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重要節日慶典
藏族節日多具有濃厚的宗教色彩,並伴以許多娛樂活動。西藏月月都有節慶活動。尤其是在1、2月份,主要的節日有:
藏歷除夕和新年
是藏族人民一年中最大的節日,倍受重視。進入藏歷十二月,人們就開始做著過年的一系列準備;在盆中浸泡青稞種子,藏歷初一那天好氫青稞苗供在佛龕上,以求在新的一年裡豐收吉祥;用酥油和白面炸“卡賽”等供品;完成針線活,打掃房屋庭院。在老城區和農村,人們還要用石灰、白漆或糌粑粉在牆上畫吉祥圖案,有的則畫蠍子避邪。
藏歷除夕的晚上,各家各戶吃“古突”(即面疙瘩)驅鬼。家庭主婦在做“古突”時,要故意放上一些東西,以測試家人在新的一年裡的運氣。如吃到瓷片說明好吃懶做,吃到辣椒說明嘴如刀子,吃到肉說明敬老愛幼,吃到牛糞表示經常有好運氣等等.吃到什麼,要當場吐出,往往引起哄堂大笑。
吃完〞古突〞後則舉行驅鬼儀式.人們把碗裡留下的〞古突〞倒在一個陶罐裡,內有一個用麵團做成的〞鬼〞.在倒〞古突〞時,要說〞剩下的都給你〞等話語。接著手拿一塊麵團,一面往自己身上四處敲打,一面說“帶走邪氣”,然後把麵團也扔進陶罐裡。驅完了身上的鬼再驅屋裡的鬼。這時家裡的男人拿一把禾秸用火點燃,在屋裡院外熏上一圈,邊熏邊喊〞鬼出來吧〞,以把“鬼”趕出家門。女主人端起陶罐跟在火把後面,把“鬼”扔到十字路口,家人還要在後面燃放鞭炮。據說,之所以要把“鬼”扔在十字路口,是為了不讓它找到回原宅的路。這天當夜幕降臨時,拉薩城內鞭炮聲四起,大街小巷皆是手持火把的“驅鬼人”,十字路口更是火光沖天。
大年初一的一早,人們在民間說唱老人祝福吉祥的“扎嘎”聲中(現在多用錄音機播放)迎來藏歷新年。這天,各家各戶把祝願吉祥如意的青稞幼苗、“卡賽(油搾果)、隆過(羊頭)、切瑪(五穀豐收斗)”、各種糖果擺於佛龕或藏櫃上,全家人換上新衣,坐在嶄新的卡墊上,吃用人參果、酥油、糖等做的“吉祥飯”。
飯後長輩端來五穀鬥,每人依次抓上幾粒撒向天空表示祭神,然後拈一點放進嘴裡。這時長輩祝大家“扎西德勒”,晚輩回賀“祝你身體健康,永遠幸福”。這一天各家基本上閉門歡聚,鄰里互不走訪。初二開始親朋好友彼此走訪,拜年祝賀,持續半個月。
雪頓節
在藏語中“雪”是酸奶子的意思,“頓”是宴的意思,“雪頓”節就是吃酸級的節日。
雪頓節的由來,可以追溯到17世紀以前,那時雪頓節是一種純宗教活動。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祖師宗喀巴為僧徒制定了一條夏安居制度,即僧徒在夏季只准在室內修習,不許到戶外活動。因為夏季是高原上各種生物最活躍的季節,以免無意殺生。這種禁戒要持續到藏歷6月底7月初。到開禁的日子,僧徒紛紛出寺下山,除享受世俗百姓施捨的酸奶子佳宴外,還要盡情玩樂。
後來,根據五世達賴的旨意,“雪頓”活動增加了在羅布林卡演出藏戲的內容,並且允許百姓入園看戲。這樣,雪頓節便逐漸成為一年一度的群眾性節日.由於雪頓節的主要內容逐漸演化為藏戲表演,所以又被稱為藏戲節。
現在雪頓節期間主要有哲蚌寺、色拉寺曬佛、羅布林卡藏戲表演和群眾逛林卡等活動。
雪頓節哲蚌寺曬佛
莫朗欽波節
即傳昭大法會,在藏歷正月十五日舉行.此會是由宗喀巴於1409年在拉薩發起的一次祈禱大會延續而來的.傳昭期間,拉薩三大寺(哲蚌寺、色拉寺、甘旦寺)及其它寺廟的喇嘛集中在市內(以大昭寺為主),團體誦經,祈禱世界和平及風調雨順之類;還要舉行“格西”(相當於世俗的博士)學位的考試。二月間,還要進行另一次祈禱法會,藏語稱為“聰覺”,活動內容與傳昭大法會相似,只是規模較小,故又名“小傳昭”。
望果節
是藏歷民間預祝豐收的節日,歷時1-3天,於秋收前擇吉日舉行,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望”藏語意為“田地”,“果”意為“轉田壟”。
相傳在吐蕃時期,農民向苯教教主請示如何才能確保糧食豐收。教主便讓農民繞田轉圈,由手捧香爐、高舉經幡者做嚮導,接著由教主領路,後面跟隨手持青稞穗或麥穗的鄉民,繞田地數圈後,把各種穀穗插在糧倉和神龕上,以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由此延續至今。
望果節時,男女老少身著節日盛裝,或手持青稞穗、麥穗紮成的繫著潔白哈達的豐收塔,敲鑼打鼓,唱著頌歌,繞行於田間地頭。之後集會於河壩林間,飲酥油茶、青稞酒,唱歌跳舞,預祝豐收吉祥。現在有些地方還舉行賽馬、射箭、競技、藏戲表演等。節日一過,緊張的秋收也就開始了。
燃燈節
於藏歷正月15日在拉薩舉行。屆時,各寺廟的喇嘛及百姓,用五彩酥油捏塑成各式各樣的酥油花,掛在大昭寺兩邊事先搭好的花架上。夜幕降臨,花燈點燃之後,宛如群星降落。花燈上繪有花卉、神仙人物、飛禽走獸等。八角街住家百姓家家門口和窗戶上都會點上一盞盞小酥油燈,整個八角街猶如是一個大蓮池,美麗異常。觀燈的人群在燈下歡歌起舞,通宵達旦。
薩嘎達瓦節
藏歷4月15日,是西藏一個特有的節日-薩嘎達瓦節。“薩嘎達瓦節”,藏語意為氐宿月(氐宿是藏歷星象28星宿之一)。藏歷四月氐宿出現,故這一月名氐宿月,即薩嘎達瓦節。相傳佛主釋迦牟尼降生、成道、圓寂都是在4月15日,因此這個月要舉行各種活動加以紀念。久而久之,這些活動會集成了規模盛大的轉經。
所謂轉經,就是按一定的線路作環形行走,是進行祈禱的一種形式。全拉薩的轉經線路有三條,一條是囊廓,在大昭寺中環繞主殿覺康一周,全程立滿法輪,長約500米,是內環線,藏語“囊廓”意即內環;第二條是八角街,環繞大昭寺一周,全長約1000米,是中環線,藏語“八廓”即為中環的意思;第三條是林廓路,繞拉薩老城區一周,全長約5000米,是外環線,藏語“林廓”即外環的意思。在囊廓和八角街轉經的人流每天都不斷,林廓路則是人們在重要日子轉經的線路。薩嘎達瓦節,林廓轉經最為壯觀。從薩嘎達瓦的第一天開始,到藏歷十五這天,轉經達到高峰,從凌晨2點直到晚上,人流如潮,川湧不息。
沐浴節
藏語叫“嘎瑪日吉”(洗澡),是藏族人民特有的節日。每年藏歷7月6日至12日舉行,歷時7天,又名“沐浴周”。
相傳,很早以前青藏高原發生了罕見的瘟疫,人畜大量死亡。大慈大悲的觀音菩薩派七仙女從玉液池取來七瓶仙水,倒在西藏所有的河流裡。當夜,老百姓都在夢中看到一具面黃肌瘦、遍體瘡痍的姑娘跳進清澈的河水中沐浴後,病態全無,容顏照人。從此,每年夏末初秋,當“噶馬吉日”(金星)出現的七天裡,城市、農村和牧區的男女老少全家出動,紛紛走向江、湖、河、溪畔,搭起帳篷,圍上幃幕,鋪上卡墊,在水中嬉戲、遊泳。婦女也會毫無顧忌地在水中沐浴。中午一家人在外野餐,品嚐醇厚的青稞酒和噴香的酥油茶。每天日出而出,日落而歸,盡情歡度這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
那曲賽馬節
在所有民間傳承的藏族節日中,幾乎都少不了賽馬。以賽馬和比武的方式選拔領袖,在征戰頻繁的遠古年代是屢見不鮮的。生活在高原特殊自然環境中的人們,行動離不開馬匹,從事艱苦的征戰更離不開馬匹,由此藏族人民在原始的日常生活中培養起對馬的濃郁情感,那即是對馬的神聖化、神靈化,認為馬能決定部族命運和部族領袖。
建立在對馬的濃郁信仰之上,藏區形成了許許多多的賽馬節,其中那曲賽馬節規模最為盛大。那曲賽馬節,藏語叫“達窮”,是藏北草原規模盛大的傳統節日,每年公歷八月一日舉行,為期五至十五天不等。八月的藏北,風和日麗,碧空萬里,山野花草相間。節日前幾天,藏北各地牧民身著艷麗的節日盛裝,帶著青稞酒、酸奶子等各類食品及圖案美麗的帳篷、卡墊,騎馬從四面八方湧向賽場。節日期間,賽馬場上彩旗飄動。比賽開始時,騎手們便上馬整裝待命,發令聲一響,他們揚鞭抽馬,疾馳狂奔,衝向終點。這一傳統節日近年來得到了進一步發展,除賽馬、射箭和馬術表演等傳統項目外,增加了舉重、拔河、說唱格薩爾等活動,同時還舉行大型物資交流會。
責編:bean 轉載請註明出自“美景旅遊網” www.mjjq.com
A:關於美景旅遊網獨立原創文章圖片等內容
1、美景旅遊網原創文章、圖片版權由我們全部保留;
2、美景旅遊網原創文章、圖片任何網站及媒體均可以免費使用,如轉載我們的文章或圖片,
請註明來自美景旅遊網 並鏈接到 www.mjjq.com,商業用途請先聯繫我們;
3、免責:我們在我們能知悉的範圍內努力保證所有采寫文章的真實性和正確性,但不對真實性和正確性做任何保證。本站采寫文章圖片如果和事實有所出入,美景旅遊網不承擔連帶責任;
B:關於美景旅遊網採用非原創文章圖片等內容
1、頁面的文章、圖片等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
2、免責:由於採集的圖片、文章內容來源於互聯網,內容頁面標注的作者、出處和原版權者一致性無法確認,如果您是文章、圖片等資料的版權所有人,請與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加上版權信息,如果您反對我們的使用,本著對版權人尊重的原則,我們會立即刪除有版權問題的文章或圖片內容。
3、本頁面發表、轉載的文章及圖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
欄目導覽
特色主題旅遊
Ask 美景在線服務支持
快速索引
最新資訊更新 |
熱門資訊導讀 |
旅遊文檔索引 |
旅遊圖片.地圖 |
旅遊目的地索引 |
旅遊部落格索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