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旅遊搜索

G2:七種武器之西藏旅遊指南(ZT,答樓下的帖子)

    今年去阿里前,發現了G2的這篇帖子,當時就把它轉貼到了深圳磨房。對我的西藏之行大有幫助。剛才看到樓下詢問的帖子,去搜索了一下,在新浪好像已經找不到了。於是去磨房翻出來,貼到這裡。希望斑竹能把它重新收到G2的個人專輯或精華區內。
    
    四月在小二的旅行者酒吧,遇到了G2,不知道現在他還在不在那裡?
    
    大約是在今年初,狡兔版主在看了我貼在攝影論壇的七種武器之後就約我寫一篇關於在西藏旅行的七種武器。拖到現在,才交出來,慚愧。今年又有機會在7,8兩個月回西藏轉了一圈。果然發現當地的旅遊情況和我原來在西藏工作的時候很多東西已經不太一樣了。
    
    非常幸運的是這次旅行能得到翠竹和姍姍來遲的幫助。應該說,主要依靠翠竹事先縝密的準備和細心安排,以及姍姍在旅途中靈活樂觀的處事方法和經驗,使得我們的行程得以愉快、順利的完成。同時,使我能夠瞭解大家在西藏旅遊之前以及途中可能遇到的各類問題,可以說,實際上沒有他們倆,也就沒有這篇帖子。
    
    因此,在這裡,我首要先對他們倆表示感謝!!
    
    要感謝的還有狡兔版主,是他,不僅幫我一一校訂帖子中的細節,甚至替我排好了格式;同時,我要特別向何大夫致敬,是他,從百忙之中抽時間為我們寫了關於高山病和醫藥的部分。
    
    第一種武器:鞋
    
    似乎去每一處惡劣的地區都需要一雙好鞋,尤其是西藏這樣的地方。好鞋最重要的標準首先應該是適合當地的地面情況,然後是保護腳、結實、輕便。我們這次去的時候正是西藏的雨季,而且是最近幾年來降雨最多的一年。所以防水性也就比較重要。
    
    翠竹帶的是一雙MARLBORO的野外鞋,外邊是拼皮的,價格300元多點。另加一雙涼鞋。
    
    姍姍帶的是一雙CAT的野外運動鞋,表面是皮和合成材料混合的,價格800多一點。另加一雙拖鞋。
    
    我帶的是一雙意大利的PIVETTA的專業岩石鞋,表面是一張牛皮整包的,價格在8年前好像是4000多一點。另加一雙REEBOX的野外多功能運動鞋。
    
    從我們這次走的這一線來看,配置最合理的無疑是姍姍,她的CAT鞋鞋底附著比較好,防水和舒適性也相當不錯。相比起來,翠竹的鞋防水性弱了一點,鞋底的材料也差了一點。
    而我的鞋,雖然是最專業而且是最昂貴的,但是6千克的重量實在是有一點過分,所以我還是經常穿那雙併不太舒服的REEBOK。
    
    應該指出的是我們中只有姍姍帶了拖鞋,不得不承認,她實際上比我們都更善於享受旅途,特別是我在普蘭的浴室裡光著腳洗了回澡之後更有了體會。
    
    說到鞋,西藏有一處地方是無論什麼好鞋都發揮不出用途來的,那就是墨脫。墨脫的路實在是太糟了,如果去墨脫,最適合的鞋恐怕就是軍隊的高幫解放鞋,然後再在上面打綁腿。其它的更好的鞋,呵呵,比如俺的PIVETTA,都會很快的損壞在去阿里的道路上。
    
    當然,光有一雙好鞋是不能應付相對於我們這樣的一般人的西藏之行的(專業進行HIKING的大俠我們就不比了)。所以,有兩件東西我必須要提到。
    
    第一件是:飛機。這裡我要專門講一下上下西藏的問題。
    
    關於西藏旅遊,以訛傳訛的事情一直很多。其中,我最痛恨的就是關於走青藏線比坐飛機上西藏更容易適應高山反應的說法。害了不知多少人。
    
    高山反應,實際上是人自身的機能適應高原缺氧的一個過程。本來,對於大多數人來講,如果採取措施得法的話,這個過程應該不是什麼問題,但是,好像讓好事者已經搞的比較恐怖了。
    
    這次翠竹和姍姍都是坐飛機上來的,他們一上來,我就強令他們絕對的臥床休息,睡上一覺,第二天起來基本上就沒什麼事情了,其後,一直到珠峰、阿里再也沒什麼事。如果坐飛機上西藏,一般的來講,第一天可能會有很輕微的諸如頭痛,心跳加快等感覺,但是如果能立刻就地息,這些會在24小時後消失;以後數天,只要注意不要進行劇烈的活動,你基本不會感覺到多少高原反應。(當然咱們論壇也有HASS503CXI這樣的大俠----一上來就健步如飛的直奔大昭寺,晚上又和我們豪飲青稞酒,直到晚上才終於徹底趴下了)
    
    但是,坐車上青藏線就是另外一回事了。雖然理論上緩慢上高原更能適應高原的情況,但實際上,青藏線完全不是這樣。首先,青藏線是一條艱苦而漫長的線路,沿途吃住條件都極有限,而且,沿線走的班車往往都晝夜開,不停。這樣,也就意味著你要在吃的不那麼好,身體抵抗力比較差的情況下,還要晝夜不停的顛簸(青藏路的路面大家都知道),而且唐古拉山口的高度是5231米,要遠遠高過拉薩的3650米,這種情況下,很顯然,是很容易引起比較強烈的高山反應的。
    
    而且,青藏線更麻煩的是醫療問題。在青藏線上基本是不具備什麼比較好的醫療條件的。大家都知道,如果高山反應非常劇烈或在感冒的時候上高原,是比較容易引起高原肺水腫的,一般的來講,24小時左右就會導致死亡。而通常,班車走青藏線的時間都要遠遠超過24小時,更何況,青藏線還經常因為道路的問題修修補補,動輒就攔上您幾個甚至十幾個小時,所以班車從格爾木到拉薩一般需要40-50小時。一旦有了反應,其中的危險不言而喻。由於西藏的高山病的醫療技術處於現在世界上的絕對領先地位,其實在拉薩,特別是在拉薩的自治區人民醫院裡(內二科,高山病心血管研究所),對付高山病已經有了一套非常有效的治療方法,從吸氧到吃藥,直到最複雜的心導管手術,基本上就是只要你有口氣活著進去,不論多嚴重,準能活蹦跳的出來;更不要說剛下飛機有點小小的反應了。
    
    雖然,每個來西藏的兄弟肯定已經做好了吃苦的心理備,但是,我覺得實在沒必要拿自己的身體或生命來實驗青藏線的危險性。
    
    如果你真的想看看青藏線的景色,我覺得,在回去的路上是最好的,那時基本上應該已經適應了高原的情況,要安全許多。
    
    綜上所述,我們已經瞭解了安全上高原的方法,要點是:
    
    1. 如果你正在感冒,最好不要急於上高原
    
    2.坐飛機上拉薩
    
    2. 到後當天要絕對的臥床休息
    
    4.上拉薩24小時內不要洗澡,以避免感冒
    
    5.剛到前幾天動作要輕緩,多穿衣服。
    
    第二件要提到的就是:陸地巡洋艦。
    
    雖然很多越野車具有很好的耐用性,但是在西藏,當地只有一種車可以獨領風騷。Land Cruiser是在西藏旅行中最常見也是最為實用的一個車種。一般被稱為陸地巡洋艦(我們下面為省事就叫它LC了),當地人往往直稱其為「豐田」。
    
    LC有許多款,從最早的60、62型一直到75、80,到後來的更豪華的各款4500。一般的來講,現在在西藏旅行社中跑的最多的還是60和62豐田,這兩款車雖然不如再新的4500舒適,但由於是鋼板的懸掛系統,所以,有人說它更適合於象阿里,昌都,那曲這樣糟糕的路線。
    
    60.62豐田在西藏當地的租價一般內賓應該是3.5--4.0元上下。運氣好還可以更便宜。一般來講,各旅行社都有自己的車,但是直接找旅遊的汽車運輸公司(或車隊:比如說藏賓館)價格可商量的餘地就更大一點。
    
    75豐田是一款非常好的LC,特別是有的款加了雙油箱,這樣就特別適合於跑阿里南線,藏北雙湖這樣不太容易加到油的線路。但是,西藏75豐田的數量非常之少,比較難找到。
    
    當然4500是LC中最好的車輛,特別是一些被稱為「沙漠王」的新款。但是,好像我們大家用它的機會並不太多,就跳過去不說了。真要有越野愛好者們有興趣,就再單談了。
    當然,別的越野車廠商也有許多好的越野車,但是考慮到維修的問題,他們大都沒有LC那麼適於在西藏使用。自然,很多人要問關於北京2020和切諾基在西藏的表現。呵呵,
    這可是一個不太好回答的問題。
    
    雖然有許多地方可以考驗你的修車技術,但是,西藏對於一個愛好2020的修車高手來說絕對是遊戲天堂。你的2020在這裡可能會遇到任何問題(當然也可能什麼問題都不出,
    呵呵,不過那屬於小概率事件,幾乎不可能發生的)。開2020上高原的確是蠻辛苦的。
    切諾基,是個不太好說的問題。其實切諾基是很好的越野車,和LC比起來性能差了一點,但是考慮到價格的因素,也是應該的。實際上從性能上它也夠用了。但是切諾基的懸掛的確是太軟了,且不夠皮實,不太適應西藏的路面。現在北京有這樣的技術,可以把切諾基的懸掛很方便的換成一種比較硬的懸掛,而且同時還能提高切諾基的離地間隙,費用也不太貴。如果打算用切諾基上西藏的話,建議你先做這樣的改裝。
    
    另外,我強烈的建議準備單車上西藏的兄弟:在西藏,自救絞盤非常有用。如果能,
    盡量安上再走。
    
    第二種武器:錢
    
    好像去哪裡旅行沒有錢都不是很方便,西藏也一樣。
    而且大家都知道,在西藏旅行是很昂貴的。
    
    關於如何在西藏少花錢甚至不花錢旅行的辦法,我想到現在,除了當專員和公款旅遊以外,還沒有什麼更好的主意。估計大家和我都差不多,那麼,我就先講講怎麼用好你現在的預算在西藏旅行吧。
    
    在西藏,費用最高的無疑是交通費用,根本解決的辦法之一是自己開車上去,可以開回來,也可以在當地賣掉。如果租車的話,旅運公司理論上應該比旅行社便宜。
    當然,搭車肯定要比租車省錢。去阿里搭車一般去是500,回來是360左右。其他像林芝那曲有班車,就不用搭車了。如果是短途搭車,好像在司機中的行價是10-20元/百公里. 人。當然碰上好司機也有不要錢的。
    
    還有一個法子就是做長途車,當地稱為「班車」。在西藏,除了阿里地區以外,其它地區一般都是通車到縣。當然,班車不是天天有,一般也很少準時到,條件也比較差,要做好思想準備。
    
    我知道很多人,特別是已經不是第一次上西藏的遊客,喜歡在拉薩待很長的時間,其實在拉薩租一套單元房是個很好的省錢辦法,大概一個月300-500也就夠了。
    
    再多說一句廢話啊。省錢的前提是安全,千萬要注意。
    
    很多人大概都存在一個關於如何進行去旅行的預算的問題。去西藏的預算基本上包括這麼幾項:
    
    1.交通。上下西藏,飛機從成都到拉薩是1200;拉薩如果直飛北京會便宜一點,1950;
    臥鋪車從格爾木到拉薩是172元。上下西藏以及在西藏內部的班車的價錢基本上是10公里/1元,大家可以這個比例算出個大概來。當然,如大家所知,很多線路上不是所有的班車都會比較按時的出發和到達。租車的費用我們在上面已經詳細講到了。
    另外,最近去阿里比較熱,在夏天,去阿里一般20天,一般的陸地巡洋艦大約在12000-15000之間,指60或62型,4500當然要貴很多。卡車大約要5000-8000左右。去林芝、昌都大約是3-3.5元/公里。
    
    交通的費用好像還應該包括一些比較異類的交通工具:大家能接觸到的有:渡船。在去桑耶寺以及去阿里林芝的路上有一些渡人或車的渡口,收費都不貴。但是,小心桑耶寺渡口有些敲旅客竹槓的習慣,最好和去朝香的老百姓攙和著一起坐船。另外,渡口一般是有時間限制的,一般只有上午下午才行,否則,就要好好求求渡工同志了。
    
    另外,在有時候是在當地租犛牛或租馬的。特別是在西藏有些地方做徒步時。一般的來講,在藏北、昌都租馬的費用比較沒譜,在林芝就要好的多(當然,林芝人有時喜歡閒
    著下個毒什麼的,有時候比較煩)。從甘丹寺到桑耶寺有一條很好的徒步線路,就是一定要
    租犛牛的。當然,租動物的時候你一定要有一個懂當地語言的翻譯,另外,你也應該有照料牲口的人。
    
    3. 住宿
    
    拉薩和日喀則、江孜、那曲、林芝八一、山南澤當等大中城市都有比較好的賓館,其它一般來講,各個縣城都有自己的招待所,但是條件也就是那麼回事,價錢多在20-30之
    間,你可以試著還還價。一般大家有興趣的阿里、林芝一線有些區(比鎮還小)也有招待所。條件,也就是比帳篷強點,當然恐怕還沒帳篷乾淨,價格上也差不多20-30左右。
    
    我發現翠竹帶的那本Lonely Planet上有比較完整的各地旅店的資料和價錢,回來之後聽狡兔版主說新浪的旅遊論壇要做自己的LP,的確,如果大家有心,幫助新浪整理一下這
    方面的資料,以後應該是很方便的。
    
    另外,在很多地方拉客人的司機是不用住宿費的,所以在進酒店(或招待所)的時候要和服務員問清楚。
    
    關於錢,還有一件要提到的事,關於帶現款的一些事情:
    
    1.拉薩和在西藏其他地方是只有建行,中行和農行的。而在內地人見人愛的工商銀行在西藏沒有分行。所以,工行的牡丹卡在西藏是無法使用的!!
    
    2.隨身帶現款的問題,我覺得好像西藏搶劫盜竊的事情比較少。我們幾個帶錢的方法也是各不相同。我的法子是最簡單的,我在走青藏線的時候,就把放錢的護照袋藏在我的
    登山包裡。我的登山包大約是80升的,加上外掛的大型三腳架,睡袋等等,基本上可以說是巨大;在加上將近70公斤的重量,我相信,搶走的可能性不大,偷點什麼也不大方便。
    
    拉薩的治安在全國的大城市裡應該算是比較好的。下面地區的老百姓也不錯。具當地人說在拉薩要提防一下有些打劫和偷東西的回族小孩和年輕人。他們可不像西北其它地方的回族兄弟那麼可親。
    
    第三種武器:羽絨服
    
    在西藏的遊客的裝束一般都是五花八門的。在夏天拉薩的街頭,你即可以看到有人穿著羽絨服,也可以看到有人穿著短褲,當然,也有人上半身穿著羽絨服,下半身穿著短褲。
    帶什麼衣服和你計劃去的地方以及季節有很大關係。姍姍和翠竹由於早就計劃要去隊裡,所以準備很充分。我屬於中了招的那種,原來計劃一直待在拉薩,哪兒也不去的。後來決定要去阿里時弄得自己手忙腳亂,幸虧單位同事幫忙,借了我一些衣服,呵呵,否則,在珠峰趕上那場七月飛雪時,就要凍成冰棍了。
    
    下面,大概講講在西藏要什麼服裝:
    
    1、羽絨服,除非你只打算在七八月份去拉薩、日喀參加一次團隊遊,否則我實在無法想像在西藏旅行可以不帶羽絨服。我們去阿里的時候,一般晚上都在零度上下;在珠峰大本營的時候,又趕上了一場大雪(七月啊)。在我印象裡,好像每天天一擦黑翠竹就把他那件厚實的羽絨服穿起來了。
    
    我大多數時候是穿件很溫暖的鵝絨的背心,再冷的時候加一件Gone Tex的防風外套。另外我還管當地的同事借了一件碩大無比的「超級羽絨霸王」。好像也就很有限的穿過幾次,
    比如那次在珠峰的大風雪中。
    
    2、我要強調防水服裝的重要性。我們這次3個人中,珊珊帶了防水的上衣,她的鞋也是防水的;翠竹老老兄好像除帶了了個黃山腳下那種廉價雨衣外再沒有什麼避雨設備,我們有回在神山腳下趕上了回冰雹,我估計他渾身上下除了攝影包裡之外,沒什麼干的地方,(和我們同行的另一廣東女孩兒連翠竹那塊雨披都沒有,淋回來當時就趴下了。)
    
      我自己從頭到腳全部是Gone-tex的產品,這樣裡面只要穿不太多的東西就成了,在雨裡即便待再長的時間也不會有問題。不過一套正牌的這樣的衣服幾乎要將近一萬,如果不是要經常在雨中做什麼,似乎也沒必要置備這麼昂貴的功能性服裝,一般防水就可以了。
    
      在西藏的七、八月,幾乎天天要下點什麼,服裝的防水性不好,實在是不可想像的。
    
      其實我們去的阿里還算好的,林芝等地區的降雨夏天更多。
    
      3 保暖的和防水的服裝談完之後就是貼身的衣服了。
    
    在走之前,VEGA-X曾經力勸我帶上杜幫的排汗內衣,當時沒有考慮倒要下地區,所以只帶了羊毛的保暖內衣。如果去西藏有徒步或登山,還是應該準備一套排汗內衣的。玩
    野外和登山的兄弟們都應該知道,在野外有汗粘在身上是比較麻煩的,而且它會迅速帶走你身上的熱量,在野外,也是很危險的。
    
    一般的來講,在西藏進行野外活動,排汗內衣和保暖內衣都是需要的。另外,保暖的毛衣什麼的也是需要的。
    
    說到服裝,還有些小零碎是一定要帶的。比如說遮陽帽,手套,備用的襪子,紙內褲都是我覺得應該準備的東西。
    
    第四種武器,睡袋
    
    睡袋的問題
    
    很顯然,如果你旅行的範圍僅限於大城市,比如拉薩、日喀則、江孜、澤當這些地方,睡袋並不是有很大的用途,因為這幾個城市旅遊的設施,酒店都比較好,但是如果出了上面幾個地方,睡袋還是西藏旅行必須的裝備之一。
    
    我們這一行三個去阿里的人都帶了睡袋,其中翠竹帶的是一個極為巨大的,可能是2公斤的鴨絨睡袋,我帶的是一個1公斤的鴨絨睡袋,而姍姍出於誤會帶了一個很薄的輕便布口袋。
    
    我們這一路大部分時間的住宿條件的確都不是很好,但也沒差到需要露宿的程序,一般阿里沿線的招待所都能夠提供一間房子、床和不太乾淨的被子,加上又是七、八月西藏最暖和的季節,對睡袋的要求並不算很嚴格。當然翠竹是個例外,他無數次地被他的異常溫暖的睡袋捂得長久難眠,不得不一次次的解開睡袋的拉鏈,最後在後半夜幾乎被凍成感冒!!
    
    關於防潮墊的問題。我們這次沒有帶防潮墊。原因是,我認為既然不帶帳篷,就不必帶防潮墊,事實證明我的想法是錯的。在某一天我們需要借宿在希夏邦馬峰保護站的時候,保護站的同志們能向我們提供的只有一間空空蕩蕩的石頭房子,而我們只有睡袋,當地又找不到任何可以墊的東西,最後我們只好睡在了車上。其實如果有車,防潮墊並不算是個很大的負擔,如果有可能,還是應該帶上。
    
    說到了睡袋,就又免不了要提幾句關於野營的問題。前幾年,由於工作緣故,加上當時的條件,我們經常要在西藏各地野營,各個地方都有一些要注意的事項。
    
    1、西藏北部、西部地區晚上風都比較大,要特別注意選擇抗風性好的帳篷。而且要打好地樁,繩子綁緊,如果可以的話,最好把帳篷的繩子綁在汽車上。
    
    2、西藏很多地方在雨季及雨季前後會有夜間的急雨,搭帳篷的時候,選地址要小心,別讓水淹了,或讓落石砸到,如果實在有必要,最好繞著帳篷挖上防水溝;
    
    3、在喜馬拉雅山區、藏北、林芝是一帶有許多齧齒類的小動物,最好要小心它們晚上來偷野營物資裡的食品。最好把吃的放進車裡或帳篷裡。如果放在外面,弄些小東西來還好,要是逗頭熊來可就煩了。另外,純皮的鞋也小心,有些草獺和草原鼠是很喜歡咬皮鞋,特別是皮鞋帶的。
    
    最近,拉薩布達拉宮場西北角開了一家野外產品的專賣店,也租些帳篷、睡袋。睡袋一天15元,如果只是偶爾需要野營一下,比如去納木錯,到那裡租就可以了。
    
    最後要說一句,野營是迫不得以的辦法,在西藏,由於自然條件比較複雜,如果有可能,盡量還是要住在房子裡,對於我來講,通常我寧願睡在車裡,而不去動帳篷。
    
    另外,一般的來講,你們的司機都知道哪裡有招待所或民房可以住。而且,住帳篷最好在從拉薩動身之前就和司機打好招呼,讓他也做好相應的準備。
    
    第五種武器,醫療
    和其它部分不同,下面有關高山病和醫藥的內容是我請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高山病心血管研究所的何大夫專門寫的。何大夫在離開拉薩之前一直在人民醫院從事有關高山病的研究工作,同時,他也是許多來西藏的知名人士的保健醫生,他的意見無疑應該是具有相當的權威性的。
    
    「 知己知彼 挑戰高原」
    
    由於那些講述高原經歷的圖文材料一般都要談到人在高原時身體所感到的不適,所以準備上高原旅遊的人們會想到是否應該去看一下醫生,想瞭解自己到了高原會不會有事,同時也希望能夠得到使旅途上更安全的一些提示。然而一般平原地區的醫生很難有比較直接的高原病理生理的知識和經驗,事實上在他們那裡得不到細緻的指導。鑒於此,本文將提供這樣一些指南。
    
    其實人們是以各種不同方式置身高原的,在我國的高原地區就居住著大量的人群,其中最為顯著的就是西藏高原。在國外,高原多半是旅遊之地,真正在高原上一住好幾年的就不是很多。他們通常是到一座海拔在1500到3000米的山上的可居住的村莊旅遊。白天裡由於滑雪、登高或是觀光會到更高的地方,但晚上還是回到與當初海拔相同的地方。高山攀登者會露宿在海拔更高的帳篷裡,也可能在白天爬到了海拔4000至4500米的高度,然而一般會回到較低的地方住宿。
    
    象西藏拉薩這樣的地方,海拔3,658米。除了當初解放軍大規模徒步進藏,現在很少再有人是長途跋涉去的了。因為那樣對精力、時間都很寶貴的人們來說,不是一種有利的
    選擇。而對身體的承受而言也是極大的負擔。儘管青藏公路亦較方便,但更多的人都是乘飛機到達高原的。按邏輯講起來快速比慢速上高原對身體的壓力大。然而,據有統計的分析,飛行進入比其他任何方式都較少的發生高原疾病。旅途上經過高海拔地區的時間越長,越容易發生高原疾病。這可能是因為體力都用於應付旅行上消耗,身體對高原的適應就發生了困難。
    
    去高原旅行都會面臨有些高原病症狀的風險。過去老把這些症狀錯誤歸因於流感或醉酒。據記載1200至1800米就會有輕度高原症狀發生,而嚴重症狀的發生都不低於2700至
    3000米。我們一定要把自己旅途疲勞等在平原也會發生的不適與高原發生的不適應區別開,否則,就會自己嚇唬自己了。
    
    經公路進藏的旅遊者給他們的身體逐步適應高原提供了機會,但旅行社也有許多壓力。
    事實上,在一些高原旅行的經典路線上會有50%左右的高原病的發病率(而飛到拉薩的旅遊者中據統計有1%的人會罹患高原病!差距!!)。喜馬拉雅山的那一邊尼泊爾統計過這樣的旅行者30,000人中將有1人死於高原病,每年因此有2-3人罹難。
    
    在高原上,人體本身會有一種調適機制在以最大限度地方式運行,這個過程被稱作適應。下面我們來描述一下適應力的例子。如果一個人突然運到珠穆朗瑪峰上(8,848米)
    這個人將會在幾分鐘裡意識喪失,在一二小時之內會因急性缺氧而死亡。但我們又知道已經有60多人在幾個星期的適應階段後,在沒有氧氣補充的情況下登上珠穆朗瑪峰,這個事實顯示適應的過程真得是很神奇的。
    
    高原適應的過程現在還知之甚少。過去的研究將重點放在紅細胞生成素以及逐漸增多的紅細胞上。但現今認識到它只扮演了一個小角色,而呼吸的增大(每分鐘通氣量),以及其它更精妙的在激素和細胞水平上的適應可能是更重要的。如果一個人足夠慢的上升,這些適應過程可有效的發生而不會有高原病的罹患。如果這個人上升的快過身體的適應,那麼就會有患高原病的可能了。
    
    高原病一般分為三種綜合征:急性高山病(AMS)、高原肺水腫(HAPE)和高原腦水腫(HACE)。這些綜合征在病理生理學上是有聯繫的,但為什麼一些人以腦部症狀為主,一些人以肺部症狀為主就不得而知了。
    
    急性高山病多起於腦部症狀,表現為頭痛、食慾減退和疲勞,頭痛可從輕度發展到劇痛,食慾減退可導致噁心和嘔吐,疲勞可發展成極度乏力。有時,這些症狀足夠嚴重就成為了高原腦水腫。它的診斷多半是出現了意識改變和/或軀體運動失調,高原腦水腫會快速發展到昏迷直至死亡。它可單獨出現也可和高原肺水腫伴隨發生。
    
    高原肺水腫可有或沒有腦部症狀。如果肺部症狀單獨出現,它的進展會從活動耐力降低、行走困難,發展到嚴重呼吸困難、胸悶,一直到連坐著都呼吸困難,這樣就會快速演變為急性肺水腫,衰竭時會有粉紅色、泡沫樣痰。
    
    適應似乎是遺傳控制的。有些人到高原很容易適應,而另一些人甚至不能去超過10,000英尺的地方。目前,尚沒有有效的辦法篩查決定誰適應好誰適應不好。曾經去過高原是個好的指標,但要可比較。例如,一個人白天在3000米上滑過雪,並不意味著他或她飛到3000米上過夜能適應好。然而,要是曾經飛到3000米並適應良好,那麼下次問題也不大。一個人如果上次飛到3000米第二天感到頭痛,那麼下次可能會有同樣問題。是否適應通常是在高原上待6-48小時後才能說明。因此,只在高原上待了幾個小時是不能說明一個人能適應良好的。
    
    上高原之前需要注意的是:自己過去的身體狀況是否能夠接受環境的挑戰,這也許需要請教自己的醫生說明一下自己是否存在重要的器官功能不全;避免出發前的感冒、發燒之類呼吸道常見病;保存充沛的體力。
    
    飛抵拉薩的旅遊者中據統計有1%的人會罹患高原病,因此參加旅遊的人們進行一些預防用藥可能是必要的。預防方面包括可以服用一些中成藥,如西洋參、紅景天等,西藥目前認為比較好的是心痛定,但是有個別人會產生頭痛等副作用,應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初上高原時,見到山河如此壯麗,一般會使人有抑制不住的衝動,這時一定要練就一口丹田之氣,清心寡慾,自覺休息好第一天,然後再行打算。
    
    在高原上,解決一些常見症狀可以使用:芬必得治頭痛,維生素B6治噁心、嘔吐,如果仍感覺不適就應該上醫院治療。
    
    告訴你一個經驗之談就是不要背著大包袱上高原,你知道是這包袱是什麼?就是你的恐懼心理。不僅白白喪失一次證明自己的機會,而且有些事是你越想它,你就越容易得到它。況且,心懷恐懼的旅遊不如在家看恐怖片先練練膽子再說。
    
    第六種武器,相機
    
    攝影器材
    
    國內外拍西藏的人可真的是太多了,西藏不僅是專業攝影師夢中的聖地,也令每一個普通的遊客一次次的按下快門。很巧的是,我原來在西藏期間作了很多與攝影有關的工作,所以我可以有比較多的教訓和經驗與這一行中的專業攝影師們分享,而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雖然有很高的攝影水準,
    但是並不是像我這樣有機會長時間的遊歷西藏。
    
    由於下面的內容可能大多數是針對專業攝影師和攝影發燒友的,我想我還是寫一些對一般旅行者有幫助的話,這樣大家如果不是特別有興趣的話,就可以跳到攝影後面的其它內容上去。
    
    針對一般旅行者的有關攝影的幾點建議:
    
    1、 盡量多帶多帶,多拍膠卷。
    
    2、保護好你的相機,不要讓它長時間的在西藏的陽光下暴曬;小心西藏的風沙,不要在不清潔的環境下使用相機;
    
    2、 換膠卷的時候要在背光處。
    
    4、多帶一些備用的電池,因為西藏的低溫會大大的減少電池的壽命;
    
    5、自己帶齊所有的膠卷,最好避免在西藏買膠卷。
    
    6、雖然各個膠卷廠商都舉出了令人信服的證據,表明自己的產品是最出色的,我個人還是想向你推薦:民用彩色負片中柯達和樂凱是表現西藏非常理想的膠片。你最好從你的個人喜好及預算方面選擇其中的一種。
    
    7、在拍照時尊重而且盡量避免驚動你的被攝者,可以送他一些小禮物,但最好不要為這個付錢。
    
    8、如果可能的話,帶上一個小的台式三解架和閃光燈會給你的拍照帶來得很多樂趣。
    
    好了,再下面的話,就是針對專業攝影師或高級的攝影愛好者,如果你覺得比較索然,就完全可以跳過了。
    
    (專業攝影部分)
    
    關於攝影,好像還是應該從器材談起。
    
    一般的來講,如果是從事旅遊攝影的,肯定,輕裝是你首先要考慮的,除非有特殊的要求,定焦頭一定要讓位於變焦頭,沒必要使用的東西一定不要帶。
    
    當然,對於目的性非常明確的攝影師來說,首先要考慮的就是拍攝計劃包括什麼,所攜帶的器材應該完全從要拍攝的題材來決定,該帶的東西都應該帶上。能帶的,一定要帶上;不能帶,克服困難也要帶上。
    
    我不太好舉別人的例子,就說自己吧,可能比較有代表性。我上下西藏大概有十幾趟了,最多的時候有同時使用6、7套單反相機,十幾支鏡頭,另有閃燈,三腳架無數的時候;也有時連續幾個月,就只用一部HEXAR袖珍機。
    
    下面是我當初準備動身時的攝影器材清單:
    
    旁軸機1 21/2.8、35/2、90/2.8頭
    
    旁軸機2 35/2、75/1.5
    
    單反機1 28/1.4、180/2.8(由於姍姍和背心和我在一起拍照片,我也經常順他們的50/1.4、80-200/2.8以及600/4.0來用,搞得他們抱怨沒鏡頭用。)
    
    單反機2 50/1.8
    
    120單反一部 80/2.8、40/4,150/4
    
    袖珍機1:HEXAR 35/2.0
    
    袖珍機2:mju:-2
    
    立拍得一部
    
    我帶了兩部旁軸機,主要原因是我的圖片以拍攝當地人的記實片為主。用旁軸機要方便的多。畢竟旁軸機的個頭和聲音都要比單反機小的多。在西藏這樣的地方,當地老百姓對相機是相當有抗拒的。所以盡量要用不起眼的相機。
    
    單反機我帶了兩部,第一部是拍正常片子的,畢竟旁軸機有些限制,特別是微距和長焦頭。
    
    我的第二部單反機是一部比較便宜的機器,目的一是在拉薩給當地人拍些照片,然後在當地沖洗,再送給他們;二來是可以在一些極端惡劣或危險的環境下使用。
    
    出於和旁軸機同樣的理由,我攜帶了兩部袖珍機,現在的袖珍機的質量已經達到相當高的境界,特別是HEXAR。
    
    關於變焦和定焦鏡頭的問題。我覺得的確覺得變焦鏡頭在西藏要方便的多。因為在西藏有不少時候換鏡頭是不太方便。
    
    關鍵就看你覺得對圖像質量的要求和拍到圖像哪個重要。
    
    在前幾年,的確變焦頭和定焦頭的成像質量有比較大的區別。但是,我不得不承認一些新出的變焦頭的成像質量象鏡頭廠商的話來講已經「非常接近定焦頭」了。我自己原來
    也是不用變焦的,但是最近的想法正在有一些變化。變焦頭主要的缺點在於廣角端的歧變和眩光比定焦嚴重些,另外,當然變焦頭的封閉性也要差一點。雖然在理論上變焦頭不可能在各個焦段上都有非常好的光學表現,但是在實用中的變焦頭之所以可以取代定焦頭,關鍵也是看你的片子要放制或印刷到什麼程度,畢竟,如果我的片子只是用在雜誌上,即便是做跨頁,變焦頭的質量也足以和定焦頭媲美了。而且,如果用的是反轉片,考慮到不太方便剪裁,變焦頭就更能發揮其優勢。當然,如果放的再大,比如說有些人玩的是藝術攝影,要展覽或做展板的,應該就當之別論了。
    
    我理想中的比較好的鏡頭組合是:旁軸機+28,35,50(或75)頭;單反機 20,85/1.2,300/4這幾隻基本上就夠了。當然,單反機的長焦段用專業的變焦頭也不錯。
    
    我準備的其他需要的小東西還有:遮光罩,備用電池,鏡頭水,鏡頭紙,氣吹,刷子,閃光燈及長連線,快門線,防塵防雨塑料袋, 清潔劑, 維修工具, 攝影背心,ND4,金
    屬梯,黑口袋,近攝皮腔,偏振鏡,引片器,膠片,三腳架2部,帆布腳架袋,攝影箱, 雙肩背攝影包,攝影包,攝影大腰包, 小腰包,攝影助手一名這次雖然沒帶,但我原來的確是非常喜歡在西藏用寬幅相機的,尤其是在拍風光時。
    
    關於膠片,是這樣,我帶了以下幾種膠片:
    
    1. KM25和KR64:kodakchrome是使用K-14工藝的反轉片,雖然在國內沖不了,但是,的確,它的效果是其它任何反轉片都比不了的。特別是,它的保存時間要比用E6工藝的反轉片長的多,無論是明褪還是暗褪都要小很多。大家想想,你們10年前拍的EPP或EPR現在已經是什麼樣了?畢竟,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照片可以長時間的保持沒有變化。
    
    2.VELVIA:
    這是我的標準膠片,用了很多年了,比較熟悉了。的確E-6的沖洗工藝比較方便。
    
    3. PROVIA100:RDP在色彩和顆粒上肯定沒有RVP那麼好,但是一方面感光度要高一點,另外,RDP的膠片PUSH起來也比較容易。同時,RVP在表現有些需要準確還原的東西上是有困難的。所以,有時候RDP也是有用的。
    
    4.高速片:MS100-1000,我原來一直是用PROVIA 400的,雖然那片子幾乎就沒什麼顏色,但總比KODAK的稍微強一點。在我走之前,胡亂看看不許我再用FUJI的東西了,所以我又試了試柯達E200,好像是真的挺細,但我實在沒把握我的圖片編輯會不會喜歡加在VELVIA中的E200的色彩;另外,我要單說一句,一般的來講,對於一些對圖片要求高的地方,高過200的膠片的顆粒是不可以接受的,最好是25,50,或者64的。即便在弱光下。
    
    5. 燈光片:FUJICHROME 64T ,目的是在佛殿裡拍攝壁畫和佛像。不過,這次我吃了64T的虧。在拍大昭寺的主供佛的時候,由於地上全是酥油,即便我用的是最好的捷信的三腳
    架,有3個大昭寺的喇嘛加姍姍幫我扶著,還是難以讓相機很穩定的支撐,而且64T太慢了,我的確很想在這時候改KODAK的320T。320T在表現暖調的時候真是非常出色,但
    是,64T能保留更多的暗部細節,這兩種膠片真的很難取捨!
    
    6. 樂凱GBR彩負:若干。作為拍攝資料和展示用的膠片,樂凱是我最喜歡的品牌。原因很簡單:它在提供足夠好的影像質量的同時又在價格控制上作出了驚人的貢獻。民族工業,必須支持!!
    
    7. Tri-x (用在120上): 這是我專門拍人像用的。黑白膠片也有很多可選擇的,之所以用3-X,主要是因為它的反差很柔和,而且顆粒很細,而且畢竟是老膠片了,性能非常穩定。
    在西藏,由於光照強烈,高反差一直是困擾許多攝影師的大問題。解決的方法,一個是膠片;另外,恰當的使用閃光燈也是個好辦法,不過,好像國內的攝影師的閃光設備和閃光技術往往比不上他們在其他方面的水準。當然,如果運用好了暴光,好多問題要容易解決的多。
    
    8. 立拍得膠片:是拿來做人情的,畢竟,西藏很多老百姓還沒見過自己的照片。
    
    對於膠片的使用量,我是這樣確定的:
    
    因為我已經對西藏不算很不熟悉了,所以可以以我覺得可能的方法估計膠片。我先安排我的攝影時間並確定我此次的拍攝的內容,哪些是獨幅的,哪些綜合的專題,哪些小的專題,哪些是留做資料的......加上我原來的經驗,然後我估計出比較準確的數字。但是,考慮到我常常使用的包圍暴光以及不可能預料的其它因素,我實際上很想帶更多的膠片走。我想這還是在我自掏腰包的情況下,如果是為別人拍東西,膠片的使用量大概得再翻幾翻吧。
    
    器材的保護和防塵,一直也是我很注意的問題。
    
    我原來每次去無人區之後尼康頭裡就髒的一塌糊塗,尤其是變焦頭,後來逼的我改用德國鏡頭和旁軸相機。
    
    在西藏的很多地方,風沙在寒冷的旱季和早晚比較嚴重。而且沙子幾乎是無孔不入的往你相機和鏡頭的縫隙裡站。
    
    建議你:
    
    1. 用防塵性好的攝影包或攝影箱;
    
    2. 每天晚上徹底的把所有器材清潔一遍,掃清機身內部以及鏡頭的各個縫隙;
    
    3.不要沒事總把相機掛脖子上;
    
    4.內部變焦的變焦頭風箱效應要小一些。
    
    另外,我要特意警告大家關於提防西藏當地小孩摸你鏡頭及往你鏡頭上吐口水的問題。好像西藏的小孩對鏡頭的前片有一種特殊的感情,總喜歡摸摸,而且下手又快又準,趁你不備,每每得手。我和姍姍的鏡頭每天都被弄的髒兮兮的。有次背心的600/4.0的前片上被一當地小孩伸手進去(NIKON600/4.0的遮光罩大概有40公分長呢!)抹了把酥油,600的長炮跟一臉盆差不多粗,害的我幾乎用了半瓶鏡頭水才擦乾淨。
    
    另外,我要特意提醒一下Nikon90X的用戶,90X的確是很好的相機,但是,由於不太清楚的原因,它在西藏的故障率非常之高。原來我們跟一個攝影團在西藏的時候就經常聽到關於90X發生故障的抱怨,而這次,姍姍的90X機器也出現了好幾次莫名其妙的不肯工作的情況。
    
    我覺得三角架在西藏屬於必須的攝影器材。不過在西藏搬太重的三腳架的確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而且三腳架的重量和穩定性又不可能得兼。即便有車,在西藏的攝影也還是會有一些需要徒步的時候。我想不到什麼比帶一大一小兩個三腳架更好的辦法。或者象翠竹那樣帶一個捷信1228那樣的中型碳纖維架子也是個勉強可以接受的折中方案,如果你的機器不算太大的話。
    
    這裡要建議大家的有幾點:
    
    很顯然,不是所有的時候,所有的器材都用的上。一旦到了目的地,你當然不必要把所有的東西都扛在身上;
    
    我帶了很多種攝影包,使我在拍攝時可以具有最大的靈活性;同時,我強烈的建議你如果有可能,在長時間的運輸器材的過程中使用硬質的攝影箱以保護你的器材;
    
    第七種武器,資料袋
    
    我覺得資料的準備是旅遊安全順利的很重要的東西。我所講的資料的準備大致包括下面一些東西:
    
    首先是路線資料。
    
    走之前要設計好路線。如果你在西藏的時間不長,你可以參考一下一些旅行社的團隊行程。如果你有計劃在西藏進行長時間的旅行,最好在制定計劃時反覆斟酌,廣泛徵求有經驗人士的意見(呵呵,當然,最好的法子之一就是貼到咱們論壇上讓大家看看)。
    
    下面先簡單說一說從陸地進藏的幾條線路:
    
    青藏路:青藏線是進藏路線中比較容易的。班車比較多。我推薦大家試試在格爾木找那種接新車回西藏的司機。一般桑塔納從格爾木到拉薩一個人是200左右,有時候還更便
    宜。比班車舒服也快多了。沿途吃的還不算太糟。住,基本上很少有人願意,畢竟路不是很長,1000公里多一點,趕趕就到了。要主意的是五道梁和唐古拉山口。一般的人多少會有些高原反應,如果真的不行了,就趕緊到中途的兵站或那曲去治。路上一定小心別感冒;
    
    川藏/滇藏線:這兩條路正常走起來大概需要7-10天的樣子。沿途的風景是沒的說,主要的問題是路面情況,一到雨季,塌方是很平常的事情,困你幾天很正常。所以最好是
    春秋天走,風景也最美。
    
    中尼公路:這條公路是從拉薩到尼泊爾的。國內遊客一般就是從拉薩到樟木。也是夏天多雨,一到雨季,路常常爛的一塌糊塗。也是春秋天景色不錯。冬天從這裡去尼泊爾很不錯,一路往下,衣服越脫越少,從拉薩的羽絨大衣,到加德滿都就只剩短褲短袖了。
    
    新藏線:先聲明,我自己並沒有走過這條線。關於這條線,大家肯定都知道這是幾條進藏路線中最危險的,特別是界山大阪和死人溝。關於這條線路,首先,我強烈!)的建議大家盡可能的避免從新疆走這條線上西藏。如果實在想走新藏線一定要從阿里下去。畢竟,再短短的3天時間裡,從海拔900多米的新疆翻過6000多米的山口再停到4500多米的阿里,加上複雜多變的氣候,肯定已經超過了很多人身體正常承受的極限。我們這次到阿里見了不少剛剛從新疆上來的遊客,差不多每一個我們都積極為他治療,看病發藥,所以,我希望大家謹慎!!
    
    還有一件事,雖然在論壇上說過,但是還是想再講一遍,就是關於外國人的入藏批件問題。
    
    很多兄弟大概都知道,國家有規定外國人進藏旅行必須有旅遊或外事部門的批准,並辦理旅遊批件,同時,必須在有旅遊車輛和導遊陪同的情況下在批件允許的範圍內旅行。
    我個人是非常痛恨對西藏問題說三道四的外國人的,同時,我也非常反對大家把沒有批件的外國人帶上西藏。每年都會有一些沒有批件的老外試圖從青藏、川藏甚至新藏線進入西藏,這裡面有一些是打算做自助旅行的遊客,但裡面也有一些是因為種種原因想繞過中國政府,到西藏找點「事兒」的。他們一般最經常的是混在背包客裡,或者物色一些孤身的中國女孩,博取她們的同情。也可能有些兄弟(以及MM)是好心。但是,我要說這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一方面是因為這本身就是違法的事,會給你自己的旅行帶來麻煩;另外,有些抱著特殊目的來的老外也會給西藏找麻煩。同時,如果你的車搭載了老外,而出了什麼交通意外之類,連同你的司機旅行社等等都會很難解決。所以,請大家注意,如果你是從陸路上西藏,一定不要幫助沒有批件的老外入藏,否則,你的好心可能會毀了你愛的西藏。
    
    在西藏內部旅遊的路線每個人肯定有自己的打算,我要說的只有下面幾點:
    
    1.季節氣候的重要性:西藏的夏天(7,8月)是雨季,雨季的麻煩一方面是川藏/滇藏、中尼公路、以及去阿里的南線比較難走,另外,在大本營也很難看到珠峰。藏北湖區那時候也是一片泥澤。
    
    西藏的幾個地區,拉薩和日喀則及山南地區基本上全年都可以旅行;阿里地區是春秋天最好,夏天南線不太好走,冬天下雪之後基本就不太通;林芝地區夏天路不好,春天比較潮冷,秋天最美;昌都地區有飛機通,但也是雨季路極差;藏北夏天實在是沒發走,春天還成,就是風沙大,秋天走最好,但是時間短,冬天走倒是方便----只要不鬧雪災!!所以說,總體上講,春秋天是西藏旅遊最好的季節。
    
    2.關於旅遊季節:每年的7,8兩個月是西藏的旅遊季節,這段時間的確是西藏氣候最好,最溫暖的時間,每到這時候,都有大量的國內外遊客蜂擁而至。機票,住房,車輛都緊張且貴。
    
    好像又一種說法這時候西藏的氧氣含量最高云云。那基本屬於瞎掰了,其實春秋天也差不了多少。咱們大伙能不去湊熱鬧就免了。而且這段時間又是西藏的雨季,建議大家最好謹慎。
    
    3.補給的重要性:
    
    補給的重要性主要表現在阿里和藏北的無人區上(當然大峽谷也很重要,下面再細講),雖然一般的兄弟比較少能真的又機會到無人區轉轉,但是,我覺得這樣的資料比較難找,所以還是一起寫了。
    
    西藏的無人區有好幾塊,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藏北—可可西裡無人區,它的範圍東從青藏線往西,一直到新藏線,南起阿里南線,北一直到新疆的南疆阿爾金山。這一帶由於人
    煙稀少,很多地方被習慣上稱為無人區。其實這片地區南部有好幾個縣城和一些稀疏的牧民點。特別是在橫穿藏北的黑阿(安多一獅泉間)公路的南側。尤其在80年代政府提出的開發無人區的號召下,進入無人區深處的牧民人數有所增加。
    
    藏北—可可西裡無人區無疑是西藏最有魅力的旅遊地區之一。那裡的面積大約佔到西藏整個的1/4強一點。藏北湖區是中國湖泊最為密集的湖區,又由於是自流區域,多是鹹水湖,湖色各異,深邃詭秘。另外由於無人區人煙稀少,野生動物非常多,黃羊、羚羊、鶴類是極常見的,運氣好的話還可以見到野犛牛。像雄王國曾在青藏高原上顯赫一時,它的遺址也在無人區中心的尼瑪附近。同時,由於發源並保留了藏族的原始宗教--本教,這裡的宗教習俗與西藏其他地區有很大差異。但是,這裡的旅遊條件也是西藏各條旅遊路線中最艱苦的一條,在面積廣大的無人區之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實在是太多了。
    
    首先就是交通問題
    
    無疑交通是在無人區中的首要問題。黑河公路自東向西橫穿藏北地區南部,但是這條線上並沒有班車,雖然可以搭車走一下黑河公路,但顯然這樣浮光掠影的看一看實在是太少了。所以最好自己有車。
    
    但即使這樣,在藏北交通仍然是困難的,主要的問題來自於:
    
    A、 沿途維修加油困難,單車活動的可能性為零
    
    除了在縣城和極少數的居民點外,這兩個問題很難解決,特別是在黑阿公路以北的大片地區。我們幾次去藏北都是有大卡車同行,除了背日用品外,最主要就是為了背油。
    
    講到這,我還是要強調一句,做專業的越野活動,柴油機在安全性(可以想像一輛裝著幾個汽油桶的卡車幾乎就是一個運動著的火藥桶)和性能上都要超過汽油車----雖然這個問題上咱們論壇上有過爭議,實施起來也有比較大的難度。
    
    無人區上的道路都是原來車輪壓出來的簡易便道,路況極差,油耗自然就高,加上無人區的平均海拔比較高(平均在4500-5000左右),大約比平原的路面上多費50%到一倍的
    油。
    
    B、 道路的識別和選擇
    
    無人區當然是沒有路標的,加上各種各樣的簡易便道,有些甚至是60年代的,要迷路實在是太容易了。即便是使用詳細的地圖(實際上對於無人區並沒有什麼詳細而有效的
    地圖)和衛星定位儀(GPS)還是不可能完全解決這個問題,所以一定、一定要有一位熟悉當地道路情況的牧民或司機帶路。
    
    另外,即便如此,還是應該在物資和心理上作好迷路的準備。以便一旦發生了這種情況,不致於發生混亂。
    
    C.季節的選擇
    
    肯定冬天是不適合去藏北無人區旅行的,天太冷,而且常常下雪,動輒就變成雪災。夏天有時候雨水大了,所有的簡易便道都會變得泥濘不勘,所以春秋天應該是比較好的季節。
    
    特別注意,一般的來講,從9月中開始藏北一些海拔高一點的過分就開始持續降雪了,所以秋天去的時候要密切注意天氣的變化。
    
    D.通訊聯絡
    
    在藏北除了各個縣城可以打到長途電話外,其它地方與外部聯絡是很困難的,我想不到除了使用衛星電話之外有任何更有效的辦法。同時除了日常通訊和尋求救援之外,使用衛星電話也可能方便的查到有關的氣象資料,同時上上新浪網什麼的,所以我覺得它在無人區是必備的。
    
    除此以外,如果車隊比較大或人數比較多的話,應該準備可以連成網絡的車載電台和對講機。而且注意車與車之間不要落的太遠。我知道在西藏,有時候同一天發出去的車,到晚上可能會差出200公里以上。
    
    關於物資的準備:
    
    從前面的介紹來看,我們應該已經很清楚,如果要去無人區物資的準備無疑是極為重要的,因為一般去無人區的時間都比較長,大家所需的一切生活物資,救生裝備都要帶齊,落了什麼都是無法補救的。
    
    一般的旅行裝備就不提了。說幾件比較重要的。
    
    A.詳細的地圖。中國地圖出版社的西藏分縣地圖無疑是有用的,另外,帶經緯度的更詳細的地圖無疑也是必須的,這樣的地圖應該是靠局級單位的介紹信,並有正當理由可
    以買到的。
    
    B.衛星定位儀GPS。不僅要有事先詳細的線路準備,旅途中路線的準確性也很重要。對於一般的野外活動來講,GPS和手提電腦中的地理信息系統的配合應該說是最理想的。
    一般來講這樣的活動必須要攜帶發電機,但是,手提電腦的使用可能還是會受到一些限制。
    
    再說一遍,在無人區,GPS是必須的。現在很多新型的GPS允許你把地圖資料輸進GPS裡,能自動記錄所走過的道路,並可以和電腦中的資料配合使用,我強烈的推薦你也使用這樣的GPS。
    
    C.完備的野營裝備
    
    在無人區,全套的野營裝備都是必須的。
    要說的一點是,無人區的晝夜溫差比較大。特別是春秋季節,一般的旅遊帳篷和睡袋肯定會不夠,另外,那裡有時候在晚上會有很強的風,所以要格外強調你的帳篷的抗風性。
    
    D.足夠的食品和飲水
    
    深入到無人區之後,任何試圖在當地補充食品給養的努力都會是困難的,畢竟我們不可能總把希望寄托在偶爾遇到的牧民手裡買羊來煮。所以應該考慮到準備好行程中所需的幾乎全部的食品:一些簡單而有營養食品作為早餐和中餐,一般來講只有晚餐才有機會生火造飯。另外,為可能發生延誤而準備的備份食品以及水果也是必須考慮到的。
    
    和很多沒去過的人的想像的不一樣的是,藏北雖然有很多湖,但飲用水卻是個問題。藏北的湖有相當多的是鹹水湖;另有一些湖雖然喝起來不鹹,但礦物質含量很高,據當地人講喝了會啞或者有其它很多問題。當然流動著的雪山融水是沒有問題的,但是藏北還不是所有地方都有雪山,所以還是應該考慮好飲用水(包括做飯、洗漱等等)的解決。
    
    在無人區旅行的路線
    
    一般的來講,南部的班戈縣、申扎縣、色林錯(申扎縣縣城不遠的沼澤常有大群的鶴類活動)、尼瑪縣、本教神湖當惹雍錯、象雄王國的遺址都是比較容易去到的。
    
    從尼瑪縣往北走到絨瑪區後往東,大約車開一天可以到雙湖辦事處,這一帶是野生動物非常密集的地方。
    
    到這裡基本就是通常可以到達藏北的最北端了。
    
    從這裡往北幾百公里可以翻過可可西裡山和崑崙
美景旅遊微信號二維碼: to8848           美景旅遊微信號二維碼: to8848-dong
掃一掃上面的二維碼圖案,加我們的微信 Wechat
2005-12-14 02:57:34  By: 西藏旅遊  返回頂部 返回頂部
MITS 美景國際旅行社
MEIJING INTERNATIONAL TRAVEL SERVICE LTD
專門為台灣/香港/澳門等世界各地華人、外國人(外籍遊客)提供特色西藏、青海、
尼泊爾、四川等地度假觀光旅行服務,為您量身定制個性旅行計劃(獨立成團、小
包團、自由行、團體旅遊、散客拼團,另提供各類朝聖、徒步登山探險等特種旅遊)

外籍遊客進藏旅行須知:辦理台灣遊客入藏批准函.旅行證件.外國人去西藏旅行手續
西藏旅遊咨詢預訂服務: 0086-28- 86082622   86082022  給我們寫信咨詢和預訂
Sponsored Links
    
特別聲明:
A:關於美景旅遊網獨立原創文章圖片等內容
1、美景旅遊網原創文章、圖片版權由我們全部保留;
2、美景旅遊網原創文章、圖片任何網站及媒體均可以免費使用,如轉載我們的文章或圖片,
請註明來自美景旅遊網 並鏈接到 www.mjjq.com,商業用途請先聯繫我們;
3、免責:我們在我們能知悉的範圍內努力保證所有采寫文章的真實性和正確性,但不對真實性和正確性做任何保證。本站采寫文章圖片如果和事實有所出入,美景旅遊網不承擔連帶責任;

B:關於美景旅遊網採用非原創文章圖片等內容
1、頁面的文章、圖片等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
2、免責:由於採集的圖片、文章內容來源於互聯網,內容頁面標注的作者、出處和原版權者一致性無法確認,如果您是文章、圖片等資料的版權所有人,請與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加上版權信息,如果您反對我們的使用,本著對版權人尊重的原則,我們會立即刪除有版權問題的文章或圖片內容。
3、本頁面發表、轉載的文章及圖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
西藏旅遊
Tibet Travel
西藏旅遊目的地 new
西藏聖地之旅-魅力珠峰+天湖納木措之旅九日遊
走進神秘西藏
西藏風光圖庫
熱門點擊
最新旅遊報價
文檔索引
-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免責聲明- 隱私權政策- 商業合作- 廣告托播- 網站導航- 友情鏈接- 加入收藏-
MJJQ美景旅遊網專業旅遊服務商.品質保證 - 全年無休節假日照常服務
提供西藏旅遊.青海旅遊.四川旅遊.九寨溝.稻城亞丁專業旅遊服務
Tel:86-28-86082622 - 86082022  Fax:86-28-86080300
版權所有: 美景旅遊網 保留所有權利
©2002-2018 Copyright  MJJQ.COM China Meijin Travel Web.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M-Travel