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邑的西藏
禪邑的西藏
他在網絡上的名字叫禪邑,從來沒看過關於禪的書,起這個名字,因為從西藏回來,他覺得看透了很多事情。
偶爾,他也會去聊天室,碰到可以和他聊聊西藏的網友,因為激動的緣故,他的手就會在鍵盤上發抖。
據說,他在從拉薩回北京的飛機上沒有遮攔的哭了,因為他愛。
在一個咖啡館安靜的角落裡,我攤開筆記本,請他談談關於西藏的事情。
他點了根煙,有短暫的沉默,似乎不知從何談起。
我只能講講,我的西藏,他說。
於是,他給了我下面的一些片斷,或者確切的說,是在他的語言中我捕捉到的某種印象,就如他說的,西藏是個太需要去感覺的地方。
而我,現在要感覺的是一個深愛著西藏的人。
聽說,藏族人有個說法,從遠方來的人第一眼看到布達拉宮的金頂,如果金頂上有光芒閃耀,那這個人就有福了。
不知道,神靈對於從遠方而來的異族旅人,是不是有這麼的慷慨。不過,禪邑並不連貫的敘述就從布達拉宮開始。
那簡直就是天宮啊!他一上來就給了我一個感歎句。
那真不是用雄偉可以形容的,他又馬上補充,然後,他的目光停留在遠方,好像又再次沉浸到那些難忘的記憶裡,臉上帶著迷醉的神采。
是了,我想在布達拉宮,一定有什麼給了他初次的震撼,不只是這座紅山上的聖殿本身的宏大氣派,而是別的什麼,是我在談話開始的階段還沒有捕捉到的東西。
可能,那一刻的禪邑也是一樣的迷惘,他掩飾不住自己的激動,但又並不是很清楚激動的根源在哪裡。
我在他的敘述中看見布達拉宮的經堂,幽暗的經堂裡,成百上千盞酥油燈晝夜供奉著世代流傳的神明,空氣中瀰漫著酥油點燃後濃重的味道。
他一步步走近,讓這種氣息將他完全的包圍起來,他是不是從這閃閃爍爍的燈火看到了一種從未體會過的虔誠。
他見到一個看來並不寬裕的藏民,手裡抱著一大包酥油,嘴裡念叨著經文,把酥油一塊塊的放進經過的每一個長明燈裡。
那種像水缸一樣巨大的長明燈裡滿滿的都是酥油,這裡面恐怕積累了千千萬萬個虔誠的祈禱。空地上,有幾個藏民和喇嘛在細心的擦拭替換下來的酥油燈,禪邑很自然的加入他們的工作,於是,那種濃重而吉祥的氣息就深刻的留在他的記憶裡。
這就是西藏的味道,他很認真的說,回來照片沖洗出來,還有這種味道,他有點孩子氣的揚了下眉毛,但是語氣很肯定。
我笑了,其實照片的氣味是不是真切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是他與雪域高原的初次邂逅,震撼之餘,他正在感覺屬於自己的西藏。
而這裡是充滿著神明與靈性的土地,任何體驗想來都不是過分的事情。
別的地方我不知道,但是在西藏,我覺得一定是有佛存在的,只要有誠心和決心,佛就一定會給他保護,禪邑說。
在西藏的第一個夜晚,因為嚴重的高山反應,他幾乎徹夜未眠。他回憶說,那種頭痛的感覺就好像有根繩子從太陽穴穿過,然後不停的拉扯,拉扯。
然而,他還是堅持著一大早就登上了去哲蚌寺的車,去看雪頓節的「展佛」。在山腳下,他第一個跳下車,在爬山的路上,他把同伴遠遠的拋在後面。
高山反應就這樣奇跡般的消失了,也許,他開始的堅持不過因為哲蚌寺是他計劃中的行程,後來呢,當他完全忘記了高山反應的時候,他是不是感覺到了一種神聖的召喚?
我再次走入他的敘述,那種萬頭攢動的場面,幾乎西藏所有的人都聚集在哲蚌寺,路邊是賣香人燃起的一堆堆的藏香,紫色的香煙象霧氣一樣籠罩在天空中。
上山的路熙熙攘攘,腳下是沒有台階的山路,都是風化後變的鬆散的石頭和沙礫,睬上一腳要滑一下。
我很驚訝,居然沒有人摔倒,他說,只要你身子一歪,旁邊就有人把你扶住,並不認識的人們互相攙扶著往山上走。
他看見一個衣衫襤褸的乞丐,蓬頭垢面,沒有像大昭寺前的朝聖者那樣帶著護膝和木製手套,就那麼赤手赤腳磕著長頭,將身體一次次的匍匐在粗糙的沙礫上。
很難講,是什麼樣的磨難,才能造就如此的虔誠,肉體的痛苦已經遠離,只剩下不朽的靈魂,在神靈的注視下蹣跚前行。
在安靜的咖啡館裡,禪邑是否還能回憶起當時海潮般此起彼伏的祈禱聲,恐怕在哲蚌寺他受到的第二次震撼遠遠超過布達拉宮的宏大帶給他的驚詫。
他說,佛緣。
我開始隱約從他的言語中捕捉到這兩個字的含義。
禪邑在同行人中總是創造著奇跡,比如,他從藥王山搬回了三塊經片。
那個中午別人都在吃飯,行程上並沒有藥王山的名字,因為嫌那裡不好走。
他自己找了當地的車去了,繞過一座臭氣熏天的垃圾堆,他已經站在通往藥王山的路口。
路旁一間簡陋的屋子裡,幾個藏族的小孩坐在地上,在一些石板上刻著經片,手裡拿的小鑿子和錘子,竟然比用筆書寫還要流利。
是不是根植在心中的神聖,讓他們也變的如此靈性?
禪邑說,當他看到藥王山的時候,他又深深的吸了口氣,因為一座完全是歷年的經片堆積起來的「山」,竟然和真的藥王山一樣高。
看守藥王山的一個老喇嘛用不很流利的漢語給他介紹藥王山的歷史,他們談的很投機,臨走的時候,老喇嘛讓他自己去挑幾塊喜歡的經片。
當時真是興奮極了,他說,簡直有點不敢相信。
他最喜歡的經片是個彩繪的神像,後來知道那就是保佑人福壽安康的白度母,老喇嘛說他,很有眼力。
已經不可能知道是什麼人刻了這塊經片,他說,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一個完全不懂繪畫的人,憑著執著的信念在石板上雕刻心中的神靈,質樸的線條和質樸的色彩,完成一種質樸的信仰。
我想,這看似粗糙的經片,比起精緻的唐卡更讓人感動。因為後者是讓人去愛佛,前者是對佛的愛。
你體會的西藏是一種佛性,對吧,在禪邑點第三支煙的空隙,我問。
他看看我,沒有下結論。
從日喀則回拉薩的路上,遇到前邊的路被泥石流沖壞了,於是,車在路邊停下來,他又開始敘述。
下了車,他信步走到公路邊的一處破舊的房子前,他很快發現這不是廢棄的房子,而是住著藏民。
低矮的籬笆和殘破的石頭壘起一個小院,地上全是爛泥,只能踩著一塊木板走過去,通過一扇狹窄的門,才能來到後院。
後院是一樣的簡陋,但拾掇的很整齊,空地上放著一盆盆野花,讓人覺得這裡的主人很懂的生活。陽光從乾淨的天空中灑下來,照著小院和一間低矮狹小的屋子。
這裡住著的是一位95歲的老太太和她的小孫子,她的灶台上方還掛著已經泛黃的毛主席去安源的畫像。
貧困並沒有壓垮這位老人,或者說,她已經沒有把貧困放在心上。老人的臉上是一種難以表達的平和,似乎所有的苦難都已經化解在每一條皺紋裡面。
我在禪邑的語言裡體會,彷彿可以看到她臉上的平靜和某種永恆。靈息吹拂的土地,艱辛粗糙的生活,信仰與現實,在她的歲月裡已經得到了融合。
有時候,貧窮與富足不是用錢來衡量的。
她的世界和諧而單純,簡單就是此生。禪邑通過導遊告訴她,您住的地方真的很美。老人回答,這裡一直如此。
於是,可以沒有山沒有水,沒有藍天微風,沒有膜拜沒有狂熱,萬佛歸一,老人的祥和已經包含一切。
原來,禪邑在西藏的佛性中看到的是禪意。
原來。
他的敘述也就嘎然而止,杯中咖啡已冷,我的筆記本一片空白,而內心已經滿滿當當。
意猶未盡,我讓他快速的回答我的幾個問題。對你來說,西藏像什麼——
樂器?
我想不是什麼樂器,而是鼓槌重重的敲在一疊厚紙上的感覺,很厚重,很塌實。
石頭?
是青金石吧,那種透明而悠遠的藍色石頭,可以看到自己內心的那種感覺。
飲料?
不確定,有的地方像咖啡,有的地方像清水。
色彩?
大紅大綠,藍色和明黃,又都統一在一種灰色的調子裡。
表情?
平和,沒有脾氣的地方,就是那個老人的表情。
男人還是女人?
我想,西藏包含著所有「人」的感覺。
感謝他回答我這些不倫不類的問題,臨別時我問他對於西藏還有什麼打算。他說:我想每年都去一次,下次要去看看唐古拉山。
每年都去?我說。
對啊,他笑了,這是我的西藏,我只是回家看看。
他在網絡上的名字叫禪邑,從來沒看過關於禪的書,起這個名字,因為從西藏回來,他覺得看透了很多事情。
偶爾,他也會去聊天室,碰到可以和他聊聊西藏的網友,因為激動的緣故,他的手就會在鍵盤上發抖。
據說,他在從拉薩回北京的飛機上沒有遮攔的哭了,因為他愛。
在一個咖啡館安靜的角落裡,我攤開筆記本,請他談談關於西藏的事情。
他點了根煙,有短暫的沉默,似乎不知從何談起。
我只能講講,我的西藏,他說。
於是,他給了我下面的一些片斷,或者確切的說,是在他的語言中我捕捉到的某種印象,就如他說的,西藏是個太需要去感覺的地方。
而我,現在要感覺的是一個深愛著西藏的人。
聽說,藏族人有個說法,從遠方來的人第一眼看到布達拉宮的金頂,如果金頂上有光芒閃耀,那這個人就有福了。
不知道,神靈對於從遠方而來的異族旅人,是不是有這麼的慷慨。不過,禪邑並不連貫的敘述就從布達拉宮開始。
那簡直就是天宮啊!他一上來就給了我一個感歎句。
那真不是用雄偉可以形容的,他又馬上補充,然後,他的目光停留在遠方,好像又再次沉浸到那些難忘的記憶裡,臉上帶著迷醉的神采。
是了,我想在布達拉宮,一定有什麼給了他初次的震撼,不只是這座紅山上的聖殿本身的宏大氣派,而是別的什麼,是我在談話開始的階段還沒有捕捉到的東西。
可能,那一刻的禪邑也是一樣的迷惘,他掩飾不住自己的激動,但又並不是很清楚激動的根源在哪裡。
我在他的敘述中看見布達拉宮的經堂,幽暗的經堂裡,成百上千盞酥油燈晝夜供奉著世代流傳的神明,空氣中瀰漫著酥油點燃後濃重的味道。
他一步步走近,讓這種氣息將他完全的包圍起來,他是不是從這閃閃爍爍的燈火看到了一種從未體會過的虔誠。
他見到一個看來並不寬裕的藏民,手裡抱著一大包酥油,嘴裡念叨著經文,把酥油一塊塊的放進經過的每一個長明燈裡。
那種像水缸一樣巨大的長明燈裡滿滿的都是酥油,這裡面恐怕積累了千千萬萬個虔誠的祈禱。空地上,有幾個藏民和喇嘛在細心的擦拭替換下來的酥油燈,禪邑很自然的加入他們的工作,於是,那種濃重而吉祥的氣息就深刻的留在他的記憶裡。
這就是西藏的味道,他很認真的說,回來照片沖洗出來,還有這種味道,他有點孩子氣的揚了下眉毛,但是語氣很肯定。
我笑了,其實照片的氣味是不是真切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是他與雪域高原的初次邂逅,震撼之餘,他正在感覺屬於自己的西藏。
而這裡是充滿著神明與靈性的土地,任何體驗想來都不是過分的事情。
別的地方我不知道,但是在西藏,我覺得一定是有佛存在的,只要有誠心和決心,佛就一定會給他保護,禪邑說。
在西藏的第一個夜晚,因為嚴重的高山反應,他幾乎徹夜未眠。他回憶說,那種頭痛的感覺就好像有根繩子從太陽穴穿過,然後不停的拉扯,拉扯。
然而,他還是堅持著一大早就登上了去哲蚌寺的車,去看雪頓節的「展佛」。在山腳下,他第一個跳下車,在爬山的路上,他把同伴遠遠的拋在後面。
高山反應就這樣奇跡般的消失了,也許,他開始的堅持不過因為哲蚌寺是他計劃中的行程,後來呢,當他完全忘記了高山反應的時候,他是不是感覺到了一種神聖的召喚?
我再次走入他的敘述,那種萬頭攢動的場面,幾乎西藏所有的人都聚集在哲蚌寺,路邊是賣香人燃起的一堆堆的藏香,紫色的香煙象霧氣一樣籠罩在天空中。
上山的路熙熙攘攘,腳下是沒有台階的山路,都是風化後變的鬆散的石頭和沙礫,睬上一腳要滑一下。
我很驚訝,居然沒有人摔倒,他說,只要你身子一歪,旁邊就有人把你扶住,並不認識的人們互相攙扶著往山上走。
他看見一個衣衫襤褸的乞丐,蓬頭垢面,沒有像大昭寺前的朝聖者那樣帶著護膝和木製手套,就那麼赤手赤腳磕著長頭,將身體一次次的匍匐在粗糙的沙礫上。
很難講,是什麼樣的磨難,才能造就如此的虔誠,肉體的痛苦已經遠離,只剩下不朽的靈魂,在神靈的注視下蹣跚前行。
在安靜的咖啡館裡,禪邑是否還能回憶起當時海潮般此起彼伏的祈禱聲,恐怕在哲蚌寺他受到的第二次震撼遠遠超過布達拉宮的宏大帶給他的驚詫。
他說,佛緣。
我開始隱約從他的言語中捕捉到這兩個字的含義。
禪邑在同行人中總是創造著奇跡,比如,他從藥王山搬回了三塊經片。
那個中午別人都在吃飯,行程上並沒有藥王山的名字,因為嫌那裡不好走。
他自己找了當地的車去了,繞過一座臭氣熏天的垃圾堆,他已經站在通往藥王山的路口。
路旁一間簡陋的屋子裡,幾個藏族的小孩坐在地上,在一些石板上刻著經片,手裡拿的小鑿子和錘子,竟然比用筆書寫還要流利。
是不是根植在心中的神聖,讓他們也變的如此靈性?
禪邑說,當他看到藥王山的時候,他又深深的吸了口氣,因為一座完全是歷年的經片堆積起來的「山」,竟然和真的藥王山一樣高。
看守藥王山的一個老喇嘛用不很流利的漢語給他介紹藥王山的歷史,他們談的很投機,臨走的時候,老喇嘛讓他自己去挑幾塊喜歡的經片。
當時真是興奮極了,他說,簡直有點不敢相信。
他最喜歡的經片是個彩繪的神像,後來知道那就是保佑人福壽安康的白度母,老喇嘛說他,很有眼力。
已經不可能知道是什麼人刻了這塊經片,他說,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一個完全不懂繪畫的人,憑著執著的信念在石板上雕刻心中的神靈,質樸的線條和質樸的色彩,完成一種質樸的信仰。
我想,這看似粗糙的經片,比起精緻的唐卡更讓人感動。因為後者是讓人去愛佛,前者是對佛的愛。
你體會的西藏是一種佛性,對吧,在禪邑點第三支煙的空隙,我問。
他看看我,沒有下結論。
從日喀則回拉薩的路上,遇到前邊的路被泥石流沖壞了,於是,車在路邊停下來,他又開始敘述。
下了車,他信步走到公路邊的一處破舊的房子前,他很快發現這不是廢棄的房子,而是住著藏民。
低矮的籬笆和殘破的石頭壘起一個小院,地上全是爛泥,只能踩著一塊木板走過去,通過一扇狹窄的門,才能來到後院。
後院是一樣的簡陋,但拾掇的很整齊,空地上放著一盆盆野花,讓人覺得這裡的主人很懂的生活。陽光從乾淨的天空中灑下來,照著小院和一間低矮狹小的屋子。
這裡住著的是一位95歲的老太太和她的小孫子,她的灶台上方還掛著已經泛黃的毛主席去安源的畫像。
貧困並沒有壓垮這位老人,或者說,她已經沒有把貧困放在心上。老人的臉上是一種難以表達的平和,似乎所有的苦難都已經化解在每一條皺紋裡面。
我在禪邑的語言裡體會,彷彿可以看到她臉上的平靜和某種永恆。靈息吹拂的土地,艱辛粗糙的生活,信仰與現實,在她的歲月裡已經得到了融合。
有時候,貧窮與富足不是用錢來衡量的。
她的世界和諧而單純,簡單就是此生。禪邑通過導遊告訴她,您住的地方真的很美。老人回答,這裡一直如此。
於是,可以沒有山沒有水,沒有藍天微風,沒有膜拜沒有狂熱,萬佛歸一,老人的祥和已經包含一切。
原來,禪邑在西藏的佛性中看到的是禪意。
原來。
他的敘述也就嘎然而止,杯中咖啡已冷,我的筆記本一片空白,而內心已經滿滿當當。
意猶未盡,我讓他快速的回答我的幾個問題。對你來說,西藏像什麼——
樂器?
我想不是什麼樂器,而是鼓槌重重的敲在一疊厚紙上的感覺,很厚重,很塌實。
石頭?
是青金石吧,那種透明而悠遠的藍色石頭,可以看到自己內心的那種感覺。
飲料?
不確定,有的地方像咖啡,有的地方像清水。
色彩?
大紅大綠,藍色和明黃,又都統一在一種灰色的調子裡。
表情?
平和,沒有脾氣的地方,就是那個老人的表情。
男人還是女人?
我想,西藏包含著所有「人」的感覺。
感謝他回答我這些不倫不類的問題,臨別時我問他對於西藏還有什麼打算。他說:我想每年都去一次,下次要去看看唐古拉山。
每年都去?我說。
對啊,他笑了,這是我的西藏,我只是回家看看。
MITS 美景國際旅行社
MEIJING INTERNATIONAL TRAVEL SERVICE LTD
專門為台灣/香港/澳門等世界各地華人、外國人(外籍遊客)提供特色西藏、青海、
尼泊爾、四川等地度假觀光旅行服務,為您量身定制個性旅行計劃(獨立成團、小
包團、自由行、團體旅遊、散客拼團,另提供各類朝聖、徒步登山探險等特種旅遊)
外籍遊客進藏旅行須知:辦理台灣遊客入藏批准函.旅行證件.外國人去西藏旅行手續
MEIJING INTERNATIONAL TRAVEL SERVICE LTD
專門為台灣/香港/澳門等世界各地華人、外國人(外籍遊客)提供特色西藏、青海、
尼泊爾、四川等地度假觀光旅行服務,為您量身定制個性旅行計劃(獨立成團、小
包團、自由行、團體旅遊、散客拼團,另提供各類朝聖、徒步登山探險等特種旅遊)
外籍遊客進藏旅行須知:辦理台灣遊客入藏批准函.旅行證件.外國人去西藏旅行手續
Sponsored Links
特別聲明:
A:關於美景旅遊網獨立原創文章圖片等內容
1、美景旅遊網原創文章、圖片版權由我們全部保留;
2、美景旅遊網原創文章、圖片任何網站及媒體均可以免費使用,如轉載我們的文章或圖片,
請註明來自美景旅遊網 並鏈接到 www.mjjq.com,商業用途請先聯繫我們;
3、免責:我們在我們能知悉的範圍內努力保證所有采寫文章的真實性和正確性,但不對真實性和正確性做任何保證。本站采寫文章圖片如果和事實有所出入,美景旅遊網不承擔連帶責任;
B:關於美景旅遊網採用非原創文章圖片等內容
1、頁面的文章、圖片等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
2、免責:由於採集的圖片、文章內容來源於互聯網,內容頁面標注的作者、出處和原版權者一致性無法確認,如果您是文章、圖片等資料的版權所有人,請與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加上版權信息,如果您反對我們的使用,本著對版權人尊重的原則,我們會立即刪除有版權問題的文章或圖片內容。
3、本頁面發表、轉載的文章及圖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
A:關於美景旅遊網獨立原創文章圖片等內容
1、美景旅遊網原創文章、圖片版權由我們全部保留;
2、美景旅遊網原創文章、圖片任何網站及媒體均可以免費使用,如轉載我們的文章或圖片,
請註明來自美景旅遊網 並鏈接到 www.mjjq.com,商業用途請先聯繫我們;
3、免責:我們在我們能知悉的範圍內努力保證所有采寫文章的真實性和正確性,但不對真實性和正確性做任何保證。本站采寫文章圖片如果和事實有所出入,美景旅遊網不承擔連帶責任;
B:關於美景旅遊網採用非原創文章圖片等內容
1、頁面的文章、圖片等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
2、免責:由於採集的圖片、文章內容來源於互聯網,內容頁面標注的作者、出處和原版權者一致性無法確認,如果您是文章、圖片等資料的版權所有人,請與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加上版權信息,如果您反對我們的使用,本著對版權人尊重的原則,我們會立即刪除有版權問題的文章或圖片內容。
3、本頁面發表、轉載的文章及圖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
西藏旅遊
Tibet Travel
西藏旅遊目的地
走進神秘西藏
西藏風光圖庫
熱門點擊
最新旅遊報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