體力消耗且無人病倒。這只能歸結為精神得力量。人的潛能是無限的。除此我找不到答案。
雅漂總算是完成了,當時,有人讚美說:「雅漂從一開始就注定了一場悲劇的上演。可貴的是,悲劇往往誕生真英雄。在一片銅臭瀰漫中,在欺騙與訛詐中,這批堅持下來的隊員無愧於『精神英雄』。一些平凡的人,在關鍵時刻,表現出了一個大寫的人應有的素質:對理想的執著、對人格的珍視、對尊嚴的捍衛……這有些古典,在這個時代依然讓人熱血沸騰。」
也有人發問:雅漂似乎被媒體和公眾忽略了,以至顯得有些輕描淡寫。是不是「英雄主義」再也激不起人們的激情與嚮往了呢?是不是一切一切崇高之舉都會被視為表演,而遭到公眾的冷遇?用什麼樣的視角,存什麼樣的心態去看待如雅漂一類的行為?這當中有太多的複雜與疑惑,行為和名義,初衷和結果,都是值得探討的話題。也許當一件曾經被人們強加和附會了太多主題與意義的行為,一下變得無人喝彩,變得失去了「主題」與「意義」的時候,才是其本質意義開始顯現的時候?
還有人評論說:商業炒作毀了雅漂。這是事實。 開始廣受關注,被媒體稱作「世紀末中國人最後的探險」, 因開始並不為隊員知曉的商業背景,先「官辦」後莫名其妙成了「民間」。開始轟轟烈烈,後來冷冷清清,雅漂隊員從頭至尾面對的就不僅僅是世界最高大河,更多的卻是與人鬥爭。鬧劇一出出上演。這群由工人、教師、警察、記者、經理、科學家、攝影家、民間環保人士等各行各業大多素不相識的漢子們組成的隊伍面對謠言,面對非議,能團結的猶如一個人,能苦苦撐了下來,是偶然還是必然?
在雅魯藏布江上,我眼看著雅漂隊長楊勇的鬢角不知不覺變白了,這甚至讓我想起伍子胥。
當時,我在一篇稿子裡有這樣的文字:一切都夢一樣的過去了,回到成都,最迫切的問題就是「雅漂隊」尚有19萬多的租車等費用不知如何償還……對此楊勇認為:雖然「雅漂」一直陰差陽錯,這群漢子能堅持下來,是個奇跡。除了探險,「雅漂」更是閱盡人間醜惡,但另一面的人間真情讓他感動,使他更愛我們的民族。平下心來看,雅漂現在的如此境遇,說不正常其實也正常,隨著市場經濟的建立,探險必將與商業結緣。關鍵是別把好事辦雜了,雅漂是一個失敗但很豐富的範本,希望中國民間探險的成熟發展,能從中得到有益的啟示,少走些彎路。
開始介入「雅漂」時,我要求自己以一個記者的眼光,以一個旁觀者的立場去面對一切,但我不久就發現這根本不可能。不光我,從形勢明朗時起,雅漂隊的記者、司機就和隊員就沒什麼分別,當時的條件,也不可能有什麼分別。當人的尊嚴面臨挑戰的時候,任何一個正常的人,都別無選擇。——我記憶猶新的是:有一次關鍵時候的「起義」,是司機張超率先向「組委會」發難,他完全忘了這樣做的直接後果是他的將要面臨的巨大經濟難題。現在,張超是「雅漂隊」最大的債主之一,我們還欠他數萬元的租車費。
每當這種時候,空前的團結精神、感動我的人性光芒,總使我無法旁觀……我希望這兩年的「深思」能使我恢復旁觀者的立場,但看來我做得還是很不夠。
一個遠在美國的陌生朋友對我說:不能體會漂流人的感受。相信會很自豪,也許會很沉重:面對死傷者。我猜想也許你在為其中的一些「插曲」氣憤。我沒有你們雄壯,沒有幹過驚天動地的事,但有時也會氣憤,不能容忍對自己珍視的東西的絲毫怠慢。然而,自己也曾輕視過別人的義舉。思考也會累死,為了救自己一條無足輕重的小命,只告訴自己做了不能不做的事。不幸你是記者,思考是你的職業。
你覺得人能和雅魯藏布江相比嗎,從任何一方面?
我回email說:漂流的確是一件很刺激的事情,久久難忘,雅漂更是一個怪胎,除了與大自然更是與人的醜惡「交流」。一言難盡。這事最重要的是讓我對人體的潛能感到驚訝。自豪談不上,自信是增加了。
這樣的事會上癮。如果有機會,我還會去。
每條江都有自己的性格,雅魯藏布江在我心中像一個孩子,有點調皮的那種……但這個孩子卻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籠罩著一種摸不透的神秘……沒想好,再談。這種感覺可能是因為我只見到了這條江的中上遊,下遊已經在印度了。長江就不同,我走過長江源頭至重慶,重慶到上海斷斷續續都有印象,完全不同的性格。稱得上母親河。但就如現在的中國一樣,滿身瘡痍……很累,腦袋裡。思路理不清。信息太多,我的cpu處理不過來,發現了許多從前認為很不得了的東西都不過如此而已,有點失落,還有惰性。只有堅強的活著。如此而已……
是什麼使我們難以忘懷?大概也就是這些吧。
(三)
那趟治好了我「失語症」的雲南之行是我在網上莫名其妙中了個大獎。真是做夢也沒有想到,可能是所謂否極泰來,我視為上天救我。這使我越來越有點宿命。之前,我基本上每天一邊喝著我現在居住的這座城市邊上的湖北竹山縣農民自釀的苞谷酒,一邊在網上瞎逛和人瞎聊,一弄就是一通宵。有一夜,我把網名由猛男無忌改為孤獨老壞人、摩拳擦掌、窮凶極惡、愛誰誰誰吧我無所謂、笨笨笨最後又改回猛男無忌、二郎山殺手,才覺得舒服多了……那些日子,身體受到極度摧殘,大腦卻總是一片虛空,每天都辛苦到自己要心疼自己,卻總歸還是一片茫然。順便說一句,網絡這東西,你把握不好就相當於毒品……好在,那趟雲南之行的山野氣息,紅土地上那片厚重山水使我神清氣爽了,「頓悟」天地之間我能行走,就是幸福的。天地永壯我魂魄,日月永賜我信心。沒必要悲歎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沒必要自己跟自己過不去,該幹嘛就好好幹嘛,一切其實都很簡單。真的就這麼簡單。
我想,我會像適應高原反應一樣來重新適應這可惡的城市。
總記得那次在雲南,去見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的饒定齊副研究員,那個我在「雅漂」中「最崇拜的人」。這時,「科學家」西裝革履讓我很不習慣。與我在高原對他的印象實在相去甚遠了。我只好從目光裡找尋昔日隊友的影子。——要知道,在雅漂後半截,我是把撫摸饒的胳膊稱為十大快感之一的。饒的皮膚那時比他捉的蜥蜴要皮實、粗糙、有質感。
饒「科學家」那時像什麼?民工。這可不是我說的。他被別人認作民工的事情在雅漂時發生過不止一次。
我面無表情地想:這,只能說明一個問題,在這條世界最高大河上,我們慘兮兮的形象保持的時間太久了,難以磨滅。
有人描述我們是「蓬頭垢面」,這個詞是準確的……最後的時刻,我們困守拉薩等待親友寄路費返家,為了少吃飯便少走動,幾個人不約而同每天坐羅布林卡附近的圖書館看書。這時有了故事,有一天,隊長楊勇和我們同去,院子裡的一隻狗竟衝著他狂吠不已。眾所周知,拉薩的狗是全世界最善良的,圖書館院子裡的狗以前從沒見它對讀者叫過,這天,大約是它也奇怪怎麼這種形象的人也會跑到這種高雅地方來?這事後來成了我們的段子之一。
在大峽谷的時候,有一天,我們最小的隊員「小妖」萬麟終於忍不住去撿了「國家隊」丟下的牛肉乾袋子去舔,成為「段子」。這孩子當著人不承認。後來,他私下對我說,實在是餓「疼」了……
我想起在拉薩我們要散伙那天,雪域電腦的老總很突然地要請大家吃飯,已經走了一些兄弟了,剩下的到了一家很豪華的飯店,吃火鍋。楊勇給大家敬酒,說:這一路上,講過很多次,要讓大家好好吃一頓火鍋,總是沒有實現……今天借花獻佛,算是了了心願……楊勇平時滴酒不沾,這天,一杯白酒一飲而盡。——當時,攝像師不在攝像機在,我扛機器拍,推到特寫,猛然看見楊勇這廝眼眶是濕的。楊勇是個感情極不外露的人,這天,要不是推到大特寫,我也不會發現。
好了,不說這些了。
這些,想起來有點心酸,但很溫暖。
這兩年,我一直謀劃著再去一趟雅魯藏布江,再去看看大峽谷,卻是總沒能成行。
這兩年,有一點也越來越肯定,雅魯藏布江我們很多人都還要再去。那個我一路上詛咒過無數次的大峽谷之路,我們也還會再去走。
總結一下吧,不管怎樣,我看到的事實是,「雅漂」已經深深影響著我們每個人這二年的生活,也許,這種影響以後也還將這樣繼續下去。
區別僅僅在於,時至今日,有些人回來了,有些人的三魂六魄還在雅魯藏布江。
其實,回到城市,要面臨的問題總比在高原要複雜得多。很多時候,你根本沒有時間去思考,去愣神,就不由自主朝著一個方向去了。這也就好比我們漂流時船一進入激流,人其實沒有多大力量,只能順著流向前進了。
唯一能使我們這樣的「戀高原症患者」輕鬆的就是重返高原。不僅我和我的很多朋友有這樣的體會,很多內地人一旦有了高原經歷,都會不由自主患上這種「「戀高原症」,這已屢見不鮮。
對於我們這樣的「重度戀高原症」患者來講,很多時候,到什麼地方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只有那樣的地方才能治好諸如我「失語症」之類的怪毛病。
去年,我終於去了一趟甘孜,和一干紅男綠女進行了一次「朝佛之旅」,又看見了高原的那種天。
返回的時候,卻有了那一年我最煩躁的一天。
那天,再過折多山口時,依然沒有一絲雪,這使我多少有點莫名的失落。
我想起多年以前第一次出康定從這裡進入高原開始我夢想的生活,過這山口,那滿目的冰清玉潔,那鑲滿水晶般冰花的經幡,就長久地駐留在我空虛的心靈,使我在靜夜裡也不覺得孤單……這次回來,離城市越來越近了,上了高速公路,夾雜在呼嘯的鋼鐵怪物間,滿耳轟鳴,孫宇先是嘟嘟囔囊後來就是反反覆覆地大聲喧嘩:「……又回到這可惡的地獄了……這個大垃圾桶……」接我們的二郎山混混羅浩安慰說:「沒事的……這廝過不了兩天,又會愛上成都的……這小子就這樣。」
是啊,我們其實都這樣,都是一群凡夫俗子。即使我們剛剛經歷了一次所謂的「朝佛之旅」。
我悲哀的想到:我們的命運就是被這又恨又愛的的城市吞沒……排泄……然後……消失……就是這樣。我們其實誰又能離開城市?——我們從城裡逃出來踏上這樣的「朝佛之旅」是逃避還是尋找?尋找?又在尋找什麼?逃避?又逃避什麼呢?其實什麼也沒有?有嗎?沒有嗎?沒有嗎??有嗎??……想這些幹什麼呢?別想。還是不想的好。——這段經歷對於我們每個人的不同,也就僅僅在於留存在記憶裡的時間長短而已。僅此而已。僅此而已嗎?誰願意胡說誰去胡說誰願意誇張誰去誇張。我累了,不想說了,也不想想了。一切都還得這樣那樣地繼續。是這樣的。是這樣的嗎?不是這樣又是怎樣嗎?不能說了,再說就《大話西遊》了,再說我的「失語症」又該發作了。沒意思,趕快打住,呵呵。
從甘孜回到成都,「大運會」開幕式那天晚上,我為本書精心選的幾百張照片丟了,並且丟的是二、三百張底片。
當時,我的朋友黃山火急火燎跑上來喊東西對了。我急忙出去看:確實真的丟了。
我有點木,找了一圈,又到派出所報案,想了想能作的還有死馬當活馬醫給媒體的朋友打個電話發個尋找消息,作完這一切,我就有點發呆。
《地毯式搜索雅漂照片 雅漂隊員用生命換回的照片和底片昨晚被盜》(2000年9月4日·成都商報)
本報今日凌晨零時消息(記者 劉瑤) 1998年全體雅漂隊員用生命換來的200張像片和300張底片,昨晚全部被盜了!這可急壞了失主,從昨晚到今日凌晨他們在附近幾條街展開地毯搜索,但仍沒有結果。據雅漂隊員《中國三峽工程報》記者稅曉潔介紹,此次他來成都的目的就是來找當年的雅漂的隊員,商量出書的事。昨晚九時,他和兩個朋友來到人民南路四段回家路上酒吧,他們開的一輛棗紅色昌河麵包車停在附近。40分鐘後,一個朋友突然發現,汽車右中門的車窗被撬開,裡面的東西全部丟失,其中包括價值上萬元的物品和一些重要的證件,但最讓人揪心的是記錄著1998年全體雅漂隊員出生入死經歷的300張珍貴底片和200張像片也被人一併拿走。稅曉潔和朋友立即到玉林派出所報案。小偷會不會順手將這些「不值錢」的東西扔了呢?抱著最後一線希望。幾人分頭在附近的幾條街的每個垃圾桶展開地毯式的搜索,但截至今晨零時記者發稿時仍然沒有結果。據稅曉潔介紹,這300多張底片是從一萬多張雅漂底片中精選出來的精華,是二十多個雅漂隊員花了半年時間用生命的代價換來的。希望如有拾到著,請與手機13980677600,13628038889聯繫,或通過本報轉交,失主承諾定有酬謝。
…… ……
我驚異我自己的平靜,平靜的有點木然。
丟照片是晚上9點多,我們一直在周圍尋找到凌晨三點多,竟然找到了盜賊丟下的7張底片……這個過程中,我一直很平靜。整個尋找過程中我甚至沒有什麼傷感。直到凌晨四點多,我回到借居的小屋,看到桌子上、沙發上一堆堆挑剩下的的底片和小樣,才頓覺心如刀絞,欲哭無淚。真的想哭。
丟的那二、三百張底片是從一、二萬張底片裡挑出來的呀。
我電話裡給我尊敬的攀枝花二灘建行行長陳連躍說起這件事。這個高人說:也許是天意吧……我的心理又有點平衡。
也許是衝撞什麼神靈了吧。在忽晴忽雨急又是大雪冰雹的馬泉湖,半個小時划船也劃不到二十米的時候,我隨口惡毒咒罵過神靈們……在飢寒交迫的大峽谷,我們在也許不該燒火地方胡亂燒火,在火中燒不該燒的東西……是因為這些嗎?是就是不是就不是。反正我知道對於未知的大自然和未知的神靈我已心存敬畏。
丟了就丟了吧。只好如此。
「雅漂」使我不那麼嚴重地患得患失,我這樣想,便想通了。
然而,總還是心痛。最難受的是,丟的那些底片中有我和更桑在雅魯藏布大峽谷中的幾乎全部合影。那天,我吧我和更桑的幾乎所有合影都挑出來了……真的就那樣丟了?就那樣丟了?
不會的,真的萬幸,我還在那幾張撿回的底片裡找到了一張我和更桑的合影。再整理底片,又找到幾張。
我又慶幸了。知足吧。
阿Q就阿Q吧。「雅漂」使我成了這樣的人。
…… ……
很長時間了,我一直心理陰暗,面如死灰,凡事比以前拖拉十倍,那次朝佛之旅以後也是很久沒寫一個字。
今天,我的朋友黎文給我來電話,先說幫我找了個工作,我聽了聽嚴詞拒絕,咱雖然決定還要繼續做記者但早已定下「只賣藝,不買身」的原則……聊著聊著我們覺得應該把我們漂流雅魯藏布江時的錄像資料做個《雅漂之大話西遊版》,肯定逗極了。我們對自己的主意很得意。這事我們沒準真做了,沒準也就那麼一說,很多事情由不得我們,我們早已都不是言行一致的人了。這廝最後說要給我多寄幾本他們最近的雜誌,因為這幾期他們隨雜誌附送安全套,天!竟然已經這樣了。這讓我覺得開心極了。爬起來記下了這段文字不能再睡那麼多覺了,不要再胡思亂想。起床,該幹活了。該幹什麼幹什麼去。
(五)
我現在居住的湖北十堰,越來越像一個北方的城市了。與我在這裡做記者那時候比,更像一個農貿市場了。我在這裡想說的是天氣:今天這個春日,竟然滿城灰暗,天空中佈滿來自遠方的塵土和沙粒,整個一沙塵暴的感覺。——這在我看來,也許是我老了,眼睛灰了,也許真是大自然報復的腳步真的比想像中的還要快。
上街買報紙消食,報上說要把我們十堰建成綠色屏障,保衛武漢。呀!沙塵暴都到武漢了,竟然。
看來,我的感覺還不是偏得很厲害。
很難看到了,明淨的天,清朗的陽光,綠綠的碧草……在這城市裡都很難看到了。在我的童年和少年印象裡,這些,更北的我的故鄉陝西似乎更多一些。然而,這是不合邏輯的,南方的山應該更綠才是。誰知道。——當然,這也可能是我的心理越來越晦暗了吧。人的童年總是更純淨一些。
明淨的天,清朗的陽光,綠綠的碧草……這在高原總是隨時能夠見到,這大約也是「戀高原症」的病因吧。——突然想到。
本來,我計劃在這本書的最後說說「是非」、講點「鐵肩擔道義」之類的豪言壯語,發發牢騷的,比如我可以原諒淺薄、無知,甚至可以容忍侮辱但我無法原諒不誠實……之類,但是,寫到這裡,我卻一點興趣也沒有了。
我承認,我還是有「失語症」,似乎還是有好多話但又覺得沒什麼好說的。這,大家應該早看出來了,那麼,就說一件似乎不相干的有趣事情吧。
最近看一本書,解開了我長久的一個疑惑:
1958年大躍進,全國大放衛星,放到一畝地能產240萬斤糧食。
12月,「武昌會議」期間,毛澤東召見其秘書李銳。李銳問道:你怎麼會相信那些「高產衛星」?——是啊,毛主席出身農家,怎麼竟然會相信?——毛澤東說:我是看了錢學森的文章後才相信的。
著名物理學家錢學森1958年6月16日在《中國青年報》發表題為《糧食畝產會有多少?》
的文章說:「六月十二日中國青年報第一版發表了一個動人的消息:河南遂平縣衛星農業社繼小麥畝產兩千一百零五斤以後,又有二畝九分地平均每畝打下了三千五百三十斤小麥。」「土地所能給人們的糧食碰頂了嗎?」「科學計算告訴人們:還遠得很!今後通過農民的創造和農業科學工作者的努力,將會大大突破今年的豐產成績。因為,農業生產的最終極限決定於每年單位面積上的太陽光能,如果把這個光能換算農產品,要比現在的豐產量高出很多。現在我們來算一算,把每年射到一畝地上的太陽光能的30%作為植物可以利用的部分,而植物利用這些光能把空氣裡的二氧化碳和水分製造成自己的養料,供給自己發育,生長結實,再把其中的五分之一算是可吃的糧食,那麼稻麥每年的產量就不僅僅是現在的兩千多斤,而是兩千多斤的二十多倍!」
既然權威科學家都論證了能夠有那麼多的產量,那些文化水平不高的基層鄉村幹部膽子就更大了……很快,出現了這樣一個前所未有的局面,偉大領袖和導師毛主席進而提出了糧食多了怎麼辦的疑問?
中國科學院黨組將這個課題作為緊急任務,交給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大連石油研究所、北京化學研究所、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上海生物化學研究所以及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等科研單位去完成。這些研究所立即抽調大批科研人員,很快拿出了糧食轉化為化工原料的方法。
有點滑稽吧?時至今日,我們中國面對的仍然是糧食少了怎麼辦的問題。
…… ……
在這裡說這個,也許會有人說我別有用心。那就算別有用心吧。我不想解釋什麼。我只能說我的確很驚奇。1958年離現在並不遙遠,但是我看到這個消息的時候仍是那麼地吃驚!……老實說,我對這些不存在什麼看法,甚至都不願意仔細去想。我這一代人常被人稱做是沒有信仰、尷尬的一代,既不背負歷史的沉重又沒有「新人類」的灑脫。這話有沒有道理,我也懶地去管。對此,我們無言。我們不想討論這些。
不過,老實說,我們真的沒有背負沉重的心理需求,也還真的適應不了「新人類」的生活方式和思想理念。那麼,就老實一點吧,
我們在乎什麼呢?
沒想好。不知道。別問我。
好了,關於我們的「雅漂」,該說的不該說的,在這本書前面的章節我都說了。不用再囉嗦什麼了。
這本書基本上是在夜間完成的。所謂「你的夜晚我的白天」。我開始挺喜歡那種感覺。我喜歡在夜間做一點私人研究。我喜歡一邊在網上和人聊天一邊打字,不覺寂寞,又互不干涉,想理誰就理誰,不想理就不開口好了……後來,發展到基本上每天都是必須先服安定,然後猛喝咖啡,才覺得清醒。——這對身體是極大的摧殘。所以我決定,寫這樣東西的這樣的鳥事以後不能再干了。
一天,有朋友和我開玩笑,說,你已經成為作家、文人了,並且說民間有曰:文人無行、文人無恥……
這弄得我有點淒涼,我回oicq說:現在,某種意義上,我已經淪落為「文人」了。
這很令我悲哀,又無可奈何。在這點上,我抗爭不過命運。
「無行」,我肯定有過,以後也將還會再有。
這,由不得我。
我又不是神仙,也不做不了聖人。
只有要求自己不「無恥」了。
只好這樣了。
起碼還是個人吧……
現在好了,終於要寫完了,我得趕快到山裡轉轉,去去濁氣。
想到馬上就可以去山裡,我有點亢奮。想起大山,我總想起更桑,我的那個藏族好兄弟。
沒有他,我不能想像事情會怎樣,當時我還能不能完好無缺的走出大峽谷。
這兩年中,我們通過幾個電話——雖然更桑漢語仍然很糟我藏語也還是說不了幾句。記得有一次,他從遙遠的西藏林芝打電話掛念我是否回到湖北家中一切可好?……我滿腹話兒淚湧眼眶急了半天兩人卻只是扎西德勒完了就再說不清什麼了……我們還通過幾封信。他還在到處打工,居無定所,還在以謀生的方式四處遊歷。——最後一封信,他大概沒有找到人翻譯,純藏文,我一點也看不懂。
唯一使我欣慰的是,我們仍保持著彼此的信任,我知道我們還會見面。
我想,再和更桑相聚,我要做的第一件事仍然是要請他大吃一頓。林芝分別的那次,實在也沒怎麼好好吃。
我總會想起我們最後在林芝分手的那一幕:那時候,剛剛走出大峽谷我們的身心都疲憊到了極點。那天是早上6點的車,4點鐘聽見有車響,更桑就一骨碌怕起來下到院子裡去看。他怕我睡過了,誤車。他知道我誤不起車也不能誤車。這一夜,他都沒怎麼睡。
更桑送我上車,依依惜別,我們很自然地行了個藏式貼面禮。
我看到他的眼角有淚光在閃動。
車開了,我的淚流了出來。
這是我在那一年唯一的一次流淚。
現在每當回過頭來看照片裡的更桑,我總很內疚又很感動。想起大峽谷的一切,總溫馨得讓人鼻子發緊。
這樣的東西總讓我感動。不幸的是,這種感動,我總是在那些偏遠的地方遇到的更多一些。回到城市,這些東西要麼難以遇到,要麼短命的令人心悸。我不知道這是怎麼回事。
唉!又囉嗦了,打住。就此結束吧。
(六)
這本書能夠完成,首先應該感謝本書的責任編輯張寶東先生,沒有他的極度耐心和鼓勵,這本書不知道還要拖到什麼時候。我本是個懶散的人,再加上「失語症」,本書的交稿比預定時間整整晚了一年。
本來,「雅漂」尚未結束,我人還在拉薩,就與朋友約好弄一本書的。一回家,就急急忙忙買了電腦,打算大幹一場出出心中的惡氣,卻是一坐下來想起「雅漂」就犯暈、惶惑、噁心、憤怒、失落、激動、熱血沸騰……就是怎麼也寫不出來幾個字。我疑心是打字慢,影響思維,改回來用筆和紙,還是不行。——那是一種難以言說的很恐怖的感覺,是那種「失語症」的典型症狀。——儘管我越來越認識到,不寫出這些,我無法投入地去作別的事情,但總是一拖再拖。
本書能夠完成,還有賴於我的隊友和許多朋友以及我的家人的幫助、支持和鼓勵,他們默默作了許多繁雜的工作。
因本人水平有限,不當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最後,要說明的是,對本書所述事實和觀點,作者負完全責任。
2001/3/15
引用鏈接:
雅魯藏布漂流網
我們的失語症
(一)
一年多以後,在飛往昆明的班機上,我總還恍然覺得這不過是在重複往日的一次旅行。
我一直疑心這是虎年「雅漂」在西藏衝撞的神靈仍然還在和我開玩笑。事實上,這是我第一次從空中進入雲南。憑窗俯瞰,腦海一片茫然卻又似塞滿了東西,片片漸漸遠去的蒼茫山脈和細線般的河流總是勾起太多傷感或幸福的回憶。很長時間了,我一直對自己生活在回憶裡深懷恐懼但無能為力。
田野、村莊、集市、人流依次出現在我的視野,空中客車降落在巫家壩機場,我才強迫自己回到現實。
依我有限的遊歷經驗來看,除了西藏,最好玩的就是雲南了。雲南我排在其次,所以這幾年是一有縫就往西藏鑽。 古人云:物極必反……那次艱苦卓絕橫穿西藏漂流雅魯藏布江,在世界第一大峽谷快走斷了腿,終於看了兩處新「發現」的,被叫嚷是要改寫地理教科書的「世紀地理大發現」的雅江干流大瀑布以後,回到城市,我就患了「失語症」。
那是一段恐怖的日子,浮躁、茫然、無所適從之類的種種難言滋味籠罩著我,還有一種莫名其妙地寒冷時不時會突然從骨頭裡浸遍全身,冷到雙臂發抖,讓我懷疑是不是真的在大峽谷中了門巴人的那神秘的「換命之毒」……在城市的喧囂紛雜中,我前所未有地感到彷彿置身黑洞般無邊無際沒有著落,而時光卻在匆匆飛逝。那些日子糟透了,整個人萎靡不振,頹廢不堪,很多以前認為不得了的東西崩潰了,沒有了愛情、沒有了一些朋友……也沒有了金錢,大半年只寫了一篇只有我們自己人能看的《反思雅漂》……這種不知所措讓我惱火到了甚至自己都很瞧不起自己的地步,但沒辦法,它就像一團陰雲,壓在我的心頭……總歸耐不住寂寞,流竄到成都,攝影家羅浩嘲笑我效率低下:「你小子是畫不出畫了寫文章,寫不出文章了拍照片,拍不出照片了寫詩,我看你現在已經是詩人啦!再這樣下去你小子就要成哲學家啦,一年寫幾百個字就行啦!……」羅浩這廝以字數多少來劃分藝文品種。——對此我有點麻木,不打算戒煙也不打算戒酒,心說老子怎樣老子自己知道。我們都滿腹話兒卻不知從何說起,也懶得說給不相干的人聽,不會明白的。羅浩你小子喝點酒不也說有時真的想自殺,打算改行拍紀錄片了嗎?黎文這小子給自己雜誌完稿頂缸後感覺不也是終於吐出幾隻蒼蠅,同樣懶的動筆嗎?……所幸,我們都還沒有喪失幽默。
這時候我已經號稱要自由撰稿養活自己,從西藏回來就弄了電腦,但一「坐家」,對著破電腦總還是繼續做網民,整天昏天黑地在網上逛來逛去聊來聊去忙到後半夜,夜深人靜人去樓空卻每每發現工作效率低到還是在寫「詩」,弄得酒錢都成問題,恨不得殺了自己。
羅浩這廝還有下文:詩也寫不出來怎麼辦?那就只有當哲學家了。我知道這廝話中有話。一年多了,我一直托辭在「思考」。
其實,不光我,這「失語症」幾乎成了我們「雅漂隊」全體的通病。
這一年,我分別去過重慶、廣州、雲南、成都找過雅漂隊友喝酒(雅漂隊在西藏窮得差點抗斷了我的酒癮,和兄弟們一直沒能好好痛飲是我的「雅漂」十大遺憾之一),我欣慰地發現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在不同程度上患有我的這種「都市失語症」,心中才去了一些塊壘。——我們「雅漂隊」的幾個所謂文人,回來以後都沒怎麼寫幾個字……現在,即使我們這些「雅漂」舊友自己聚在一起,也很難得再提起雅魯藏布江。
別的朋友要問起來,也只是說:挺好玩的,好耍,有點刺激,風光挺美的……
為什麼懶得說?
很久的事情了?即使對於我們自己,也很遙遠了……
說了誰會相信。我們不想、也不指望讓誰理解。理解又怎樣不理解又怎樣。
不親歷那些你就根本無法體會更談不上理解。
不會明白的。也沒所謂的。
我自己問自己:如果重來一次會怎樣?
還會去嗎?
還 能 堅 持 下 來 嗎?
能不能再堅持下來我不知道。別人會不會去我也不知道。但我可以肯定地說,如果可以預知還是那麼艱苦的狀況,我肯定不會去的。
我不是自虐狂。我不願意自討苦吃,不願意自己找罪受。
然而,當時,在雅魯藏布江上,一切就那麼發生了,一切就那麼來到了,就只有承受並走過去,別無選擇。哪怕僅僅因為我們是男人。
艱難困苦就是那麼一步一步發生的,層層遞進,我們也就是那麼一步一步挺過來的。我們是男人,我們別無選擇,一切,其實就那麼簡單。
事實上,每當酒酣時,我們也總會談起我們自己的雅漂,也總是非常熱烈。也只有這種時候才會談起——我越來越明白那只能是我們的故事。那只有我們能夠體味的一切,只屬於我們自己。那種極端別人是很難進入的。那將是我們每個人內心最柔軟也最堅硬的東西,足夠咀嚼一生。那也是我們內心最易碎的一塊水晶。我們對此其實都非常珍惜。我們不容其蒙上哪怕一丁點灰塵。我們寧願把它塵封起來。對於我們來講,那東西無可替代。
那樣的東西也只能存在於雅魯藏布江,也只能發生在那時的我們身上。回到城市,我們又回復成城市的我們,只不過內心多了這既柔軟又堅硬的一團。僅此而已。
(二)
真是時光如電啊,一轉眼到了公元二00一年,已經是沒有什麼爭議的新世紀了。
年初,《深圳週刊》要做個「200期新聞人物大回訪」,因為該刊1998年97期的「雅漂報道」是我做的,來電還要由我回訪,我當時整理的文字如下: 一轉眼,夢幻般的「雅漂」已經過去兩年了。一幫兄弟們都很平和地回到日常生活,繼續做著原來的事情,基本都沒有什麼變化。當然,也還有一點「雅漂」後遺症:一些人結了婚,一些人下了崗失了業,一些人如我等徹底做了自由人……媒體陸陸續續有了一些報道,公眾知道了在世紀末的青藏高原上還發生過這樣一件事。但「媒體的雅漂」和「我們的雅漂」總是有著難以逾越的距離,總是有些莫名其妙的「敏感」東西在作怪。另一方面,媒體更需要的是傳奇故事、稀奇探險滿足來讀者的需要。而我們越來越清楚地認為,雅漂更是一個精神事件。
兩年間,兩本關於「雅漂」的書或者因為出版社或者因為我們自己的原因,沒有出版。拍攝的電視資料,也在開漂整整兩年以後才真正進入編輯……這之中我們自身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我們似乎集體患了「失語症」……我自己漸漸認識到:「雅漂」能使做了多年記者的我「失語」,是因為它不同於此前我所經歷的徒步長江、徒步漢江、神農架找「野人」、雅礱江考察等等以及種種其他名目的野外活動:先是由「官辦」到「民間」,「組委會」莫名其妙消失,再是商人中途撤退雪上加霜,終於到了大峽谷,原本以為是同志的「國家隊」又使一些高山仰止的東西瞬間崩潰……現在,我基本想通了,我覺得沒有必要掩飾自己:作為記者,我視「雅漂」為一個奇跡;做為隊員,我為我們自己感動和自豪。
雅漂能漂下來,是創造了奇跡還是民族性的一種必然?我不知道。
奇跡我看到並經歷了:先「官辦」後「民間」,結果是這支探險隊的物質條件之差在世界探險史上可能也絕無僅有。陰差陽錯還是時運不濟?荒唐無比又似乎必然。為什麼會這樣?這些現在我還沒想透就沒什麼好說的。另一面,這種物質條件下的探險使我認識到了人的無限潛能和探險的必要。同時,使我稱奇也讓我感動的是:在世界最高大河上,兄弟們能團結的如同一人,能夠義無返顧地堅持到底。這讓我看到了我們這個飽經苦難的民族的堅韌,使我對我們中華民族充滿信心。使我深信,假如還有再次抗日,我們還是打不跨的。雖然還是會有漢奸,雖然別人還是可以說「一個中國人是條龍,三個中國人是條蟲。」……我們越來越清楚的認識到:這種「雅漂」精神,這種在我們大家融合在一起時顯現的「集體榮譽感」,是最值得我們自豪和深深感動的。
平靜下來的我們看到,我們的雅漂,我們偉大祖國很多象雅魯藏布江那樣的地方現在能熱起來,歸根結底首先應該說是因為國力強勝了,國力強勝目前當然應該歸功於搞活經濟……商業化是不可避免的,商業化促進了經濟發展的同時,另一面也帶來了精神飢渴,青藏高原在某種意義上鬼使神差有了點「精神家園」的味道,就很自然的熱起來了……商業想炒作雅漂,這是正常的,不正常的方式中卻炒作出了種種純精神的東西,這有點戲劇性。如此而已。如此而已。
商業化的操作使雅漂人為地「悲壯」,但這不是商業化本身的罪過。
從我們有點「悲壯」的雅漂中,我樂觀地看到:中國人的探險會更快更成熟的發展。這兩年的眾多事實也說明了這一點。人的好奇心是永存的。探險精神是人類最寶貴的精神之一。正是這種精神,推動歷史不斷進步。同時,在問題的另一面,從上一個虎年的「長漂」到這個虎年的我們的「雅漂」以及又過去的這兩年,中國探險真正意義上的進步有多少?熱鬧了。商業進入了。不那麼單純了。但即使令人作嘔的「作秀」也是好的。下一個虎年,也許會出現商業與探險良性結合的局面,能有一些真正順氣提勁的事。
我們希望,不管怎樣,還是少一些「做秀」,別把探險也弄成「快樂大本營」……
事實基本就是這樣,我們不是「瘋子」也不是「英雄」,一群普普通通的好老百姓,還有點夢而已。
其實在城市裡,有些人如魚得水,有些人像我等這樣的,往往還顯得很低能。
…… ……
時光的偉大力量使像我這樣偏激的人也越來越平和,但有時候心靜下來回過頭再看,總還是有一種彷彿置身夢中的感覺……1999年6月,我急急忙忙坐了20多個小時的火車趕到成都人民商場,在商場北大門門廳的「雅漂」《關注自然與生態》展覽上與一幫隊友相聚,賣了幾天明信片。雅漂歸來半年以後,那時尚有10多萬的租車費等債務。這些明信片是還債的最大希望。6月,有世界環境日,和植樹節一樣,一年比一年熱鬧。對我們賣明信片很好。
我算外地隊員中到的較晚的一個,廣州《黃金時代》記者黎文早到兩天,電台請去做節目,這廝忍不住在節目中對成都媒體半年前有關「雅漂」的冷漠與曖昧大放了一番厥詞。他對我說:「本來已經回復平靜,以為早拋開雅漂了,一來,看到照片,這不由自主的重又激動連自己也感到奇怪……」。這小子還腹誹:「雅漂傳統沒變,來了這幾天,還是饑一頓飽一頓,感覺總在餓著……」我的體會也是深以為然。但我看出,這廝的非議不含抱怨。我一直固執地認為:我們「雅漂隊」能夠支撐下來,其中精神力量的巨大作用和令人驚訝人體潛能表現都是值得研究的奇跡。……半年後在繁華物慾的大都市中,雅漂兄弟們仍能一如既往地團結和任勞任怨讓我倍感溫暖……2001年,黎文這小子又給我來信說:……唉,時光如電呀!看到文章裡才依稀想起俺們的壯舉,比忘掉個夢更容易。對了,你現在會做夢夢見雅漂嗎?我是從來沒有。老了老了,慘慘慘!!!……我回答說:「雅漂」弄得我煩死了,可是必須寫完。我沒有夢見過雅漂。我現在基本不做夢……當時,我和黎文、張濤是最後一批離開拉薩的隊員。我們的錢到的晚,但還算比較舒服,飛回去的。
雅漂的結局很是有點淒涼。最後走出大峽谷時,資金窘迫到甚至付不起民工費,回內地是各自向親友求援。一幫大老爺們再擠在大卡車的後廂裡搖回去?違章,內地的警察也肯定不讓。錢一到,便或汽車或飛機各自急急歸家。隊長楊勇等四人和我們同一天最後離開拉薩,他們從青藏公路開回那兩台飽經風霜的後勤車。
走到格爾木,哥馮春一個月前在大峽谷的腳傷發作,膝蓋以下腫得發黑。住了兩天醫院絲毫不見好轉, 「搞不好要截肢。」楊勇在電話中說。
我急了:「那不成瘸子了?!……」馮春是老長漂隊員,以前我「徒步長江」時就結下過深情厚誼,喊了多年「哥」了。
接著便奇怪:當時沒事,到拉薩都沒事,怎麼一個多月了卻出事了?
那天晚上,我縮在楊勇辦公室地板上的睡袋裡抖動著獨自哭了,睡不著,終於很不像話的出去弄了瓶白酒催眠……我和哥都喜歡喝酒。我想起快到派區那天,要上岸了,酒癮也快抗斷了,我倆忍不住花五元錢買了一瓶最便宜的白酒,打算好好對飲。一喝,卻是假酒。每人還是灌了好幾口才扔掉。
一切都是自找的。什麼也不能讓我們後退。我們什麼都能承受。可是,「哥」怎能沒有腿?我難過而且很想不通:奇怪!「哥」腿傷後走出了無人區,走到墨脫,翻越了多雄拉,走出大峽谷,一直到拉薩都沒事,怎麼一個多月後卻出事了?
隊友警察李宏分析道:我們在高原就跟那些街頭流浪漢一樣,精神處於非正常狀態,你看他們吃髒東西睡垃圾堆卻不見生病。我們也一樣,一樣的道理,話糙理不糙。我們當時全憑一股精神。這一下來,稍一鬆懈,毛病就全出來了。這話有理,整個雅漂我視為奇跡之一的就是:每天兩頓半飽的飯在那麼高的海拔,那麼惡劣的環境,竟能支撐那麼強烈得體力消耗且無人病倒。這只能歸結為精神得力量。人的潛能是無限的。除此我找不到答案。
雅漂總算是完成了,當時,有人讚美說:「雅漂從一開始就注定了一場悲劇的上演。可貴的是,悲劇往往誕生真英雄。在一片銅臭瀰漫中,在欺騙與訛詐中,這批堅持下來的隊員無愧於『精神英雄』。一些平凡的人,在關鍵時刻,表現出了一個大寫的人應有的素質:對理想的執著、對人格的珍視、對尊嚴的捍衛……這有些古典,在這個時代依然讓人熱血沸騰。」
也有人發問:雅漂似乎被媒體和公眾忽略了,以至顯得有些輕描淡寫。是不是「英雄主義」再也激不起人們的激情與嚮往了呢?是不是一切一切崇高之舉都會被視為表演,而遭到公眾的冷遇?用什麼樣的視角,存什麼樣的心態去看待如雅漂一類的行為?這當中有太多的複雜與疑惑,行為和名義,初衷和結果,都是值得探討的話題。也許當一件曾經被人們強加和附會了太多主題與意義的行為,一下變得無人喝彩,變得失去了「主題」與「意義」的時候,才是其本質意義開始顯現的時候?
還有人評論說:商業炒作毀了雅漂。這是事實。 開始廣受關注,被媒體稱作「世紀末中國人最後的探險」, 因開始並不為隊員知曉的商業背景,先「官辦」後莫名其妙成了「民間」。開始轟轟烈烈,後來冷冷清清,雅漂隊員從頭至尾面對的就不僅僅是世界最高大河,更多的卻是與人鬥爭。鬧劇一出出上演。這群由工人、教師、警察、記者、經理、科學家、攝影家、民間環保人士等各行各業大多素不相識的漢子們組成的隊伍面對謠言,面對非議,能團結的猶如一個人,能苦苦撐了下來,是偶然還是必然?
在雅魯藏布江上,我眼看著雅漂隊長楊勇的鬢角不知不覺變白了,這甚至讓我想起伍子胥。
當時,我在一篇稿子裡有這樣的文字:一切都夢一樣的過去了,回到成都,最迫切的問題就是「雅漂隊」尚有19萬多的租車等費用不知如何償還……對此楊勇認為:雖然「雅漂」一直陰差陽錯,這群漢子能堅持下來,是個奇跡。除了探險,「雅漂」更是閱盡人間醜惡,但另一面的人間真情讓他感動,使他更愛我們的民族。平下心來看,雅漂現在的如此境遇,說不正常其實也正常,隨著市場經濟的建立,探險必將與商業結緣。關鍵是別把好事辦雜了,雅漂是一個失敗但很豐富的範本,希望中國民間探險的成熟發展,能從中得到有益的啟示,少走些彎路。
開始介入「雅漂」時,我要求自己以一個記者的眼光,以一個旁觀者的立場去面對一切,但我不久就發現這根本不可能。不光我,從形勢明朗時起,雅漂隊的記者、司機就和隊員就沒什麼分別,當時的條件,也不可能有什麼分別。當人的尊嚴面臨挑戰的時候,任何一個正常的人,都別無選擇。——我記憶猶新的是:有一次關鍵時候的「起義」,是司機張超率先向「組委會」發難,他完全忘了這樣做的直接後果是他的將要面臨的巨大經濟難題。現在,張超是「雅漂隊」最大的債主之一,我們還欠他數萬元的租車費。
每當這種時候,空前的團結精神、感動我的人性光芒,總使我無法旁觀……我希望這兩年的「深思」能使我恢復旁觀者的立場,但看來我做得還是很不夠。
一個遠在美國的陌生朋友對我說:不能體會漂流人的感受。相信會很自豪,也許會很沉重:面對死傷者。我猜想也許你在為其中的一些「插曲」氣憤。我沒有你們雄壯,沒有幹過驚天動地的事,但有時也會氣憤,不能容忍對自己珍視的東西的絲毫怠慢。然而,自己也曾輕視過別人的義舉。思考也會累死,為了救自己一條無足輕重的小命,只告訴自己做了不能不做的事。不幸你是記者,思考是你的職業。
你覺得人能和雅魯藏布江相比嗎,從任何一方面?
我回email說:漂流的確是一件很刺激的事情,久久難忘,雅漂更是一個怪胎,除了與大自然更是與人的醜惡「交流」。一言難盡。這事最重要的是讓我對人體的潛能感到驚訝。自豪談不上,自信是增加了。
這樣的事會上癮。如果有機會,我還會去。
每條江都有自己的性格,雅魯藏布江在我心中像一個孩子,有點調皮的那種……但這個孩子卻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籠罩著一種摸不透的神秘……沒想好,再談。這種感覺可能是因為我只見到了這條江的中上遊,下遊已經在印度了。長江就不同,我走過長江源頭至重慶,重慶到上海斷斷續續都有印象,完全不同的性格。稱得上母親河。但就如現在的中國一樣,滿身瘡痍……很累,腦袋裡。思路理不清。信息太多,我的cpu處理不過來,發現了許多從前認為很不得了的東西都不過如此而已,有點失落,還有惰性。只有堅強的活著。如此而已……
是什麼使我們難以忘懷?大概也就是這些吧。
(三)
那趟治好了我「失語症」的雲南之行是我在網上莫名其妙中了個大獎。真是做夢也沒有想到,可能是所謂否極泰來,我視為上天救我。這使我越來越有點宿命。之前,我基本上每天一邊喝著我現在居住的這座城市邊上的湖北竹山縣農民自釀的苞谷酒,一邊在網上瞎逛和人瞎聊,一弄就是一通宵。有一夜,我把網名由猛男無忌改為孤獨老壞人、摩拳擦掌、窮凶極惡、愛誰誰誰吧我無所謂、笨笨笨最後又改回猛男無忌、二郎山殺手,才覺得舒服多了……那些日子,身體受到極度摧殘,大腦卻總是一片虛空,每天都辛苦到自己要心疼自己,卻總歸還是一片茫然。順便說一句,網絡這東西,你把握不好就相當於毒品……好在,那趟雲南之行的山野氣息,紅土地上那片厚重山水使我神清氣爽了,「頓悟」天地之間我能行走,就是幸福的。天地永壯我魂魄,日月永賜我信心。沒必要悲歎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沒必要自己跟自己過不去,該幹嘛就好好幹嘛,一切其實都很簡單。真的就這麼簡單。
我想,我會像適應高原反應一樣來重新適應這可惡的城市。
總記得那次在雲南,去見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的饒定齊副研究員,那個我在「雅漂」中「最崇拜的人」。這時,「科學家」西裝革履讓我很不習慣。與我在高原對他的印象實在相去甚遠了。我只好從目光裡找尋昔日隊友的影子。——要知道,在雅漂後半截,我是把撫摸饒的胳膊稱為十大快感之一的。饒的皮膚那時比他捉的蜥蜴要皮實、粗糙、有質感。
饒「科學家」那時像什麼?民工。這可不是我說的。他被別人認作民工的事情在雅漂時發生過不止一次。
我面無表情地想:這,只能說明一個問題,在這條世界最高大河上,我們慘兮兮的形象保持的時間太久了,難以磨滅。
有人描述我們是「蓬頭垢面」,這個詞是準確的……最後的時刻,我們困守拉薩等待親友寄路費返家,為了少吃飯便少走動,幾個人不約而同每天坐羅布林卡附近的圖書館看書。這時有了故事,有一天,隊長楊勇和我們同去,院子裡的一隻狗竟衝著他狂吠不已。眾所周知,拉薩的狗是全世界最善良的,圖書館院子裡的狗以前從沒見它對讀者叫過,這天,大約是它也奇怪怎麼這種形象的人也會跑到這種高雅地方來?這事後來成了我們的段子之一。
在大峽谷的時候,有一天,我們最小的隊員「小妖」萬麟終於忍不住去撿了「國家隊」丟下的牛肉乾袋子去舔,成為「段子」。這孩子當著人不承認。後來,他私下對我說,實在是餓「疼」了……
我想起在拉薩我們要散伙那天,雪域電腦的老總很突然地要請大家吃飯,已經走了一些兄弟了,剩下的到了一家很豪華的飯店,吃火鍋。楊勇給大家敬酒,說:這一路上,講過很多次,要讓大家好好吃一頓火鍋,總是沒有實現……今天借花獻佛,算是了了心願……楊勇平時滴酒不沾,這天,一杯白酒一飲而盡。——當時,攝像師不在攝像機在,我扛機器拍,推到特寫,猛然看見楊勇這廝眼眶是濕的。楊勇是個感情極不外露的人,這天,要不是推到大特寫,我也不會發現。
好了,不說這些了。
這些,想起來有點心酸,但很溫暖。
這兩年,我一直謀劃著再去一趟雅魯藏布江,再去看看大峽谷,卻是總沒能成行。
這兩年,有一點也越來越肯定,雅魯藏布江我們很多人都還要再去。那個我一路上詛咒過無數次的大峽谷之路,我們也還會再去走。
總結一下吧,不管怎樣,我看到的事實是,「雅漂」已經深深影響著我們每個人這二年的生活,也許,這種影響以後也還將這樣繼續下去。
區別僅僅在於,時至今日,有些人回來了,有些人的三魂六魄還在雅魯藏布江。
其實,回到城市,要面臨的問題總比在高原要複雜得多。很多時候,你根本沒有時間去思考,去愣神,就不由自主朝著一個方向去了。這也就好比我們漂流時船一進入激流,人其實沒有多大力量,只能順著流向前進了。
唯一能使我們這樣的「戀高原症患者」輕鬆的就是重返高原。不僅我和我的很多朋友有這樣的體會,很多內地人一旦有了高原經歷,都會不由自主患上這種「「戀高原症」,這已屢見不鮮。
對於我們這樣的「重度戀高原症」患者來講,很多時候,到什麼地方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只有那樣的地方才能治好諸如我「失語症」之類的怪毛病。
去年,我終於去了一趟甘孜,和一干紅男綠女進行了一次「朝佛之旅」,又看見了高原的那種天。
返回的時候,卻有了那一年我最煩躁的一天。
那天,再過折多山口時,依然沒有一絲雪,這使我多少有點莫名的失落。
我想起多年以前第一次出康定從這裡進入高原開始我夢想的生活,過這山口,那滿目的冰清玉潔,那鑲滿水晶般冰花的經幡,就長久地駐留在我空虛的心靈,使我在靜夜裡也不覺得孤單……這次回來,離城市越來越近了,上了高速公路,夾雜在呼嘯的鋼鐵怪物間,滿耳轟鳴,孫宇先是嘟嘟囔囊後來就是反反覆覆地大聲喧嘩:「……又回到這可惡的地獄了……這個大垃圾桶……」接我們的二郎山混混羅浩安慰說:「沒事的……這廝過不了兩天,又會愛上成都的……這小子就這樣。」
是啊,我們其實都這樣,都是一群凡夫俗子。即使我們剛剛經歷了一次所謂的「朝佛之旅」。
我悲哀的想到:我們的命運就是被這又恨又愛的的城市吞沒……排泄……然後……消失……就是這樣。我們其實誰又能離開城市?——我們從城裡逃出來踏上這樣的「朝佛之旅」是逃避還是尋找?尋找?又在尋找什麼?逃避?又逃避什麼呢?其實什麼也沒有?有嗎?沒有嗎?沒有嗎??有嗎??……想這些幹什麼呢?別想。還是不想的好。——這段經歷對於我們每個人的不同,也就僅僅在於留存在記憶裡的時間長短而已。僅此而已。僅此而已嗎?誰願意胡說誰去胡說誰願意誇張誰去誇張。我累了,不想說了,也不想想了。一切都還得這樣那樣地繼續。是這樣的。是這樣的嗎?不是這樣又是怎樣嗎?不能說了,再說就《大話西遊》了,再說我的「失語症」又該發作了。沒意思,趕快打住,呵呵。
從甘孜回到成都,「大運會」開幕式那天晚上,我為本書精心選的幾百張照片丟了,並且丟的是二、三百張底片。
當時,我的朋友黃山火急火燎跑上來喊東西對了。我急忙出去看:確實真的丟了。
我有點木,找了一圈,又到派出所報案,想了想能作的還有死馬當活馬醫給媒體的朋友打個電話發個尋找消息,作完這一切,我就有點發呆。
《地毯式搜索雅漂照片 雅漂隊員用生命換回的照片和底片昨晚被盜》(2000年9月4日·成都商報)
本報今日凌晨零時消息(記者 劉瑤) 1998年全體雅漂隊員用生命換來的200張像片和300張底片,昨晚全部被盜了!這可急壞了失主,從昨晚到今日凌晨他們在附近幾條街展開地毯搜索,但仍沒有結果。據雅漂隊員《中國三峽工程報》記者稅曉潔介紹,此次他來成都的目的就是來找當年的雅漂的隊員,商量出書的事。昨晚九時,他和兩個朋友來到人民南路四段回家路上酒吧,他們開的一輛棗紅色昌河麵包車停在附近。40分鐘後,一個朋友突然發現,汽車右中門的車窗被撬開,裡面的東西全部丟失,其中包括價值上萬元的物品和一些重要的證件,但最讓人揪心的是記錄著1998年全體雅漂隊員出生入死經歷的300張珍貴底片和200張像片也被人一併拿走。稅曉潔和朋友立即到玉林派出所報案。小偷會不會順手將這些「不值錢」的東西扔了呢?抱著最後一線希望。幾人分頭在附近的幾條街的每個垃圾桶展開地毯式的搜索,但截至今晨零時記者發稿時仍然沒有結果。據稅曉潔介紹,這300多張底片是從一萬多張雅漂底片中精選出來的精華,是二十多個雅漂隊員花了半年時間用生命的代價換來的。希望如有拾到著,請與手機13980677600,13628038889聯繫,或通過本報轉交,失主承諾定有酬謝。
…… ……
我驚異我自己的平靜,平靜的有點木然。
丟照片是晚上9點多,我們一直在周圍尋找到凌晨三點多,竟然找到了盜賊丟下的7張底片……這個過程中,我一直很平靜。整個尋找過程中我甚至沒有什麼傷感。直到凌晨四點多,我回到借居的小屋,看到桌子上、沙發上一堆堆挑剩下的的底片和小樣,才頓覺心如刀絞,欲哭無淚。真的想哭。
丟的那二、三百張底片是從一、二萬張底片裡挑出來的呀。
我電話裡給我尊敬的攀枝花二灘建行行長陳連躍說起這件事。這個高人說:也許是天意吧……我的心理又有點平衡。
也許是衝撞什麼神靈了吧。在忽晴忽雨急又是大雪冰雹的馬泉湖,半個小時划船也劃不到二十米的時候,我隨口惡毒咒罵過神靈們……在飢寒交迫的大峽谷,我們在也許不該燒火地方胡亂燒火,在火中燒不該燒的東西……是因為這些嗎?是就是不是就不是。反正我知道對於未知的大自然和未知的神靈我已心存敬畏。
丟了就丟了吧。只好如此。
「雅漂」使我不那麼嚴重地患得患失,我這樣想,便想通了。
然而,總還是心痛。最難受的是,丟的那些底片中有我和更桑在雅魯藏布大峽谷中的幾乎全部合影。那天,我吧我和更桑的幾乎所有合影都挑出來了……真的就那樣丟了?就那樣丟了?
不會的,真的萬幸,我還在那幾張撿回的底片裡找到了一張我和更桑的合影。再整理底片,又找到幾張。
我又慶幸了。知足吧。
阿Q就阿Q吧。「雅漂」使我成了這樣的人。
…… ……
很長時間了,我一直心理陰暗,面如死灰,凡事比以前拖拉十倍,那次朝佛之旅以後也是很久沒寫一個字。
今天,我的朋友黎文給我來電話,先說幫我找了個工作,我聽了聽嚴詞拒絕,咱雖然決定還要繼續做記者但早已定下「只賣藝,不買身」的原則……聊著聊著我們覺得應該把我們漂流雅魯藏布江時的錄像資料做個《雅漂之大話西遊版》,肯定逗極了。我們對自己的主意很得意。這事我們沒準真做了,沒準也就那麼一說,很多事情由不得我們,我們早已都不是言行一致的人了。這廝最後說要給我多寄幾本他們最近的雜誌,因為這幾期他們隨雜誌附送安全套,天!竟然已經這樣了。這讓我覺得開心極了。爬起來記下了這段文字不能再睡那麼多覺了,不要再胡思亂想。起床,該幹活了。該幹什麼幹什麼去。
(五)
我現在居住的湖北十堰,越來越像一個北方的城市了。與我在這裡做記者那時候比,更像一個農貿市場了。我在這裡想說的是天氣:今天這個春日,竟然滿城灰暗,天空中佈滿來自遠方的塵土和沙粒,整個一沙塵暴的感覺。——這在我看來,也許是我老了,眼睛灰了,也許真是大自然報復的腳步真的比想像中的還要快。
上街買報紙消食,報上說要把我們十堰建成綠色屏障,保衛武漢。呀!沙塵暴都到武漢了,竟然。
看來,我的感覺還不是偏得很厲害。
很難看到了,明淨的天,清朗的陽光,綠綠的碧草……在這城市裡都很難看到了。在我的童年和少年印象裡,這些,更北的我的故鄉陝西似乎更多一些。然而,這是不合邏輯的,南方的山應該更綠才是。誰知道。——當然,這也可能是我的心理越來越晦暗了吧。人的童年總是更純淨一些。
明淨的天,清朗的陽光,綠綠的碧草……這在高原總是隨時能夠見到,這大約也是「戀高原症」的病因吧。——突然想到。
本來,我計劃在這本書的最後說說「是非」、講點「鐵肩擔道義」之類的豪言壯語,發發牢騷的,比如我可以原諒淺薄、無知,甚至可以容忍侮辱但我無法原諒不誠實……之類,但是,寫到這裡,我卻一點興趣也沒有了。
我承認,我還是有「失語症」,似乎還是有好多話但又覺得沒什麼好說的。這,大家應該早看出來了,那麼,就說一件似乎不相干的有趣事情吧。
最近看一本書,解開了我長久的一個疑惑:
1958年大躍進,全國大放衛星,放到一畝地能產240萬斤糧食。
12月,「武昌會議」期間,毛澤東召見其秘書李銳。李銳問道:你怎麼會相信那些「高產衛星」?——是啊,毛主席出身農家,怎麼竟然會相信?——毛澤東說:我是看了錢學森的文章後才相信的。
著名物理學家錢學森1958年6月16日在《中國青年報》發表題為《糧食畝產會有多少?》
的文章說:「六月十二日中國青年報第一版發表了一個動人的消息:河南遂平縣衛星農業社繼小麥畝產兩千一百零五斤以後,又有二畝九分地平均每畝打下了三千五百三十斤小麥。」「土地所能給人們的糧食碰頂了嗎?」「科學計算告訴人們:還遠得很!今後通過農民的創造和農業科學工作者的努力,將會大大突破今年的豐產成績。因為,農業生產的最終極限決定於每年單位面積上的太陽光能,如果把這個光能換算農產品,要比現在的豐產量高出很多。現在我們來算一算,把每年射到一畝地上的太陽光能的30%作為植物可以利用的部分,而植物利用這些光能把空氣裡的二氧化碳和水分製造成自己的養料,供給自己發育,生長結實,再把其中的五分之一算是可吃的糧食,那麼稻麥每年的產量就不僅僅是現在的兩千多斤,而是兩千多斤的二十多倍!」
既然權威科學家都論證了能夠有那麼多的產量,那些文化水平不高的基層鄉村幹部膽子就更大了……很快,出現了這樣一個前所未有的局面,偉大領袖和導師毛主席進而提出了糧食多了怎麼辦的疑問?
中國科學院黨組將這個課題作為緊急任務,交給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大連石油研究所、北京化學研究所、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上海生物化學研究所以及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等科研單位去完成。這些研究所立即抽調大批科研人員,很快拿出了糧食轉化為化工原料的方法。
有點滑稽吧?時至今日,我們中國面對的仍然是糧食少了怎麼辦的問題。
…… ……
在這裡說這個,也許會有人說我別有用心。那就算別有用心吧。我不想解釋什麼。我只能說我的確很驚奇。1958年離現在並不遙遠,但是我看到這個消息的時候仍是那麼地吃驚!……老實說,我對這些不存在什麼看法,甚至都不願意仔細去想。我這一代人常被人稱做是沒有信仰、尷尬的一代,既不背負歷史的沉重又沒有「新人類」的灑脫。這話有沒有道理,我也懶地去管。對此,我們無言。我們不想討論這些。
不過,老實說,我們真的沒有背負沉重的心理需求,也還真的適應不了「新人類」的生活方式和思想理念。那麼,就老實一點吧,
我們在乎什麼呢?
沒想好。不知道。別問我。
好了,關於我們的「雅漂」,該說的不該說的,在這本書前面的章節我都說了。不用再囉嗦什麼了。
這本書基本上是在夜間完成的。所謂「你的夜晚我的白天」。我開始挺喜歡那種感覺。我喜歡在夜間做一點私人研究。我喜歡一邊在網上和人聊天一邊打字,不覺寂寞,又互不干涉,想理誰就理誰,不想理就不開口好了……後來,發展到基本上每天都是必須先服安定,然後猛喝咖啡,才覺得清醒。——這對身體是極大的摧殘。所以我決定,寫這樣東西的這樣的鳥事以後不能再干了。
一天,有朋友和我開玩笑,說,你已經成為作家、文人了,並且說民間有曰:文人無行、文人無恥……
這弄得我有點淒涼,我回oicq說:現在,某種意義上,我已經淪落為「文人」了。
這很令我悲哀,又無可奈何。在這點上,我抗爭不過命運。
「無行」,我肯定有過,以後也將還會再有。
這,由不得我。
我又不是神仙,也不做不了聖人。
只有要求自己不「無恥」了。
只好這樣了。
起碼還是個人吧……
現在好了,終於要寫完了,我得趕快到山裡轉轉,去去濁氣。
想到馬上就可以去山裡,我有點亢奮。想起大山,我總想起更桑,我的那個藏族好兄弟。
沒有他,我不能想像事情會怎樣,當時我還能不能完好無缺的走出大峽谷。
這兩年中,我們通過幾個電話——雖然更桑漢語仍然很糟我藏語也還是說不了幾句。記得有一次,他從遙遠的西藏林芝打電話掛念我是否回到湖北家中一切可好?……我滿腹話兒淚湧眼眶急了半天兩人卻只是扎西德勒完了就再說不清什麼了……我們還通過幾封信。他還在到處打工,居無定所,還在以謀生的方式四處遊歷。——最後一封信,他大概沒有找到人翻譯,純藏文,我一點也看不懂。
唯一使我欣慰的是,我們仍保持著彼此的信任,我知道我們還會見面。
我想,再和更桑相聚,我要做的第一件事仍然是要請他大吃一頓。林芝分別的那次,實在也沒怎麼好好吃。
我總會想起我們最後在林芝分手的那一幕:那時候,剛剛走出大峽谷我們的身心都疲憊到了極點。那天是早上6點的車,4點鐘聽見有車響,更桑就一骨碌怕起來下到院子裡去看。他怕我睡過了,誤車。他知道我誤不起車也不能誤車。這一夜,他都沒怎麼睡。
更桑送我上車,依依惜別,我們很自然地行了個藏式貼面禮。
我看到他的眼角有淚光在閃動。
車開了,我的淚流了出來。
這是我在那一年唯一的一次流淚。
現在每當回過頭來看照片裡的更桑,我總很內疚又很感動。想起大峽谷的一切,總溫馨得讓人鼻子發緊。
這樣的東西總讓我感動。不幸的是,這種感動,我總是在那些偏遠的地方遇到的更多一些。回到城市,這些東西要麼難以遇到,要麼短命的令人心悸。我不知道這是怎麼回事。
唉!又囉嗦了,打住。就此結束吧。
(六)
這本書能夠完成,首先應該感謝本書的責任編輯張寶東先生,沒有他的極度耐心和鼓勵,這本書不知道還要拖到什麼時候。我本是個懶散的人,再加上「失語症」,本書的交稿比預定時間整整晚了一年。
本來,「雅漂」尚未結束,我人還在拉薩,就與朋友約好弄一本書的。一回家,就急急忙忙買了電腦,打算大幹一場出出心中的惡氣,卻是一坐下來想起「雅漂」就犯暈、惶惑、噁心、憤怒、失落、激動、熱血沸騰……就是怎麼也寫不出來幾個字。我疑心是打字慢,影響思維,改回來用筆和紙,還是不行。——那是一種難以言說的很恐怖的感覺,是那種「失語症」的典型症狀。——儘管我越來越認識到,不寫出這些,我無法投入地去作別的事情,但總是一拖再拖。
本書能夠完成,還有賴於我的隊友和許多朋友以及我的家人的幫助、支持和鼓勵,他們默默作了許多繁雜的工作。
因本人水平有限,不當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最後,要說明的是,對本書所述事實和觀點,作者負完全責任。
2001/3/15
引用鏈接:
雅魯藏布漂流網
MITS 美景國際旅行社
MEIJING INTERNATIONAL TRAVEL SERVICE LTD
專門為台灣/香港/澳門等世界各地華人、外國人(外籍遊客)提供特色西藏、青海、
尼泊爾、四川等地度假觀光旅行服務,為您量身定制個性旅行計劃(獨立成團、小
包團、自由行、團體旅遊、散客拼團,另提供各類朝聖、徒步登山探險等特種旅遊)
外籍遊客進藏旅行須知:辦理台灣遊客入藏批准函.旅行證件.外國人去西藏旅行手續
MEIJING INTERNATIONAL TRAVEL SERVICE LTD
專門為台灣/香港/澳門等世界各地華人、外國人(外籍遊客)提供特色西藏、青海、
尼泊爾、四川等地度假觀光旅行服務,為您量身定制個性旅行計劃(獨立成團、小
包團、自由行、團體旅遊、散客拼團,另提供各類朝聖、徒步登山探險等特種旅遊)
外籍遊客進藏旅行須知:辦理台灣遊客入藏批准函.旅行證件.外國人去西藏旅行手續
Sponsored Links
特別聲明:
A:關於美景旅遊網獨立原創文章圖片等內容
1、美景旅遊網原創文章、圖片版權由我們全部保留;
2、美景旅遊網原創文章、圖片任何網站及媒體均可以免費使用,如轉載我們的文章或圖片,
請註明來自美景旅遊網 並鏈接到 www.mjjq.com,商業用途請先聯繫我們;
3、免責:我們在我們能知悉的範圍內努力保證所有采寫文章的真實性和正確性,但不對真實性和正確性做任何保證。本站采寫文章圖片如果和事實有所出入,美景旅遊網不承擔連帶責任;
B:關於美景旅遊網採用非原創文章圖片等內容
1、頁面的文章、圖片等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
2、免責:由於採集的圖片、文章內容來源於互聯網,內容頁面標注的作者、出處和原版權者一致性無法確認,如果您是文章、圖片等資料的版權所有人,請與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加上版權信息,如果您反對我們的使用,本著對版權人尊重的原則,我們會立即刪除有版權問題的文章或圖片內容。
3、本頁面發表、轉載的文章及圖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
A:關於美景旅遊網獨立原創文章圖片等內容
1、美景旅遊網原創文章、圖片版權由我們全部保留;
2、美景旅遊網原創文章、圖片任何網站及媒體均可以免費使用,如轉載我們的文章或圖片,
請註明來自美景旅遊網 並鏈接到 www.mjjq.com,商業用途請先聯繫我們;
3、免責:我們在我們能知悉的範圍內努力保證所有采寫文章的真實性和正確性,但不對真實性和正確性做任何保證。本站采寫文章圖片如果和事實有所出入,美景旅遊網不承擔連帶責任;
B:關於美景旅遊網採用非原創文章圖片等內容
1、頁面的文章、圖片等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
2、免責:由於採集的圖片、文章內容來源於互聯網,內容頁面標注的作者、出處和原版權者一致性無法確認,如果您是文章、圖片等資料的版權所有人,請與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加上版權信息,如果您反對我們的使用,本著對版權人尊重的原則,我們會立即刪除有版權問題的文章或圖片內容。
3、本頁面發表、轉載的文章及圖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
西藏旅遊
Tibet Travel
西藏旅遊目的地
走進神秘西藏
西藏風光圖庫
熱門點擊
最新旅遊報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